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崇禎內帑破產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的糧價崩了。

尤其是許家莊的廉價大米拋向市場後。

糧食價格,別說是維持住十幾銀元每石的天價,就是5銀元/石的價格也保持不住,不得不下跌到3銀元、2銀元乃至1銀元/石,在極短時間內,發生斷崖式的暴跌。

因為所有的囤糧者都在拋糧,只想挽回部分損失,進行止損。

結果天量的糧食湧向市場,就連那些在倉庫裡積壓了兩三年的陳糧,也以極低的價格出現在消費者們的面前。

造成嚴重的踩踏現象,導致更難銷售出去,因為到處都是糧食,且價格一個比一個低。

至於想辦法進行救市,把糧價重新拉上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個他們手上沒有資金。

其次,他們沒有絲毫贏的希望,不可能戰勝許家莊。

《東方時報》上更是說的十分清楚了,許家莊在海外建立的130座糧食莊園,加上福建鄭家的70座糧食莊園,可以一年三熟源源不斷的供應糧食,不分春夏秋冬,平均每天供應近30萬石的大米,保證一整年都不斷供!

這些大米就能養活超過3000萬人。

此外南洋的越南、占城、暹羅、呂宋、緬甸乃至印度等國,都盛產稻米,許家莊的合作商,每年也能從這些國家,花錢購買超過五千萬石的大米。

這大概又能養活近2000萬的人口。

加起來,這些來自海外的糧食,就能解決大明五千萬人的口糧問題!

可以養活大明北方缺糧地區的所有人口!

而大明境內生產的糧食,已經完全能確保自給自足,甚至略有富餘,炒糧客們的糧價上漲邏輯早就破產,哪怕是他們手中囤積的超過4億石的糧食,捂到天荒地老,一粒都不賣出去,大明百姓也不會缺糧食,在許家莊供應的充足糧食保障下,不會餓死一個人。

炒糧客的下場只有一個:血虧或者破產。

而他們原本的打算,這超過4億石的囤糧,就是以5銀元/石的內心底線價賣,價值也至少超過20億銀元。

但現在暴跌到只有0.5銀元/石的十八層地獄價!

資產縮水了九成之多。

故而最近幾天京城中,流傳著諸如此類的訊息:

“聽說京城最大的糧商朱海鬥,昨晚懸樑自盡了,還毒殺了全家老小,四五十口人啊,全部沒了。”

“大糧商張錦浩知道麼?他是英國公府豢養的一條利益之犬,但今天有人看到,張錦浩的屍體從英國公府後門抬了出來,似乎是被數劍刺死,而且可能是英國公張之極殺的,不知官府會不會管?”

“糧商王維玉也出事了,全家老小消失的無影無蹤,應該是逃亡跑路了,不知去了什麼地方,襄城伯府的人在到處找他。”

“哈哈哈,這些奸商死的好,死的好啊,他們早該有此下場!”

“大快人心啊,害我們年年買不起糧食,經常飢餓度日,他們全都該死!”

“我一家已經吃了半年多的紅薯跟土豆了,這幾天終於吃到香噴噴的米飯跟麵條了,終於過上人過的日子了,哎,苦啊,要是許家莊早對這些奸商下手,我們早就過上天天吃白米飯的日子了。”

“是啊,昨天我的工資發下來後,就跑去許家莊的低價售糧點,一口氣買了六石南洋大米,而且終於沒人過來搶米了,我也知道有些便宜的陳米,一銀元能買三石,但我就是要照顧許家莊的生意!”

“我也是,以後我也會儘量只買許家莊的糧食。”

“各位聽說了沒?皇帝陛下,好像也囤了不少糧食,這次也虧了不少,心情不佳,打死了好幾個犯了小錯的太監。”

“真的假的,陛下也炒糧了?陛下不是愛民如子,怎能做出這種事?”

“莫要討論,小心那邊的錦衣衛……”

眾人頓時停止了議論。

……

紫禁城,皇宮中。

最近皇帝朱由檢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也非常的暴躁,極為易怒,確實因為幾件小事,下令打死了好幾個的太監。

連續好幾天沒有睡好,經常失眠,眼睛總是紅紅的帶著血絲,發怒時更有種擇人而噬的感覺,這讓皇宮內的太監宮女們,個個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可謂如履薄冰。

話說這是怎麼回事?

皇帝朱由檢這是怎麼了,明明前段時間,都整天笑容滿面的,怎麼突然變的這麼暴躁易怒?

沒辦法。

他輸了。

輸的乾淨徹底,輸的眼睛都紅了,輸到想要發狂殺人。

現在的他,可以用‘破產’二字來形容,心情自然不可能好。

500多萬銀元的現款沒有了。

皇家理財賬戶上,出現了600萬銀元的挪用虧空。

手頭的糧食倒是有1200萬石——其中的200萬石,是朝廷的文官勳貴,以集體跪求皇帝出手挽救糧價的呼籲下,挪用了皇家理財賬戶上的存款,以3銀元/石的價格,從市場上購買了200萬石的低價糧,確實起到了救市的作用。

但效果只保持了兩天。

再算上方以智那邊欠天下通銀行的550萬銀元,到現在還沒還上。

以及前面三次借款,一共欠下的1000萬銀元。

所以現在擺在朱由檢面前的皇室財務狀況是——

600萬銀元虧空+550萬銀元皇家農莊欠款+1000萬銀元過去欠款,合計總額為2150萬銀元。

唯一的正資產,是那1200萬石的糧食。

但以現在的處於十八層地獄的糧價,這些糧食最多賣出600萬銀元。

還是嚴重的資不抵債!

栽了,這一次他栽了個大大的跟斗,因為一時的貪婪,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

不服!

他心裡當然極其不服!

跟一些輸紅了眼的閣老、大臣、勳貴們,跟這些敗犬們坐一起探討應對之策,討論出了不少的強硬有效的對策。

比如出動官方力量,強制關閉許家莊所有的低價糧售賣點。

比如強制沒收掉許家莊的糧食。

還有的提出全面開戰,出兵滅了江南許家莊,徹底消滅這個禍患的源頭。

總之都是輸不起的不願服輸打算掀桌子的言論。

內帑輸到破產的朱由檢,當然也動過乾脆掀桌子的念頭,但……

輸了就是輸了。

許家莊雖然奸詐狡猾,但用的也是商場上的遊戲規則,用商場上的辦法,贏得了這次博弈,雖然是擊殺了一些打手和衙役,但並不算掀桌子的範疇。

何況就算選擇掀桌子比拼武力,朝廷就會是許家莊的對手麼?許家莊會害怕他們掀桌子麼?

《東方時報》上面也警告道,經過這一次的糧食戰爭,大明全國範圍內的炒糧客們,損失大概在十億銀元左右,已經元氣大傷,且未來兩年別想解套!老老實實放棄炒糧的念頭,回到一些正途上去,而許家莊很快就會建立糧食期貨交易市場,更加規範的約束糧食價格,他們絕不會有任何的翻盤機會。

以後想要實現資產增殖,可以購買海外開發債券,可以開工廠工坊,可以投資實業,甚至存銀行吃利息都行,唯獨在糧食上面搞投機,這是死路一條!許家莊會讓這些投機客虧的傾家蕩產,並告訴他們時代變了,這條發財路不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主要的是,在遏制糧食投機這件事上,許家莊得到了大明百姓的民心,得到了九成以上的支持率,而官員、士紳、勳貴、藩王這些群體,屬於少數,一旦激烈的對立起來,廣大百姓只可能支援許家莊,因為這關乎到他們自身的生存,在生存問題面前,就是皇帝也算個屁。

面對這樣的民意。

朱由檢也只能認賭服輸,把難過後悔憋在心裡。

然後就是怎麼辦?

該怎麼收拾這個爛攤子?

要不要讓王承恩跑一趟,去把蘄春年叫進宮來,好好的商討一番,弄一個解決問題的章程,尤其是皇家理財賬戶上的那600萬銀元虧空,必須得填上才行,因為這些錢不是他的,是別人存在這個賬戶上的,一旦訊息洩露出去,說皇帝把這些錢吞了、用了,導致鉅額虧空,導致可能取不出本金,那可就是驚天的暴雷!

將是對皇室信用的致命打擊!

剩下的近2000萬賬戶存款,也會被瞬間取出擠兌,一分都不會剩。

只是……

他拉不下這個臉啊。

因為就在糧價崩盤的前幾天,方以智跟蘄春年,還有銀行行長顧天賜,聯袂入宮求見,三人一起勸說,建議他立刻拋售內帑中的糧食,不然後果會極其嚴重!

但朱由檢沒聽,沒把他們的建議放在心上。

現在若主動召見他們,承認錯誤,再懇求如何解決虧空問題,這是想想都覺得羞臊不堪,難以接受的事情,畢竟他是個非常好面子的人,更怕受到嘲諷和刺激,尤其是那個蘄春年,嘴裡絕不會蹦出什麼好話來。

拖了兩天之後。

朱由檢終於想到了個不是辦法的好辦法,那就是讓皇后出面,召見蘄春年、顧天賜二人入宮,商量下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不親自出面,站在後面旁聽即可。

而皇后是女人,蘄春年、顧天賜二人,應該會客氣一些,不會提出太過苛刻的條件。

所以這天晚上,朱由檢把自己的這些想法,跟周皇後說了後,希望由她出面,幫忙處理這個爛攤子時。

“陛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周皇後頗為無語,道:“如果不摻和到炒糧當中,又怎會如此鉅虧?還有那600萬銀元的虧空,買的200萬石救市糧,經過調查,全是幾個文官家中的陳糧,連新糧都不是,你被那些文官擺了一道了。”

“朕已下令將他們抄家滅族,只是才抄出百萬兩不到,剩下全被他們窩藏轉走了,朕上大當了!”

朱由檢恨的咬牙切齒。

“許家莊那邊的勸告一句不聽,總被文官們牽著鼻子走,陛下,這次由我出面可以,但以後跟許家莊的合作,陛下都要聽我的,至少要同我商量著辦,不能再聽那些文官的。”

周皇後提出一個要求,她平時跟許家莊的各類人、物接觸較多,《東方時報》也每期都看,往常都是中立態度的她,現在對文官們也是一肚子意見,總覺得皇帝被文官們各種坑騙,尤其是這次的糧食戰爭,簡直被坑的慘不忍睹。

“好,梓潼,朕一定聽你的,一定跟你多多商量!”

朱由檢連連點頭,痛定思痛的道。

“行,本宮明天就跟他們談談,大不了落幾滴眼淚給他們看,總不至於為難我一個女子。”

周皇後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