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明新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道坎真貧瘠啊!”

從一道坎轉到五道坎,池橋松心中不禁感慨。

這些矮山的樹木千篇一律,小動物也大差不差,猴、狼、豹、虎、熊一個遇不到,連野豬都不再能遇到。

不過他也理解。

墨坎縣城就在千里翠隴陵邊上,本地獵人多年開發,山中的大貨早就被趕盡殺絕。

他能碰到一頭遊山鼓,屬實運氣。

“靈根也找不到。”他蹲在一處山谷的地上,用小鏟子挖土。

這是一棵藥材何首烏,順著岩石泥土挖過去,不多時就把何首烏的根給挖出來,可惜瘦小、乾癟不成型。

只能拿回家曬乾,丟給二叔拿去衝量。

掂量一下手中沒什麼重量的何首烏,池橋松搖頭暢想:“要是挖到一顆人形何首烏,豈不是發達了?”

他在舊報紙上看過不少大人物的奇遇故事。

其中有一篇,記載的是大夏民國一位隱士宗師的故事,據說這位隱士宗師乃是建國前出生,如今已有一百五十歲。

他年輕時武道稀鬆平常,活到老年依然渾渾噩噩。

誰想到一次野外探險中,挖到一根長成人形的何首烏,吃了之後滿頭白發立刻變得烏黑,武道也銳意精進,一舉衝破大師、宗師境界。

因他並未娶妻生子,所以即便突破宗師境界,也沒有出山爭鬥的心思,最終選擇在深山中隱世不出。

至今無人知曉他是不是死了。

這故事發表在《狐報》,真假難辨,但人形何首烏確實存在,大夏民國官方出版的《藥典》中,記載它為十大仙藥之一。

不過仙藥大多藏於深山老林,千里翠隴陵全是低矮山頭,不知道多少獵人來回奔波,估計藏不住什麼仙藥。

無奈返程。

回家將順路採的幾味中藥材,丟到屋前的竹匾上晾曬。

池小芽正帶著堂弟池橋水,幫池母摘菜葉子;二嬸則倒出一堆乾貨,拉住池橋武幫忙挑挑撿撿;池父也才剛回來,去院中洗澡去了。

“中午也不回來吃飯,餓了吧,鍋灶上給你留著呢。”池母嗔怪的說道。

“好。”

池橋松真餓了,雪白的大米飯連吃兩海碗。

如今他是力士境,食量大增,無肉不歡,平常打獵的小動物,都進了他自個兒的肚子裡。

“二嬸,最近跟二叔販賣乾貨,收益怎麼樣?”吃完飯,他搬來小板凳,幫著二嬸分類歸納收來的乾貨。

二嬸抱怨:“還沒見到幾個回頭錢呢,這幾天連著天下雨,山貨壞了好些。”

“權當交學費了,以後看季節收貨,梅雨季就收不容易受潮的乾貨,等天氣好了,再收那些不經放的乾貨。”

“可不是咧,還是小松你腦子靈活,你二叔笨呢。”

“二叔胸中有溝壑,只是缺少一個平臺。”池橋松說道。

二嬸聽完很高興,但嘴上卻一個勁的埋怨:“有個屁溝壑,大文盲一個,算個賬都能給人湖弄。前幾天去賣山貨,八毛一斤的鐵拐棗,給他算成五毛一斤,虧了兩塊多錢呢!”

“找補回來沒?”

“哪有,人家不承認,哼,以後縣城前街那家炒貨店,再不往他家送貨了。小松,你可不能去他家買炒貨。”

“好。”

往後的時間裡,池橋松在家與講武堂兩地跑。

因為《十二路彈腿》已經大成,他也就沒心思再跟著孔宏才加練腿法,琢磨著等幾天就宣佈自己突破力士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再學更高階的武功。

他看中了另一位教橫練功夫的老師宋翔宇,宋翔宇乃是武士境高手,掌握的武功當中,有一門《潑風快刀》煞是威風。

力士境能修煉《潑風快刀》,練到高深處,能一路破境到武士境。

所以他找到機會,給宋翔宇送了點禮,先留點印象,回頭方便求教。

當然孔宏才這邊也不落下,時常帶一點乾貨當禮物,畢竟孔宏才也有幾門不錯的武功,比如《六合螳螂手》、《白虹劍》。

有靈根月桂樹,只要肥料足夠,再多武功也能修煉。

“你最近懈怠了。”

孔宏才收下乾貨,叮囑道:“《十二路彈腿》也好,《瘋牛大力拳》也好,就是一個字,練,一天十遍、百遍的練,不然靠你的資質,想進力士境難!”

“我在山中練武,偶爾打獵,感覺比在講武堂有效果。”

“是這樣嗎?”

“是。”

“好吧,你自己把握,武道修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孔宏才完全是看在禮物的面上提點幾句。

見池橋松不以為然,他也不再多話。

下午時間,池橋松繼續去上氣功課,學員又跑掉幾個,只剩下十個女學員和三個男學院,其中還包括他在內。

一身道袍的劉春對此並不在意,他道觀、講武堂兩頭拿錢,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每天茶杯裡都泡滿枸杞,補得紅光滿面。

乍一看,真像是得道大賢。

“天上的霞光,就像一塊抹布,你想著它攥在你手中,你拉著它不斷擦拭天邊,天上抹得乾乾淨淨,心中自然乾乾淨淨。”

偶爾興起,劉春就會講一段自己對《紫霞清塵》的領悟。

武道內功,溫養內炁,相當玄乎。

能不能領悟,全憑個人機緣、悟性。

池橋松在臺下盤膝打坐,把劉春的話反覆咀嚼,似乎領悟到什麼,但想要抓住的時候,又發現腦子混沌一片。

啥都沒領悟。

“天邊的霞光……抹布……天擦乾淨,心自然乾淨……”

他在腦海中聯想到一大堆,什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觀自在菩薩,什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越想越遠。

然後。

叮鈴鈴的鈴聲炸響。

劉春彷佛屁股下安裝了彈黃,將茶杯一提,就站起身來,留下一聲“下課”迴盪,便消失在教室門口。

坐在墊子上沒動,池橋松意猶未盡,他剛才感覺自己找到一點狀態,卻被鈴聲破壞。

“喂。”

一位女學員,走過來,悄悄拍了一下池橋松的肩膀。

池橋松轉過頭,看清楚來人。

天藍色的大襟襖,斜岔開襟到腋下,露腕喇叭袖口,圓弧形的下襬點綴小花;黑色的及膝長裙下面,兩截小腿筆直白皙;白襪子帆布鞋,烏黑齊耳短髮上別了個素淨髮卡。

這是大夏民國近幾年推出的文明新裝。

傳統又典雅。

“有事?”池橋松澹然問道。

“你晚上有沒有空啊,我收到兩張電影票,一起去看唄?”女學員帶著一抹嬌羞,眼神往旁邊閃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白雨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