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皇家農莊陷入困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月三日。

北直隸,保定府境內,丁十四號皇家農莊。

“方總管,我們這裡嚴重缺水,兩萬多畝地,只有五千多畝能得到澆灌,其餘的全部旱死了,沒辦法,連續五個多月沒下什麼雨啊,我們拼命的挖井打水,去河邊挑水,但累死累活,只能管到少部分的地了。”該農莊的負責人道。

“今年的糧食產量是多少?”方以智問。

“土豆跟玉米有5萬多石,小麥8000石,加起來一共是6萬石。”負責人道。

“能給陛下上交糧食麼?”

“莊裡差不多有一萬人,這點糧食只夠我們的口糧了,交上去就會有人餓死,要麼沒力氣幹活。”負責人苦笑道。

“我知道了,我會跟陛下解釋,並免了今年的交糧,而你們能做到自給自足,就是值得嘉獎的成績。”方以智給他吃了個定心丸。

“謝謝方總管,謝謝總管!”負責人大喜,莊裡的百姓也紛紛下跪磕頭,感恩戴德。

方以智臉上則沒有多少喜色,反而憂心忡忡,連嘴上都起了多個火泡,喉嚨也幹到沙啞冒煙。

因為這是他視察的第一百多個皇家農莊了。

得到的幾乎全是壞消息。

近乎絕收,需要救助。

嚴重減產,需要救助。

減產,勉強自給自足。

低產,只能少量交糧。

至於取得豐收成績的皇家農莊,目前一個都沒有看到。

話說這怎麼可能?

方以智不是從許家莊引進了大量抗旱高產良種跟農藥麼?

不是購買了不少臺的抽水機麼?

加上精良好用的農具。

以及農莊百姓們抱團取暖,集中力量,共渡難關,取得豐收應當不是什麼難事。

即便做不到大豐收,也至少得是小豐收才對。

話雖如此,但在今年北方大旱的情況下,哪怕方以智拼盡了全力,一刻不停的四處指導工作,但今年皇家農莊的總產量,連實現農莊的自給自足都成問題。

原因之一,為了不‘與民爭利’,避免引起文官們攻訐,皇家農莊佔據的土地,大多屬於旱地,距離水源較遠,灌既較為麻煩,且成本巨大。

原因之二,那就是皇家農莊今年擴張的太快了,數量從一百餘座,增加到了一千座,絕大部分都是新設立的皇家農莊,不僅基礎設施不完善,人才數量不足,招募到的流民百姓也是成分複雜,矛盾眾多,人心不齊,管理非常困難,發揮不出‘人多力量大’的優勢,能取得豐收才怪。

加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旱。

危機。

皇家農莊今年陷入到了棘手的危機當中,不僅無法給皇室上交糧食,還出現了口糧不足的缺口,一旦不能補上這個缺口,方以智嘔心瀝血,一手打造出來的皇家農莊體系,將面臨巨大危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此。

九月五日,方以智不得不回京一趟,求見到皇帝朱由檢,彙報出皇家農莊遇到的嚴峻情況。

東暖閣內。

“陛下,皇家農莊大減產,今年交不上糧食了,反而短缺50萬百姓的口糧,需要得到內帑的救助!”

“旱災實在太嚴重了!臣使出渾身解數,也只能保證少數的皇家農莊高產,而且皇家農莊擴張的太快了,臣根本管不過來,很多方面把不了關,導致不少新設立的皇家農莊管理混亂,弊病叢生,根本無法全力投入到大生產中……”

“陛下,臣真的盡力了!但今年時運不佳的地方太多了,而且不應擴張如此迅速,我們這邊終究不是南直隸,沒有許家莊那樣的有利發展條件,若是江南水多的地區,定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方以智低著頭,像是個打了敗仗的將軍,不得不強調今年遇到的種種不利於皇家農莊的狀況。

“愛卿你不必自責,坐下慢慢說吧,朕相信你。”

看著明顯瘦弱黝黑了許多的方以智,用沙啞疲憊的聲音彙報,朱由檢不由有些心疼,當即招呼著他坐下,溫言安撫了一番。

其實朱由檢絕不是那種好脾氣好說話的人,尤其是厭惡畫大餅和欺騙,辦事不力也會受到嚴厲懲罰,被千刀萬剮的袁崇煥就是個前車之鑑。

如今方以智的《皇家農莊計劃》也實施三年多了,距離五年期滿只剩兩年了,卻遭遇了嚴重的翻車,今年交不上一粒糧食不說,還得內帑掏出錢糧,救助50萬的莊民百姓,對內帑來了個反向吸血,要增加皇帝的負擔。

若擱在早年,朱由檢定會勃然大怒,即便不下令把方以智斬殺,也肯定丟官撤職,一擼到底,再也不會得到重用,只能坐冷板凳。

這次朱由檢卻非常寬容,不僅安慰了方以智,還說他自己也有點責任,不該過於急躁,若是選擇穩妥,皇家農莊的數量,今年少擴張一些,只增加個一兩百座,說不定情況會好很多云云。

話說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麼?朱由檢也會主動承認錯誤?

沒辦法。

現在是公共知識的時代,早在三月份,《東方時報》就提前預料到了旱情,描述了問題的嚴重性。

到八月份,《東方時報》也不知是從哪裡蒐集到的資料,得出河北糧食減產45%的資料,即普遍減產一半,那些灌既條件較差地區只會減產更加嚴重。

而如今皇家農莊的數量,增加到了一千座,收容的莊民百姓約700萬人,但在今年嚴重的旱情之下,方以智依然能確保650萬莊民的口糧供應,只出現50萬人的糧食缺口,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對比那些糧食缺口達四五成比例的地區,這不是一場敗仗,而是相當出色的成績,是幫朝廷減輕了負擔。

應當得到誇獎和鼓勵!

“愛卿,50萬人的口糧不必擔心,朕會從內帑中撥款,從許家莊購買一批平價糧,解決缺糧的問題,《東方時報》說明年旱情極可能會延續,所以你明年的目標,是實現皇家農莊的自給自足,若能少量上交更好,擴張就不要再搞了,一千座皇家農莊已經足夠了。”

朱由檢頗為大氣的說道,今年江南地區大豐收,上繳的錢糧更是達到了2400萬(其中許家莊就佔三分之一,並送入到內帑中),佔大明財政總收入的九成以上,可以看出現在朝廷有錢了,能辦的事情更多了,但對江南的依賴也更大了,這絕不是什麼好事。

“謝陛下!”

方以智感激涕零,但又馬上咬著牙,滿臉不甘的道:“陛下,除了補上糧食缺口,能不能再給臣500萬銀元,臣要對至少五百座的皇家農莊進行改造,今年冬天就開始抗旱準備,挖大型的儲水窖、挖更深的水井、修大量的攔河水壩,想盡一切辦法的留存水源,用於明年的灌既。”

“陛下,臣明年的目標是,要讓五百座以上的皇家農莊,全都取得豐收,不僅實現自給自足,還至少要將1000萬石糧食送入內帑,陛下,現在北方糧價很高,種糧有利可圖,就算只賣1塊銀元/石,陛下的500萬銀元投資,也至少換回一倍的回報……陛下,就讓我大幹一場吧,臣絕不會再讓陛下失望的!”

不甘。

方以智非常的不甘。

並且他也是那種百折不撓、絕不服輸的性格,今年失誤翻車了,那就總結教訓,解決問題,明年一定要取得大勝利大豐收,給皇帝陛下一個大驚喜!

所以他想加大投入,大幹一場,明年打一個翻身仗。

“500萬銀元?”

朱由檢嚇了一跳,今年皇室的各項收入加起來,大概是一千萬左右,方以智開口就要啃掉一半,要拿去打翻身仗,這種拼搏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要的實在太多了。

“陛下,這一點都不多……”

方以智則解釋,五百萬銀元分攤下來,每座農莊就分到一萬而已,水利設施的建設卻是工程量浩大,這已經是非常非常省了。

朱由檢頓時後悔,早知道投入要這麼大,搞這麼多的皇家農莊幹什麼?如果旱情再持續個三五年,豈不是要長期投入,每年都要花不少錢,進賬卻不一定很多。

另外別看他的內帑中現在是有錢了,但進賬越多,開銷越大,比如年底過年的開銷,訓練五萬新軍的開銷,再時不時的被文官敲詐勒索,被喊窮叫慘的藩王宗室敲詐,還有賑災賑濟方面的開銷等等,只要一個不注意,或者耳根子一軟,這些錢就一眨眼就花光了,因為那些人敲詐內帑,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了,總能想到辦法達到目的。

或者想辦法在短時間內,把戶部國庫裡的錢糧花光揮霍光,到年底就花的一乾二淨,至於明年上半年該怎麼辦,就看能從皇帝這裡敲詐到多少了,朱由檢卻拿他們沒什麼好辦法,誰讓大明財政歷年積欠無數,要花錢的地方又太多。

“愛卿,朕沒錢,要不給你50萬銀元,解決五十座農莊的灌既問題,保證明年能自給自足,等所謂的小冰期過去了,就可以進入大發展的階段了。”

朱由檢道,他格局不夠大氣的一面又凸顯出來了,雖然皇家農莊非常重要,糧食非常重要,但今年要開銷的地方太多了,年底也打算過個肥年,五百萬銀元不可能拿得出來。

“才這麼一點?”

方以智頓時失望了,被澆了一盆涼水,區區五十萬銀元能幹什麼,給一百萬也會好上很多,至於能賺一倍的光明前景更不要了,居然只要求能實現保本經營就行。

這還是那個雄心勃勃,一心要中興大明的英明皇帝麼?

“陛下,既然內帑沒錢,不如再找天下通銀行借錢吧,以皇室名義擔保,五百萬銀元肯定是能借到的。”方以智又出了個主意,借錢。

“不行,不能再借了!”

朱由檢卻立刻拒絕了:“許家莊的錢沒那麼好借,會附帶不少的條件,朕上次就上當了,把‘自由修路權’讓了出去,誰知裡面竟有那麼巨大的利益,現在若是再借,只怕會有更大的陷阱。”

“那我以個人名義借錢行不行,至於擔保物,就拿皇家農莊擔保,如果還不上錢,就讓許家莊派人接管皇家農莊,不知這點陛下可否授權?”方以智又道。

“這……”

朱由檢遲疑起來,甚至產生猜忌,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皇家農莊,轉讓給許家莊,這是不是一場套路和陰謀。

“陛下,臣一心辦事、殫精竭慮,只想給陛下帶來無數錢糧,想助陛下強盛大明而已,難道臣的這一片赤誠之心,陛下也要猜疑麼?”方以智跪了下來,無比失望與傷心的道。

“愛卿,朕不是這個意思……”

朱由檢一臉羞愧,把他扶了起來,當即同意他的要求,允許他以個人名義去天下通銀行借款,但不能以皇家農莊抵押,若實在還不上,內帑會進行託底,把錢還上。

“謝陛下。”

方以智這才感到滿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