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我叫鄧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男孩在書院的門前站了很久,直到母親找了過來,才戀戀不捨的跟著母親離開了,就算是走,也幾乎是被他的母親生生給拉走的。

陳削苦笑了一聲,衝狗蛋一擺手,好奇的跟了上去。

艾艾,咱們家不在這裡,等那邊打完仗就回去了,知道嗎

知道了母親

小男孩嘟著嘴,雖然有些不樂意,但是,卻非常懂事,並沒有哭鬧,很乖巧的跟在母親身後往城外走去。

少帥,可憐人多了,你何必理會

跟著出了城,對於陳削的心思,常年跟隨在陳削身邊,狗蛋多少能猜到一些。

這我知道,但是,沒瞧見也就算了,碰上了能幫就幫一把,那個小家夥,很有意思,你不覺得嗎

陳削一邊說著,一邊腳步不停,狗蛋輕輕哼了一句少帥,你啊,哎就不是個當大官的人

現在都當了一方諸侯,居然還有閒心理會這些瑣碎的小事,難怪狗蛋有怨言,曹操孫堅這些人,誰會閒著沒事去街上理會這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

不就是一個磕巴孩子想上學嗎這年頭,吃不上飯的多了,更甭提撈不著上學的了。

兩人跟著小艾艾不知不覺就出了城,城外有很多外地逃難來的百姓,這些人因為流動性比較強,暫時並不准許進城居住,任何地方都有規章制度,外地人人多嘴雜,人員混雜,一旦都被允許進城居住,城中必然混亂,說不定會出什麼事端。

只有那些長期居住,願意留在冀州居住的外地人,經過審查,才准許進城居住。

所以,城外便成了流動大軍的臨時聚集地,就算陳削,對此也沒有好的辦法。

小艾艾跟著母親回了家,說是家,其實不過是靠近一處山坳臨時扎了一些茅屋曹廬罷了,小艾艾剛進去沒多久,不知從哪裡趕了兩頭牛又出來了。

陳削本以為他會找個草多的地方去放牛,結果,出人意料,這個小家夥哪裡荒涼往哪裡走,徑直往遠處的亂葬崗走去了。

少帥,這小家夥好奇怪啊,一個屁大的小孩,他難道不知道亂葬崗是什麼地方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狗蛋用手拖著下巴,望著笑艾艾遠去的小身板,禁不住腳底板生出一股涼颼颼的寒意。

倒不是狗蛋膽小,他從小就跟虎妞一起逃難,認識陳削後,更是過上了刀頭舔血的日子,殺人他從不皺眉,膽量出奇的大,問題是,這個小艾艾的表現,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一個才三歲大的小屁孩,居然牽著牛去亂葬崗。

而且,走起路來還輕車熟路,沒有絲毫的緊張和慌亂,一看就知道,他經常去那裡。

別人放牛,要麼沿著河邊,要麼找個草多的樹林,可是這小家夥,偏偏去埋死人的亂葬崗。

跟著去看看。

對小艾艾,陳削越發覺得好奇,反正今兒也是出來散心,馬上就要當新郎官,陳削居然沒事跑亂葬崗來散心。

這年頭,任何地方都不缺死人,何況冀州又剛剛經歷了一場浩劫,不管是義軍,還是敵人的兵將,死的都多的數不過來,加上那些外地逃難的,也有不少人死了隨便埋掉,這年頭,到處都是死人,亂葬崗一眼望去,不是蒿草,就是墳堆,當然,稍微家裡條件好的,也給死去的親人立了碑文。

小艾艾將兩頭牛丟在一旁,不一會,就興沖沖的跑到了一個石碑前,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蹲在地上,一會瞪大眼睛瞅上一會,一會拿根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

牛跑了

因為小艾艾太過認真,在墓碑前呆的時間太久,似乎周圍的事情早就忘記了,就連牛跑遠了都不知道,陳削笑著牽著牛走了過來,一連喊了幾聲,小艾艾才從地上站了起來。

謝謝謝謝你們

雖然結巴的很厲害,不過,小家夥卻真心誠意的衝陳削和狗蛋彎腰道謝,看起來很懂禮貌,不過接過牛的韁繩,不一會,他又蹲在石碑前認真的看了起來,似乎對於這兩個突然出現的陌生人,根本沒當回事。

狗蛋哭笑不得,心說,這小屁孩架子還不小,居然敢把我家少帥給晾在了一邊。

陳削衝狗蛋擺了擺手,示意沒什麼,湊近小艾艾的身後,陳削彎腰往地上瞅了瞅,這才明白他在幹什麼,這小子居然在比著碑文練字。

難怪他來亂葬崗放牛,原來,是因為這裡有碑文,可以讓他多了一個天然的學習機會,不過,跑墳地來學習,還是一個屁大的小孩,這種事情,陳削還是破天荒的頭一次遇到。

你叫什麼名字

等小艾艾臨摹完之後,陳削這才開口詢問。

鄧艾

用力握了握拳頭,小艾艾很自豪的回道,雖然依舊很結巴,但是,卻明顯聲音響亮了許多。

你們是什麼人也是來放牛的嗎

眨眨眼,好奇的看了看兩人,見兩人雖然穿著便衣,衣服依舊很華貴,鄧艾又搖了搖頭這裡是死人的墳地,你們沒事來這裡做什麼

呵呵,鄧艾是吧,我們不是壞人,你喜歡讀書嗎為什麼不去寒門書院,那裡不收錢的。

我知道可我不是本地人我也不是冀州人而且我們家也不知道能在這邊呆多久。

鄧艾的回答,讓陳削很心痛,雖然寒門書院在各地建了不少,但是,這些書院,一般都是讓本地的窮苦孩子優先求學,就算再遠點,也離不開冀州和幽州,畢竟,陳削的地盤上,不可能優先安排別的諸侯那裡的窮苦孩子。

比如兗州或者江東的窮人,即便來到冀州,除非長期留在這裡,等書院有多餘的名額,才能准許進書院讀書。

這個事情,雖然陳削知道不太妥當,但是,他不得不這麼做。

自己坐鎮冀州,必須優先關照冀州和幽州的百姓,這裡的百姓,可以分到田地,孩子們優先上學,總不能外地人來了,就把名額優先讓給外地人,那對本地人來說,絕對不公平。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