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周建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週之後。

贛省,九江,廬山。

石牛山以東的一片靠近鄱陽湖口的山地區域,許遠經過一番考察後,打算承包下這個地方。

原因主要是三點:

這個地方交通不便,但又不算特別不便,因為靠近鄱陽湖口,連同長江主幹道,可獲得內河航運上的優勢,利於大型裝置的運輸,且附近不遠就有個新修的機場,乘坐飛機返回泰州十分快捷,另外九江是重要的高鐵樞紐,乘坐動車也非常方便,三個小時之內就到,即離家並不是特別遠。

其二,這個地方人煙稀少,但又不是特別稀少,因為如果當地人太少的話,那簡直就是個與世隔絕般的地方了,各方面都會感到很不便利,想招幾個環衛工都招不到,想下館子吃飯的地方都沒有,更不用說KTV、電影院、快遞站這類的設施,對於這樣的工作環境,只怕開出每月三五萬的高薪,也留不住真正的人才。

所以還是要找個有點煙火氣,各類配套設施都有的地方。

最後就是有點封閉,但其實比較開放的地方,不會產生孤獨落寞的感覺。

因為左邊是廬山3A級風景區,隨時可去山上遊玩。

右邊是鄱陽湖,可以開開遊艇,泛舟於波濤之上,甚至進入到長江之中,也可往南去英雄城看看。

距離最繁華的長江三角洲,也不是十分遙遠,就五百來公里的樣子,可偶爾去一線大城市逛逛,一天之內來回,這比西部偏遠地區方便的多。

氣候較為溫暖舒適,一年四季工廠都可開工。

水資源充沛,電力供應充足——晶片產業需要大量的電力和水。

許遠覺得把“神奇之城”建立在這裡,應該是最合適的選擇,國內比這更好的地方幾乎是沒有。

至於地皮的購買價格,更是可以用白菜價來形容,因為九江市區的房價也就六七千的樣子,這種偏遠鄉下,更不可能賣出多高的價。

許遠便以富商身份,聯絡到當地的招商辦官員,提出要買下石牛山周邊30平方公里,相當於45000畝的土地,要打造一個綜合式的高科技工業園後。

這位四十多歲姓周的主任,驚訝的問道:“你確定是這麼大的工業園,而不是450畝?”

“是四萬五千畝沒錯。”

許遠道:“請問你們能給多少的優惠價,能不能永久承包?”

“如果你是真心要做的話,是真要把什麼晶片廠、電池廠、光伏廠、動力廠都建設起來,要創造幾萬個、十多個萬個高薪崗位,不是在開玩笑的話,土地我們免費贈送,另外還提供各種配套扶持,幫忙聯絡銀行貸款。”

周主任道:“至於要求,那就是依法納稅,每年帶來不少於1萬每畝的納稅額,幫忙解決本地的就業等,當然我們明白合作共贏的道理,在貴公司沒有發展起來前,沒能實現盈利前,我們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這點你完全可以放心。”

“盈利?我投的這幾個全是高門檻領域,至少五年內賺不到一分錢,只會源源不斷燒錢,十年內實現盈利都很渺茫,稅是不可能收到什麼稅的,頂多幫忙解決一些就業崗位,所以你還是想想,該從土地租金上賺多少錢,或者每年收多少租金比較合適,做到旱澇保收,至於我的神奇車輪集團什麼時候賺錢發財,請暫時打消這個幻想吧,短期內是絕對看不到的。”

許遠開誠佈公的道。

“這……”

周主任為許遠的誠實和直白而驚訝,因為別的商人,都是張口閉口前景如何如何好,一定會發財云云,再索要鉅額的扶持和補貼,這個許老闆卻風格奇特,頭腦比任何人都清醒,沒一句大話,也不要求什麼扶持與補貼,反而處處為政府利益考慮,勸他們先確保旱澇保收。

特別。

這人實在太特別了。

周主任的腦中,卻浮出一種念頭:這樣的企業家,說不定能取得成功!

尤其在聽許遠講完他的“重複造車輪”創業理念後,居然沒有感到不靠譜或不妥,反而認為有可能成功。

因為走這種科研路線的話,幾乎沒有專利壁壘,大部分專利遭到淘汰或者過時了,不需要付出多少的專利費。

其次可避免已證明錯誤的技術路線,不可能踩到大坑,從而大大節約研發成本。

再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走的非常踏實,打下的基礎會越來越厚,日積月累之下,一旦追上最先進水平,競爭力不一定會弱,反而會像個內力深厚的高手,給所有人以震驚。

最後,許遠來這個偏僻角落設廠,看似極不明智,其實具有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生活成本等等方面的優勢,至少比大城市裡工廠好太多,在那種大廠裡月薪3萬,過的可能還不如這邊月薪2萬,工廠生產的產品方面,也會具有價格優勢。

只要熬過五到十年的漫長追趕階段。

一旦成功,說不定就是王者降臨!

看好。

這位周建國表示十分的看好,然後就是到縣裡竭力吹捧,願意拿烏紗帽作保,希望能全力扶持神奇車輪集團,提供一切能提供的優厚條件,再加上五到十年的耐心,他堅信,神奇車輪集團定能幹出一番成績,絕不會辜負他們,而他們需要付出的,只是45000畝的非農用山地,以及一場耐心的等待罷了。

於是28日這天。

看到面前這份戰略合作合同,許遠一臉的難以置信,因為提供的扶持條件太優厚了。

一,土地免費使用。

二,前五年免稅,後五年減半收稅。

三,提供水電網路道路等配套設施。

四,神奇車輪集團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後,作為回報,應拿出10%的股份回饋本地。

以及其他扶持等等。

許遠則對周主任道:“第四條我答應不了,我寧願給30億資金買地,也不會讓出股份,我不會讓任何人插手我公司的管理,實在不行就取消合作。”

“行吧,股份就不要了,土地租金的話,你交十億就夠了,但只能管十年,以後每年都得交一億的租金。”

周建國道。

合作就此達成了。

正式籤訂合同後。

許遠不解的問周建國道:“周主任,其實這幾個專案,我自己都不是很有信心,怎麼你比我還積極,還要自信?你不怕這個專案搞砸,你落個大大的處分?”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直覺。”

周建國看著他道:“反正看到你,我就覺得你的創業項目一定能成,就算不是100%,成功率也至少超過90%,是你給了我巨大的信心。”

“別別別,我身上可沒這麼大的魔力,你這麼恭維我吹捧我沒用,反而讓我起雞皮疙瘩,我甚至懷疑,如果你是個女人的話,會不會說對我一見鍾情,已經愛上了我?”許遠不由打了個哆嗦。

“哈哈哈!”

周建國笑道:“許老闆太會說笑了,其實我不是無緣無故看好你,我看過一些相書,略懂相術,發現許總你面相奇特,是百事百成、眾雲從龍之相……”

“夠了夠了別說了。”

許遠趕緊打斷了他,搖頭道:“虧你還是個公職人員,居然搞這種封建迷信?唯物主義不信,反而信這個相那個相,這非常不好,損害你們這個群體的形象。”

“許總,其實相術也可以用科學解釋的,你聽我解釋一二。”

“不聽不聽。”

許遠連連擺手,乾脆拉開一段距離,不想聽他的解釋,內心則暗暗捏了把汗,不由感嘆:民間有奇人啊,這個周主任官不大,年齡不小,這輩子估計就這麼到頭了,沒想到卻在他許遠頭上賭了一把,就因為鑽研了幾本相書,而他這一把,大機率是賭對了。

……

而合同簽訂,支付了十億租金,讓石牛山周邊45000畝土地的使用權開發權,完全歸許遠所有之後。

很快。

許遠就花錢從周邊村鎮,招募了數百名的工人,購買了大批的鐵絲網等材料,讓這些工人,先修建一圈鐵絲網,將整個工業園規劃區包圍起來,禁止任何人畜進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爭取一週時間內就把鐵絲網建好。

這就是工業園區建設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

許遠又去了明末世界一趟,要辦一件可以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大事。

招工!

招募古代的工人,把他們帶到現代社會幹活。

第一批可能就要招募萬人左右。

後面有可能增加到三萬、五萬乃至更多。

讓他們承擔‘石牛山工業區’的主要建設工作,成為‘神奇之城’的建設主力。

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或許會帶來一些難以預料的隱患。

乃至讓穿越到這個世界的古代打工人們,感到難以適應、受到巨大衝擊、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等,這些情況肯定都會出現。

但沒辦法,為節省大部分建設費用,降低創業成本,許遠只能是出此下策,誰讓他是個窮逼,即便擁有一個世界,也實在燒不起那麼多的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