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喜過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落月開啟丹瓶,兩位長老頓時驚呆了。

“這……這麼多?”

楊辰淡然的擺擺手。

“煉製中品補元丹,對我沒啥難度。”

“五爐,都是成丹九枚。”

“上品差了些,平均也就七枚的樣子。”

“極品補元丹就費勁了。”

“勉強成丹四枚,還算運氣好。”

“有時候,成丹一兩枚,都很正常。”

司馬飛燕和謝安琪表面上一本正經,心裡卻暗暗腹誹。

這小子忒黑了。

三爐上品藥材,生生扣下人家六枚丹藥。

一爐極品,更過分,直接硬扣五枚。

他的理由很簡單。

爐爐大圓滿,傳出去,實在太駭人了些。

自己要是都給了,天下的煉丹師還有啥活路?

他能保證不爆爐,不失敗,就已經很過分了。

落月長老珍而重之地收起丹瓶,喜上眉梢。

“哈哈,楊辰,實在太感謝你了。”

“我只要一枚極品補元丹足矣。”

“留守庵中的大師姐和三師妹,終於有望踏足巔峰啦!”

“這麼多無丹毒的上品補元丹送回去,靜月他們幾個都有望晉級後期。”

“你真是幫了咱們望月庵大忙。”

“沒說的,等老身突破了,第一個殺向黃龍府。”

望著兩人喜滋滋地出了皇宮,楊辰掉頭笑道。

“咋樣?”

“我早就說了,她倆只有感激的份兒。”

謝安琪嘆息道。

“不說落月了,就算換了咱們聖教的幾位長老來,也得千恩萬謝。”

“你出手的丹藥,可是一絲一毫的丹毒都沒有。”

“他們什麼時候服用,完全不擔心後遺症。”

“可惜,師父帶著一幫長老都去崑崙山深處探查了。”

“要不然,早被我們叫來加入供奉堂了。”

楊辰苦笑道。

“得了吧!”

“你們門派中,大半後起之秀都在我這裡。”

“按照你們的修為算,已經比那批長老、尊者們強了。”

“要是全來投奔我,你師父還不得找我算賬?”

“到底是我這個明王當家,還是她那個老明王說了算?”

“都把她的家底兒搬空了。”

現實就是如此荒唐。

跟著楊辰的明教弟子,如今紛紛晉級武皇,最低的幾個都是武王巔峰。

再進一步,也要不了多久。

可光明頂那些老家夥,哪一個不是幾年幾十年的苦修?

如今,一幫二三十歲的後輩都趕上甚至超過他們了。

以後見了面,實在太尷尬。

司馬飛燕笑得花枝亂顫,有些幸災樂禍。

“怕什麼?”

“你連恐怖的五品兇獸都殺過了。”

“素音天前輩,哪是你的對手?”

“隨便拍好了!”

謝安琪立刻撲過去。

“死丫頭,那是我師父。”

“隨便拍?”

“你當拍蹴鞠呢?”

“姐先借你兩個球球玩玩如何?”

“不要啊……”

兩美女頓時打鬧成一團。

看得楊辰心猿意馬,食指大動。

真的,很誘人。

剛到大殿門口的西門傑三人一愣。

“你們在幹嗎?”

謝安琪和司馬飛燕連忙住手,嬌羞萬分地整理衣衫。

隨後,外出視察的司馬飛鶯也回來了。

她有些愁眉苦臉。

“你二位倒是心大。”

“看看秦姐姐和段二送來的財政報表吧!”

“一百四十萬水陸大軍啊,每個月的軍餉就超過一千五百萬。”

“更別說兵甲、火炮,以及正在大建的海船了。”

楊辰臉色一正。

“不對啊!”

“我們的存銀足以支撐好幾年吧?”

“再說了。”

“官兵和吏員的餉銀都是透過銀莊存摺發放的。”

“就是個紙面數字倒騰來倒騰去。”

“哪怕他們把銀子全部取出來,也是內部消費。”

“還不得購買咱們修建的房產和各工坊產品麼?”

司馬飛燕也沉吟道。

“沒錯啊!”

“支出大,收回的也不少嘛!”

“就說今年,河北、河東路、幽雲十六州收穫的夏糧,就超過一億擔了吧?”

“這得多大一筆錢?”

“還有繳獲的遼國固定產、金銀物資和牛羊馬,又是價值大幾千萬銀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司馬飛鶯把報表往楊辰手裡一塞,神情依然憂心忡忡。

“收入確實很喜人,但支出更是讓人心驚。”

“新附之地,不得大搞建設?”

“山東,河南路遭遇蝗災,司馬銳放開了河防、江防。”

“最近兩個月,進入我們河北的難民,已經超過一百六十萬了。”

“以後,還會更多。”

“魏長青老爺子,海澄和張叔平都愁的不行。”

“花錢如流水啊!”

“打都打不住。”

“後方的一致意見是,咱們不能再擴軍了。”

“最好是能裁減一部分,把錢用於地方建設。”

司馬飛燕鳳眼一瞪,立馬不樂意了。

“開什麼玩笑?”

“十萬海軍根本不夠用。”

“咱們早就商量過了。”

“年底之前,周鏗部擴編為第二軍。”

“徹底分為海軍和水軍兩部分。”

“那麼長的海岸線和內河,怎能疏忽?”

楊辰沉吟不語。

大晉治下三個路,上千萬人口遭受蝗災,夏糧幾乎顆粒無收。

這事兒,他也聽說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

司馬銳的大晉朝廷居然如此不作為。

沒錯,山東、河南、兩淮遭災了。

可江南東西路、廣南兩路,荊襄兩路,四川四路不是好好的?

難道?就不能陰陽調劑,取有餘而補不足?

國家太大了,哪能沒有天災人禍?

朝廷是幹什麼的?

他麼的,居然放開黃江和運河,任由百姓逃難?

簡直,短視至極。

“砰!”

楊辰一拍桌子。

“收!”

“來多少難民,咱們就接收多少。”

“別說一百多萬,就是山東,河南、兩淮的上千萬難民都跑來,咱們都要。”

“困難只是一時,好處卻是長期的。”

“透過運河往北方中轉。”

“戰後的灤、平、營、景四州不是缺人麼?”

“廣袤的遼河平原,東京道也沒多少人吧?”

“還有即將打下的黃龍府,長春府,哪裡不需要人?”

“區區一千萬?”

“還遠遠不夠呢!”

後世的大東北地區,如今有一半都是蠻荒地帶。

女真、渤海、東胡,扶余等族本就沒多少人口,歷次交戰也死了很多。

剩下的都跟著遼皇跑黃龍府,長春府一帶去了。

遼東漢民還不到一百萬,幾十裡一個村莊,稀薄得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