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錯誤去解決錯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男人都是粗糙版的人類”,林琅喝著蕭峰燉的雞湯想著,這雞湯什麼都沒加,一股純粹的肉味兒撲面而來。

粗糙版的人類又咋呼呼地走進來說:“哎呀,忘了放鹽,你還喝?”

林琅白他一眼,說算了,其實不加鹽的雞湯,另有一種鮮味兒。

室內擺著一個炭盆,鋼碳黑紅,圍著泛白的灰。溫度因此而升高,窗戶留了一點兒沒關,窗簾開著,能看到遠處的雪山和冰藍的天空。當地民居大都是木質的地板,更讓房間顯得溫和。

蕭峰問林琅中午想吃什麼。

林琅說:“小面,重慶小面,多放點薑蓉。我冷。”

吃過飯,蕭峰催林琅躺床上去,她嫌他煩,說想看書,他乾脆抱她上床,然後遞過來書說:“在床上看。我出去一趟,晚飯我回來做,你別出去。”

到回來的時候,卻是兩個人,鄭清茶來了。睡眼惺忪的林琅,看著抱著頭巾的母親,包在厚棉衣中的母親,以為是在做夢,於是又躺下去。兩秒鐘以後她又坐起來:“媽?!”

原來是蕭峰給重慶拍了電報,請丈母孃來西康照顧林琅一段時間,他的假馬上就要到了。去醫院接林琅的時候,他又被女醫生拉住好一陣培訓,該如何伺候老婆坐小月子。原來那女醫生,也是離鄉背井來建設少數民族地區的重慶老鄉,看到林琅,她說,想起自己年輕時候。

蕭峰他們住的房子,廚房是公用的,要從自己家裡出來,走過露天巷道,他不想她在自己上班後,在小月子裡出來受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琅覺得不好意思,鄭清茶卻說,自己退休在家也寂寞,過來見識一下少數民族地區,回去好和院子裡的老嬢嬢些吹牛。

鄭清茶臨走前,專門讓建華給林琳寫了一封信:大雙兒,我要去西康照顧林琅幾個月,這段時間不在重慶,你若要回來,提前寫信看我回來沒。

其實林琳至走以後,從未回來過。接到信,她突然意識到,母親一直在等自己。母親一直,永遠,在家裡等著自己。還有什麼比意識到這一點,更讓人欣慰的。母親是人生最踏實的港灣,即使你已經獨立生活,她依舊是心靈支柱的最底層磚瓦。

林琳燒著火,正在蒸一鍋紅苕。她的腰身粗壯,顯然已經懷孕。

落後老太太一離開,建華這個小青年,徹底自由了。經不住莽子一再遊說,他入了夥,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糾察隊了,而是造反派。之前懵懂的大男孩兒,一經加入,就在這朝氣蓬勃的組織中,激發出了熱血感。一切都是為了最高理想,而自己年輕的生命,能這樣純粹的度過,在建華看來,以前從未體驗過的青春激越,理想主義的人生道路,就擺在面前。

甚至在有一次,參加華村的批鬥大會時,他感到少年時的惡氣被出了個乾淨。因為在臺上被批鬥的一排人中,竟然有一個他熟悉的陌生人——孫家男主人。這個少年建華心中的大壞蛋,被兩手反壓,在臺上低頭認罪,比以前看起來更加怯懦,真是大快人心。他恨不得跳上臺去揭發,他家對林琳的罪惡,看起來卻不用他出手了,因為想要揭發這些人罪惡的群眾太多太踴躍了。建華熱血上頭,憤怒和激動都無法掩飾。他揮著手,和身邊的人一起高喊著口號,他自信,這場運動,誓要將一切醜惡用最鐵拳的方式打倒在地。

城裡開始真的亂起來,兩派人從冷兵器鬥到熱兵器,愈演愈烈,互相俘虜的事也時有發生。建華負責後勤,有時也會分配到看守俘虜的任務。最沒想到的人卻出現在了俘虜裡,鴿王。

眾目睽睽之下,兩人一個照面,卻默契地沒有相認。待送看守交接的時間,建華鐵著臉進來,腳踢開圍坐在一起的幾個俘虜,一個虛招將鴿王踢到一個有側門的角落,喝一聲:“老實待著!”又等到天黑透了,觀察到其他俘虜都睡著了,才從外面悄悄開啟側門,拉了鴿王出來,找個旮旯藏起來。

躲在陰暗處,他壓低聲音問:“你怎麼在這裡!不是到成都去學音樂了麼?”

鴿王額上帶傷,聲音有點哆嗦,不知道是怕的還是餓的。原來成都也並不太平,他想躲個清淨在家,這回來是幫老師帶點東西給在大學教音樂的師兄,卻和師兄一起被抓來了。白天他那骨頭硬的師兄,說了好些嘴硬的反動話,現在被幾輪毆打,整得奄奄一息躺在地上。鴿王說自己沒什麼,求建華救救他這個師兄,說他是好人,就是一根筋,不會轉彎,不然也斷不會被打。

建華繞到正門去,看到鴿王的師兄蜷著側躺在牆角,他輕輕踢了鴿王師兄的手臂,躺著的人沒有大動作,只是拿開遮臉的手,看了看建華。他顴骨很高,眉眼很有稜角,很許多其他青年一樣,眼神清亮。躺著的人似乎想說什麼,一張嘴,卻咳了起來,建華注意到,他手掌上有血,不知道是咳出來的。

看來他此時是走不了的。哄著鴿王答應了,自己一定會救他師兄,建華要鴿王自己先跑。建華從少年時期,在這片廠區長大,廠區哪裡的路燈壞了沒修,廠區背後的大山有幾條小路通向哪裡,他瞭如指掌。他讓鴿王挺胸抬頭,戴上一個軍裝帽蓋住那顯眼的捲毛,再跟著他,選著最少燈的路,一直走到後山小道上。這後山小道,鴿王跟建華走過幾次,知道哪裡通自己家,建華便讓他趕緊自己走了。分手之前,鴿王拉住建華的手,求他一定要就師兄,那躺在地上的音樂老師。建華咬咬牙答應了。

待建華回去關押俘虜的地方,其他人沒在了,只有鴿王的師兄還躺在地上,組織裡的幾員干將正在那裡面面相覷。原來他們聽說有個嘴硬的反動派,來提審他,卻發現這人已經不行了。

建華這才注意到,那人躺在地上的姿勢,蜷縮著卻已經有些發硬的趨勢了。目睹一個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還是需要勇氣,他喃喃地問:“他到底說什麼反動話了?”

只有一個聲音回答說:“他說,你們這裡沒有真自由,不讓人說真話。”

這個聲音很快小下去,壓力來自於同伴的眼神。

最後領頭的讓其他人都離開,出去不要亂說話,只讓自己手下兩個人來善後。

建華不知道最後他們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卻無法忘記那個人清亮儒雅的眼神。這種眼神在鴿王身上也有,所以建華單純地相信,他不是什麼反動派。

年少時的記憶不會騙人,那時候的判斷最為單純,所以鴿王是建華最信任的人之一。然而,自己同志們那些正義的鐵拳,怎麼會打到了自己信任的人身上呢。

到再一次在批鬥臺上見到熟人,建華徹底開始迷茫了。

這個人竟然是何光棍兒。

與世無爭的,人們口中眼中的談資笑料,何光棍兒。

他原本絕不會成為批鬥物件,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哥哥,何進進的父親。連何進進和她媽,都跟這個老頭子斷絕了關係,何光棍兒卻依然站在他哥的身邊。

建華也恨何進進,恨何進進她爸她媽,是因為他們是李少行的親戚。然而建華從來沒有恨過何光棍兒,如果說林大容是建華的繼父,那何光棍兒就像是建華未行禮的老師。多少個少年愁悶的傍晚,他是在這位良師的陪伴下度過。這個被所有人嘲笑的光棍兒,是唯一聽他建華告解的神父。

如今他跪在臺上,他兄長的身旁。他掉了一半頭髮的腦袋反著光,胸前掛著一塊誇張的大紙牌,上面寫著他被安放的罪名,反剪的雙手,讓有些習慣駝背的他,看起來更滑稽了。

即使再激動,也沒有熱淚盈眶過的建華,此時被眼淚模糊了雙眼。激越人群之中,一種深深的悲哀湧上胸膛。

用惡的方式來鬥爭惡,真的對麼?

最終何進進她爸被送去勞教了,何光棍兒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罪名,批鬥幾次就被放了回來,只是不再當工人,而是去掃街。他每天深居簡出,頭埋得更低,背更駝了。建華幾次不管旁人眼光,上去想和他說話,卻被他客客氣氣的冰冷話給打回去了。他不再給建華開門,不再和建華保持私交,似乎之前的往年情義,從未發生過。

建華從此開始退縮了,越來越少去參加莽子的活動,幾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工友有私下的來往。

在一個深夜,有人敲響了他家的門。

想不到是李少行站在門口,他是來找鄭清茶的。建華問他想幹嘛。他不管建華的冷眼,一股腦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說自己不願參加運動,但不見得運動不來找他。而他父親繼母兩人已經開始受到非議,就怕下一步就是衝擊。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所以他想暫時把南音,就是建華的侄女兒八寶接到鄭清茶身邊,鄭家孤兒寡母,至少活著的人背景還算清白,尚能保護孩子有個穩定的生活。

建華是最疼八寶的,於是拋開宿怨,考慮起孩子的事來。他告訴李少行,姨媽去了西康,從姐姐的來信看來,那邊至少比重慶平靜,兩個仇敵在一起商量,要不把孩子送去西康。

建華拍了電報去西康,沒收到回覆。過了一週,姨媽卻回來了。

鄭清茶在西康,目睹蕭峰寫了好幾次情況說明,問林琅到底是怎麼回事,女兒卻語焉不詳,只說是有些問題,一直影響著蕭峰。這邊又是少數民族地區,鄭清茶覺得整個環境在不可控當中,收到建華的電報,見林琅身體也恢復了很多,乾脆就回來了。

建華說重慶城亂得很。

鄭清茶說:“我一個清清白白的老太婆,退休前做了那麼多年清潔,孃家親戚剩下的都是貧農,你姨父家更是天遠地遠,沒人來過,難道還有人跟我過不去?怕個鏟鏟。”

鄭清茶回來,自己就去找了李少行。沒多久,八寶就回來了。只是大人約定,不相認,只跟孩子說是,爺爺生病了,奶奶沒法照顧她,爸爸又要到遠方工作,所以送她到遠親鄭婆婆家來住一段時間。

八寶從此在林家,也叫南音了。

喊親外婆鄭婆婆,喊親舅舅叔叔。這個乖巧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李少行是悄悄把她送來的,家屬區的人都以為是鄭清茶遠方親戚的孫女兒,亂荒荒的,到是誰也沒往林琳身上想。

外面的日子再亂,林琳家有幹練沉著的陳海際在,也算能平安度日。陳海際老來了,還跟林琳得了一對龍鳳的雙胞胎,讓村裡人很是羨慕。謠傳說是太太婆駕鶴歸西前,給了壓箱底的花草茶,這神奇而古老的草藥,才讓兩人得了這樣一雙漂亮聰明的孩子。林琳看著孩子,想著,不知道當年母親生下自己和妹妹,是不是也是這樣看著她們。

李少行真的到遠方工作了,躲不過運動來找他,他乾脆主動請調到下面縣份的小醫院去工作,說是要紮根基層,卻背上了一個“只專不紅的黑先鋒”之名號,一背就是好幾年。

不管重慶城怎麼亂,建華龜縮在家,再也不肯參加任何激動人心的運動了。加上鄭清茶一個幹朽朽的老太太,如鎮宅之寶一樣在家,到算是把一個侄兒一個外孫女兒保護得好。

亂世治家,就得靠定心丸一樣的老太太。(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