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淘金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家莊,海港城碼頭。

當規模龐大的環球遠征艦隊,吐著黑煙,緩緩地進入港口的時候。

看著那明顯斑駁陳舊了許多的蒸汽大船。

看到有些船隻有明顯受損的痕跡。

還有數艘蒸汽大船,乾脆就沒能回來,已葬身在了浩瀚大洋,進入到了幽深的海底之中。

更有數百名的船員,也沒能回來,或因為海難,或由於疾病,魂歸於大海之中,失去了年輕的生命,成為了這場環球遠征行動所付出的代價。

即便如此,即便這兩年多的環球旅程經歷,不全是收穫和愉快,也有許多難忘與悲傷的時刻,在白堡的會議廳中,做述職報告的時候。

許霍青、左先富、張富貴等將領,都是滿臉自豪和驕傲,一個個昂首挺胸,精神抖擻,以康慨激揚的語氣,講述著他們這次的收穫:

“在莊主大人的英明領導下,我們這場行動,無疑是成功的,收穫巨大的,意義更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對外宣示了許家莊的存在,向對手們展示了許家莊的實力,還調查了全世界多個地區的資源分佈情況,包括中東的石油,非洲的金礦,美洲的金礦、銀礦和銅礦,澳洲的鐵礦煤礦,還有一些海域的大型漁場,所有具有巨大價值的地方,我們都停船靠岸,派專家進行調查,獲得了不少驚喜和收穫。”

“就算有些資源,埋藏在地下,開採較為複雜,暫時無法變成可開發出的利益,但非洲的土著,給了我們不少的犀牛角和象牙,還有堅硬的鑽石,以及一些特殊的香木與香料,數量有三船之多,在美洲大陸,印第安人正遭受殘酷的殖民統治,但目前還是美洲大陸的主人,西方的殖民勢力,在沿海地區佔據了不少據點,但還沒有深入,至於資源,那幾個銅礦、金銀礦,我們都派人去看到了,有的已得到了開採,印第安人部落的手中,我們也拿出武器、打火機、罐頭、工具等物資,交易到了不少的金銀,還傳授了一些冶煉鐵器的技術,幫助印第安人,提高他們的技術實力,讓他們能夠抵擋住西方殖民勢力,多堅持一段時間,等我們許家莊的人馬派過去了,他們就可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了。”

“另外,澳洲島我們也去了一趟,確實是個非常大的地方,海邊的海鮮資源特別多,有吃不完的龍蝦跟螃蟹,是一塊非常不錯的寶地,雖然氣候乾旱了些,以沙漠環境為主,但改造潛力還是很大的,只要把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至少能圈佔數億畝的良田與草場,得到無數的糧食與牛羊,露天鐵礦也有無數,只是當地的毛利人,頗為彪悍,不易征服,對我們極為敵視,要想拿下這座大島,需要不少的人力,解決不少麻煩。”

“總而言之,我們找到了出發時,地圖上提前標記好的那些資源之地,也在跟土著們的交流中,得到了黃金二十多萬兩,白銀百萬兩,象牙、鹿角、牛皮、香料、木料等物品若干,總的價值,在五百萬銀元以上,交好了三十多個土著勢力,消滅了數百西方殖民者,完成了敲打西方諸國的目標,圓滿完成了最開始制定的各項任務,付出的損失,也在承受範圍之內,未來更是可以此為契機,開啟拓殖全球的序幕,讓我們的文明力量,遍佈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建立一套我們的規則與秩序,成為這個星球的霸主,為子孫後代們,帶來能開發幾百年的資源,讓我們的富裕水平,打破瓶頸,再上一個臺階。”

許霍青等人都激動的道。

點頭。

許遠是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好好的表揚了他們一番。

畢竟他們發現的資源儲備,可謂價值驚人,足夠引起無數人的瘋狂。

其中黃金資源超過五萬噸。

白銀超過十萬噸。

銅儲量超過三億噸。

鐵礦儲量超過千億噸。

還有優質漁場五處。

適合設立集體莊園的膏腴之地,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公裡。

等等等等。

總的價值,至少以千億銀元計。

哪怕分成百年進行開發,每年只能開採出1%,那也是每年十億銀元的利潤,若以每年五百銀元的收入,作為小康家庭的標準,即這些資源,可維持超過二百萬個的家庭,過上十分富足幸福的生活。

此外中東的油氣儲量,超過三百億噸,價值也在數千億銀元以上,分成百年開採,也能維持兩三百萬個的高收入家庭。

加在一起,估計能讓五百萬個的家庭,變的非常的富裕。

故而下一步的計劃可以開啟了。

這一次,可招募至少五百萬的男女青壯,再利用運輸機,使用蒸汽大船等交通工具,送他們前往中東、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然後讓他們去金礦淘金,去銀礦燒銀,去鐵礦山開採高品位的鐵礦石,去智利開採高價值的銅礦,把許家莊所需要的資源,全力的開採回來,有多少許家莊收購多少,價格厚道,童叟無欺,完全可以放心許家莊的人品,即只要利用開礦裝置和工具,得到大量的金銀銅鐵等自然資源,許家莊都會給予支援,不限量的購買,完全可以安心的去海外發展,只要運氣不錯,肯定能順利發財,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再說到人口,雖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人心浮躁,不願安於貧窮,而窮人連物件都很難找到,美女們大多跑到了有錢人的懷中,刺激的那些窮小夥,一個個都不踏實幹活,腦子裡天天想的就是如何發財,又由於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嬰兒死亡率與孕婦難產率,得到了極大下降,而窮人家庭娛樂活動較少,買不起收音機和電視機,只能天天造人,故而大明兩億五千萬的人口,即便跑了不少到南洋之地,但每年的人口增量,還是達到了可怕的每年七百多萬的程度,即人口增長率3%,走在路上到處能看到挺著肚子的孕婦,而如今糧價便宜,工作機會多,工資較高,養活兒女不難,年齡稍大了些,還能幫忙給家裡賺錢,所以大明百姓都很願意生育,把這當成了一項有回報的投資,抱有‘存人就是存錢,以後享大福’的想法,平均每個婦女,生五六個都是正常現象。

於是極高的生育率,導致大明人口,這些年不僅沒有出現減少,反而總體還在增加,未來突破三億、四億,估計就是十幾年之內的事情。

所以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大明,並不缺乏人口。

想辦法招募個五百萬的男女青壯,一點問題都沒有,只要能給他們一個發財希望,看到實現成功的可能。

而現在機會來了。

許家莊又開始大肆招人了。

雖然非洲、美洲、澳洲這些地方,距離大明太遠,超過兩萬裡之遙,去了想回來並不容易,甚至可能一去不會,但對於渴望改變命運的年輕人們而言,距離並不是問題,不方便回來也不是問題,只要能賺到大錢,有希望實現暴富,那就算是再遠的地方,他們也要前去,誰都不能阻止!

於是在十一月十二日這天。

許家莊在《東方時報》頭版頭條,打了一則招募廣告,說要招募五百萬人的青壯,男女不限,年齡三十歲以下,再帶他們去挖礦,黃金、白銀、銅、鐵、煤等,值錢的礦都會開挖出來,許家莊會以合適公平的價格回收,不限制數量,能不能發財,就看他們個人的勤奮和運氣了,但不論如何,錢是肯定能賺到的,辛苦也是辛苦了一些,但暴富是有可能實現的,且機率不會很低。

廣告打出去後,立刻引發輿論的巨大反響,以及無數人的熱烈討論:

“去海外開發礦產,許家莊提供一切,我們只要空手過去就行,不管是淘金、燒銀、鍊銅還是挖鐵礦石,都可以選擇,另外也可設立集體莊園,合作種地,解決糧食和蔬菜的問題,透過為礦工們服務,賺到服務業的錢……選擇非常之多。”

“麻蛋,既然這次的機會不錯,那就報名去海外試試吧,說不定能混出一番名堂!”

“是啊,在大明境內,想發財實在太難了,每天百多文的工資,拿的沒有半點意思,根本就攢不下錢,天天被婆娘孩子罵沒用,活的像個窩囊廢,還不如去外面闖一闖,幹出一番事業,若賺不到錢,混不出人樣,那就不回來了,免得繼續丟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也想去試試,如今的大明雖好,機會也有多,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想改變命遠還是太難了,即便再怎麼努力,賺的也只是辛苦錢罷了,想實現小康生活,很難很難,要奮鬥幾十年,才能看到希望,與其如此,還不如去外面拼一拼,加入許家莊組織的‘海外淘金部’,去更遠的海外地區,好好的折騰一番!”

“去去去,不去都不行了,我再也不想被人瞧不起,被人罵沒出息了!”

“拼了!不混出一個人樣來,我寧願死在外面!”

“村裡的李瘸子都靠做生意賺錢了,憑什麼我發不了財?”

“……”

廣告打出去後。

申請報名的男女青壯十分之多。

短短幾天功夫,就至少吸引了兩三百萬的有意向青年。

連一些有頭有臉、有權有勢的大人物,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也提出想要合作,派人去那幾個大金礦搞一搞,利用自己手中的雄厚資本,獲取更多利益。

而對於這些大人物的申請,許家莊的態度,則是以婉拒為主,較少批准同意。

原因非常簡單,在這個富者愈富、貧者越貧的容易兩級分化的世界裡,如果給富人們太多機會的話,那就是對窮人們的不公平,會帶來不少的社會問題,乃至是危機和衝突。

所以這一次,許家莊主要招募的,還是那些身世清白的窮人為主,以渴望改變命運的底層年輕人為主。

然後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培訓,讓他們學會武器的使用,學會如何團結應對外部威脅,以及如何遵守基本的規則,避免內部衝突,讓海外的開拓活動,更為井然有序,消除各類隱患,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另外,在交通方面,打算再修建二十座的交通港口,五十座的簡易機場,實現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條件,從而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不必擔心回不了家,而是可以憧憬,等賺到了大錢,就包一架飛機返回大明,再來個衣錦還鄉,好好的炫耀一番。

當然!

對於許遠而言。

五百萬名的青壯,轟轟烈烈的海外淘金運動,不僅預示著一個更熱鬧更繁榮的大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能給他個人帶來巨大好處。

假設每年給他挖來300噸的黃金,價值就接近了千億。

每年再給他帶來上千噸的銀礦、百萬噸銅礦,上億噸的鐵礦,以及石油天然氣等,價值不可估量。

只要這一波的開拓活動,取得巨大成功,帶來源源不斷的各類資源,或許從明年開始,許遠就會進入一個收獲期,在現代社會那邊,再也不會缺錢。

如果缺,就賣掉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輕輕鬆鬆就能得到一兩千億的資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搞什麼投資專案,就可以搞什麼投資專案,進入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狀態,不會再缺錢花。

畢竟,一整個星球的資源,滿足許遠一人的需要,這肯定是毫無問題的,就算只利用個1%,就能給許遠帶來幾萬億、十幾萬億的利益,之前老是缺錢,說到底,其實還是開發效率太低,生產力落後導致的,現在許遠已經在大明世界這邊,打了十餘年的基礎,投資了超過價值五千億的資金和裝置,讓大明進入到了初級工業化的時代,那麼接下來,就是厚積薄發,開始指數級飛躍式發展的階段,完全能滿足許遠的需要,再也不會拖後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