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戒急用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提到潘家,司馬飛燕很是憤怒。

這幫叛國賊,是京城提前陷落的罪魁禍首。

他們,遠比司馬銳可惡。

哪怕皇叔再怎麼拖延,再如何居心叵測。

至少,他還沒走出那一步。

可潘家突然跟遼國搞裡應外合。

間接害死了皇帝不說。

還連累了多少京城守軍和百姓?

傷亡簡直難以估計,財產損失更是天文數字。

這丫頭咬著貝齒發狠。

“潘家帶走了外西城大半人口。”

“他們可沒多少騎兵,拖家帶口的,還沒到洛陽吧?”

“要不?”

“我們派兩個參將部去追殺?”

據說潘家剩下的軍兵也就七八萬。

還是以步卒為主。

兩個參將部,重騎一萬二,輕騎三萬八。

野戰,足以把潘家軍蹂躪好幾個來回了。

楊辰想了想,卻勸解道。

“丫頭,沒用的!”

“你抓不住人家的核心主力。”

“我不知道跟隨潘家走的有多少將士家眷。”

“好歹人家搜走了西城的所有車馬。”

“騎兵也有一萬多吧?”

“四百來裡而已。”

“一天一夜,該到的,早就到了。”

“你截獲大批百姓和不重要的步卒,也沒啥意義不是?”

司馬飛燕就像一拳打到空出。

很是無奈。

東宮擁兵三十萬。

在京畿地區,戰力遠強於皇叔的四十萬人馬。

更別說,司馬銳把東城牆拿下來,再打退遼人。

他的四十萬人馬還能還能剩多少?

楊辰說的往上拱一拱。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她只是不想在遼軍虎視眈眈之下,就急吼吼地自相殘殺而已。

萬一,兩敗俱傷呢?

遼軍去而復返,還拿什麼抵抗?

兩人關著車門密議了一個時辰。

無人知道,楊辰到底跟司馬飛燕談了些什麼。

天色微明。

飛燕軍派出一個參將部,協同張叔平前往接收一府六縣的鄭州地界。

府城房屋,幾乎都楊辰被當初一把火燒光了。

可城牆卻是完好的。

下面的縣城也能駐兵。

因為,探馬彙報,鄭州地界的遼人已經渡江跑了。

前兩天,張叔平、嶽正風放棄了滑州,前來投奔東宮。

這八萬步騎總得有個就近安置的地方。

飛燕城裡,能聯絡上的親屬,願意跟著去的,隨意。

一府六個縣的平原地界,就算補種些秋糧蔬菜。

三個來月也能收穫不少。

那些四處躲藏的殘存百姓,也會回去一些。

楊辰開始在京畿落子了。

皇叔的東大營全都搬過沁水河。

從河口一直到飛燕城北門三里的土城,扎滿了密密麻麻的帳篷。

中軍大帳。

司馬銳吼得嗓子都啞了。

一幫大將低垂著腦袋,不敢吭聲。

“本王都說了,守城的肯定是漢兒軍。”

“士氣不高,戰力低劣。”

“你們倒好,打了整整一晚上,毫無進展?”

“一個個幹什麼吃的?啊?”

“拿不下東城,你們想看到整個京城都被飛燕軍收復麼?”

“爾等不要臉皮,本王還要呢!”

很多大將心裡,默默腹誹。

真有王爺您說的那麼不堪?

人家能擋得住咱們連續不不斷的狂攻?

這一晚上,我軍死傷五萬多人啊!

苗人龍不得不站出來道。

“王爺,勿惱!”

“東城牆只有朝陽、含輝二門,攻打難度確實不小。”

“不過沒關係,我水師戰果輝煌。”

“已經逼過了長景門,再打過永泰門碼頭,就能直接威脅北城牆正門通天門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完全可以分出兵力雙管齊下啊!”

北城牆有四個門,最西邊還有個安肅門。

當然,想徹底堵住遼軍退路,是不可能的。

要不是遼軍要分心對付飛燕軍。

無論戰鬥力還是兵力,王府軍還趕不上遼軍呢。

只不過仗著水師船多,欺負一下沒有補充的遼國水師罷了。

司馬銳心頭一動。

他瞬間就明白了參軍的意思。

打東城牆只能死磕。

但是打北面的一半兒城牆,意義就不一樣了。

他還不信了。

遼國水師步步後退。

耶律阿保就不著急?

死賴在京城幹啥?

搶的差不多就得了,趕緊滾蛋吧!

本王還有好多大事等著呢!

“都愣著幹什麼?”

“沒聽清楚參軍大人的話?”

“周成良,楊繼祖,你倆帶本部十萬人馬。”

“立刻進攻北城牆。”

“遵命,王爺!”

遼皇剛剛踏上黃江北岸,就被前鋒總管耶律楚棟接著了。

“陛下,我軍剛剛佔領濟源。”

“陽城外的邱逍遙部,就東撤澤州了。”

耶律阿保臉上的表情很是僵硬,冷聲道。

“為何不追?”

耶律楚棟苦笑道:“陛下,末將也想追!”

“可陽城的四萬守軍,打得只剩一半兒了。”

“還大多有傷在身。”

“末將就算湊齊六萬騎,也很難跟邱家近十萬步騎硬抗。”

“陽城守將說,邱逍遙至少有三萬鐵甲精騎。”

什麼?

耶律阿保大驚失色。

看來,邱逍遙在太行山裡躲了十年,沒閒著啊!

一瞬間,遼皇暴怒了。

“達魯黑石在幹什麼?”

“朕不是下令他率精騎南下馳援陽城麼?”

“這個蠢貨,十天還沒到?”

耶律楚棟有些擔心道。

“陛下,可能我們要重新評估邱逍遙的實力了。”

“澤州一帶就就有十萬邱家步騎。”

“太行山西麓,從南到北,他還修築了黃澤、樂平山、承天三個軍寨。”

“達魯黑石雖說魯莽了些。”

“可他糾集了五萬輕騎,三萬漢兒步軍,打了好幾天。”

“連個承天軍寨都沒拿下來。”

“這不是我軍太無能。”

“而是,邱家軍已經很強大了。”

嘶嘶!

遼皇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按理說,作為邱家軍前進基地的軍寨。

每處頂多留個萬把人就了不起了。

地勢再險要,一個寨子能擋得住八萬布騎的圍攻?

騎兵下馬照樣能射箭掩護。

平定府城又不遠,大批的攻城器械也能送上去。

沒有拿不下的道理嘛!

大總管說的沒錯。

朕小看邱逍遙了。

小看他窮十年之功,在山嘎嘎裡練成的邱家軍了。

其實。

那三個軍寨的兵力,比遼皇想象的多。

也比邱家軍更能打。

楊辰一手操練的日月新軍第二師,在太行山生根發芽大半年。

如今擁有六七萬步騎。

一個師下了四個暫編師的崽兒。

兩眼一抹黑的達魯黑石,能打下來才怪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