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愛未敢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麼多二胡,我也獨獨愛上了一個。

我們就是那種永遠的朋友。

當別人都走了,她還在。

當別人都在笑,她為我哭。

當我絕望,她為我開啟心門。

當我成功,她張開雙臂。

她說,當我不能再為你奏出美妙的曲,我會選擇離開。我不同意。

是的,我們已經離不開了。即使現在和她相隔千里,她也總在那裡等我,等我回家,她只願意為我旋轉。

我的她還沒有愛的人,也許以後,她會和我分享一個愛人。

那個人一開始一定不瞭解她,但是不久之後,就會像愛我一樣愛她。因此,我決心要愛一個她也愛的人。一個懂得生活真諦的,真正儒雅高尚的人。一個真正的男人,能愛我,也能愛我所愛的她。甚至也不嫉妒男性的鋼琴。

二胡,我愛的女孩,與她在一起時間越長,我越覺察出她的優點,以後一定會尋到更多,到時候還會告訴你們!

我看於丹寫自己,她說自己從來就沒把數學學好,從來就沒好好算對過題。她於是學了中文。她的快樂是在地上放很多書,一起看,感覺身在一種文學的好氛圍中。而我,沒有這種快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快樂起來。

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被安排的一模一樣是痛苦的,無奈的。算了,做幾年和自己學的專業有關的工作,然後轉行吧。這樣就對得起大家,也對得起我自己了。

我特別想我的二胡。現在過去很久了,愛,未敢忘。

看完後,她又繼續看下一篇。

作為一名演員,現在的她,一直在廣泛閱讀,讀儘可能多的書。

她這次讀了一篇名叫《為了一個夢想而活》的文章。

最近我一直在想,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會想自己為什麼活著,那他肯定有心理疾病,好在我是近期才開始仔細思考這個問題的。

心理學上有個故事:想象一下,你手裡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現在,你的任務是,把它摺疊51次。那麼,它有多高?

一棟摩天大廈那麼高?不!你猜錯了!你以為你是高估了數字,其實,我告訴你,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不知道你們怎麼想,反正我是被深深震撼了。

這麼多年以來,我最大的愛好,便是寫作。但家人卻教育我,我必須在除了文學之外,還有一技之長。於是,我學了經濟類學科,並義無反顧的走在證券的道路上。

為什麼?因為經濟是熱門,好養活自己。

有人曾經說過,"透過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聽了他的話,我明白了,如果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那麼,他的人生就像一直對摺的紙,總能達到高峰。如果總覺得自己已經有的是不值錢的,還要不停的去挖掘潛力,想得到自己沒有的,做自己沒做過的事,那麼,人生反而永遠達不到一定的高度。

就像頻繁跳槽的人,他以為自己的人生閱歷很豐厚,其實,他的一份份工作就像堆在一起的紙,沒有摺疊過,他永遠是半瓶水晃盪,專業不精。

好在經過我的思考,我決定這一生只做兩件事:學好經管會計學知識,認真寫作。如果我一直努力寫作,並且學自己喜歡的文學、播音、新聞或者編導,那麼,如今的我,文學底蘊和造詣應該比現在深厚。但如今,我把精力分散在兩件事上,顯然我在兩件事上都不夠優秀。

我國的人都想一步登天,想一畢業就買房,想狂熱的工作2年,就當上領導,想很多不切實際的事兒,外國人買第一套房的年齡,差不多在四十歲,而我國廣大民眾,希望自己迅速成功,有房有車有愛情。

古語說,成家立業,沒有誰能瞬間立業。而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先立業後成家,選擇晚婚,三十幾歲結婚生小孩,對大人和孩子,影響都是負面的,加上環境汙染,有些人甚至不孕不育。

我的家人,本是為了能夠避免我走彎路,成功進入好行業,而讓我學一個自己並沒有太大興趣的行業,然而,正是我學了這種我沒有太大熱情的專業,我才至今離成功很遠。

我爸爸曾經說,既然你寫東西已經寫的還行了,為什麼不能把寫作的愛好放一放,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呢?

四十歲也可以寫作的啊!但是,如果二十年不寫作,到四十歲,我可能真的寫不出東西了。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已經擁有的,便是自己理應得到的,譬如我,我能寫作,但這不是與生俱來的,寫作小精靈不會義無反顧的效忠於我。

我們應該選擇讓我們感覺快樂的職業,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走,每個人只能活一次,目的地相同,世俗的賺錢理想也相同,在相同家境相同學歷相同性格的前提下,無論如何都能達到目的,沒必要非比別人早。如果我早幾年想清楚這個問題,那麼,我絕不會學習經濟類學科,如果不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我一定會去學中文。

本科時,家人想讓我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其實那裡特別累,每年都有過勞死的人,“四大”的工資水平已從高收入跌至中等水平。1996年,上海市就業人員平均年工資為10663元,13年後的2009年,平均工資已增加5倍,達到58336元。

與之相對,“四大”開給初級審計員的工資,在13年間僅僅上漲了200元。

可是,與我專業相同或相似的本科生還是搶著去四大,研究生搶著去投行,過勞死的潘潔的不幸發生後,她所在的四大之一 PWC裡“不少人有想走的心”。熱舞者、琵琶樂手、鋼琴十級、跳高冠軍、辯論隊員——年輕的潘潔也曾想找一份“每週有兩天讓我可以安心回家做飯煲湯”的工作。誰料過年後,睡覺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在持續忙碌了三個月後,她抱憾離世。

因此,透支人生毫無意義。逝者長已矣,生者當長行。學自己不愛學的專業,做自己不愛做的工作,本身就是在透支生命,更何況這職業還如此辛苦呢?!如果是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辛苦,也會樂在其中,而如果這份工作是被迫去做的呢?

那一個小的心理問題可能會變成大問題。我們不喜歡做這項工作,就會對這份工作真實強度的認識有所偏差,即使有一天領導不讓我們加班了,我們仍然會覺得這份工作使我們勞累。一旦我們不想好好工作,我們就會推卸責任,逃避現實,因為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逃避是心理防御機制,但如果時時刻刻都想防禦,那麼,我們就會患上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

為了一個夢想而活是最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麼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痛苦呢?

我在此建議廣大中學生們:你們想學什麼專業,就去學什麼專業,自己在哪個方面強大,就要去強化它,使之變得更強大,並終生以此為事業。

只有這樣,才能永遠快樂。否則,強迫自己愛上不喜歡的學科,總要經過一個長久而痛苦的過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不斷的進行心理暗示:我不喜歡這個,這個是我的弱項,我永遠做不好它。

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係,勝於一千個一般的關係。等你高考過後,請加強並終生學習一個強項學科,這勝過全面發展。從此刻此,請你們為了一個夢想而活!

讀完後,又讀了一篇《霧霾下的麻雀》。

早上,即將走到公司的時候,我看見一隻小麻雀,它叼著一根薯條,歡樂的飛。旁邊有它的幾個小夥伴,快走或者低飛,似乎也在尋找食物。小麻雀吃食的樣子憨態可掬,扔到地上吃一口,叼起來飛幾步,再扔到地上,彷彿是怕它的食物會瞬間消失。

離小麻雀不遠的地方,是大酒店的小噴泉,如果它們渴了,可以去那裡喝水。

我想,在這樣的大都市裡,小麻雀找食物也許並不算特別困難,因為垃圾桶四周總是會有殘渣的,而垃圾桶隨處可見。但我怕它們會覺得太冷,也怕它們無法適應這座城市近期的重度汙染。

霧霾越來越嚴重,今天的這座城市,即使居民每人抱著一棵樹去上班,也還是會覺得鼻腔隱隱作痛。

昨天,離此地不遠的某地,除了大學生,幼兒園中小學都已經全面停課,今天的新訊息是,本地學生遲到或者沒去上課,都不算曠課,不算違反紀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聞裡面說,有公交司機因為大霧,而開錯了道路,想來,真是從東南到西北,一路霧氣連連。

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空氣不錯,蔚藍的天,綠油油的樹,每天的空氣都是清新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