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佑二年的中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柴榮、趙匡胤和張永德住進節度府,朱秀居住的獨院西面還有一處跨院,朱秀讓人把隔牆掏空,改建成一道拱門,兩處院子連通,形成一座環境清幽的大套院。

這也是近十年來,彰義節度府最熱鬧的一段時間,算上符金環隨行帶來的僕人馬伕,和柴榮的幾名親衛,府裡房間入住率超過七成。

朱秀花大力氣用閒置房間改建的浴房、廁所也派上大用場。

特別是廁所,朱秀精心設計,排汙通水都有大講究,化糞池裡的肥料還能用在後花園裡,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多達十個坑位的廁所建成後才發現有些浪費,平時多數時候就朱秀一個人用,自然是固定在首席坑位,其他大多閒置。

尿槽裡的尿還沒流進化糞池就幹了,一年下來,化糞池空蕩得連蒼蠅都懶得去。

倒是建在正廳與後宅連接處的一間公廁收穫頗豐,府裡的人經常光顧。

老史有時來了興致,也會大清早地跑來朱秀院裡,拉著他一塊蹲坑,邊蹲邊聊。

不過這廝大多時候懶得跑,就在屋裡用恭桶解決。

頂多跑出後宅去公廁,說是圖個人多有氣氛。

讓他多跑兩步,去朱秀院裡上茅房,他卻是不願意。

自從柴榮等人入住後,廁所的使用率大大提升,清早起來跑進去一看,永遠有比自己去得早的人。

不管睡得多晚,柴榮和趙匡胤幾乎每日卯正之前都會起,大概凌晨六點左右,就能見到他們在敞院裡活動。

張永德平時行軍要照料柴榮的生活起居,也沒有貪睡的習慣。

入住彰義節度府後,伙食上的事不用他操心,但還是習慣性地會去後灶房看看。

客人們起得早,朱秀這個地主自然也不好睡懶覺,加上存心想在柴榮面前表現得勤奮一些,就只能強行調整生物鐘,與他們保持步調一致。

有時起得早了,天邊的魚肚白還沒翻起,心急火燎跑進茅廁一看,柴榮和趙匡胤早已久蹲多時。

三人相視一眼會心一笑,朱秀解開褲帶往中間一蹲,柴榮居右趙匡胤居左,各自掩上口鼻邊蹲邊閒聊,倒也輕鬆愜意。

來到安定縣四五日,柴榮和趙匡胤已經從最初的震驚中清醒。

進城那日,筆直寬闊,熙熙攘攘的官道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後來又去徒步走了走白鹽大道,更是驚嘆不已,有種去到了洛陽朱雀大道、開封天街的感覺。

一樣的人頭攢動,一樣的川流不息。

戴紅袖標的衛生大嬸和穿皂衣佩帶裹鐵短棍的城管隊,讓柴榮見識到了涇州的基層治理。

趙匡胤買了些栗子,剝下的外皮隨手扔掉,打算一邊逛街一邊吃,沒走兩步就被衛生隊的大嬸攔住。

起初趙匡胤不知所措,被大嬸教訓得面紅耳赤,幸虧朱秀及時趕到,向大嬸們認錯道歉,又把一路拋灑的灰物清掃乾淨,這才得以脫身。

此事被李重進嘲笑了許久,趙匡胤一張白臉被氣得發黑,卻也無可辯駁。

朱秀少使君之名在涇州人所共知,但真正見過他,能認得他相貌的人並不多。

衛生隊和城管隊都知道他們背後有少使君撐腰,幹起活來格外賣力,但真人到了面前卻認不出。

趙匡胤之前在涇州時,白鹽大道和衛生隊城管隊還未成立,所以這些新規矩一概不知。

沒想到時隔半年故地重遊,安定縣又有了新變化。

縣城興盛的商貿往來,也讓柴榮和張永德一改對西北邊城的冷清印象,關中的涇陽、武功、萬年等以商業發達著稱的縣城,論市場的繁榮度,還及不上安定的一半。

柴榮對此很奇怪,照理說關中幾個縣商業基礎更堅實,地理位置更加優越,官府對於商旅也持鼓勵態度,為何發展多年還不如安定這短短一兩年的變化。

這個問題涉及到商業的基本規律,和當權者對於商業的認知和態度,比較復雜,朱秀只是簡單解釋了幾句。

大體就是,改善營商環境,提高官府衙門公差對商旅的友好度,制定嚴格的城關稅收政策,杜絕商旅出關入關,守關兵將吃拿卡要的現象,從實際著手,提高商人地位,用法理制度保障商人的合法利益。

純粹的商販地位不高,但因為經常走南闖北,與各階層打交道,見識廣博,對社會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

什麼地方有利於經商,做什麼生意能夠賺錢,有頭腦的商販一眼就能瞧出來。

李守貞舉旗造反之前,長安商販大批量往外運糧,被李守貞派兵制止,抓了一批殺了一批,又以永興軍換防為由封城,才算是避免長安商旅恐慌哄逃的局面發生。

在涇州各縣,特別在安定,平時街上基本看不到有兵士成群出動,維護治安有巡城差役和城管隊。

公差遇上小商小販也不會威脅索要好處,商旅進出城關辦理稅單快速明確,完全沒有吃回扣的現象發生。

用不了幾個月,安定縣城治安好營商環境優良的名聲就能傳開,往來商旅自然放心。

要做到這一步不容易,花大力氣下狠手懲治了一些習慣從普通百姓身上索要好處的兵差,又依靠嚴平派遣藏鋒營深入調查,處置了一批不作為官吏,才慢慢看到成效。

這些都是施政過程中的細緻活、耐心活,短時間內難以奏效,而且還容易得罪人,沒有當權者的重視和強力貫徹執行,不可能行得通。

朱秀對於商業的認知,自然是要高過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的,所以對於營商環境的改善極其重視。

柴榮聽完他的解釋,懂了一些,但更多的疑問卻是產生了。

譬如朱秀對於商人階層的重視,就讓他難以理解。

就像他無法理解,當初在滄州,朱秀向他解釋佛教有對國家政權有利的一面一樣。

柴榮有此想法一點不奇怪。

傳統農業社會,生產效率低下,經濟自給自足,國家政權穩定的根基是土地,是糧食,而商業活動的過度發展會破壞社會關系的基礎-土地,所以封建時代的商業活動往往受到統治階層的抑制....

站在柴榮的角度,他能看到商人帶來土地制度的破壞、商人囤積居奇、商業利益誘導更多的百姓放棄農耕等等破壞政權穩定的一面。

而商業興盛帶來的稅收、商品流通、提升城鎮百姓和官府收入的一面,他的認識卻不夠充分,或者相比政權穩定來說,這些益處不值一提。

如何管控商業活動,把商業發展放在一個相對平衡的層面,對於柴榮來說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朱秀口乾舌燥解釋半天,越說越深刻,柴榮的問題也越多。

這已經不是幾句話能解釋清楚的東西,這是體系認知上的差異。

如果想讓柴榮完全理解他的想法,除了換腦袋,朱秀想不出別的辦法。

有關商業和經濟的問題,成了朱秀和柴榮幾日來的主要討論話題,趙匡胤也經常參與其中,更多的扮演一個聆聽者的角色。

明日便是中秋,過完節,彰義軍便要啟程趕赴原州。

這一趟北上不會公開行軍訊息,三千牙軍已於兩日前秘密啟程,還有五千民夫押送輜重在後,朱秀一行過完中秋再走,率兩千騎趕赴原州。

經過一年多非常規移民發展,涇州的人口有了巨幅提升,平時粗略算下來人口不算少,但真正到了戰時,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鹽廠和各縣水利設施修建就佔據用工大頭,五千民夫已經是涇州能抽調出的極限,為此鹽廠的產能還得縮減三成,幾條引水主渠的工期也要往後延。

民夫進入原州,就要撤回來兩千人,由原州派兵接手。

好在此去原州平高縣不算遠,正常行軍最多半月也就到了,沿途也有糧草補給,不用擔心軍糧短缺問題。

牙軍出動之前,史匡威修書一封送往平高縣,帶去給南下的定難軍,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一通,表現出憤怒又無奈的樣子,還威脅說要出兵還討公道。

史匡威知道党項人的性子,他越是放狠話,党項人越是不會相信,彰義軍會真的敢出兵。

朱秀沒跟党項人打過交道,如果能夠出其不意,給定難軍迎頭痛擊自然最好,如果被党項人發現也不要緊,大不了各自擺出陣仗,打一場野外對攻戰。

反正此去,目的就是為彰義軍打出威名,聲勢鬧得越大越好。

還有柴榮和趙匡胤、張永德做外援,就算李彝殷親至,朱秀也敢伸長脖子面對面地臭罵幾句。

一早,結束茅廁之內討論商業與經濟的話題後,朱秀便去了牙軍營地,檢查軍資器械的準備情況。

柴榮回到敞院,打了一套拳法,活動筋骨,天色已經大亮,秋陽高懸,卻不見趙匡胤和張永德的身影。

張永德應該是去灶房幫忙準備早飯,趙匡胤卻不知去了何處。

柴榮有些奇怪,去到趙匡胤居住的屋子一看,還是不見人影。

張永德端著幾份粥和小菜回來,在敞院石桌擺開,二人坐下吃早飯。

節度府熬製的皮蛋瘦肉粥滋味美妙,撒上一把蔥花,鮮美異常,配合幾樣醬菜和麵餅,讓人食慾大增。

柴榮平時沒有早飯的習慣,在府裡住了幾日,現在每日清早起來,不吃上一頓反倒有些不習慣。

主要還是因為府裡的美食種類繁多,難抵口腹之慾的誘惑。

柴榮咬了一口肉餅,看著手裡金黃薄脆的肉餅,想不通朱秀的腦瓜裡,怎麼會有那麼多奇怪的東西,連各式庖廚技藝也頗為精通。

張永德吃飯向來斯文,即便面對府裡的美食誘惑,也能勉強保住他冷麵郎君的體面,不過今日他吃得很快,一碗肉粥稀里嘩啦沒幾口就見底。

兩張香脆肉餅,也被他三兩口吞下肚。

柴榮看在眼裡,奇怪道:“你今日可是有事要做?”

張永德不好意思地笑笑,端起茶水咕咚灌下肚,一抱拳頭,咬牙切齒地道:“柴帥見諒,恕某今日不能相陪。昨日某與李重進打麻將,輸了他五十餘貫錢,今日定要去把本錢扳回來!”

柴榮半張餅拿在手裡,愣住了,疑惑道:“你向來不喜歡博戲,怎麼也學李重進玩起麻將來?”

之前聽朱秀簡單介紹過,參觀縣城時,也看見過許多民間經營的棋館和棋牌室,還有專門的麻將室。

柴榮認為那就是一種新式的博戲而已,不足為奇。

他對博戲不感興趣,覺得那是玩物喪志的東西。

張永德也從來不玩博戲,什麼葉子戲、骰子之類的,他更是嗤之以鼻。

怎麼如今卻學那不成器的李重進,玩起了麻將?

柴榮覺得匪夷所思。

張永德臉一紅,羞愧道:“柴帥有所不知,這麻將與其他博戲完全不一樣,讓人....讓人甚是著迷!昨日李重進欺我技藝不精,贏了我五十餘貫錢,更可惡的這廝滿嘴嘲諷,小人得志的嘴臉實在可惡!

今日我定要與那賊廝再戰百圈,挽回顏面,把錢贏回來!”

“對了,趙匡胤一早便去找李重進廝殺去了,他昨日也輸了百餘貫錢,比我還慘....”

張永德話說完,起身抱拳揖禮,大踏步離開庭院。

柴榮目瞪口呆,難怪一大早茅房裡不見趙匡胤的人影,原來也是尋李重進打麻將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柴榮苦笑一聲,搖搖頭,端起碗喝完粥,收拾餐具。

又見趙匡胤風風火火地衝進拱門,見到柴榮一愣,抱拳勉強擠出一絲笑:“柴帥早!”

柴榮點點頭,說道:“你可吃早飯了?灶房裡還有粥和麵餅....”

趙匡胤搖頭道:“多謝柴帥,某在街上買了些饃饃吃過了。”

柴榮打量一眼,奇怪道:“那你這是....”

趙匡胤滿臉惱火地道:“某跟李重進打麻將,不到一個時辰又輸了十餘貫,那廝怕我賴賬,非得讓我拿私印簽押字據....我回來拿印章,而後再去跟他廝殺....”

說著,趙匡胤衝進屋子一頓翻找,很快又跑出,告罪一聲道:“柴帥告辭!某去也!”

望著趙匡胤怒氣衝衝地狂奔而去,柴榮徹底呆愣住,旋即感慨似地搖頭喃喃道:“玩物喪志,害人不淺,還是莫要沾染為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