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炸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戰還在繼續。

南京城雖然被圍住,可此時城內的韃子卻絲毫沒有士氣大跌的現象。

其中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南京城本身的防禦,這是其底氣之一。

二是城內的百姓之多讓防守的韃子信心大增。

這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守城的主將郎廷左收到了朝廷的訊息。

朝廷已經準備派遣使者與明軍議和了。

這才是最為根本的原因。

只要議和能夠成功,那就算將江寧城拱手想讓,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其他的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再說,現在這也是沒有辦法單位辦法了。

然而還沒等韃子的使者到來,秦明此刻卻是已經在為強攻南京城做準備了。

他已經想到辦法如何破城了。

沒錯,既然城門突破不了,那就走水道。

他直接調集了水師艦船,準備以船上的艦炮轟擊幾處水關。

當然,這只是羊攻而已。

真正的攻擊還是在於炸城。

一開始秦明也沒有想到利用TNT炸城。

畢竟他的最初念頭並非炸城,畢竟城牆太厚了。

就算使用TNT也沒法將城牆炸塌。

可是後來一個機遇讓他改變了注意。

原來就在大軍圍城的第三天,一個農夫打扮的老者找到了明軍。

秦明一開始對他沒有當回事,可對方自稱南京的一名御史,只是後來韃子攻入城內,他就隱居了,即使後來戰亂,他也沒有出來,前幾年張煌言與鄭成功攻打到南京城下,他本打算出來的,因為他掌控著南京城的一個秘密。

可還未等他找到

……

梧州,大明之時,隸屬於廣西承宣布政司。

清初隨明制,照常理,這兩廣之地本應設定兩廣總督一職才對。

然在明末清初時期,兩廣總督卻並未再設,而是設立了廣東總督府,統管廣東提督軍務、糧餉、巡撫事,順便兼轄廣西。

到偽清順治十二年,總督府駐地更是從廣州城遷往了梧州,以方便管轄廣西戰事。

可見,廣東總督雖不為兩廣總督之名,卻有兩廣總督之實。

此時此刻,總督府內。

廣東總督李棲鳳正在後堂接待一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從大理寺卿調任廣東巡撫的盧興祖。

作為韃子曾經的首任廣東巡撫,李棲鳳深知朝堂之上那位意圖。

不外乎一個,對自己久轄兩廣之事,不甚放心,因而這才將這位調來,想必應是來接替自己的吧!

據說朝廷最近還打算分設廣東、廣西總督,將“兩廣總督”實權拆分,如此做法,實在令人寒心。

然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暗作嘆息,裝作若無其事。

“盧大人,這茶如何?”

“不錯!不錯!雨前龍井,清香撲鼻,飲之甚好!”對於李棲鳳心中所想,盧興祖自是不知,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笑著言了一句,而後話鋒一轉,又道。

“不過這茶雖好,事卻不盡人意,下官聽說平南王久在粵地,驕奢跋扈不說,還養寇自重,在本官到任之前,朝廷那位可是特意叮囑……”

“咳咳……盧大人慎言!小心隔牆有耳呀!”不等盧興祖將話挑明,李棲鳳即刻輕輕咳嗽一聲,阻止道。

“隔牆有耳?哈哈哈……本官深受朝廷大恩,豈會被嚇倒!莫非總督大人與平南王沆瀣一氣不成……!”

對於盧興祖話中譏諷之意,李棲鳳臉色瞬間鐵青。

“夠了!盧大人,今日本督還有要事要處理,就不送了!”

“李大,……送客!”

李棲鳳怒氣衝衝,大袖一揮,直接就衝著門外道了一聲,轉身就此離開了後堂。

盧興祖見李棲鳳被自身激怒,嘴角頓時微微翹起,並未生氣,而是隨即起身,走出了後堂。

…………

一日後。

廣州城,平南王府內。

韃子所封四王之一,平南王尚可喜正捏著一封信,一臉難看望著下方所站之人。

片刻後,就當所站之人戰戰兢兢,心中忐忑不安之時,尚可喜揮了揮手,冷冷道:“爾一路勞頓,且下去休息吧!”

“來呀,賞一兩銀子!”

“呃……”

“謝王爺賞賜!”

待所站之人應聲退下後,尚可喜即刻叫來一名心腹幕僚,對其耳旁滴咕了兩句,便讓其離開了。

不久後。

廣東巡撫衙門。

剛從梧州折回的盧興祖剛一下馬,就見一人匆匆從衙門走出來,上前小聲道。

“大人!出事了!剛剛平南王招廣東將軍、廣東提督、廣東知府等一眾官吏前往王府,說是有要事相商,您因不巧去了梧州,遂而……”

“哦……還真是回來的好,不如回來得巧呀……那位李總督本官去拜訪過了……這位先帝親封的平南王,本官倒要看看如何得驕奢跋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盧興祖冷冷一笑,即刻對眼前之人道:“走!去平南王府!”

…………

崖州。

臨川港(三亞港)。

作為崖州最為重要港口之一,此港自是早已被秦明率兵攻佔。

翌日,清晨。

碼頭之上,從儋州匆匆趕來的王忠向秦明行了一禮,隨即道:“將軍,崖州各峒黎部,在下已悉數派人前去勸說,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崖州黎亂便能徹底平息。”

“至於此前將軍曾言招募黎兵,以籌建臨川營一事,在下也定當盡力,估計不出七日,五百兵額便能悉數招全,然這造船一事,恕在下實難以從命……!”

“額……爾可是擔心造船工匠?亦或是船料缺額?”

“其實爾無需擔心,本將已心中有數。”

“你可知三日之前荷夷商船停靠此港一事?”秦明看向王忠,言道。

“荷夷?”

“對!三日前,本將剛打算乘船前往萬州與楊家兄弟相商,卻突然獲悉,有一艏荷夷商船因風浪致船損嚴重,不得不停靠此港,本將趁機以修船為由,從荷夷那僱了一名荷夷造船工匠,再加上這崖州本地造船匠,造船一事,應無阻礙……”

“可……將軍,據在下所知,這造船不僅需得造船工匠,還得有適合船料、所造船型……合適造船碼頭……”

“咳咳……本將倒是不曾想到,你對造船一事竟如此熟悉,看來本將讓你招撫崖州黎人,並兼顧造船一事,算是量才而用了……!”

秦明輕輕咳了一聲,笑了笑隨即又道:“王忠聽令,現本將命爾任崖州黎事督撫官,兼臨川營守備,臨川造船坊督造,造船一事,便全權交與爾了,若遇難事,可與崖州知州王裕商議。”

“對了!還有一事,王熀老將軍在信中言說,此前他在崖州曾遣散過兩百餘名戰兵,爾務必遣人查探其下落,若能重新招募,可入臨川營或崖州營。”

秦明忽得又想起了什麼,即刻對王忠叮囑道。

“是!在下……下官明白!”王忠聞言,不由即刻應道。

“嗯……去吧!別忘了本將對你所言!”

秦明對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登上了碼頭上其中一艏趕繒船。

他剛登上甲板,張大鬍子便即刻迎了上來。

“將軍!”

“嗯……揚帆起航吧!”

“是……”

…………

一日後。

晌午。

萬州,州衙內。

正堂之中。

楊彥迪正襟危坐,手中端著一杯茶,正不急不慢喝著。

他之面前,楊三左右踱步,面露焦急之色。

顯然,此刻楊三心煩意亂,根本平靜不下來。

“二哥,你怎的還有閒心逸緻喝茶呀!這都四日之久了,那姓秦的,怎的還不來萬州,此前遣人說有要事相商,莫不是誆騙吾等兄弟……”

“他不會是想穩住吾等……二哥,不能再等下去了……”

“三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吾等已然等候三日,也不差再多等兩日……”

“報……啟稟兩位頭領,駐守港北港兄弟傳信而來,言說有數艏戰船停靠港北港,觀其艦船懸掛旗幟,似為日月旗!”

“日月旗?莫不是那姓秦的到了?”楊三一聽回稟之人言語,當即道。

梧州,大明之時,隸屬於廣西承宣布政司。

清初隨明制,照常理,這兩廣之地本應設定兩廣總督一職才對。

然在明末清初時期,兩廣總督卻並未再設,而是設立了廣東總督府,統管廣東提督軍務、糧餉、巡撫事,順便兼轄廣西。

到偽清順治十二年,總督府駐地更是從廣州城遷往了梧州,以方便管轄廣西戰事。

可見,廣東總督雖不為兩廣總督之名,卻有兩廣總督之實。

此時此刻,總督府內。

廣東總督李棲鳳正在後堂接待一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從大理寺卿調任廣東巡撫的盧興祖。

作為韃子曾經的首任廣東巡撫,李棲鳳深知朝堂之上那位意圖。

不外乎一個,對自己久轄兩廣之事,不甚放心,因而這才將這位調來,想必應是來接替自己的吧!

據說朝廷最近還打算分設廣東、廣西總督,將“兩廣總督”實權拆分,如此做法,實在令人寒心。

然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暗作嘆息,裝作若無其事。

“盧大人,這茶如何?”

“不錯!不錯!雨前龍井,清香撲鼻,飲之甚好!”對於李棲鳳心中所想,盧興祖自是不知,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笑著言了一句,而後話鋒一轉,又道。

“不過這茶雖好,事卻不盡人意,下官聽說平南王久在粵地,驕奢跋扈不說,還養寇自重,在本官到任之前,朝廷那位可是特意叮囑……”

“咳咳……盧大人慎言!小心隔牆有耳呀!”不等盧興祖將話挑明,李棲鳳即刻輕輕咳嗽一聲,阻止道。

“隔牆有耳?哈哈哈……本官深受朝廷大恩,豈會被嚇倒!莫非總督大人與平南王沆瀣一氣不成……!”

對於盧興祖話中譏諷之意,李棲鳳臉色瞬間鐵青。

“夠了!盧大人,今日本督還有要事要處理,就不送了!”

“李大,……送客!”

李棲鳳怒氣衝衝,大袖一揮,直接就衝著門外道了一聲,轉身就此離開了後堂。

盧興祖見李棲鳳被自身激怒,嘴角頓時微微翹起,並未生氣,而是隨即起身,走出了後堂。

…………

一日後。

廣州城,平南王府內。

韃子所封四王之一,平南王尚可喜正捏著一封信,一臉難看望著下方所站之人。

片刻後,就當所站之人戰戰兢兢,心中忐忑不安之時,尚可喜揮了揮手,冷冷道:“爾一路勞頓,且下去休息吧!”

“來呀,賞一兩銀子!”

“呃……”

“謝王爺賞賜!”

待所站之人應聲退下後,尚可喜即刻叫來一名心腹幕僚,對其耳旁滴咕了兩句,便讓其離開了。

不久後。

廣東巡撫衙門。

剛從梧州折回的盧興祖剛一下馬,就見一人匆匆從衙門走出來,上前小聲道。

“大人!出事了!剛剛平南王招廣東將軍、廣東提督、廣東知府等一眾官吏前往王府,說是有要事相商,您因不巧去了梧州,遂而……”

“哦……還真是回來的好,不如回來得巧呀……那位李總督本官去拜訪過了……這位先帝親封的平南王,本官倒要看看如何得驕奢跋扈……”

盧興祖冷冷一笑,即刻對眼前之人道:“走!去平南王府!”

…………

崖州。

臨川港(三亞港)。

作為崖州最為重要港口之一,此港自是早已被秦明率兵攻佔。

翌日,清晨。

碼頭之上,從儋州匆匆趕來的王忠向秦明行了一禮,隨即道:“將軍,崖州各峒黎部,在下已悉數派人前去勸說,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崖州黎亂便能徹底平息。”

“至於此前將軍曾言招募黎兵,以籌建臨川營一事,在下也定當盡力,估計不出七日,五百兵額便能悉數招全,然這造船一事,恕在下實難以從命……!”

“額……爾可是擔心造船工匠?亦或是船料缺額?”

“其實爾無需擔心,本將已心中有數。”

“你可知三日之前荷夷商船停靠此港一事?”秦明看向王忠,言道。

“荷夷?”

“對!三日前,本將剛打算乘船前往萬州與楊家兄弟相商,卻突然獲悉,有一艏荷夷商船因風浪致船損嚴重,不得不停靠此港,本將趁機以修船為由,從荷夷那僱了一名荷夷造船工匠,再加上這崖州本地造船匠,造船一事,應無阻礙……”

“可……將軍,據在下所知,這造船不僅需得造船工匠,還得有適合船料、所造船型……合適造船碼頭……”

“咳咳……本將倒是不曾想到,你對造船一事竟如此熟悉,看來本將讓你招撫崖州黎人,並兼顧造船一事,算是量才而用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