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以眾為本,以人為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有救麼?

面對方以智提出的這個問題,許遠想給出的答覆是:沒救了。

不另起一套的爐灶。

不在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進行徹底的變革,就算是強行給大明的國運延長了幾十年,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終究還是會崩潰滅亡的。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局,更是不可對抗的規律。

畢竟大明內部的問題和BUG太多了,早就千瘡百孔,處處都是漏洞,堵得住一個兩個,但不可能堵住所有。

不管多麼傑出的改革家去做出變革,乃至就是明太祖朱元章復生,也只有重新造反這條路。

當然許遠不想過度的打擊方以智,只是對他道:“賢弟你在我這裡多看看,多參觀參觀,會找到如何救大明的答桉的。”

故而吃完火鍋後。

許遠讓人將方以智、錢澄之、孫臨三人安頓了下來,住進了貴賓招待所。

接下來的幾天。

作為東道主的許遠親自作陪,帶著方以智等三人,又參觀了許家莊的不少地方。

比如在沼氣池,看到沼氣源源不斷的產出,日產氣數千方,可滿足全莊的燒水做飯之需,不用去砍一斤材。

比如最多可容納10萬石(等於六千噸)糧食的新型糧倉,且有兩排十座之多,防火防蟲防鼠,糧食最多能存放五年。

比如參觀了養豬場與配套的屠宰場,見到了每家每戶過來領豬肉,每人免費分肉三斤的場面。

還在罐頭廠的流水線上,看到一個個的薄鐵皮罐頭,被機器壓制成型,裝入食材,再經高溫蒸熟,哪怕是最容易腐壞的食物,也能儲存一年以上,口味不會發生改變。

在副食品廠,見到有大量的土豆和紅薯,經人工洗淨後被機器粉碎,再加水沉澱,變成了大約25%的粉,最後加工成一捆捆的粉條,最多能儲存數年之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甚至還去了警訓處,見到裡面的三百多肌肉大漢,正光著膀子在雪地裡訓練,按捺不住的孫臨,提出要跟這些護莊隊員切磋一番,結果哪怕是最普通瘦弱的隊員,在力氣方面,都能跟他比個五五開,甚至能看出留有餘力的樣子,畢竟不能太掃莊主貴客的面子。

這麼一圈的參觀下來。

大開眼界的同時。

又給方以智,給他的朋友錢澄之、孫臨二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錢澄之覺得沼氣池非常不錯,因為上山砍柴是種相當辛苦且危險的勞動,經常出現被蛇蟲咬傷,樹枝砸傷,不小心摔傷的情況,而且對環境破壞非常大,凡是人口眾多的城鎮,周邊柴山都被砍的光禿禿的,連一顆十年期的樹都看不到,甚至做棺材的壽料都得高價從他處購買,沼氣池若能大量推廣,大大節約木材的使用,生態環境也能得到恢復,而經過沼氣池發酵後的沼液沼渣,又是極好的肥料,可帶來增產增收,簡直一舉多得!

“難啊。”

方以智搖頭道:“沼氣池或許不難建,但普通百姓,從哪裡弄到那麼多的糞便?許家莊有大量的養殖場,能收集無數的豬牛羊糞,還建了多個公共廁所,收集上萬莊民的糞便,如此沼氣池有了充足的糞便可用,才能產出足夠用的沼氣,若是單門獨戶的百姓,不能將糞便集中起來,建了沼氣池也無用。”

孫臨則對屠宰場宰殺大量的肥豬後,看到那些上等的好豬肉,許家莊不想著賣掉賺錢,或者加工成罐頭、香腸等產品,反而足足數萬斤的豬肉,全部免費分給了莊民,每人三斤還不是一次性的,據說到了臘月還會免費發年豬肉,每人能領五斤甚至十斤,這是何等驚人的浪費,若是販賣出去,不知能賺多少銀子。

“許家莊對那些莊民太好了,升米恩鬥米仇,長此以往下去,把這些莊民養刁了怎麼辦?”

孫臨私下感嘆的道。

“窮山惡水才會出刁民,倉廩實方知禮儀。”

方以智想了想道:“我記得許兄以前跟我講過,強國必先強種,惠民必須養民,只有每個莊民,每年都吃數十斤的肉食,才能養出跟韃子一樣的體魄,才能提高人均壽命,讓下一代變的更加聰明強壯,吃的肉越多,對整個民族越好,況且許家莊最不缺的就是錢,與其把豬肉賣掉賺錢,不如給莊民吃了,用於強民,以避免被豺狼盯上。”

“原來如此。”

孫臨恍然大悟,連連點頭:“也難怪在許家莊的那個警訓處,以我的力氣和身手,竟連一個普通家丁都難以降服,若是許家莊內都是如此強悍之民,將來就是反了朝廷,也不一定能奈何許家莊。”

“孫兄慎言,以我所見,許家莊無絲毫反意,所作所為,只是想杜絕某些貪婪之輩的貪念而已。”錢澄之提醒了一句。

“是是是,我說錯話了。”孫臨連忙認錯。

……

第二天。

許家莊教育學堂。

在方以智的強烈要求下,又來到這裡參觀了一番。

三年級(1)班,這個方以智重點觀察過的班級。

才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不見,方以智又跟著聽了一天的課後,發現該班的學生進步速度驚人。

語文簡體字的掌握數量,從三千來個,增加到五千個以上,已經能寫出比較通順的白話文文章了。

數學方面的加減乘除法則全部掌握,開始學一些實用的物理方面的知識,如槓杆原理、力學等,在現實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合格了。

按照許遠的話說,這批學生基本合格了,達到小學畢業的標準了。

“小學畢業後,這些孩子會繼續學什麼知識?聖賢道理、經史子集他們會學麼?”

錢澄之按捺不住的問。

“不會。”

許遠道:“聖人道理改造不了這個世界,經史子集可使人明智,但人們能從這些書本裡吸取的教訓,就是從來不吸取教訓,不然我華夏文明的多個王朝,不會一個都走不出三百年內必亡的興衰週期律。”

“我會讓許家莊裡最聰明的那些學生,去學習培植良種,讓農作物更加高產的知識;會讓他們學習改進機器,能讓生產效率提高百倍千倍的知識;會讓他們研究如何製造大威力的武器,只要一個士兵拿著這種武器,就能輕鬆擊殺上百個的建奴韃子;還有讓馬車提速十倍的知識,讓海船能裝百萬石貨物航行萬里的技術……只要掌握了這些先進知識,就不怕我華夏不強,不怕四周蠻夷殘暴,不怕走不出興衰週期律,不怕征服不了這個世界,建立千年長存、萬世不衰的文明!”

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許遠表露出了自己的小小野望。

“以力服人固然可行,但力不恆久啊,沒有仁義之心,不懂聖賢道理,更不知孝悌忠順,一味使用武力,這與蠻夷禽獸何異啊?就算能得意一時,稱雄一時,但不說三百年,就是百年都堅持不到啊。”

錢澄之不得不開口勸道,拒絕許遠這種荒謬的思維,雖然孫臨在一旁狂扯他的衣袖,但他還是忍不住把心裡話說了出來。

而他的這番勸告,旁邊的孫臨跟方以智,內心也是贊同的,因為許遠這套雖然聽起來很好,農業、工業、軍事、經濟都能得到巨大發展,但百姓沒有核心思想指導,毫無仁義忠孝之心,屆時只會人人唯利是圖,人人恃強凌弱,只會自我爆炸的更快,百年國運都不會有。

前朝大元就是前車之鑑。

“大力發展生產力只是一方面,我還有一套思想法寶。”

許遠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套思想核心含義,就是以人為本,或者說以人為寶。”

“還是拿大明作為對照,以人為本的具體原則如下——”

“現在的大明是以官員為本,以皇室藩王勳貴為本,以士紳地主為本,以少數人為本,但我許家莊以眾為本,以所有莊民為本。許家莊產生的諸多利益,不是為極少數人而服務,而是服務於許家莊所有人,誰都不會落下。”

“人才方面,大明以讀書人為寶,但讀書人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接地氣,不知民間疾苦,能維持住固有利益,卻無法做大蛋糕,給百姓帶來更大的利益,守成有餘,開拓能力不足,甚至殘民害民,成了最嚴苛的剝削者,雖然嘴上高喊著忠君愛民,實則逼反百姓的就是他們,且越發不知收斂。”這話說的三人臉上都火辣辣的,感覺像是在罵他們。

“我許家莊不以這種讀書人為寶,而是以能夠煉出鋼鐵造出機器,能幫忙實現工業化的人才;能帶領一萬大軍殲滅百萬敵軍的將官;能讓一個農民生產出夠百人千人吃的糧食;能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商品和資源,讓所有人都過上富足安逸生活的人才,就是我眼裡的重寶!這樣的寶物越多越好,我也會投入大量資源,培養這些人才出來。”

“此外,大明的上層階級,追求的是以埋在地窖裡的金銀為寶、以權利為寶、以土地為寶、以美人為寶,許家莊雖然也追求錢財土地,但並不以這些為寶,而是以人為寶,因為人就是一切,人才能創造一切,如果人都沒有了,要那麼多的錢財權利土地有何用?故而人才是一切,必須以人為寶!”

許遠道出了自己的核心思想。

“可沒有忠孝仁義之思想,如何能夠恆久?”錢澄之還是感到難以理解。

“以眾為本,只要裡面包括你的皇帝,那就是忠!以眾為本,裡面包括你的父母長輩,那就是孝!以眾為本,只要裡面有老弱婦孺,有殘疾病患,那就是仁和義!以人為寶,只要你拋棄書本上的虛言偽善,起而行之,成為為百姓蒼生做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那你就是我眼裡的寶!”

許遠斬釘截鐵的道。

聽到這番話後。

方以智腦中嗡的一下,感覺有什麼東西被開啟了,頓時感到豁然開朗。

找到了。

那個他一直期盼渴望得到的答桉,似乎是找到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