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張小華的夢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視角回到大明世界這邊。

簡直是眨眼的功夫。

時間來到了崇禎十七年的二月份,如今的天氣,似乎要比往年來的要暖和一些,不再是過去的那麼寒冷。

一方面原因,是小冰期的影響,正在逐漸的消退,氣候開始回暖,終於要渡過最寒冷的低谷期,且以後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冷。

其次,就是溫室效應的作用下,讓氣溫也有了較為顯著的回升,雖然構成的影響因素很小,但已經到了無法忽略的地步。

要知道去年的大明帝國,一共消耗了多達7.85億噸的煤炭,其中單許家莊就消耗了5.75億噸,用於鍊鋼、製取化肥、發電、供暖等方方面面,又以許家莊如今接近一億的人口數,相當於每人消耗了近六噸的煤炭量,還不包括大量的石油、天然氣、沼氣等消耗,若是把這些燃料也算上,人均消耗的燃料當量,可能相當於十噸煤炭。

這個消耗的質量,是比現代社會那邊,華夏國的人均能源消耗還高,導致了每年有二三十億噸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氣層中,短期內似乎沒有影響,但日積月累下來,至少在海港城附近區域,確實會有一點更暖和的感覺,平均氣溫要高個零點一二度。

雖然在現代社會,溫室效應如同惡魔一般,會導致暴雨增多,洪澇災難增加,異常氣候頻率增加,糧食減產,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讓某些島國有被海平面淹沒滅亡的風險,以及海水被明顯酸化,讓某些對酸鹼變化敏感的動物滅亡……負面的效果其實非常之多。

可就算如此。

許家莊這幾年也是瘋狂的採購煤炭,加工煤炭,燃燒煤炭,依然是不限量的進行採購,有多少收多少,還制定了一每年燃燒三十億噸,持續五十年,未來要向大氣中釋放出超過兩千億噸的二氧化碳,將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到0.5%左右,從而讓整個星球的平均溫度,提升大約兩度,這看起來雖然不多,但足夠讓大氣中的水含量,明顯增加,讓許多地區的降雨增多,讓不少的內陸乾旱之地,重新的充滿水汽,從而長出植物,變成可以生存之地。

還有北緯六十度乃至更偏北的地方,哪怕一年會有五六個月屬於冬季,但那數以幾億畝乃至幾十億畝的黑土地,仍然可以有120天的時間,成為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時期,從而種出大量的糧食,要知道,北方因為天氣寒冷的緣故,其實昆蟲的數量是很少的,病蟲害也不多,所以不需要噴灑太多的農藥,也能實現高產,這就更適合發展有機農業,有著更好的農業前景。

更何況,北方地勢平坦,只要把包括西伯利亞的土地充分的利用起來,開墾出十億畝的良田,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哪怕平均畝產只有六七百斤,也能養活十億級的人口,可以讓大明帝國的所有百姓,都不缺糧食,不會陷入到饑荒之中。

只是這個二氧化碳排放計劃,著實是有點過於漫長,效果不能馬上看到,不然可以的話,許遠是恨不得馬上就進入到溫室的狀態,哪怕會導致頻繁的氣候異常。

另一邊。

許家莊,海港城內。

如今的這座城市,人口數量,已經膨脹到了五百萬數量級(這僅僅只是本地人資料,外地的打工人還有兩三百萬,實際人口有七八百萬)。

但核心城區的面積,卻只有五百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平方公里區域生活了上萬人。

這就導致了土地資源變的緊張,房價開始飆升,城市規劃部門,也不得不規劃了大量層高達到了24層的高層公寓,提高土地的容積率,哪怕是富人購買的別墅房,也普遍增加到了五層半,地下室還有兩層,也就是七層半,從而允許住進五六十口人,滿足一整個大家族的居住需要,不然三層半的別墅,根本就不太夠用,而且海港城內,為了禁止炒房的現象,每家每戶,只有購買一棟房子的資格,不能申請購買更多,房價也做出了限制,另外還建造了大量的給工人、學生群體居住的宿舍房,每個房間內有五六個上下鋪,能住十個人,雖然略微擁擠,但鐵架床勉強能睡,至少要比那些茅草房、土坯房住的舒服,不少的宿舍房,裡面還有電扇、空調、電視等電器,這就不知帶來多少的幸福感,讓許多來到海港城打工發展的工人,都覺得這裡遠比自己的老家好,從而想紮根落戶下來,不想回到老家。

張小華,就是這麼一位來海港城發展的打工人。

他今年十八歲,來自江西的一個普通農村,身形較為健壯,十四歲就開始在外面闖蕩,但幹的都是沒啥技術含量的體力活,工資也不是很高,後來跟著一位親戚,有了來海港城打工的機會,而許家莊的莊主,認為江西人老實可靠能吃苦,不會偷奸耍滑,故而分配的合法勞工簽證指標中,給江西老表的指標最多,足足有三十萬個。

而拿到了合法勞工簽證,意味著可以從事許多種的工作,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海港城各處活動,收入也能得到保證,若是受到侵害,也會得到法律的保護,而沒有合法勞工證的,收入明顯會低很多的同時,一旦被舉報發現了,就是被立刻驅逐的結果,犯了罪的,直接送到礦山上去挖礦,沒有通融可講,所以十分的悲催,但就算如此,海港城內,沒有勞工證的黑工人數,至少也有百萬人之多,大多從事保姆、護士、服務員、清潔工等工作,以女性為主,畢竟女性算是弱勢群體,只要沒有觸犯法律,哪怕沒有合法勞工證,也只是批評教育一頓,然後被立刻釋放,只有那些暗娼,會被果斷的驅逐,因為這種行業,其背後往往會存在嚴重的犯罪網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在張小華是辦下了合法勞工證的,他在海港城內,是擁有行動的自由的,只要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甚至允許進入工廠,從事鐵飯碗的工作,若是有著很不錯的手藝活,成為技術工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未來順利落戶海港城,都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十八歲的張小華,幹的是建築工,每天都在工地上幹活忙碌,搬搬磚,搬搬材料,或者扎鋼筋,打打灰等,以重體力勞動為主,技術含量也有一點,但是不多,所以賺的只是個辛苦錢,哪怕評上了熟練工,一天的工資也就380文,偶爾加加班,合計能拿400文的樣子。

但是工地上吃飯,每天要吃掉三十文。

住在集體宿舍房,一天也要二十文。

加上其他開銷,平均每天十文。

實際每天的淨收入,大概就是340文的樣子。

每個月大概能攢下1萬文,也就是十塊銀元,一年工作十個月,能攢下一百銀元。

這個收入水平,放在海港城,可能不算什麼,屬於低收入階層,但放在整個大明境內,算得上中高收入階層,放到更窮的大明周邊地區,那就是高收入階層了,是可以娶兩三個媳婦的賺錢能人了。

但打工人張小華,卻不是特別滿意這樣的現狀,他還是有著更高的野望和追求,並且他給自己設定了三個目標,想在三十歲之前,把這三個目標全部實現。

目標一,成功落戶海港城,成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條件則是至少買下一套價值1500銀元的商品房——這相當於海港城本地百姓三年的全部收入,而張小華這樣的外地打工人,至少要拼搏十多年,才可能全款買下房子。

目標二,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月收入,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要讓攢下的餘錢,至少要提高到每月三十銀元,否則很多目標根本實現不了。

目標三,就是找一個漂亮賢惠溫柔的好老婆,跟他一起奮鬥,就算不是那麼漂亮也沒關係,只要能溫柔賢惠也行,他張小華的要求真的不高,對外在條件不是特別的看重。

好吧,實際上,以上的三個目標,其實可以合併成一個,那就是有錢即可,只要有錢,能賺到足夠的錢,就能在這座城市裡,擁有一席之地,就能在相親擇偶市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能夠被一個妹子看得上,從而成家立業,解決自己的終生大事。

只是到底有什麼崗位,能夠讓他的工資水平,提高三倍不止,還能讓僱主忽略他接近文盲的文化水平,願意給他開那麼高的工資。

這樣的工作,理論上應該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不可能便宜他這個外地人,早就被本地的百姓給搶奪光了——沒辦法,人離鄉賤,本地人就是具有一些先天的優勢,你羨慕嫉妒也沒用,這個世界終究是沒有絕對的公平。

不過,海港城太大了,這裡的機會實在太多太多了,只要你有一顆改變命運,拼搏向上的進取心,機會的大門總會對你開啟,只要你身手敏捷,第一個衝了進去,那麼你就是那少數的幸運兒,從而得到超出正常水平的回報。

屋田影視城。

這個地方,是一片去年才開始得到開發的心地區,據說劃出了一塊足足五十平方公里的區域,要建造各種各樣的場景,什麼城池樓臺,假山園林,室內攝影棚等設施全都有,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發展文化娛樂產業,且以影視劇的拍攝為核心重點,打造成大明帝國最主要的影視劇拍攝基地,以一年產出數百部作品為目標,成為大明精神食糧的生產中心。

這個影視城建設完工之後,據說常用的群演,都要兩三萬名,特約演員、小戲骨、老戲骨、主演、明星等等,更是要在千人以上,再在文化戰略的驅動下,每年要產出不少於百部的精品作品,豐富大明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時帶來不少於五千萬銀元的經濟產值,以後可能會增加到上億銀元,帶來的相關就業崗位,更是可能超過十萬個。

瞭解到這些資訊後。

張小華的眼睛頓時就亮了。

機會。

他看到了機會。

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賺到大錢的機會。

演員。

他想轉職成為一名演員。

不需要特別大的角,能成為那種熒幕讓人覺得臉熟的角色,稍微有一點臺詞的角色就夠了,不管正角、反角都行,只要給他這麼一個機會,他一定會好好的把握住,絕不讓看中自己的伯樂失望,也不能讓自己失望。

可他沒有演技怎麼辦?不會演戲,沒有系統的學習怎麼辦?

學。

自學,自己摸索著學習,多觀察,多看,多思考,找到裡面的訣竅,久而久之,總會總結出一些有用的東西出來。

何況,他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的外形,還是比較俊朗周正的,至少看的比較順眼,不是那種不上鏡不順眼的形象,這是屬於他的先天優勢。

而且他也找到了一份在屋田影視城搬磚的工作,這讓他每天在搬完磚後,可以跑去旁邊的劇組充當旁觀者,去看別人怎麼演戲,從他人的表演中,摸索出一些套路,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然後私下裡,他也會自己表演給自己看,或者進行模彷,即便這種行為十分奇怪和尷尬,但他還是堅持著,哪怕有時看起來很怪異很彆扭,但他始終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要一遍遍做到更好。

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一個多月後,某個劇組招募群演,一下要招五十多人,張小華當即抓住了這個機會,成功成為了一名群演,穿上了一套小兵的衣服,然後成為了一名小兵,很快被主角一刀砍死,變成了地上的屍體。

整個表演的過程,張小華在鏡頭中幾乎一閃而過,半句臺詞都沒有,報酬方面,只拿了200文錢,再管一頓盒飯。

但張小華依然非常滿意,覺得這是個很不錯的開始,然後以更大的努力和熱情,投入到了群演這項事業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