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冰河期,果然不是蓋的!

十月的京畿地區,寒風呼嘯,凍得王立渾身直抖。

“廠公,你要是再靠近火爐,衣袍就要被點燃了!”

“被燒死也比凍死強!

啊……啊切……

要是有個女人暖床,那該多好啊……啊切……”

“廠公,咱們走了兩日才到香河!照此速度,趕到山海關需要五六天啊!”

宋哲的話,說得很委婉。

他的本意,是要加快趕路。

因為,此時的後金軍已在遵化附近,不出兩日就能殺到京師城下!

而此時的關寧軍,仍在山海關!

等到關寧軍籌夠糧草,慢悠悠地回援京師,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五六天天?你想得美!

咱們沒地方換馬,十天能到就不錯了!啊切!”

王立噴嚏連天,不停地咒罵朱由檢!

記得,年初返回的時候,幾處驛站都還在呢!

這個好死不死的朱由檢!

什麼時候,把京師到山海關的驛站,也給裁掉了!

堂堂的西廠提督,竟然淪落到鑽山洞!

……

京師。

朱由檢滿臉愁容,一字一頓地說道:

“十一月二日,平遼將軍趙率教殉國!

十一月三日,遵化陷落,巡撫王無雅殉國!

據最新消息,建奴正在攻打三屯營!

諸位,可有退敵之策?”

殿內,一片死寂!

過了許久,兵部尚書王洽終於開了口:“皇上,咱們能做的都做了!現在能做的,只有等!”

音落,殿上又是一片死寂。

朱由檢的臉色十分難看,卻又毫無辦法!

他知道,王洽說得沒錯,只有等!

京師,已經戒嚴;

城內,正在動員;

引兵禦敵的詔令,早已發往各地;

調袁崇煥回京的詔令,也已發出;

除此之外,確實沒什麼可做的!

被圍攻的三屯營,沒有援軍,只能陷落!

輕嘆口氣,朱由檢正要離開,周延儒突然上前一步:

“皇上!薊鎮總兵朱國彥,拒絕趙將軍其入城,致其遇伏身亡,理當問責!

袁崇煥明知建奴大兵進犯,卻只派四千人回援,居心叵測,不可不察啊!”

話音剛落,王洽就勃然大怒,指著周延儒的鼻子:“溫大人,休得血口噴人!

大敵當前,你不思退敵之策,卻以小人之心猜忌前方將領,究竟是何居心?”

“是何居心?哼!這要問問王大人你了!”

周延儒冷哼一聲,毫無懼色:“王大人,你身為兵部尚書,用人不善,指揮無方,協調不當,才致遵化陷落,趙將軍遇伏身亡!

王大人,你是能力有限,還是別有用心……”

“你……你……我……我能有什麼用心?”

王洽急得滿臉通紅,語無倫次。

趁機,很少發言的溫體仁開了口:“王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還請解惑:

建奴大軍突入長城之後,在沒有攻陷三屯營與遵化的情況下,為何能在二城之間,精準伏擊趙率教將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莫非……軍中有建奴的細作?

此事,王大人應該給皇上一個解釋吧?”

“對,對,對,這事兒實在蹊蹺!”

“王大人,各路兵馬都歸你調遣,難道真是協調不當?或者是巧合?”

“王大人,你跟趙將軍沒有仇怨吧?”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矛頭全都指向王洽,越發讓他越發著急,不知從何解釋。

此時,龍椅上的朱由檢眉頭緊鎖,也在等著王洽加以解釋。

然而,兵部尚書坐鎮京師,前方戰事實在突然!

再加上通訊不暢,王洽實在無法回答!

若說一切都是巧合,沒人會相信!

但是,如果沒有合理的回答,兵部尚書這個職位,恐怕難保了!

無奈之下,王洽只好保持沉默。

而眾臣的圍攻,再也停不下來!

似乎,要把一切罪責,全都推給他!

眼看又有人站出來,朱由檢忍無可忍,厲聲大喝:“夠了!

大敵當前,不是相互彈劾的時候!

與退敵無關之事,諸位可以上奏書,不得在殿上議論!

退朝!”

……

軍情緊急!

雖然人困馬乏,王立卻沒敢浪費時間!

兩日後,平安抵達永平城!

在這裡,遇上了回援京師的袁崇煥!

驚訝之餘,王立提出“掏皇太極的老窩”,袁崇煥卻搖頭苦笑!

其實,在趙率教出發的當日,經過慎重考慮,袁崇煥已經引兵回援了!

得知趙率教陣亡的訊息,袁崇煥很是心痛!

自己麾下的三名干將,現在只剩兩個!

同時,袁崇煥也在慶幸!

幸好,沒有發兵瀋陽!

若說趙率教的遇伏是巧合,沒人會相信!

不必說,他的陣亡,京師必有很多傳言!

而且,這些傳言,都對自己不利!

從袁崇煥口中,得知趙率教引兵回援的前因後果,王立恍然大悟!

四千輕騎回援遵化,試圖將後金擋在遵化以北,這是必須的!

皇太極突破長城防線後,沒有立刻攻打遵化和三屯營,而是“等待”趙率教入伏,其實很好解釋!

這不是皇太極的精準預判,也不是軍中有細作,更不是袁崇煥想“做掉”趙率教!

這一切,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後金的大軍繞道蒙古而來,千里行軍,不可能攜帶攻城裝備,他拿什麼攻城?

這二城未被攻破,皇太極哪敢直驅京師?

皇太極派阿濟格,引白甲兵駐於遵化與三屯營之間,其目的,只是切斷二城的聯絡!

這樣一來,後金軍就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打造攻城器械!

所以,這件事孤立地看起來,是後金軍在遵化一帶“逗留”了四天,“等待”趙率教入伏!

在某些人的眼中,就成了袁崇煥與皇太極暗中勾結,精準地“做掉”趙率教!

“袁督師,趙將軍陣亡的始末,我會向萬歲爺上書解釋;

這事,萬歲爺應該不會怪罪!

但,不論如何,你“放任”皇太極入寇,這個罪責是逃不掉的!

眼下,你只能戴罪立功!

是回援京師還是北擊瀋陽,你真的考慮好了麼?”

“唉!”

袁崇煥暗嘆一口氣,表面上泰然自若,心裡卻忐忑不安!

皇太極攻破遵化,下一步的目標,很可能是京師!

剛開始,袁崇煥派趙率教回援的時候,確實想攻打瀋陽“圍魏救趙”!

但是……

如果趙率教回援遇阻,如果遵化被攻陷,京師將再無屏障!

此時的“圍魏救趙”,風險實在太大了!

如果圍攻瀋陽,皇太極不回援咋辦?

如果京師被攻破,就算自己取了瀋陽,就算取了赫圖阿拉,就算收復了整個遼東,又能怎樣?

還不是死罪?

別說是京師被攻破,就算皇太極兵臨京師城下,驚擾了皇上,也是死罪!

所以,“圍魏救趙”很可能是死路一條!

然而,此刻,趙率教陣亡之後,關寧軍剛剛組建的輕騎兵,只剩下四千!

加上六千關寧鐵騎,也才一萬!

很難跟數量龐大的八旗騎兵抗衡!

如果回援京師,又變成了皇太極“以逸待勞”!

自己難有勝算!

然而,除了回京勤王,還有別的選擇麼?

“王公公,還請轉告皇上:關寧軍主力已出山海關,十日之內即可抵達京師!”

袁崇煥已經做了決定,王立就不再相勸。

他很想去掏皇太極的老窩,卻也知道遵化失守後的風險!

袁崇煥的“十日之內抵達”,王立也能理解,並且有些擔心!

關寧軍以步卒為主,行軍速度不會很快。

十日之內從山海關趕到京師,已經是強行軍了!

這樣的軍隊,就算到了京師也是強弩之末,無法跟八旗兵抗衡!

這,還是在皇太極沒有派兵攔截,沒有沿途襲擾的情況下!

另外,關寧軍主力撤回到關內,如果皇太極另派一軍,攻打錦州和寧遠……

我去!

如果真是這樣,大明基本就嗝屁了!

“袁督師,你撤回關寧軍的主力,關錦防線會不會腹背受敵?”

“唉!盡人事,聽天命了!”

袁崇煥長嘆口氣,痛心疾首地搖搖頭:“得知皇太極攻破長城,我立刻給皮島的毛承祚寫了封信,希望他即刻發兵,襲擾建奴的後方……”

唉!

袁崇煥嘆了口氣,沒再說下去。

他後悔了!

其實,在斬殺毛文龍的第二天,他就後悔了!

可惜的是,世上沒有後悔藥!

“報……袁督師:皇太極親領大軍三萬,已經攻陷遷安!”

“遷安?遷安?你有沒有看錯?”

“袁督師,小的絕無看錯!遷安被攻陷之後,多爾袞率軍三千,逼近永平!

阿濟格率軍三千,逼近撫寧!

皇太極的主力仍在遷安,方向不明!”

這個訊息,不僅袁崇煥懵了圈,王立也懵了圈!

皇太極,到底玩的什麼把戲?

他攻佔遵化之後,難道不該以迅雷之勢,直搗京師?

為何轉頭往東?

他取遷安、撫寧和永平,難道想取山海關?

細細想來,皇太極先取遵化,假意圍攻京師,調袁崇煥回援之後,再從東西兩路夾擊山海關,也不無可能!

此時的關錦一線,只有五千兵馬駐防!

如果遭到重兵猛攻,很難守住!

這傢伙,也挺狡猾嘛!

“袁督師,你看……”

“傳令:速速改道,兵進灤州!”

“兵進灤州?”王立瞪大了眼睛:“袁督師,你……不怕建奴夾擊山海關?”

“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的城上有大炮,皇太極不敢強攻!

眼下,我不宜與之糾纏!

應該速速繞過遷安和永平,儘快趕到薊州佈防!”

薊州?

嗯,薊州!

袁崇煥果然聰明!

搶先趕到薊州佈防,將皇太極阻在薊州以東!

吸引皇太極攻打薊州,就不會驚擾到朱由檢!

只要皇太極沒有殺到京師城下,一切都好說!

這,是袁崇煥戴罪立功的大好機會!

但是……

薊州城的地理位置,與遵化城截然不同!

京畿一帶地勢平坦,薊州城不是建在險要位置,更不是扼制交通的必經之路!

所以,以騎兵為主的八旗兵,可以輕易地繞過薊州!

如果這樣,袁崇煥是追還是不追?

追,很可能中伏被圍!

就算沒有包圍,也不敢與八旗兵硬剛!

追了有何用?

如果不追,皇太極就大搖大擺殺向京師了!

所以,到了薊州之後,袁崇煥還是會左右為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