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奔波的小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敖海鄰是張遠浩和李荻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中認識的,因為參加那個會議的亞洲面孔比較少,互相之間看到就留意到了。

張遠浩始終記得他去美國之前李赫交給他的任務,除了他自己在專業上進行深造之外,還要幫公司尋訪合適的管理人才。在美國這樣的人才很多,但是在1世紀初,願意到中國,而且是到中國內陸的一個省會城市工作的人還是太稀缺,即使有,也被更好更有實力的公司挖走了,那些主動和張遠浩聯絡上的,經過綜合瞭解之後,張遠浩選擇了放棄。

在那個會議上遇到敖海鄰的時候,張遠浩一開始還沒有想到之前那個困擾了他很久的問題,而且敖海鄰沒有在會上發言,只看著是個亞洲面孔,是哪國人都不知道。

會議中途休息的時候,張遠浩和李荻正在走廊上說話,用中文,而且是用他們天南省的方言在說話,結果從他們身邊經過的敖海鄰一下就停住了。

就在張遠浩和李荻略有些疑惑的看著敖海玲的時候,敖海玲悠悠的讀了一首唐詩:“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張遠浩很懵,李荻則嫣然一笑,同樣回了一首唐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不用再問是哪國人了,不是中國人,不會有這麼重的思鄉情結。不是中國人,也斷不會對這些充滿鄉愁的唐詩如此的耳熟能詳。

更何況他們不但是海外偶遇的同胞,更是一省同鄉。迢迢萬裡之外遇到同鄉,若是年齡再大一些,只怕兩句詩一對上,早已淚溼青衫了。

李荻又是個笑起來極有親和力的女孩子,讓同為女性的敖海鄰瞬間就失去戒備,拉著李荻的手嘰嘰呱呱的說起一大堆家鄉話。

不要說一邊的歪果仁沒弄明白這是什麼節奏,就是張遠浩,也是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其實李赫和敖海鄰只是同省,李荻他們家在東南,敖海鄰在北部,兩邊的口音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但這種區別在萬里迢迢的海外完全被無視了。敖海鄰的年齡比李荻要大一些,已經三十大幾,在國外呆的時間太長,對國內,尤其是家鄉的很多事情都充滿好奇。三個人在會議結束之後又一起吃了飯,聊了很久愣是沒有聊到他們的專業上來。是後來會議要求提交論文,他們在各自的地方透過電子郵件聯絡,才想起那個會議是關於什麼主題的。

有時候世界很大,有時候世界也很小。

因為在同一個研究領域裡有交集,不久以後在另外一次會議中,他們又遇到了。然後張遠浩就對李荻說,這就是你弟弟要找的人。

敖海鄰有兩個學位,一個是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的醫學碩士學位,一個是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企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她現在定居在德國,已經拿到了德國的永久居留權,在德國一家生物制藥公司中屬於管理層裡的中高層。

不過在公司中,她的處境並不是那麼輕鬆愉快,畢竟西方人對中國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加上她的女性身份,使她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這就是一種不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個人問題上,敖海鄰交過一個德國的男朋友,但是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使他們最終選擇了分手,她現在是一個人獨在異國他鄉,有時候她都不禁懷疑這樣的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

不過在面對張遠浩的邀請時,敖海鄰也並沒有一下就動心,畢竟從90年代就奮鬥出來,千辛萬苦的留在了國外,有一份不管怎麼算都非常不錯的事業,這種時候要回國發展,等於推翻了自己此前整個的人生目標,也是對自己整個人的否定。

後來還是李赫親赴德國和敖海鄰面談,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待遇以及國內越來越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發展打動了這個大齡未婚的女海歸回國接手家園製藥的企業管理和發展規劃,還帶來了一個5人的小型團隊,其中有兩個是日裔,還有兩個是俄國人。用敖海鄰對李赫的說的話來概括,就是在生化製藥這一塊,俄國人的水很深。

當敖海鄰帶著她的小團隊到家園製藥上任的時候,陳菁的菜鳥小隊還沒有撤離,結果她見到這位家園製藥的新掌門之後才發現,原來這還是她一個遠房表親。當年敖海鄰大學畢業出國留學並留在國外的典型事蹟,還被他們家的人用來為各自的孩子樹立榜樣,要求他們長大了以後也要像這個遠房表姐一樣出類拔萃。

但現在這個榜樣回國來發展來了,還成了她好朋友的手下,陳菁沒有覺得世事無常,只是她對李赫說的整個國家的蓬勃發展充滿了信心。

之後陳菁就轉崗到了家園娛樂,並以在家園製藥留下的11人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帶著一個新的菜鳥小隊轉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裡。比起家園製藥來,家園娛樂的工作環境就讓這些年輕人歡快多了。

李赫說,這是一個眾聲喧譁的娛樂時代。

家園娛樂公司成立的時候,陳菁就到當時只有幾個人的公司開業典禮上擔任過客串的迎賓禮儀,也就是在短短的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家園娛樂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藉助著網路傳播走紅的《老男孩》讓家園娛樂聲名大振,而在年初上映的《瘋狂的石頭》不只讓家園娛樂贏得了知名度,更贏取了000萬的票房。

比起一包藥丸一瓶藥劑生產出來,再尋求市場銷售出去,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製藥廠,家園娛樂的賺錢速度讓陳菁覺得娛樂這個東西,賺錢賺得太容易了,名氣的提升也太容易了。

李赫的家園製藥藉助奧運會,藉助世界盃,再藉助非典期間積累的良好口碑,甚至是李赫親自出馬重金聘請新的管理團隊,也才使他們在省內的製藥行業中站住了腳跟,但是行業外的人,包括搶購過他們產品的普通市民,恐怕誰也不會記住家園製藥到底又是什麼鬼。哪怕以後家園製藥賺再多的錢,它的關注度也不會有更多的提升。

就算是現在實力強勁的家園科技,業界以外的人也知之甚少。

但是家園娛樂藉助一個十幾分鍾的微電影,一部小投資的喜劇片,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都打響了自己的名聲。更不要說在非典結束以後,家園娛樂和芒果衛視合作推出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達到了家喻戶曉的高度。

康行健也成了家園集團幾個分公司老總裡面風頭最勁的一個,他在《超級女聲》的啟動儀式上只露了一個面,就立刻被熱心的觀眾翻出來他作為《老男孩》主演之一的經歷,現在他出門都得帶保鏢了,他雖然不是明星,可也同樣有了明星的關注度。

這就是娛樂的影響力,對比之下,會讓許多其他的行業感到深深的無奈和憤懣。可是也沒有誰能說這是不對的,如果有人站出來說娛樂業太賺錢,明星們太賺錢,先不說他們這麼賺錢到底對不對,可只要有人出來說了,那他一定會被粉絲們噴死。

家園娛樂和芒果臺合作的超女選秀現在如日中天,陳菁的到來,讓忙得腳不沾地的康行健如遇救星。他把由公司投資,計劃明年開拍的一個同樣是小成本的電影《夜店》交給了陳菁,由她作為投資方總負責人去和導演演員溝通合作。

《夜店》這部電影,在李赫的前世裡是由徐錚李小璐主演的一個小成本喜劇,而現在這個劇本同樣來自李赫。家園娛樂現在的發展很火,但如果現在他們就去學人家搞什麼大投資大製作拍什麼大片的話,那也是在往作死的道路上走。所以在《瘋狂的石頭》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成績之後,李赫決定公司繼續拍攝小成本的喜劇電影。

李赫喜歡《夜店》的故事,也喜歡徐崢,所以他也決定提前讓這部電影問世。他在和徐崢面談的時候告訴對方,公司以後會對他進行專門的投資,幫助他拍出一系列具有鮮明的徐式搞笑風格的喜劇電影,也許他成不了另一個星爺,但他會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徐崢。

陳菁現在從康行健手裡接過了這個電影,她承擔的角色有悖於她打著一隊菜鳥輪崗練級的初衷,但這同樣是鍛鍊和展現她能力的一個機會。陳菁自己也很喜歡《夜店》的劇本,接手後她和導演、演員進行了幾次交流溝通,大家都對這個電影充滿了信心。

而陳菁在接手電影的同時還得接觸電視劇的拍攝。因為李赫還準備把他們老師李愬曾經掛在家園網上的一部武俠小說拍成電視劇。那部小說叫做《紅葉江湖》,是李愬老師寫的一部傳統武俠,在家園中文網,這部小說的讀者一直不多,但堅持下來的讀者最後都成了死忠粉。當李赫和李愬老師談到要把這部小說拍成電視劇的時候,風聲在讀者中一放出去,就有人表示要來投資了。

陳菁談妥了《夜店》,又馬不停蹄的去見那位願意投資的讀者,這是一部不考慮市場的電視劇,但是李赫願意為他們的老師做這樣一件事情,陳菁也同樣是樂於奔波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