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緬國戰局(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明拿著信件若有所思起來。

過了一會,他抬頭用異樣的眼神撇了一眼王熀,又將目光落在了氣定神閒,一副事不關己的郭之奇身上。

“郭大人!此事你怎麼看?”

儘管在場掌握實權的是秦明這位瓊州總兵,但說實話,他這個瓊州總兵也只是個“暫代”而已,連爵位都沒有,而郭之奇則不同,人家是大學士,且又兼任兩部尚書。

按照官職高低來說,顯然比秦明高到不知哪去了。

然當下武夫當道,有兵就是草頭王,文官根本不足以撼動武官地位。

再加上此時永曆朝廷早已經算是名存實亡(畢竟當今的永曆陛下都躲到國外,被人給扣住了),他這位空頭大學士,自然也就沒了多少實權。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此時身在人家地盤上,是龍是虎都得盤著。

遂而,此時此刻,他是一心一意為了秦明,而管理著廉州府事宜。

“這……老夫以為,晉王說得也不無道理!緬王大軍節節敗退,若是被韃子攻破國都,只怕陛下會落到韃子手中,到那時要想迎回陛下就難多了,遂而老夫懇求秦總兵能發兵廣西,以威脅雲滇之地,逼韃子回援雲滇!”

郭之奇的態度就一個,那就是聽從晉王李定國的建議,儘快發兵廣西。

然很快,王熀就開口了。

他直接提出了反對:“老夫反對!郭大人!先不說攻打廣西,身在緬國的韃子會不會回援,就算韃子會回援,然吾等離雲滇之地,足足有上千里,光是後勤糧草運輸等就是一大難題,更何況大軍剛剛經歷過大戰,急需休整,哪有精兵強將去攻打廣西!”

“再說了!目前雲滇之地是何情形?尚且不知,畢竟此信乃是十天假晉王所寫,萬一局勢發生了便會呢?”

“那依照王大人這意思,是放任不管咯?”郭之奇見王熀如此一說,立馬冷笑一聲道。

“放任不管肯定也不行,然老夫以為,可遣派一人儘快回雲滇之地,找到晉王李定國,具體瞭解雲滇之事再做打算!”

“那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派人前往至少得需要一月!來回兩月恐怕都不夠!”

“那又如何?當前大軍已經沒法再遠征呢,只能歇戰!”王熀微微搖頭,死活不同意攻打廣西。

“咳咳……其實諸位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便是韃子皇帝,會不會再繼續攻打緬國國都?”這時候,秦明突然開口打斷了二人的爭論。

“倘若繼續,那就另當別論,倘若韃子皇帝選擇撤回攻緬大軍,那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秦明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皆都暗自小聲議論了起來。

“韃子皇帝應該不會這般不明智吧?這時候將大軍撤回?那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就是!派出這麼多大軍,卻空手而歸,換作是吾,吾也會不甘心!何況是韃子皇帝!”

“這可說不準,據說韃子那邊真正做主的可不是韃子龍椅上所坐的那個小皇帝,而是那個妖后與幾個輔政大臣!”

“這次那吳三桂回去,肯定會被韃子所打壓的,此次損兵折將,實力還大不如前了!說不定他一回雲滇,就會斷滿蒙韃子的後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三桂應沒這膽量吧!”

…………

底下,議論的多是文官,而武將則皆都默不作聲。

對此,秦明並未理會,而是沉思了一會,再次道:“那位晉王世子現在在哪?”

“晉王世子?現……應在文昌縣吧!他不是剛被總兵大人您任命為文昌縣縣令!”這時候,王熀想了想,拱手對秦明回道。

“哦……最近事多,倒是給忘了!派人將他叫回府城!他離開雲滇也不短了,也是時候回一趟他父王那了!”

秦明笑了笑,隨即道。

李嗣興乃晉王李定國的兒子,其身份特殊,自不能久留於他。

何況,此次遣他回雲滇見李定國,實屬任務頗重,秦明需要他說服他父親,讓其儘快接回永曆皇帝,並將其“掌控”在手。

沒錯!

晉王李定國之所以沒能接回永曆皇帝,並不是因為他打不過緬國軍隊,而是受“永曆皇帝”本人所致。

緬王要挾“永曆皇帝”,三番五次勒令救援兵馬撤回國內,導致政令混亂,救援大軍不敗才怪。

當然,除了主觀原因外,李定國遲遲沒法接回“永曆皇帝”,還有眾多客觀原因。

比如說大軍水土不服導致軍中疫病流行,比如說麾下眾將心不齊,土司兵更是戰鬥力低下等等。

除此之外,雲滇之地,韃子也牽制住了其一部分力量。

就如這次,偽清定西將軍愛星阿率三路大軍共六萬戰兵,三萬輔兵,共九萬人攻緬,最終勢如破竹,殺得緬軍節節敗退,如今都已攻到緬國國都之下了。

緬王莽白見清軍來勢洶洶,只得派遣使者到韃子大營商談退兵事宜。

而商量來商量去,偽清主將愛星阿始終咬著交出“偽帝”永曆此條件不放。

而緬王莽白獲悉此條件後,也是猶豫不決。

一方面他自是希望將“永曆皇帝”繼續把控在手中,以壓制地方土司勢力。

畢竟這可是中原皇帝,對於靠近雲滇之地的一些土司,還是有大義上的震懾作用的。

要知道,緬地在明初時期原本就屬於大明的宣慰司,且各地土司也都必須經過朝廷冊封,頒佈玉冊與土司印才能獲得世襲。

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屈於清庭兵馬逼近,最終迫於“淫威”,交出“永曆皇帝”。

畢竟緬國說是一國,但其實中央集權遠沒有中原王朝那般集中,各地土司只是名義上聽從他這位緬王命令,王廷內部朝臣也是勾心鬥角,權力極大。

就連他這位緬王,都是由廷臣與地方土司推舉出來的。

遂而,在利益權衡方面,即使他這位緬王,也不能一言九鼎,真正做到掌控全國。

於是,在經過反覆權衡後,緬王莽白再次派出使者到韃子軍營,說只要韃子能退兵回雲滇,永曆皇帝就會在十二月底被交出。

然此話,偽清定西將軍愛星阿自是不信。

萬一退兵之後,緬王反悔,豈不是讓大軍白白退回雲滇之地了。

於是,愛星阿當即下令,三路大軍再次向緬國國都阿瓦逼近,大有不破緬國國都不罷休的態勢。

然就在此時,晉王李定國突然從木邦一偏地殺出,斷了韃子的一條運糧道,以至於韃子不得不分兵來對付李定國。

另一邊,緬王莽白在獲悉此訊息後,也態度大變,不再選擇交出永曆皇帝,而是以永曆皇帝大做文章,號召各地土司圍攻韃子兵馬。

與此同時,原本退守錫箔的鞏昌王白文選也率兵南下,開始頻繁攻擊韃子的另一條糧道。

如此一來,偽清定西將軍愛星阿不得不暫緩進攻緬國國都阿瓦,掉過頭來對付白文選與李定國。

然這二人像是商量好的一般,竟不與其正面交鋒,扭頭就往雲滇退去。

而待到韃子掉頭又繼續攻向緬國國都時,晉王李定國與鞏昌王白文選又殺了上來。

如此反覆,韃子自是受不了了。

戰局也遂而陷入了僵持階段。

也正是在這般情況下,晉王李定國寫了一封信送到了瓊州,請求秦明能出兵廣西乃至是雲南之地。

畢竟李定國心中明白,如若無法威脅到雲南腹地,偽清定西將軍愛星阿是是很難從緬國撤回的。

然李定國哪裡知道,當時的秦明正率瓊州軍與偽清平西王吳三桂對戰,如今大戰雖已結束,然兵馬急需休整,哪有能力去攻打廣西與雲南兩地。

不過就這麼放任不管,秦明自然也不會,他在思來想去之後,決定讓李嗣興這位世子返回雲滇之地,與其父會面,說服其父可先不管身在緬王手中的“永曆皇帝”,率兵攻廣西,奪取此地再言其他。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一來廣西之地,韃子兵力已不多矣,二來攻下廣西,永曆便有了落腳之地,且還能以此威脅雲滇之地,迫使偽清定西將軍愛星阿率軍回撤。

至於鞏昌王白文選那,他也準備讓李嗣興帶一封信給他。

信中,秦明準備勸說他攻打雲南西南地區投靠清庭的一眾土司,一來可保全實力,二來也可從西面威脅雲南之地,與晉王李定國合攻雲南。

畢竟此時的雲南可不再是昔日的雲南了。

原本,雲南擁有兩股極為強悍的勢力,一是吳三桂的十萬兵馬,二則是韃子的數萬滿蒙大軍。

如今吳三桂在雷州損兵兩萬,又被秦明逼得寫下反正書,勢力被削弱不說,最重要的是把柄落到了秦明手中。

而且,此時的吳三桂返回雲南還尚需時日,一旦這時候攻雲南,其麾下駐防各地兵馬必定各自為戰,一盤散沙。

而另一方勢力,韃子的數萬滿蒙大軍卻是陷在緬國短時間內無法撤回。

可以說,如今的雲南,兵力十分空虛,此時攻雲南,應是最有利的時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