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股份比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好,等你湊夠三千億之後,我會帶你去見Daum的創始人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的,他們三個人手中加起來一共握有Daum大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

昨晚睡覺之前,周文華在網上瞭解到Daum現在的市值大約是1萬2000多億韓元,要收購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三千億韓元夠嗎?

帶著這種疑問,他問道:“老人家,三千億韓元真的能收購下Daum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嗎?它的市值可是有1萬2000多億韓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KOSPI上Daum的市值的確有1萬2000多億韓元,並且自從今年5月兩家會社宣佈準備合併時Daum的股價勉強超過了10萬,但發生Kakao talk的黨派問題後股價又跌倒了10萬以下,現在金範洙面臨的不是小問題,我今天下午特意託人打聽了一下,由於黨派之爭,有不少使用者都暫時停止使用Kakao talk。”

老頭說話時,周文華開始動筆做筆記。

“可是,老人家,Daum的三個創始人難道不應該等著新會社成立後再賣掉手中的股份嗎?對於他們來說那樣才是最划算的啊。”

“你說得沒錯,如果是一般的股東他的確可以這麼做,但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三人是持有Daum股份最多的大股東,要是真按照1比1.5的比例來合併會社,那麼到時候他們的股份是縮水最嚴重的,未來新會社的股價要是沒有達到預期的股價,他們不就虧了嗎?”

老頭喝了一口酒繼續說,“我說過,金範洙和他的Kakao現在是自身難保,他之前依靠的是Kakao talk所運營的手機移動遊戲來賺錢,但如果不能從黨爭之中全身而退,那麼從今年開始移動遊戲行業便會離Kakao talk越來越遠,你懂嗎?”

周文華聽後陷入沉思,他還在慢慢消化對方的話。

他似懂非懂地問:“老人家,我還是不太明白,這和我用三千億收購Daum的股份有什麼關係呢?”

“這麼說吧,金範洙所面臨的問題,李載雄他們不是不清楚,我們假設如果金範洙度過這次難關,然後成功讓他的Kakao和Daum合併,那麼李載雄等人肯定會失去話語權,並且股份縮水股價又上不去,他們會甘心嗎?”

外界普遍並不看好Kakao和Daum合併後能發揮出1+1等於2的效果,因為在他們前面有一座大山叫做NAVER。

“當然不會。”

“沒錯,我們再假設,如果金範洙度沒能度過這次難關,最終Kakao和Daum合併的事就此停止,那麼以現在Daum的經營狀況,它的股價是百分之百會一直下跌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李載雄等人不是一樣會繼續虧損下去並且還要面臨Daum日後破產等問題嗎?”

“在今年Daum和Kakao宣佈準備合併時有人告訴我,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他們三個人打算以後離開Daum重新來過,收購股份的事你不用擔心。”

老頭透過用假設性原則來為周文華分析出,無論Kakao和Daum合併與否,只要有人願意用合適的價格去購買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三人所持有的Daum股份的話,他們是肯定會出售自己手中的股份的。

“老人家,按您所分析的情況,要是換做是我持有Daum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的話,面對這種情況我一定不會選擇把所有股份全都賣掉,我會留下一部分。”

周文華從他的角度出發提出設想。

“沒錯,所以你要用三千億去收購下Daum至少30%的股份。”

老頭也清楚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三人不可能將所有股份都賣給周文華,因此他才說需要3000億韓元。

30%的股份?

周文華記下這個數字,接著他又問:“老人家,Daum的三個創始人李載雄、李澤景和樸建熙您都認識嗎?”

“樸建熙是我的學生,李載雄和李澤景我曾經幫助過他們。”

老頭牛逼!

有這層關係,周文華相信收購股份的事應該會比較順利。

“老人家,我要是能成功收購下Daum 30%的股份,那等到新會社成立的話,我能夠在新會社中佔股多少呢?”

此前老頭說過周文華可能會成為Kakao與Daum合併後的新會社的第二大股東,但他暫時不知道30%的Daum股份到最後到底在新會社裡能佔多少股份。

“Daum和Kakao的市值比是1比1.5,按照這個比例來分配股份的話,你到時候能夠佔據新會社至少12%的股份。”

12%算多嗎?

周文華不懂,畢竟前世的他只是個打工仔。

“金範洙在新會社能佔多少股份呢?”

“金範洙現在持有Kakao 29.9%的股份,K立方控股會社佔據23.7%的股份,而K立方控股會社又是金範洙百分之百持股,所以算起來金範洙目前持有Kakao 55.6%的股份,按照1比1.5 的比例來換算,金範洙到最後可以擁有新會社33.36%的股份,他依然是Kakao的第一大股東,但你極有可能是除他以外的第二大股東。”

周文華仔細回憶了一下,前世的Kakao越往後越發展得不錯,更有媒體稱其為韓國的TX,如果擁有其12%的股份也能讓他賺不少錢。

“是,老人家,我明白了,謝謝您的教導。”

周文華站起來向老頭鞠躬說道。

“沒什麼,你抓緊時間去湊錢吧。”

“是。”

說到湊錢,周文華突發奇想道:“老人家,我還有件事需要您給我指條明路。”

“什麼事?”

“要湊這三千億韓元,我需要依靠我在華國的朋友,我華國的朋友說他可以借錢給我,但需要我提供在韓國的資產證明,最好是我有在經營一家會社,而且員工越多他能借給我的錢也就越多,所以我就想去收購幾家工廠然後把它們整合一下,您知道可以去哪裡收購工廠嗎?”

周文華在韓國只認識老頭一個人,與其自己去瞎找浪費時間倒不如讓老頭給他確定一個範圍再去行動。

員工多借的錢就越多?

老頭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你那個朋友很有錢嗎?”

“是,他家在華國搞地產開發的。”

“好吧,距離首爾最近的南楊州市的市長李錫佑是我的學生,明天我帶你去南楊州找他問問吧。”

有熟人最好辦事,更何況對方還是南楊州市的市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