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各自出招!(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半個時辰後,樂民衛所城,左側大營內。

偽清廣西提督馬雄率綠營五千駐紮於此。

此次出兵,乃“朝廷”下旨,遂而他不得不來。

然在出兵時間與行軍路線等問題上,馬雄卻刻意耍了個心眼。

當他從探馬口中獲悉平西王吳三桂所率兵馬在攻佔廉州後,遲遲按兵不動時,他更是冷笑一聲,心中頓然間便明白了吳三桂意圖。

於是,他直接下令,大軍行軍速度再次放緩,並在向朝廷的奏報中,大夸特誇明賊襲擊的頻率與規模,言說援軍一路上被明賊所襲擾,幾乎寸步難行,馳援廣東之事,還尚需時日。

說白了,馬雄就是見吳三桂按兵不動,他也打算保住手中兵馬,根本不想當這個出頭鳥,以免被明軍黏上。

的確,在擁兵自重這一塊,清初的許多漢人將領,都是頗為精明的。

畢竟在明末這般亂世當中,能夠活到現在的,無疑都是人精當中的人精。

何況,那句俗話說得好,“手中有兵,心中不慌”,此話倒是一點不假。

這不,不僅吳三桂如此,馬雄同樣如此,甚至是尚可喜等人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態。

而明軍這邊,除了少數將領外,其實也都是一個尿性。

不然,大明雖丟了半壁江山,以南明幾十萬大軍,也不會在數年內就換了幾個皇帝。

當然,那些都扯遠了,還是說回現在。

偽清廣西提督馬雄一路放緩行軍速度,最終卻在路上遇到了吳三桂的押糧隊。

在瞭解到吳三桂的意圖之後,他突然間像是意識到了什麼,隨即下令加快行軍速度,護送運糧隊一路緊趕慢趕來到了樂民衛所城。

果然,正如他所料,此時的吳三桂已然處於左右為難的尷尬狀態。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糧草的貴乏。

而他手中就剛好掌控著吳三桂麾下大軍的“命脈”。

按常理,他自是應該以此來要挾平西王吳三桂的。

然最終他卻並未這麼做。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吳三桂畢竟是“朝廷”三藩之一,勢力足夠強大。

投桃報李,不失為一個選擇。

畢竟廣西有著線國安存在,若是線國安不離開,他就永遠也無法出頭,更無法繼承孔有德留下的“政治遺產”。

說白了,馬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他自身的利益,至於“政治派別”“盟友”啥的,那都是可以出賣的。

而吳三桂自然也是個聰明人,他與馬雄一番密談後,二人很快就達成了“戰略同盟”的協定。

當然,此協定能持續多久,那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畢竟“盟友”就是用來翻臉的。

…………

馬雄的“投靠”為吳三桂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急需的糧草,其實還有五千兵馬。

如此一來,當下,他手頭上便擁有了一萬六千大軍。

為此,他當即下令,明日由他親自領兵攻打雷州府府城。

同時,由馬雄率麾下的五千兵馬,攻打徐聞與海安所,一來可窺探對岸的明賊老巢瓊州府,二來也可獲取更多糧草。

而對於這些,此時此刻,身在雷州府府城的秦明自然不知道。

晚上,他接到了崖州參將鄭澧的報捷信件。

看完信之後,他不由長嘆了一聲,最終沒有說什麼。

遂溪一戰,雖是慘勝,然畢竟是勝了。

殲敵八千不說,且還將吳三桂麾下總兵官馬寧及一眾副將、參將、守備等數十人或俘虜或斬殺。

尤其是偽清平西王吳三桂麾下總兵官馬寧這位老將,更是彌足珍貴。

這可是一個重要的籌碼,有了他,他和吳三桂便有了可談下去的本錢。

然而,秦明萬萬沒有想到,翌日他就收到了吳三桂舉兵來攻的訊息。

足足一萬大軍,且都是精銳,除此之外,還有馬雄率軍五千人馬攻徐聞與海安所的訊息。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徐聞與海安所位於雷州府府城西南與正南方向,對面便是瓊州府的海口所。

若是失了這兩地,儘管不會影響他麾下大軍從海上撤退,然對面瓊州海峽的海口所乃至是瓊州府府城,就危險了。

要知道目前瓊州府兵力空虛,萬一被其攻陷瓊州,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想到這,秦明在屋內踱步了一陣,立馬就讓親兵擂鼓聚將。

很快,雷州府府衙當中,秦明召集眾將開始議事。

諸將商量來商量去,這時晉王世子李嗣興所說的一句話讓秦明眼前一亮。

“總兵大人,在下以為可效彷三國時諸葛丞相,給吳三桂唱一出空城計?”

“空城計?”

“世子的意思是說抽調雷州府府城兵力,先攻樂民衛所城,斷韃子後路,再令崖州參將鄭澧堵住韃子北歸大門,最後擊潰廣西提督馬雄的五千守軍,將吳三桂麾下大軍牢牢鎖死在雷州?”

“額……總兵大人,其實……在下也沒想這麼多……不過總兵大人此計不失為一條妙計!”此時此刻,晉王世子李嗣興滿臉通紅,隨之言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次,他是隨增援大軍一同前來雷州府府城的。

秦明見他執意要為抗清盡自己一份力,便安排他做了大軍輔營記室,說白了就是做做抄寫統計糧草的工作。

一來可安排他,讓他不給自己添麻煩,二來秦明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著想。

畢竟人家是晉王世子,晉王李定國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當然,對於秦明的考慮,李嗣興自然也知道。

對此,他自是很不服氣。

這不,原本此次擂鼓聚將,他本不需要來的,可他自己還是硬來了,為的就是想證明他自己不比任何一位大將差。

然很顯然,他雖是晉王李定國的兒子,可這打仗的天賦,著實沒有遺傳多少,根本就沒有想那麼遠。

而秦明雖是現代人,然在此方世界卻也是讀了不少兵書的。

再加上他現代人的一些思維,早已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因而,當李嗣興提出要唱空城計時,他腦海當中頓時閃過了一連串的想法。

“此計可行是可行,然風險也足夠大!且此戰必須速戰速決!此前張煌言就送來急信,言說圍攻廣州府之戰,如今正值白熱化階段,急需援兵,看來是不能再和吳三桂耗下去了!”

想到這,秦明暗自有了決定。

他抬頭環顧了眾將一眼,隨即下令道:“諸將聽令!除輔營留下三百人馬、瓊州府輔營四百人馬、神機營及從瓊州新派出的五百援軍外,其他各營皆由儋州參將楊四率領,立刻乘水師艦船從樂民所附近海港登陸,重新奪下此城!”

“儋州參將楊四何在?”

“末將在!”楊四聞言立馬站了出來,對著秦明拱手言道。

“著你即刻率各營拔營出發!記住!此戰絕不可再有失,若是奪下樂民衛所城後再失去?你便提頭來見吧!”

“總兵大人且放心!末將願立軍令狀,若再失樂民衛所城,就提頭來見!”

“嗯……!”

秦明嗯了一聲,隨即繼續道:“至於馬雄的那五千人馬,可不必理會,本鎮相信,一旦再攻樂民衛所城,吳三桂定會讓馬雄回援樂民衛所城的!”

“失了囤積在樂民衛所城的糧草,對於馬雄或吳三桂而言,都將是致命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