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震驚問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七年,三月八日,上午八點時分。

大明境內的京城、天津、南京、濟南、揚州、杭州、蘇州、成都、武昌、泉州、廣州等三十八城。

加上許家莊的零號莊園與海港城。

一共四十處的地方。

無數經過培訓的專業報童走上街頭,手裡抱著大疊的報紙,用他們清脆響亮的嗓音,大聲的進行叫賣:

“《東方時報》,世界盡曉。”

“第一刊今天正式發行!”

“天下大事無所不知,天文地理無所不包!”

“今天頭版頭條是《小冰期影響將於近年達到高峰,務必提前做好抗災防災工作》,文章說今年極有可能南方大澇、北方大旱,糧食安全問題極其嚴峻,若應對不當,很可能爆發大範圍的饑荒。”

“次版內容將為你介紹全球地理概況,讓您瞭解我們腳下的這個星球,並印上精美的全球地圖一張。”

“您想瞭解大明的人口、經濟、人均壽命、糧食產量、男女比例等基本狀況麼?不必行萬里路,許家莊數千調查人員半年多心血之大成——《大明基本狀況報告》,將讓您對大明如今之現狀胸有成竹。”

“西方列國全面戰爭,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短期內看不到結束跡象,並將繼續影響與大明的貿易來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即便受西方戰爭影響,去年的大明對外貿易活動,依然賺到相當於1500萬銀元的收入,欲知詳情,請看第五版面的文章《崇禎六年大明外貿報告》。”

“許家莊《三年十萬裡修路計劃》已全面開始實施,有合作意向者,可申請加入該項計劃,凡是積極投資者,定能為您帶來豐厚回報!”

“七文錢,每份報紙只要七文錢(報童賺兩文,若不好買則賺一文或不賺),足足三張的四開大紙,還額外附帶一張兩千字簡繁對照表,第三版的世界地圖也可裁下收藏,還在猶豫什麼,買到就是賺到!”

聽到報童們的這些叫賣聲音。

別說是那些識字的群體了。

就是不識字的文盲、半文盲群體,也耳朵一豎,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有些閒錢的,甚至會忍不住買下一份,請識字的幫忙讀一讀。

……

京城。

國子監太學生陳子達,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正在路邊攤吃早餐的他,聽到報童的叫賣後,嘴角不由露出一些不屑。

其實報童們在三天前就開始預熱了,但發的只是宣傳單,說《東方時報》即將震驚問世,將給大明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引領進入一個公共知識時代云云,反正講的天花亂墜,要多誇張就有多誇張。

但他陳子達就是不買賬,就是不看這個所謂的《東方時報》,堅決不會購買,絕不會受到影響被其洗腦。

因為這是又從許家莊流傳出的新鮮事物,不用看就知道是有毒有害的大毒草,而許家莊的各類所作所為,是要刨了聖人道統的根,是要建立商人唯利是圖的秩序,這是絕對不能容忍,必須堅決抵制的。

國子監內就有相關的規定,所有的太學生,凡是購買了腳踏車、機械手錶、打火機之類奇技淫巧之物的,發現一次警告,發現兩次嚴厲警告,發現三次開除處理,必須與來自許家莊的一切進行切割,以捍衛聖人道統。

陳子達便是一位堅定的抵制派!

每次有什麼抵制許家莊的活動,他都是衝在最前面、跳的最高的一個,並毫不猶豫的舉報了三位同窗好友,並導致其中一位被退學,陳子達不但沒有絲毫的愧疚,還發誓要舉報更多的人,為淨化國子監風氣做出更大的貢獻。

不過……

他還是忍不住被報童叫賣的內容給吸引了。

所謂的小冰期是什麼?

全球地理概況,難道人們腳下所站立的是一個大球,這何其荒謬?

西方列國正在發生戰爭麼?為什麼會打起來?

還有大明的基本狀況又是怎樣,什麼人口總數、糧食產量、人均壽命之類的,許家莊一商人勢力,能比朝廷瞭解的還多?

大明外貿去年賺了1500萬銀元,為什麼我不知道?搞外貿難道這麼賺錢麼?這些錢被誰賺走了?

至於許家莊的修路計劃,他不感興趣,但是從許家莊過往的在商業領域取得的成功看,應該會有很多商人申請合作。

總之聽了報童的叫賣內容後。

陳子達雖然多次產生了捂住耳朵的衝動,但還是忍不住心癢了。

腦袋裡冒出了許多的問題,都想到得到相關的答桉。

又聽到一份報紙只要七文錢,還不夠他吃一頓早餐的費用。

再又瞥到《東方日報》那印刷精緻、色彩華美的版面。

“我買一份。”

“給我來一份。”

“我也要一份,不,來兩份。”

“我要三份。”

因為價格便宜,那報童手中的《東方時報》,很快賣出了十幾份,有的人甚至購買不止一份,因為這報紙用料十足,拿回家包包東西、上廁所擦擦屁股、給孩子練毛筆字等,用途非常廣泛,絕對不虧。

看到眨眼的功夫,報童手中的報紙少了近一半。

陳子達坐不住了,趕緊起身朝報童走去,並快速的排出七枚輕錢,遞到報童的面前道:“給我也來一份。”

“好的,給!”

帶有好聞墨香的《東方時報》,落入到陳子達的手中,讓人忍不住多聞了幾口,心裡則暗暗道:批判,我這是為了批判許家莊的謬論也,絕無被其影響之可能,等看完後,再用作擦屁股也。

不過排版整齊清晰的文字,美觀鮮活的圖片,光滑堅韌的紙張質量,只是這些品質,就讓他產生了收藏下來的想法,不管其內容如何,至於擦屁股,想想就有一種暴殄天物的不忍之感。

找了一間茶館坐下。

點了壺熱茶,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起了報紙的內容。

對於陳子達這個文化水平的人來說,簡體字對他沒有太大的閱讀門檻,稍微掃一邊簡繁對照表就行,白話文就更沒問題了,還有各種標點符號的使用,更是降低了燒腦程度,連續看幾千字,都不會有任何頭暈目眩的感覺。

即便如此,這一刊的《東方時報》,依然讓陳子達看了足足一個上午。

不是因為文章複雜理解需要一個上午,而是裡面的內容讓他震驚了一上午。

“在西部高原的抽氣機作用下,正常情況下,大明大部分區域都能實現風調雨順,四百毫米降雨線以東集中了絕大部分的人口,但受到週期性的小冰河氣候影響,中緯度高壓在北方長期徘迴,南方水汽難以北上,只能停留南方,最終形成南澇北旱,全面受災的情況,今年定會愈演愈烈,直至到達某個拐點……這、這胡說八道,妖言惑眾,不知所云!”

陳子達感到瞠目結舌,但這篇頭版頭條的文章中,又例舉出了漢末、唐末、元末等朝代的例子,提供了無數的參考資料,證明了氣候週期性異常的規律,從根本上否定了儒家那套天人感應的理論,偏偏還有理有據,邏輯自洽,文章中說的王朝末年人口大滅減,從幾千萬人減少到幾百萬,十不存一的末日慘狀,更是讓他忍不住打個哆嗦,感到毛骨悚然。

“假的,全是假的,全是瞎編的,不足為信。”

陳子達搖著頭極力的否認,但面對那一組組的資料,一段段的參考資料,以及大明近些年已經能觀察到跡象,無不證明這篇文章的權威性,讓陳子達感到越來越心虛,越來越不敢面對。

後面的幾篇文章也都是如此,都可以用資料詳實、論據充分來形容,而且圖文並茂,簡明直觀,毫無生澀難懂之處,且允許質疑,願意做出修正,但大致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比如大明的總人口為2.137億。

男女比例為111比100。

人均壽命38.5歲。

人均糧食僅365斤。

國民生產總值約為26.7億銀元(其中許家莊佔40%),但貧富差距非常巨大,富人階層佔一成,中產溫飽階層佔三成,貧困之家佔六成。

此外還專門介紹了大明的外貿海貿情況。

等等等等。

看完了這些文章之後。

陳子達的大腦之中,建立了對這個世界的大致輪廓,建立了對大明帝國的基本輪廓,且包括民生經濟等方方面面,即便他不認為都是正確的,但確確實實幫他建立了一套世界觀、大明觀。

更像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讓他彷彿立於宏觀視角,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有了巨大的收穫。

哪怕陳子達打心底裡不想承認。

……

下午。

陳子達將這份《東方時報》摺好,小心翼翼放入自己的衣兜中,然後鬼鬼祟祟的回了國子監,盡力避免被同學或者老師發現,他買了跟許家莊有關的物品,尤其是這份報紙,對腦袋裡的固有觀念衝擊極大,肯定是最嚴厲禁止之物,一旦被抓到,後果定然十分嚴重。

回到住宿之處,將報紙藏在隱秘之處,待到偶爾有空的時候,再拿出來看看——陳子達打算收藏這份報紙,而不是撕掉或者銷燬,因為他隱隱意識到,不遠的將來,這份報紙的意義或許會很重要,保存起來比較好。

但就是他的這個舉動,被同舍的一位舍友偶然看到,然後毫不猶豫舉報了他。

傍晚。

國子監,大成殿內。

面對祭酒、司業、監丞三名最高負責人組織的三堂會審。

以及數百同窗同學憤怒與失望的目光。

跪在地上的陳子達,只得重重低下頭顱,乖乖認栽,而他經常舉報他人,今天只能說報應不爽。

“失望,老夫對你太失望了,作為國子監最好的學生,你竟然也會做出這種事情。”祭酒周昌儒痛心疾首。

“子達,這個《東方時報》,是誰讓你買的,誰蠱惑指使你的?背後可有隱情?”司業李知節比較喜歡這個學生,頗有維護之意。

“開革,藏匿許家莊精神之毒物,這個學生無可救藥,必須開革出去!”監丞胡守恆板著一張黑臉道,雖然國子監的規矩是犯錯三次開革,但陳子達這次犯的錯太重了,只能一票否決。

“陳子達,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我趙學龍看走眼了,從今日開始,我要與你割袍斷義,以後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虧我還以為你是個堅守正道的君子,沒想到也會窩藏許家莊的毒物。”

“失望,陳兄你實在叫我太失望了。”

“叛徒,你就是聖人門庭的叛徒!”同學們也紛紛劃清界限,對他口誅筆伐。

“各位師長,這份報紙就是我花七文錢買的,無人指使,內容也都看完了,不論如何責罰,子達都甘願接受,絕無怨言。”跪地上的陳子達老老實實道。

“你——”

祭酒周昌儒拿著手裡報紙,恨不得一把撕得粉碎,但還是忍住沒撕,至於如何懲罰,監丞胡守恆主張開除,司業李知節希望再給陳子達一次機會,這種1:1的局面下,陳子達的命運,就握在了祭酒周昌儒這關鍵的一票中。

想了想,周昌儒道:“這個所謂的報紙,我帶回去試毒一番,若情況嚴重,務必開除!若尚有可救藥,便再給一次機會。”

胡守恆與李知節點了點頭,贊成了這個方案。

當晚。

拿著報紙回去的祭酒周昌儒,試毒了足足一晚,把黑眼圈都熬了出來。

更是在藏書庫中,查詢了無數的文獻資料,想要證明《東方時報》上的那些謬誤,結果大部分都能對得上,即便有少數幾處不對,也無傷大雅,起不到全盤否定的作用。

反而在不斷左證《東方時報》中提出的什麼小冰期之類的重大觀點,讓他也差點發生動搖。

最後只得停止查資料的舉動,因為再查下去,他腦中的固有觀念反而堅持不下去,只會證明許家莊大機率是正確的。

於是陳子達僥倖過了這關,得了個記大過的處分。

但《東方時報》第一刊造成的轟動式影響,這才剛剛開始,其掀起的輿論反響,即將席捲整個大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