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科技大停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數小時後。

許遠教訓胡雪蓉的目的達到了,終於讓她看到了自己的厲害,說出了求饒二字。

但作為代價,許遠也覺得身體一陣驚人的空虛,有點過度透支的感覺,進入到索然無味乃至有點後怕的疲勞賢者狀態。

兩敗俱傷。

這終究是一場勢均力敵、兩敗俱傷的戰鬥,自己只是稍稍佔據一點點上風罷了。

如果下次再這麼PK的話,許遠覺得,主動認輸的人可能會變成自己,畢竟彈盡糧絕難以補充只能孤注一擲的逞強狀態,許遠是深有體會的,老婆宋佳芸就經常這麼壓榨他的精力,目的是不想讓他去外面拈花惹草,而在恢復速度方面,女人往往男人的五倍十倍,故而打消耗戰,男人幾乎沒有贏的可能。

現在的胡雪蓉,似乎有點學宋佳芸的意思,而且無師自通,但更會把握分寸,知道適可而止,給許遠一點面子,不想挫傷他的積極性,在男人快要山窮水盡的時候,她會先一步的釋放求饒訊號。

這是作為一名不能見光的小三的優秀覺悟。

“小胡,你點份食堂外賣吧,讓機器人送過來,我有點餓了。”摟著女人光滑的肩膀,許遠吩咐道。

“好的,獅子頭、蒸蛋、檸檬雞、扣肉、土豆絲……這幾樣可以麼?”胡雪蓉對著手機操作問。

“可以。”許遠點頭,這幾樣都是他比較喜歡吃的,這小胡是有心了。

“下單成功了,十五分鍾內就能送來。”

胡雪蓉把手機扔到一旁,又靠在男人胸膛道:“老公,你說這次我能不能懷上啊?這都一共試了十來次了,到現在都沒成功,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別問我,反正我肯定沒問題,身體棒的不得了,都快是五個孩子的爸爸了。”許遠笑呵呵的道,若再加上大明那邊的孩子,他的孩子總數,估計得有二十個了,可見他身體是沒任何問題的。

“那就是我身體有點問題?”

胡雪蓉俏眉一皺,心裡籠罩一團陰影,但要她去醫院檢查下身體的話,她是不太想去的,畢竟二十來歲的,充滿健康活力的身體,怎麼可能會有問題。

只得一把抱住男人,撒嬌的道:“老公,要不你明天不要去陪你的老婆了,多陪陪我行麼,只要加大頻率,那一定可以的。”

“不行,想都別想,記住自己的本分,不該是你的東西,不要惦記更不要去搶。”許遠板著臉,又對她敲打了一番。

“噢,我知道了。”

胡雪蓉目光闇然的點頭。

很快外賣送了過來。

許遠一邊大口的吃著飯,一邊開啟房間的智慧電視,看了會新聞,但只看了一小片刻,許遠的注意力,便被吸引過去,開始聚精會神的聽著。

至於新聞內容,是關於‘科技發展大停滯’這個議題的,新聞裡的記者,採訪了上百名的頂尖專家,詢問他們藍星的科技發展,究竟有沒有陷入所謂的大停滯,還是說,下一波的技術爆炸正在醞釀當中,甚至已展露頭角,人類很快就會進入全新的時代。

電視中。

絕大部分專家科學家,都否定了‘科技發展停滯’的觀點,認為最多是進步的十分緩慢不夠明顯而已,且就算是停滯,那也是西方國家的停滯不前,華夏這幾十年的發展,絕對是有目共睹的,在短短五十來年的時間裡,實現了三次巨大的跨越,以快到讓無數人反應不過來的速度,實現了無數科技突破,攻佔了所有的科技制高點。

包括2奈米的最新製程晶片製造技術,並做到了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

航天領域,在太空中有大型的空間站,在月星上有科研基地,火星也成功的登陸了,全都領先了另一個航天大國。

軍事領域,有航母近十艘,先進導彈驅逐艦上百艘,核黑魚一打,還建立了智能化的無人軍團,戰鬥力難以想象。

可控核聚變領域,雖然還是沒能實現商業化的運營與長時間的點火,但據說已經看到了成功曙光,只要再過三十年,就有很大的把握搞出來。

汽車領域,做到了電動汽車產量第一,銷量第一,全世界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

人工智慧領域,已是遍地開發,各類智慧機器人數量超過十億臺,取代了超過三億的簡單體力工人,帶來了更大的工業產值。

生物醫藥領域,即將攻克癌症、病毒等多種絕症,戰勝疾病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來。

金融領域,也做到了華夏國的紙幣,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信任和使用的程度,基本擺脫了對綠紙刀元的依賴。

等等等等。

如今的華夏國,說是發達國家、超級大國,一點都不為過,站在了藍星的頂點,是世界第一強國。

只是就算取得如此之多的輝煌成績,完全值得驕傲和自豪。

但有很多華夏網民,還是對未來產生了擔心。

擔心人類的科技發展,走到了盡頭,再想取得重大的突破,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晶片製程無法再做小了,效能很快會達到極限。

比如核聚變似乎很難實現,人類目前還是難以擁抱無限能源的時代。

還有一個最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擺在了所有人類的面前。

資源不足。

藍星上的許多資源,將會面臨開採殆盡,嚴重枯竭的問題。

比如石油天然氣,再過個二十年左右,就真的要基本開採完了。

比如銅,現在價格漲到了15萬元/噸,有朝天價發展的趨勢。

比如稀土礦等,也頂多再用個一百來年的樣子。

以及其他各類資源,若干年後,恐怕都不再是從地下就能開採到的了,而資源稀缺性,又會導致價格的上漲,進而導致商品價格上升,從而進入到一個高物價的未來時代。

最重要的!

還是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始終實現不了商業化的長期執行,就意味著只能發射一枚枚笨重的火箭,進入到太空中,即便實現了火箭可回收的技術,把火箭運載載荷的成本,降低到5000塊/公斤的程度,但送一個60公斤的人類進入太空,就要耗費三十萬,相當於高薪階層一年的收入,若用於開採月星、火星上的資源,估計每公斤的開採成本,也是非常誇張,從而不具有開拓太空的可行性,價效比實在太低。

意味著超過99.9%以上的人類,只能永遠待在藍星之上,繼續承受痛苦的內卷。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現狀?

電視新聞中,被採訪的科學家,大部分是眉頭緊擰,給不出樂觀的答覆,頂多是謹慎樂觀。

感到悲觀的科學家,也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加大力度的,開採出藍星的一切資源,要知道藍星的質量是60萬億億噸,直徑上萬公裡,人類開採利用到的部分,是二十公裡深度都難以達到的表面地殼,如果能想盡辦法,充分利用藍星自身的資源的話,哪怕只能成功利用萬分之一,那也是60億億噸,夠每個藍星人分到幾千萬噸,即只要開採技術不斷提高,單靠藍星自身的資源,是滿足得了上百億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的。

只是人類自身太不團結,內部的矛盾太大了,許多地方,早成了一個個的火爐與地獄,衝突糾紛不斷,彼此仇恨不斷,還有信仰矛盾、人種矛盾等,實現內部團結是不可能做到的。

唯有出現外部矛盾,不得不一致對外的時候,才有凝聚起來的可能,否則早晚內爆。

看完這個新聞後。

思考。

許遠進入到了思考狀態。

或者說,他忽然覺得,以自己手上所掌握的資源,只要好好利用,充分利用的話,再想辦法擁有一百年的剩餘壽命,去做某些事情,哪怕不管是可控核聚變,還是殖民外太空,抑或者實現人類的長生不老,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只要投入海量的資源去做,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甚至可以比國家這類的機構,還要走的更遠。

畢竟他是商業集團,他只需考慮收益,不用去做浪費太多資源的事情。

他可以集中兵力,瞄準一處發力,不必考慮其他。

加之又能掌握大明世界那邊,幾乎一切的資源儲備。

若許遠真的打算擁抱星辰大海的話,說不定真的可以實現。

不過……

站在技術角度,大明世界那邊還是太落後,追趕過程都要好幾十年,效率實在太慢。

若能加快現代社會這邊的技術進步,儘快的搞定可控核聚變、殖民外太空與長生不老,最好的辦法,是想辦法購買現成的先進技術,或者找公司合作入股,實在不行專門提供資金,成為這些行業的投資者也行,只要許遠投入的錢和資源最多,未來這些領域的話語權,自然是許遠最大。

畢竟,他的手裡,擁有最多的就是資源,這是屬於他的巨大優勢。

只是要想利用好這項優勢,就得解決掉兩個大問題。

一是大明世界那邊,資源開採與收集問題,比如鐵礦、銅礦、金銀礦、稀土、鈦礦等資源,他需要想辦法讓人去開採、收集、冶煉,經過許多道的步驟,才能直接進行利用,還得付出不少開採成本,付出時間和精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二是現代社會這邊,如何去掌控和入股那些太空探索公司、核聚變研究機構與生物科技公司,最需要的是一樣東西。

錢。

也就是軟妹幣。

只有這玩意才能買到股份,買到技術,買到控制權,買到無限光明的未來。

一百個億,不夠。

一千個億,不夠。

上萬億,恐怕還是不夠。

反正錢必須越多越好,只有這樣才能透過買買買的方式,達成目標,幹成大事,突破瓶頸,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所以,這意味著許遠得賺錢,賺更多的錢。

假設以五十年投資三萬億來計算,平均每年都得投入六百個億,差不多每天要投入兩億,才能在三十年後、五十年後,取得極為豐碩的成果。

即用錢這種‘資本’,實現征服星辰大海的目的。

屆時成功之後,把可控核聚變、長壽醫療、殖民外太空的核心技術,都弄到自己手中,弄到大明世界一份,那麼兩邊都能進入星辰大海時代,實現文明的晉升。

也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們,不必窩在一個星球上的內鬥內卷,而是前往更廣闊的舞臺發展。

總而言之說來說去就一句話,搞錢,得想辦法搞更多的錢。

而如今許遠藉助神奇之城這個平臺,一年能搞到的錢,是一千六百億左右,這已經相當不錯,勉強夠用,現在打算再開三個新坑,故而每年賺到的錢,得超過兩千億以上,才能基本滿足需要。

最好最好,是增加到兩千三百、兩千五百個億,收入越多,能辦的事情就越多,心裡就越有底氣,唯獨怕的是賺錢少不夠花,搞的又找銀行借錢,債務雪球越滾越大,這是不行的,借債經營不是長久之計。

只是,從一千六百億到兩千五百億,這之間的幾百上千億,怎麼才能賺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天鳳珠寶與服裝以及箱包鞋帽甚至雨傘,這些商品市場,基本都飽和了,不會有多少的增長了,另外有機大米、華夏神牛肉、高階木材和傢俱、茶葉、瓷器等商品,都是比較小眾難以大眾,要想實現營收的大幅增長,可謂非常的困難。

即便增加供應量,降低價格,想辦法促進銷量,營收也增加不了幾百億。

必須得開個全新的專案才行。

且是每年至少帶來五百億營收的新專案。

許遠絞盡腦汁的思索很長時間後,終於面露笑容,感到胸有成竹。

想到了。

他想到了。

銅礦。

下一個重點關注的物件,可以是銅礦,因為銅是最重要的導電介質,沒有之一,電力網路主要就是由銅線構成,其價值如今在鋰礦之上——鋰資源其實能滿足上百億臺電動汽車的電池用量,但銅纜,卻是電力網路的最基本構成資源,但由於世界各地銅礦資源的枯竭,導致價格暴漲到15萬/噸。

如果許遠能倒騰個3000萬噸的量的話,那就是四萬多億進賬,資金問題頓時就解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