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朱聿鍵的開拓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十二年,六月。

河南,南陽府,南陽縣。

唐王府。

最近的兩三個月,唐王府內,可謂是極其的熱鬧,每天都會傳出一些引起當地百姓熱議的訊息,成為南陽府境內,受到無數人關注的焦點之地。

招兵買馬。

唐王府,不顧朝廷禁令,最近正在大肆的招兵買馬,掏空府庫中的錢糧,招募了上千人的青壯,打算大幹一場。

就在前幾天,三十七歲的唐王朱聿鍵,更是不顧地方官員的勸說與阻攔,帶著兩百多人的青壯,執意離開封地,不顧被朝廷嚴懲的後果,親自去了一趟許家莊海港城,在武器市場,購買了大批的兵器鎧甲。

有半身板甲300套。

有鋼弩150把,弩失2萬只。

有合金刀500柄。

多功能短刀1000把。

雷霆式火銃100支,彈藥若干。

以及金龍牌腳踏車500輛,輕便式的獨輪車100輛。

罐頭、壓縮餅乾、肉乾等食物若干。

合計花掉了二十五萬銀元,其中的十萬,還是以唐王府宅邸作為抵押,從天下通銀行貸款的,如果還不上錢的話,連宅邸都要被天下通銀行收走,唐王要成為沒房子住的藩王了。

瘋了。

很多人都認為唐王朱聿鍵瘋了。

明明有好好的大富大貴的日子不過,非要想不開,要做出這麼多大逆不道的事情,惹得地方官多次彈劾,說不定朝廷的懲罰命令就在路上,公然違背朝廷的唐王朱聿鍵,別想有什麼好果子吃。

就連唐王朱聿鍵的妻子曾氏與幾個子女,都苦口婆心的勸說,希望他不要想不開,去做不划算的傻事。

“夫君,我們唐王府有三萬畝的封地,這幾年靠種棉花,包銷給許家莊,一年能賺二十多萬銀元,不僅能維持唐王府的體面,每年還能剩個三五萬銀元,比前些年好過太多了,為什麼突然想不開,毫無顧忌的招兵買馬,還鬧的沸沸揚揚,這是朝廷不能容忍的大忌啊,收手吧,若是惹怒了朝廷和皇帝陛下,我們就要大禍臨頭了。”

“夫君,唐王,我求求你了,你不為了我考慮,也得為咱們的孩子想想,萬一朝廷以意圖謀反之罪,拿下我們,一家人說不定都要人頭落地,你這是藐視朝廷,想要找死啊,皇帝陛下就是再寬仁,也不可能容忍的。”

“唐王,別再鬧了行麼?你能坐上唐王之位,不知道歷經了多少的折磨與苦難,被你的祖父,關在牢獄裡十六年,親生父親也被毒死,若不是陳奇瑜陳知州幫忙,你都不可能活到現在,更不可能繼承唐王之位,這也是朝廷,是陛下給你的恩典,可你現在究竟在想什麼,難道是想不開,好好的日子不想要過了麼?”

曾氏不停的哭泣,拉著朱聿鍵進行勸說。

幾個子女也哭成了一片,彷彿大難已經臨頭。

“你們就知道哭哭啼啼的,大丈夫行事,自有我的考慮,你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哭哭哭,我要做的大事,是關乎唐王府未來幾百年的大富貴,豈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小事?”

朱聿鍵感到十分的煩躁,連連擺手,斥責妻子曾氏等人目光短淺,不能理解他的用意。

“那你說你到底想幹什麼?就不能跟我們商量一下,好讓我們放心一二,而不是整天提心吊膽?就算你要做的大事,會讓我們一家掉腦袋,你也得讓我們做個明白鬼吧?”曾氏問道。

“哎,你這婦人,不可濟大事耳!”

朱聿鍵冷著臉,不想跟她多說話,但面對曾氏的不依不饒,他只能費了一些時間,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開拓隊。

他打算組建一支西域開拓隊。

人數大概千人左右,具是青壯,且要進行短期的軍事訓練,都得具有一定的戰鬥力。

等開拓隊組建完成,他朱聿鍵就會親自帶著這支開拓隊,沿著正在修建中,預計兩年內可以修通的從洛陽到西安,再到西域之地的‘西域鐵路’,提前出發,前往西域,想辦法打下一個穩固的落腳點,再大範圍的圈佔土地,在西域建立第二個的唐王府,乃至建立一個小型的獨立王國,同時獲取大量的資源和財富。

因為《東方時報》早就報道過,西域之地,面積龐大,比大明之地還要廣闊,人口稀少,氣候乾旱,但礦產資源異常豐富,只要將來通了過載鐵路,就是一塊超級寶地,具有無限光明的發展前景。

朱聿鍵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小目標,一定要在西域之地,搞出一番名堂,圈佔超過千萬畝的高價值土地,擁有十萬子民,一萬精銳大軍,每年收入超過百萬銀元,過上既有財富,又有權勢的生活,也給子孫後代們,打下一片大大的基業。

而聽了朱聿鍵的計劃。

曾氏先是松了口氣,還好,還好不是造反,以朝廷如今的實力,雖然遠遠比不上許家莊,但由於財政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這幾年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是明顯提升了的,模彷許家軍練兵方式的朝廷新軍,數量也增加到了三十萬之多,且足糧足餉,裝備了大量採購自許家莊的先進裝備,實力不可同日而語,比如雲貴等地發生的幾場小叛亂,朝廷新軍都是以雷霆般的效率,快速的消滅叛軍,自身損失極小,如果唐王府膽敢舉旗造反,只怕是分分鐘被剿滅的下場。

好在朱聿鍵沒有腦袋犯渾,想不開要造反,真要敢有這樣的打算,不說地方官會採取行動,就是妻子曾氏,也可能會大義滅親,主動想辦法制止,不然全家人腦袋都要落地。

只是唐王朱聿鍵要建立武裝開拓隊,再跑到西域那邊折騰,曾氏其實也不是非常看好,認為至少有三重難關,擺在他的面前:

第一,西域之地太遠了,乾旱少雨,別說賺錢發財,紮根生存下來都不容易,以前的漢朝、唐朝,都曾拿下過西域,紮根了好幾百年,但都沒能實現長久的統治,還是不得不退了出來,大明自從立國開始,就沒動過拿下西域的心思,因為這純粹是面子工程,一旦國力衰弱,就不可能保住西域,統治成本太高,獲利非常困難。

當然,許家莊的過載鐵路修通後,進入西域的成本變低了,西域之地的資源,能夠得到開發,這確實是件好事,但西域之地再好,比得上唐王府在南陽縣的三萬畝封地麼?要知道大明的紡織產業在蓬勃發展,種棉花利潤豐厚,唐王府才剛剛接觸,這兩年經驗不足,棉花產量不高,捨不得用化肥跟農藥,但如果開始加大投入,化肥、農藥全都用上,再請許家莊的農業專家,好好的幫忙指導一番,一畝棉花地,實現十塊銀元的淨利潤,是完全有可能的,三萬畝就是三十萬銀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點就不比去什麼西域發展差了。

其次,就是唐王朱聿鍵的招兵買馬的行為,朝廷會不會追究,能不能容忍?如果朝廷容忍不了的話,皇帝要下旨降罪,只怕唐王的封地,都有可能被剝奪走,全家都被圈禁起來,作為被打的那只出頭鳥,所以所謂的‘(武裝)開拓隊’,帶來的風險實在太大了,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最後,西域之地,面積龐大,資源豐富,未來確實能帶來很多的財富,但不要忘了,西域並不是無主之地,當地的什麼王國、部落之類的,同樣非常之多,且民風彪悍,戰鬥力不弱,唐王朱聿鍵帶的區區一千多青壯,想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啟局面,站穩腳跟,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難,非常難,曾氏並不是非常的看好。

更何況,陝西的秦軍總督洪承疇,這幾年厲兵秣馬,已經訓練出了足足五萬的精銳秦軍,裝備了更多的板甲與火器,實力更加強大,打算吞下西域全境,朱聿鍵帶的開拓隊,根本就沒法跟洪承疇的秦軍相比,只能跟在秦軍後面,撿點殘羹剩飯,喝點肉湯,最肥最好的地盤,不可能落到朱聿鍵的手中,即沒有強大的資本,與洪承疇進行競爭。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因素。

曾氏認為,朱聿鍵還是放棄建立開拓隊,親自帶人去西域的打算,還不如把資源節約下來,避免浪費,再等到手頭有點閒錢了,就投資那個洪承疇,畢竟三年多之前,洪承疇就從數十個的藩王手中,吸納了超過五千萬的錢糧,其中唐王府就提供了十多萬,也就是說,陝西的秦軍,唐王府也是有一定股份的,未來坐在家裡,都能拿到分紅,何必親自去西域折騰,去受罪吃苦,成為一名坐享其成的投資人,這難道不香麼?

聽了曾氏的這些分析和勸告。

朱聿鍵承認,曾氏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出於對朝廷的顧慮,如今大明的諸多藩王中,膽敢明目張膽招兵買馬的,就只有他唐王朱聿鍵一個了,剩下的都是選擇投資模式,贊助了洪承疇大批的錢糧,以求獲得分紅,最多最多,派出幾名管家和庶子,進入到秦軍體系中,起到監督的作用,避免被那洪承疇,摘走所有的桃子。

但朱聿鍵並不放心,對那個秦軍總督洪承疇,並不是非常的信任。

雖然此人極其精明,手腕高超,魄力更是十足,還有辦法把所有藩王都團結到了一起,心甘情願的為他提供錢糧資源。

但……

洪承疇絕不是什麼好相與之輩,且是出了名的不擇手段,心狠手辣,人品值得懷疑。

萬一西域之地真的被秦軍打了下來,西域的所有資源,全部在洪承疇的控制與管理之下,每年帶來幾千萬乃至上億的利潤,還能統治幾百上千萬的西域人口,不受朝廷掌控,成為土皇帝般的存在。

屆時洪承疇的心態,會不會逐漸發生變化?野心會不會膨脹?給數十位藩王的分紅承諾,能不能兌現,還是乾脆撕破臉皮,譭棄諾言,或者隨便給點分紅打發,大頭牢牢掌控在他自己的手中。

而諸藩王對洪承疇的約束十分有限,一旦真出了問題,也不能拿洪承疇怎麼樣,頂多在背後多咒罵幾句,哪怕鬧到朝堂之上,為皇帝所知,也不一定能得到支援,因為在朝廷與皇帝的眼中,地方藩王最好變成一頭頭的豬,絕不能有什麼想法和追求,更不能有雄心壯志,那只會受到猜忌和打壓。

所以一旦洪承疇做出了背叛眾藩王之舉,藩王們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大機率是打碎牙齒往肚裡咽,或者想辦法繼續討好巴結洪承疇,永遠受制於此人。

不行的。

朱聿鍵認為這是絕對不行的。

西域之地,不單要有藩王們的投資,也得有屬於藩王的軍事力量才行,哪怕較為弱小,不可能與秦軍抗衡,但有這支力量在,就能捍衛藩王們的利益,就能對秦軍產生限制作用,讓洪承疇不敢過於的肆意妄為,而是得小心翼翼。

所以他認為自己組建的武裝開拓隊,一定會得到所有藩王的支援,因為他們都需要這麼一支代表他們利益的力量。

至於朝廷跟皇帝那邊,朱聿鍵也有辦法搞定,那就是主動放棄三萬畝的肥沃封地,交給地方官府或皇室,只求得到一個機會,允許他去西域開拓的機會,即為了這個機會,他甘願放棄原本擁有的一切,哪怕失敗後一無所有。

朱聿鍵相信,看在這份堅定決心的份上,朝廷定會同意他的請求,給他一個去西域發展的機會,畢竟一旦他放棄封地,受益就是朝廷或者皇帝,三萬畝的肥沃之地,價值至少百萬銀元,朝廷有什麼理由反對,便是皇帝,看在他如此破釜沉舟的份上,不會再計較他招兵買馬的行為。

只是一聽到這裡,妻子曾氏馬上就急了,眼裡都落了下來:“唐王,你怎能如此,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兩百多年的基業啊,怎能說拋棄就拋棄?萬一你去西域開拓失敗,你怎麼辦,我跟孩子怎麼辦?難道全都變成庶民,去找工作養活自己麼?”

“若是敗了,輸的一無所有,我就去找份工作,就是去賣苦力,也會想辦法養活你們。”

朱聿鍵對她道:“我沒有後路可走,朝廷也不會容忍我有後路,這是必然之舉,另外奏摺我已經寫了,說不定已經送到了皇帝面前,不可能反悔了,你跟孩子,除了支援我成功,沒別的選擇了。”

“你——”

曾氏看他如此決然的樣子,眼淚落的更厲害了,氣到都想帶著孩子回孃家,但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世界終究是男人們做主,她再生氣傷心,也只能無可奈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