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圍攻常德府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桃源縣。

五日前,此縣才被明軍所佔據。

然明軍三萬精兵卻並未悉數進城,而是以張煌言部駐桃源東側,楊四領兵一萬駐防西側,剩餘兵則馬由鄭澧統領,駐防桃源觀附近。

至於城內則只有秦明所率領的親兵營駐防。

這樣駐防,自是有其原因所在。

桃源縣並不大,城內百姓不過一千八百戶,民不過六千人,城圍更是只有五百多丈。

縣衙所在位於漳江旁(後世漳江鎮)。

如此駐防之下,便可保證秦明的安全。

而且縣城並不大,若是悉數進城駐防,自是不大可能。

何況,自古以來,駐防本就有一套細則,稍微習得兵法者,都不會將兵馬悉數駐防城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說,桃源縣東北方向便是武陵城,也就是常德府府城所在,將兵馬大部駐防那個方向,也是中規中矩的佈防方式。

…………

此刻,簡陋的縣衙內。

勉強能夠被稱之為正堂的堂內。

秦明與張煌言各坐左右兩側。

雙方將領也分列坐於左右下方。

“咳咳……諸位都來了,張兵部,便且開始議事吧!”

“越王殿下客氣了!就依王爺所言,且開始議事吧!”

“越王殿下請!”張煌言撇了一眼年輕到過頭的秦明,心中不禁暗暗嘆了口氣。

面對這般年輕的王侯,他的心情是複雜的。

不過一想到秦明此前的戰績,他就瞬間釋懷了。

甚至此次,他心甘情願尊秦明為主帥。

“那本王就獻醜了!”

“當前韃子在長江以南的兵力,大概有十萬左右,這十萬兵力,有近八萬佈防在常德府、嶽州府兩地,目的何在,諸位應自知,故而,其他如四川、重慶、江西、浙江、江寧等,戰兵不過兩萬,即使再徵募民壯等,實力也較為弱小。”

“韃子也深知南方兵力孱弱,已然調北方之兵近十五萬,其中有滿蒙漢八旗三萬南下,除此之外,朝鮮鳥銃手還有三千,各型火炮八十門,其中還有五千斤重佛郎機炮十多門,可見韃子此次是孤注一擲與吾等打一場大決戰了!……”

經過秦明一番分析之後,眾將對當前戰局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實話實說,相比韃子,明軍的兵力依舊顯得有些薄弱。

晉王李定國麾下兵馬目前即使加上新招募的民壯,也不過才五萬,而他秦明麾下也才兩萬精兵,一萬新兵,張煌言麾下,也才一萬五千人馬。

至於夔東十三家,目前精兵暫且不知,但應該不會超過兩萬。

而閩王那邊,精兵應該也不會超過三萬。

實在是訓練有素的精兵與老兵太過珍貴了,養一個至少需要花費幾十兩銀子。

而且還需要時間來訓練,新招募的新兵根本打不到精兵的要求。

好在秦明還有金手指,倒也不怕韃子繼續向南邊增兵。

此戰只要能夠突破常德府與嶽州府的韃子防線,擊潰這兩府韃子兵馬,明軍就有機會牧馬長江邊,到那時,就能以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與韃子真正做到南北對峙了。

一旦南北對峙的局面形成,韃子就會徹底失去江南的賦稅之地,到那時,北伐中原將指日可待。

…………

轉眼已至八月初。

此時天氣異常炎熱。

大軍駐紮在桃源已有許久。

然卻並未拔營,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嗚嗚嗚嗚……”

忽然,一陣號角聲隨之響起,緊接著便是無數清脆齊整的腳步聲,馬蹄聲也隨之響起。

隨著數十名傳令兵騎馬飛奔而去。

很快,東西兩處大營隨之拔營。

大軍在桃源觀所在山腳下匯合,五萬精兵在秦明與張煌言的統帥下,迅速朝武陵城開拔。

一路上,大軍所到之處,無論是賊寇還是韃子斥候,皆都紛紛逃散。

很快,大軍就殺到了武陵城下。

武陵城乃是常德府的府城。

比起桃源縣城來,自然要大上不少。

不僅城牆加高到了四丈兩尺,且城牆之上的望樓也加設了十多個。

四座城門之上,更是被安放了不少的火炮。

各式守城器械也儲備齊全,守城的韃子均乃精兵,四面城牆之上韃子戰兵更是高達三千之多。

而城內,還有數百騎兵及五千精兵。

換而言之,城內守城精兵就高達近兩萬。

除此之外,在城外還設定有四座營寨,各駐兵三千以作牽制明軍之用。

更為重要的是,這四座營寨皆位於附近山上,要想攻上去,十分困難。

當然,這還是斥候目前所能探到的韃子兵力佈防,未曾探查到的伏兵只怕還有不少。

為此,秦明與張煌言商量再三,決定將大軍擊中佈置,在武陵城南城牆外紮營。

之所以在此處紮營,有三個原因。

一是南面城牆外是一片林地,且地勢相對較高,只需砍伐樹木即可成營。

二則是此地比較寬闊,能夠讓五萬大軍悉數紮營。

再加上此地有充足水源與柴火,可供大軍所用。

兩個時辰後,就在太陽快落山時,五萬明軍終於扎好了營。

(保全勤,一個小時後重新整理)

昌化縣衙,正堂。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入眾人耳內,下一刻,就見一名衙役神情慌張的跑入正堂。

只見他對著坐於上方的三人回稟道:“啟稟諸位大人……大事不好!城內有亂民作亂,許多房屋被縱火,西城門方向,更是有亂民數十,正從內部攻打西城門,駐守的兵卒拼死抵抗,然……然……”

“然什麼?”

“然亂民兇狠,應為生黎,駐守兵卒恐怕凶多吉少!”

“住口!妖言惑眾!滾!滾出去”知縣陸觀光聽得衙役之言,大為震怒。

“大人!眼下最重要的是儘快平息城內亂民,否則一旦被城外海寇獲悉,內外夾擊,只怕……”典吏黃慶急忙站了出來,對著坐於上方的知縣陸觀光建議道。

“黃大人所言甚是!陸大人,本官這就帶兵去鎮壓那些生黎亂民!”待到典吏黃慶話落,城守何玉立馬站了出來,急切言道。

“可……”

“轟隆……”劇烈的爆炸聲隨之響起。

“殺!”

“海寇進城啦!”

“海寇進城了!”

然而還不等何玉把話說完,外邊頓然傳來一陣喊殺聲,隨即就見不少原本守衛在衙門前的衙役慌張跑入前廳之中。

“慌什麼!出了何事!”知縣陸觀光見正堂前廳一片混亂,心中隱隱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果然,下一刻,又見一名衙役更為慌張的跑入正堂回稟道:“報……諸位大人!不好了!海寇!海寇……殺進城來了!”

“什麼!這……這不可能!”知縣陸觀光一聽這話,驚得立馬站立起來,他目瞪口呆,不禁呢喃道:“完……完完了!昌化完了!本官……本官也完了!……吾愧對朝廷,愧對皇上呀……!”

“皇上呀!本官死不足惜,然……”

“殺!殺進去!”

“活捉韃子狗官!賞銀百兩!殺!”

…………

兩日後。

儋州城,軍營之中。

此刻,秦明身著鐵甲,頭戴兜鏊,左手握住腰間所掛雁翎刀刀柄,正站於一高臺之上,觀武威營演武。

“刺……!”

“殺……!”

“刺……!”

“殺……!”

…………

這時,一道身影匆匆繞過一眾演武兵卒,直奔高臺而來。

很快,他便來到秦明身旁,在秦明耳畔小聲道:“百戶大人!張大鬍子回來了,他嚷著要見您!”

“哦……回來了嗎?讓他到這來吧!”秦明撇了一眼楊四,即刻道。

“是……!”

…………

楊四轉身離去後不久,便見他引領著一人再次折回了高臺。

“百戶大人!”張大鬍子走上前來對著秦明行了一禮。

“嗯……此行可順利?”秦明看向了他,澹然一笑,隨之問道。

“順利!非常順利!”張大鬍子咧嘴笑道。

不過隨後,他又略顯猶豫,看了秦明一眼,顯得欲言欲止。

“還有何話儘管說便是,吞吞吐吐的作甚?”秦明見他如此神態,便催促道。

“這……百戶大人,還請大人饒恕吾……吾此行除運得礦石外,還……節外生枝了!”

“節外生枝……?”秦明不禁一愣,偏過頭看向了他。

“百戶大人,此事還得從吾率領船隊到達昌化港外海說起,當時吾等剛準備航向小員港,卻是遇上了龍門島楊二楊三之船隊,他等之目的乃是昌化港……”

待到張大鬍子將此行經過簡單敘述完,秦明與一旁楊四皆都大為震驚。

“什麼!爾等竟與楊二船隊襲擊了昌化港,甚至還長驅直入,攻佔了昌化縣城!”

“當真攻下了昌化縣城?那黎人王忠呢?此前他不是計劃攻打昌化縣城嗎?為何遲遲不見他行動,反倒被爾等與楊二攻下?”

“啟稟百戶大人,據王忠手下說,他去了崖州黎酮,還未返回。”

“崖州?難道他想與崖州等地一眾黎人頭領合作?”秦明暗暗呢喃了一聲,若有所思。

片刻後,秦明即刻對張大鬍子道:“此次你擅作主張,雖有錯,然攻下昌化縣城,卻是有大功,便功過相抵吧!”

“回水寨後,且多加操練水師戰兵,萬不可懈怠!”秦明叮囑了一句,忽的又想起了什麼,再次道:“數日前,吾讓工匠收集銅鉛錫等鑄炮,現已築的三百斤佛郎機三門,虎蹲炮十門,你且帶回洋浦港水寨,儘快選定合適地域,修剪炮臺,防衛水寨與港口。”

“是……!”

…………

崖州,一處山嶺之中。

此地乃是黎峒之地,世代有生黎居住。

山嶺之間山高林密,陡崖遍地,地勢極其險峻。

昌化縣衙,正堂。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入眾人耳內,下一刻,就見一名衙役神情慌張的跑入正堂。

只見他對著坐於上方的三人回稟道:“啟稟諸位大人……大事不好!城內有亂民作亂,許多房屋被縱火,西城門方向,更是有亂民數十,正從內部攻打西城門,駐守的兵卒拼死抵抗,然……然……”

“然什麼?”

“然亂民兇狠,應為生黎,駐守兵卒恐怕凶多吉少!”

“住口!妖言惑眾!滾!滾出去”知縣陸觀光聽得衙役之言,大為震怒。

“大人!眼下最重要的是儘快平息城內亂民,否則一旦被城外海寇獲悉,內外夾擊,只怕……”典吏黃慶急忙站了出來,對著坐於上方的知縣陸觀光建議道。

“黃大人所言甚是!陸大人,本官這就帶兵去鎮壓那些生黎亂民!”待到典吏黃慶話落,城守何玉立馬站了出來,急切言道。

“可……”

“轟隆……”劇烈的爆炸聲隨之響起。

“殺!”

“海寇進城啦!”

“海寇進城了!”

然而還不等何玉把話說完,外邊頓然傳來一陣喊殺聲,隨即就見不少原本守衛在衙門前的衙役慌張跑入前廳之中。

“慌什麼!出了何事!”知縣陸觀光見正堂前廳一片混亂,心中隱隱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果然,下一刻,又見一名衙役更為慌張的跑入正堂回稟道:“報……諸位大人!不好了!海寇!海寇……殺進城來了!”

“什麼!這……這不可能!”知縣陸觀光一聽這話,驚得立馬站立起來,他目瞪口呆,不禁呢喃道:“完……完完了!昌化完了!本官……本官也完了!……吾愧對朝廷,愧對皇上呀……!”

“皇上呀!本官死不足惜,然……”

“殺!殺進去!”

“活捉韃子狗官!賞銀百兩!殺!”

…………

兩日後。

儋州城,軍營之中。

此刻,秦明身著鐵甲,頭戴兜鏊,左手握住腰間所掛雁翎刀刀柄,正站於一高臺之上,觀武威營演武。

“刺……!”

“殺……!”

“刺……!”

“殺……!”

…………

這時,一道身影匆匆繞過一眾演武兵卒,直奔高臺而來。

很快,他便來到秦明身旁,在秦明耳畔小聲道:“百戶大人!張大鬍子回來了,他嚷著要見您!”

崖州,一處山嶺之中。

此地乃是黎峒之地,世代有生黎居住。

山嶺之間山高林密,陡崖遍地,地勢極其險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