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大清新朝雅政(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此同時,拉合爾的婆羅門僧侶們連忙閉門研究數天,接著,一份嶄新的天竺教教義就誕生了。

根據各位婆羅門僧侶皓首窮經的鑽研,他們最終發現,古老的天竺典籍中存在疏漏,現在必須要把它補充完整:

梵天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了人類。

達利特是灰塵和垃圾,所以他們是不可接觸之人,甚至都不屬於人類。

首陀羅是梵天的腳,所以他們要做最低賤、最骯髒的工作。

吠舍是梵天的腿,所以他們要辛勞工作,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上層。

剎帝利是梵天的手臂,所以他們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婆羅門是梵天的嘴巴,所以他們擁有講經和祭祀的特權。

而大清滿洲八旗則是梵天的眼睛,透露著睿智的眼神,負責尋找前進的方向。

大清皇族,是比梵天更加偉大的溼婆的化身。

大清蒙古帝國的大汗是溼婆在人間的投影。

對了,這裡解釋一下溼婆、毗溼奴、梵天是天竺教三大主神。

梵天是創世神,宇宙之主。

毗溼奴是宇宙與生命的守護之神,也稱維護之神。

溼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也稱毀滅之神。

雖然溼婆是地位最高了,可以聽完天竺教的教義,康熙是在天竺人辱罵自己,至少也是在貶低自己。

什麼毀滅之神,他康熙是蒙古慈父,未來也是天竺慈父,堂堂大汗,怎麼也該是守護天竺大陸的守護神吧?

好在看出康熙有不悅之色的康親王連忙說明了原委。

“皇上,臣一開始也以為天竺人在貶低您,後來卡塔克大學士告訴我,梵天雖然是創世神,可是天竺人更崇拜溼婆。”

根據典籍記載,梵天確實在創造世界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作用不僅是創造人類,還創造了文字和宇宙萬物。

按照華夏人的腦迴路,這可是倉頡+女媧+盤古的超級神靈,甚至還不止!

因為在天竺人的文化裡,梵天決定讓世界誕生,萬物形成,首先用自己的精神創造了水和種子,然後種出了包含世界的金卵,如此說來,梵天可是一手孕育了整個宇宙。

這樣的大神,難道不應該頂禮膜拜嗎?

但是,有想法的天竺人偏偏不。

在天竺,梵天是三大主神裡面地位最低的,甚至在全天竺供奉其他兩位大神的廟宇有好幾萬座,但供奉梵天卻寥寥無幾。

而主毀滅的溼婆,卻受到無數天竺教徒的崇拜,是地位最高的神。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溼婆的信徒沒有門檻,誰都可以。

所以溼婆的信徒人數多又廣,人多的好處就是他的信徒冒犯的其他教派時,其他的信徒也不敢說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點粉圈的感覺了,就怕粉多的!

天竺人粉溼婆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溼婆掌管的權力是很大的,主要是繁衍子嗣,對於當地人來說,溼婆是很重要的存在,他們懷著尊敬的誠意去供奉溼婆,為了能更好的傳承香火!

不過也能從信仰中看出,天竺人不崇拜對他們好的神,而是崇拜有權力的神。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與天竺人發生衝突時,你不能對他們好,不能有任何忍讓,必須要用鞭子狠狠地抽他們,用屠刀兇狠地威脅他們,越是對他們狠,他們就越順服!

看起來康熙的霹靂手段有效震懾了婆羅門僧侶,讓他們沒有再耍什麼花樣。

這一點,也正好撞到大清的強項,屬於專業對口了是。

康熙點頭認同了自己溼婆化身的說法。

康熙現在身份也多了起來,他在大清是皇帝,他在蒙古是大汗,他在天竺是溼婆化身!

“皇上,您聽完下面的故事,就知道為什麼臣同意天竺人認皇上為溼婆化身!”

康親王傑書附耳康熙,小說的說道:”傳說,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溼奴和梵天一道遊歷,巧遇了垂直於天地的,深深插入大地的怪異物品!”

“那其實是溼婆的巨鞭,兩位大神震驚於這根巨鞭的驚人長度,便相約尋找它的起點與終點,毗溼奴負責尋找終點,而梵天負責尋找起點,毗溼奴變成一頭野豬,不斷向下挖掘,梵天則變成一隻天鵝,不斷向上飛翔。兩位主神就像如來佛手心的猴子,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盡頭。

終於,毗溼奴只好放棄,在溼婆面前跪下,表示溼婆才是宇宙間最偉大的神,但梵天並不輕言放棄,他不斷地飛翔,直到發現露兜樹花,溼婆因此動怒了,詛咒了梵天,使他不被三界眾生所崇拜,但溼婆卻祝福了毗溼奴,說他將得到和自己一樣的崇拜。”

康熙點點頭,如果是巨鞭的話,那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溼婆確實類朕,康親王你這回幹得不錯!”

康熙聽完康親王的描述,覺得這次真的來對地方,這則神話顯然與華夏神話中人定勝天的理念迥然不同。

華夏神話中,無論是移山的愚公,填海的精衛,射日的后羿,又或者是噼山救母的二郎神和沉香。

他們展現出來執著的精神,以及敢於對抗天命的勇氣,歷來都是被華夏人傳頌的。

哪怕夸父逐日渴死桃園,哪怕孫猴子最終也沒能逃脫佛祖的五指山,對於這些失敗者,華夏人也從來沒有冷嘲熱諷,嘲笑他們自不量力。

反而更是對於這些悲劇英雄大加讚美,推崇備至。

“皇上,都是為了大清!”

見兩人談得差不多了,漢臣陳廷敬見縫插針地建議:“皇上,咱們入主了天竺,這拉合爾是不是也該改名了?”

康熙一想,確實得改,拉合爾多拗口啊!

於是,經過一番思考,康熙將拉合爾取名為永安。

永安是一個擁有非常美好寓意的名字,在華夏、棒子、交趾等地都有稱永安的地名。

而康熙取永安作為自己首都的名字,也有這樣的考量。

這也是為了致敬臨安。

所謂臨安,多少還有臨時居住,以圖入洛復起的意義。

而永安,這是說明,安於此地,不念故土之意。

康熙就是希望那些滿八旗和漢八旗們,都不要想念華夏了,乖乖在天竺安居樂業就可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