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血戰遂溪(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韃子大營西側,數十丈開外,叢林之中。

二十多名明軍斥候正趴在那,靜靜觀望著大營內動靜。

“李九幾人扮作運糧民夫進去這般久了,怎的還沒鬧出動靜呀?也不知道參將大人這計策行不行!”

“以吾看,韃子應該沒這麼笨,光靠幾百張寫有糧草即將食完的信紙,那些韃子兵可亂不起來!”

“何二,你小子閉嘴!參將大人定下此計自有其道理,以吾看,大營內東邊那一波韃子與西邊那一波韃子可不一樣!”

“哦……秦小旗,你知道參將大人定下此計的意圖?”

“那倒不知道,不過以在下猜想,鄭參將是想利用那些投降不久的降兵做文章!”

“都給本百總閉嘴!秦遜,你小子也就念了兩年私塾,裝什麼裝!”

“快看!韃子大營亂起來了!快!將那四門虎蹲炮給本百總架起來,開三輪炮後,咱們就撤!”

“百總大人,那李九他們咋辦?吾等不等他們了嗎?”

“等什麼等!趕緊開炮!開完咱們就撤回城內!”

“是……!”

“各炮手立炮!”

“準備裝藥與引線!”

“裝藥引線完畢!”

“塞鉛丸與鐵砂石子!”

“壓實!”

“點火!”

“轟……!”

“轟……!”

“轟……!”

說時遲那時快,隨著四門重型虎蹲炮突然開火。

無數鉛丸與石子直接從天而降,如天雨散花一般,砸在了大營西側眾多營帳之上,將其砸出一個又一個大洞。

而有些營帳甚至都直接燃了起來。

此刻,見著這一幕,韃子大營西側,原本殺起來的兩波人也不禁嚇了一跳。

然也就在此刻,也不知道是誰突然喊了一句。

“明軍!明軍殺來了!”

驚恐的聲音與現場混亂的氛圍使得雙方皆都炸開了鍋。

再加上剛巧這時,偽清主將馬寧率親兵趕到。

原本投降不久,被偽清平西王吳三桂重新整編的“義勇營”營兵頓時慌了!

幾個領頭的原明軍守備與千總直接大喊一聲:“兄弟們!韃子不給咱們餉銀與糧食,吾等乾脆反了這些韃子!投明軍去!”

“反了!”

“反了他娘的!”

…………

這下,駐紮於韃子大營西側的兩大“義勇營”營兵徹底反了!

一個時辰後。

西城門下。

參將鄭澧望著眼前這四百多被繳了械的“義勇營”營兵,也是感慨萬千。

原本,他的計劃只是想趁著城外韃子由降兵組成的“義勇營”與吳三桂麾下嫡系兵馬不合,以糧草不濟為誘因,誘使雙方發生衝突,從而間接削弱城外大營韃子兵力。

然他卻沒想到,這一計策不僅收到了預料之內的效果,還收到了預料之外的效果。

韃子西城門外大營直接營嘯,“義勇營”三千人馬於與吳三桂麾下嫡系“四鎮”之一援剿左營發生了劇烈衝突。

比起“四鎮”之一援剿左營,兩營“義勇營”兵卒顯然無法抗衡,很快就敗下陣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此時,望樓之上,看到這一幕的鄭澧立刻下令崖州營出城趁機突襲,攻打西城門外韃子大營。

這不,僅僅一個時辰,西城門大營便被攻破,偽清主將馬寧不得不率精銳“四鎮”之一援剿左營果斷撤退,撤到十里開外,這才停下。

而鄭澧見韃子主將果斷撤退,也只好放棄了追擊,將俘獲韃子及剩下的“義勇營”降兵帶回了城內。

那些俘獲韃子自是被關押。

而對於眼前的這些“義勇營”兵卒,他卻猶豫起來。

要可知這“義勇營”乃偽清平西王吳三桂麾下主要兵馬之一,共五營,由原明朝永曆麾下降兵、秦王孫可望降兵及晉王李定國麾下降兵三部組成。

原來,自偽清平西王幾年前率軍佔據雲南,待局勢稍微穩定之後,他便迫不及待的向“清庭”上奏,建立了自己的嫡系各營。

比如雲南援剿“四鎮”前營、左營、右營與左營,便是其嫡系本部人馬。

這四營每營皆有馬步戰兵三千人,四鎮加在一起足有一萬兩千人。

除了這四鎮嫡系人馬外,他還收攏整編降兵,組建了“義勇營”與“忠勇營”各五營人馬,每營皆有一千二百人,也就是說,光是降兵精銳,他便有一萬兩千人。

這還不包括那些被裁撤的,加在一起人數就更多了。

除此之外,吳三桂還間接控制了五大地方總兵,這五大地方總兵官皆鎮守雲南要地,其麾下有兵馬三千至四千不等,這樣算下來,吳三桂光是精銳戰兵就擁有四萬多戰兵。

而這還不包括他的親兵營及從遼東本土帶過來的關寧軍。

要是加上這些,至少也得五萬戰兵。

由此可見,他所掌控的兵力之多,已讓“清庭”到了不得不防的地步。

若不是“清庭”還拿捏著其大部餉銀及糧草,吳三桂早已成實實在在的“雲南王”了。

當然,數年後,吳三桂勢力橫跨雲南與貴州,也的的確確成為了實打實的雲南王。

以至於後來偽清康熙皇帝削藩之時,他直接強勢造反,足足擁兵二十萬,號稱八十萬舉起抗清復明大旗。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此刻暫且不提。

再說此刻,面對這四百多“義勇營”反正降兵,鄭澧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沒有輕用,而是繳其械後,關押到了城內縣衙之中。

…………

翌日清晨。

敵情鼓聲驟然響起。

“鼕鼕鼕鼕……”

緊接著,西城門外,牛角號聲與發炮聲震天。

參將鄭澧聞聲,立刻披上戰甲,率親兵隊趕到了西城門望樓之上。

他舉起千里鏡看向了數百丈開外。

只見不遠處,黑壓壓一群人正緩步向西城門推進。

所打旗號正是此前吳三桂麾下四鎮援剿左營。

主將也不是別人,正是總兵馬寧。

他下令,將歸攏的“義勇營”殘兵一千多人排在最前,逼其打頭陣,充當“敢死隊”。

而左右則各佈下兩個刀盾兵與長矛兵方陣。

四座方陣均抬著數百攻城雲梯,推著四座呂公臨衝車朝著城牆進發。

而後,十門佛郎機火炮一字排開,由炮手推著緩步推進。

在之後則是偽清總兵官馬寧的中軍大營,由數百披甲馬兵組成。

中軍左右與後翼還佈置了數百鳥銃手及弓弩手。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高達三丈高的樓車(巢車)隨中軍往前緩緩前移。

不久之後。

韃子大軍停在了離城牆數十丈開外。

此時,偽清總兵馬寧已率幾名親兵登上了樓車,他手持千里鏡朝著西城門望去。

片刻後,他放下手中千里鏡,即刻對身旁親兵道:“打旗號!命打頭的那些義勇營殘兵衝在最前,左右各出兩個方陣,扛上雲梯,推著兩座臨衝車,朝城牆攻擊!炮隊即刻朝西城門望樓開炮!”

“是……!”

“轟轟轟……”

隨著親兵打出旗號,炮聲四起,韃子攻城開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