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收復南京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個時辰後。

戰場已然打掃完畢。

一名親兵將領用長矛挑著一個頭盔騎馬而來。

很快就來到了秦明面前。

只見他對著秦明十分高興稟告道:“殿下,此乃偽清江寧總督郎廷左的金盔!”

“哦……那他人呢?是死?是活?”秦明撇了一眼,隨即問道。

“這……成了肉泥,無法判斷,只是透過俘虜說這就是那郎廷左的金盔!”

“也就是說,是死是活?無法判斷?”

“不!殿下!那團肉泥應該就是郎廷左,因為韃子兩萬兵馬五一人逃脫!不是被戰死,就是被俘虜了!”那親兵將領,隨即回答道。

此話一出,秦明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對於郎廷左是否真的戰死,其實秦明並不怎麼重視。

他只知道,他麾下兩萬兵馬已經徹底殲滅了。

接下來只需要安心對付鰲拜的兵馬即可。

“儘快打掃戰場,俘虜先押回句容縣”

“傷者也一併送到句容,屍體就地焚燒!”為了趕時間,秦明並未選擇挖坑掩埋。

畢竟他們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

…………

一日後,江寧城下。

此時對於趕了一天路的秦明來說,這座超級大城已經徹底沒有了抵抗的能力。

守城的幾千韃子一看到秦明的大旗與繳獲的郎廷左麾下各種旗幟以及郎廷左的金盔,直接選擇了開城投降!

江寧城就這麼輕易被秦明率軍接管了!

——

文昌縣,清瀾港。

秦明聽得鄭澧之言,不由冷笑一聲。

他隨即下令崖州營、昌化營、臨川營三營人馬即刻登岸。

半個時辰後,漆黑一片的港口內,一千兩百戰兵,三百輔兵便悉數登上另了碼頭。

之後不久,數百臨時招募的黎兵也開始登陸。

直到眾人盡皆登岸之後,秦明這才率數十名鄭氏鐵人軍親兵,悄然登上了碼頭。

此時,鄭澧早已派出嚮導黃正,率斥候往前探路而去。

不過一炷香功夫,黃正便派回了一名斥候。

“啟稟守備,前方道路已探明……!”斥候立刻向鄭澧回稟道。

鄭澧聞言,隨即微微點頭:“嗯……且繼續探路!”

“其餘人!除領頭之人豎起點燃火把外,不得再暴露任何光亮,出發!”

隨著鄭澧一聲令下,三營人馬連同徵募黎兵,盡皆跟隨前方探路斥候,朝文昌縣城進發。

三個時辰後。

儘管大軍行軍速度因天黑緣故,進展頗為緩慢,然清瀾港離文昌不過十數裡,因而此時,大軍也已然行進至文昌縣南門東側一山林之中。

這會,大軍離南城門不過三里,一旁便是清瀾港通向縣城之官道。

等了片刻,前方探路的黃正便領著幾名斥候折回了大軍之中。

他立馬來到鄭澧面前,回稟道:“啟稟守備,文昌縣南門與北門皆已關閉,城樓之上也有韃子巡視,至於城牆垛口各處,也點有火把,隱約可看到人影……”

“嗯……本守備已知,且下去休息吧!”

“是……!”

…………

“傳令兵何在!”鄭澧待黃正率斥候退下後,即刻低聲叫道。

很快,一名身著布面甲,頭戴尖盔,尖盔之上插有一令旗者跑了過來。

“在!”

“且持本守備令,速令昌化營攜黎兵朝文昌縣南門進發!沿途將火把悉數點燃,大張旗鼓羊攻南門!”

“若韃子追擊出城,絕不可戀戰,立刻退回……”

“得令!”

傳令兵接過鄭澧手中令牌後,立刻就朝後側飛奔而去。

與此同時,秦明則在數十名戰兵護衛下,扮作鄭澧麾下一名親將走了過來。

鄭澧見此,立馬讓麾下戰兵護衛左右,他則當即向秦明彙報了當前探得情況。

秦明聞聽此言,先是沉思了片刻,又看了看左側低窪處官道,即刻言道:“嗯……爾如此處置,還算妥當。”

“且傳令下去,讓崖州營弓弩手藏於此處林中,臨川營弓弩手藏於對面林中,以此來封鎖中間官道,待韃子出城追擊到此,立刻下令弓弩手急射,記住,絕不可出動刀盾兵與槍兵,以免因天黑誤傷!”

“是……將軍!”

鄭澧應了一聲,便親自去佈防了。

而秦明則藉著火把左右觀望了一下,卻是皺了皺眉頭。

但很快,他便想到了什麼,率領數十名鐵甲戰兵,走入官道朝文昌方向而去。

片刻後,他發現官道在前方不遠處,拐了一個彎。

從正面看去,遠處官道形成了一片盲區。

他當即大喜,領著護衛戰兵朝左側林中走去。

很快,他便進入了官道左側林中。

來到官道拐彎處所在叢林,立於此地後,他驚奇發現,此地竟乃是一處絕佳設伏點。

不過,他並未就此打定主意,而是又走下官道,從官道拐彎處觀察此前所在叢林方向。

在確定自己計劃無誤之後,他這才領著數十名戰兵就地埋伏在拐彎叢林高處。

當然,他也沒忘遣人通知鄭澧,讓其知曉他之位置。

而鄭澧在聽得秦明所在設伏地點後,立刻便明白秦明之意,他當即下令,熄滅營中全部火把,就地埋伏於官道兩側高處林中,靜候敵軍到來。

…………

半個時辰過後。

昌化營攜黎兵抵達文昌縣城城下。

大軍到來,自是被城樓之上韃子所察覺。

很快,文昌縣衙所在地。

一匹快馬飛奔而來。

“報……報!”

“敵襲……!有敵來襲!”

很快,就見一名頭戴涼帽,手持令旗,身著號衣,腰間倒掛一柄腰刀的綠營兵,闖入了縣衙之中。

片刻後,高雷總兵慄養志便從“溫柔鄉”中爬將起來。

他在親兵協助下,不慌不忙穿好盔甲,戴上尖盔,拿上佩刀後,便率親兵騎馬離開了縣衙。

南城門。

一炷香後,一隊馬兵飛奔而來。

來者正是慄養志及麾下親兵。

他率親兵下馬之後,便速速登上了南城門城樓。

在檢視了一番城下情況後,他不由得冷笑一聲,並未下令即刻迎戰。

一旁,副將皺了一下眉頭,趕忙言道:“總兵大人,敵將竟選擇趁夜強攻縣城,這……豈非明智之舉?”

“莫不是有什麼陰謀不成?……末將猜測或許是聲東擊西之策,總兵大人,還望加強北門城防,切不可讓城外之敵有機可乘呀……!”

“不用!城外之敵不過是想引誘本將出城,小伎倆而已!豈知此舉不過是本將玩剩下的!”慄養志微微搖頭道。

“且不用去管它!明日一早,便可知敵軍底細!”

道完此話,慄養志再次冷笑一聲,扭頭就準備下得城去。

誰料想,就在此刻,城外之“敵”,竟不戰自退,悉數朝遠處官道而去。

“總兵大人!快看,敵軍似乎退了!”

文昌縣,清瀾港。

秦明聽得鄭澧之言,不由冷笑一聲。

他隨即下令崖州營、昌化營、臨川營三營人馬即刻登岸。

半個時辰後,漆黑一片的港口內,一千兩百戰兵,三百輔兵便悉數登上另了碼頭。

之後不久,數百臨時招募的黎兵也開始登陸。

直到眾人盡皆登岸之後,秦明這才率數十名鄭氏鐵人軍親兵,悄然登上了碼頭。

此時,鄭澧早已派出嚮導黃正,率斥候往前探路而去。

不過一炷香功夫,黃正便派回了一名斥候。

“啟稟守備,前方道路已探明……!”斥候立刻向鄭澧回稟道。

鄭澧聞言,隨即微微點頭:“嗯……且繼續探路!”

“其餘人!除領頭之人豎起點燃火把外,不得再暴露任何光亮,出發!”

隨著鄭澧一聲令下,三營人馬連同徵募黎兵,盡皆跟隨前方探路斥候,朝文昌縣城進發。

三個時辰後。

儘管大軍行軍速度因天黑緣故,進展頗為緩慢,然清瀾港離文昌不過十數裡,因而此時,大軍也已然行進至文昌縣南門東側一山林之中。

這會,大軍離南城門不過三里,一旁便是清瀾港通向縣城之官道。

等了片刻,前方探路的黃正便領著幾名斥候折回了大軍之中。

他立馬來到鄭澧面前,回稟道:“啟稟守備,文昌縣南門與北門皆已關閉,城樓之上也有韃子巡視,至於城牆垛口各處,也點有火把,隱約可看到人影……”

“嗯……本守備已知,且下去休息吧!”

“是……!”

…………

“傳令兵何在!”鄭澧待黃正率斥候退下後,即刻低聲叫道。

很快,一名身著布面甲,頭戴尖盔,尖盔之上插有一令旗者跑了過來。

“在!”

“且持本守備令,速令昌化營攜黎兵朝文昌縣南門進發!沿途將火把悉數點燃,大張旗鼓羊攻南門!”

“若韃子追擊出城,絕不可戀戰,立刻退回……”

“得令!”

傳令兵接過鄭澧手中令牌後,立刻就朝後側飛奔而去。

與此同時,秦明則在數十名戰兵護衛下,扮作鄭澧麾下一名親將走了過來。

鄭澧見此,立馬讓麾下戰兵護衛左右,他則當即向秦明彙報了當前探得情況。

秦明聞聽此言,先是沉思了片刻,又看了看左側低窪處官道,即刻言道:“嗯……爾如此處置,還算妥當。”

“且傳令下去,讓崖州營弓弩手藏於此處林中,臨川營弓弩手藏於對面林中,以此來封鎖中間官道,待韃子出城追擊到此,立刻下令弓弩手急射,記住,絕不可出動刀盾兵與槍兵,以免因天黑誤傷!”

“是……將軍!”

鄭澧應了一聲,便親自去佈防了。

而秦明則藉著火把左右觀望了一下,卻是皺了皺眉頭。

但很快,他便想到了什麼,率領數十名鐵甲戰兵,走入官道朝文昌方向而去。

片刻後,他發現官道在前方不遠處,拐了一個彎。

從正面看去,遠處官道形成了一片盲區。

他當即大喜,領著護衛戰兵朝左側林中走去。

很快,他便進入了官道左側林中。

來到官道拐彎處所在叢林,立於此地後,他驚奇發現,此地竟乃是一處絕佳設伏點。

不過,他並未就此打定主意,而是又走下官道,從官道拐彎處觀察此前所在叢林方向。

在確定自己計劃無誤之後,他這才領著數十名戰兵就地埋伏在拐彎叢林高處。

當然,他也沒忘遣人通知鄭澧,讓其知曉他之位置。

而鄭澧在聽得秦明所在設伏地點後,立刻便明白秦明之意,他當即下令,熄滅營中全部火把,就地埋伏於官道兩側高處林中,靜候敵軍到來。

…………

半個時辰過後。

昌化營攜黎兵抵達文昌縣城城下。

大軍到來,自是被城樓之上韃子所察覺。

很快,文昌縣衙所在地。

一匹快馬飛奔而來。

“報……報!”

“敵襲……!有敵來襲!”

很快,就見一名頭戴涼帽,手持令旗,身著號衣,腰間倒掛一柄腰刀的綠營兵,闖入了縣衙之中。

片刻後,高雷總兵慄養志便從“溫柔鄉”中爬將起來。

他在親兵協助下,不慌不忙穿好盔甲,戴上尖盔,拿上佩刀後,便率親兵騎馬離開了縣衙。

南城門。

一炷香後,一隊馬兵飛奔而來。

來者正是慄養志及麾下親兵。

他率親兵下馬之後,便速速登上了南城門城樓。

在檢視了一番城下情況後,他不由得冷笑一聲,並未下令即刻迎戰。

一旁,副將皺了一下眉頭,趕忙言道:“總兵大人,敵將竟選擇趁夜強攻縣城,這……豈非明智之舉?”

“莫不是有什麼陰謀不成?……末將猜測或許是聲東擊西之策,總兵大人,還望加強北門城防,切不可讓城外之敵有機可乘呀……!”

“不用!城外之敵不過是想引誘本將出城,小伎倆而已!豈知此舉不過是本將玩剩下的!”慄養志微微搖頭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且不用去管它!明日一早,便可知敵軍底細!”

道完此話,慄養志再次冷笑一聲,扭頭就準備下得城去。

誰料想,就在此刻,城外之“敵”,竟不戰自退,悉數朝遠處官道而去。

“總兵大人!快看,敵軍似乎退了!”

“總兵大人!快看,敵軍似乎退了!”

“總兵大人!快看,敵軍似乎退了!”

“總兵大人!快看,敵軍似乎退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