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張谷豐的震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式武器具體是什麼武器,許遠沒有透露,只說過段時間就知道了。

等他從現代社會採購的無縫鋼管、加工機床、硝酸鉀、白糖等裝置和原材料,全部到貨之後,才好召集一批的工匠,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在此之前。

護莊隊員的招募工作可以開展,1000人的招募名額,就在11座的莊園範圍內挑選,良家子優先、憨厚老實者優先、有家室者優先,又以護莊隊每月最少10塊銀元的待遇,每天大魚大肉的伙食,就算平時訓練辛苦一些,也不怕招不到人。

“是莊主,我先把人招齊,進行三個月的基礎訓練,等新武器到位,戰鬥力很快就能形成了。”

趙陽點頭敬禮道。

……

警訓處的視察結束。

將一千新護莊隊員的招募工作佈置下去。

處理完這些事務後。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

許遠的工作重點,放到了各個莊園的春耕工作之上,親自參與部署,要在五月之前,投入一切可投入的資源,爭取完成所有土地的春播。

因為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問題在所有問題之上。

只要有足夠多的糧食,就能養活足夠多的人口。

就有餘糧飼養大批的家禽牲畜,從而獲得足夠的肉蛋奶。

也能養活大量的工人、脫產軍隊與管理人員,進而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具有更高的戰鬥力,以及更好的組織動員能力。

四月二十日,許家莊的春播率先完成。

為支援其它莊園的春耕工作,許家莊的三十臺翻耕播種機,分成了三隊,分別前去支援離許家莊最近的1號、2號、3號新莊園,加快這些莊園的春播進度。

轟隆隆的巨大噪聲中。

翻耕機吐著黑黑的尾氣。

在無數農夫驚駭的目光中,在平坦的田地之中,開始了它們的工作。

3號莊園。

普通莊工張谷豐,今年38歲的他,不僅已經當上了爺爺,而且種了大半輩子地的他,是個老莊稼把式,村裡沒幾個人的地能種的比他還好。

以水稻為例,別人家的一畝田,最多打300斤的穀子,他家的田至少能打350斤。

同樣是下等的瘦地,經過他的打理,五年後能變成中等的好地,而種地水平差的,便是上等的肥地,也能折騰成下等的瘦地。

種地,真的是一項技術活,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勝任的工作。

要想種好一塊地,需要精耕細作,需要耗費頭腦和心血,更需要十分豐富的經驗,以及最重要的勤勞。

沒錯,勤勞!

張谷豐就是一位非常勤勞的農民。

水稻生長期間,別人只拔三遍的雜草,但他會拔五遍,甚至七遍,要比別人多兩三遍。

水稻拔節期間,遇到乾旱缺水,別人挑水只在白天挑,晚上休息,但他會忙到半夜三更。

水稻灌漿期間,別人會往田地施加一百斤的糞肥,他會施加兩百斤左右,會為此而到處收集人畜糞便。

另外他家還養了五十多只的雞鴨,他經常會驅趕這些雞鴨,去吃田裡的害蟲,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傷害——這便是他頭腦聰明的地方,是很有效的增產小妙招。

但就算他這樣的華夏大地的優秀農民代表,就算他家有十二畝半的上等肥田,每年能打四十多石的穀子,按理足夠養活一家十口,但過去幾年,他家的日子卻越過越艱難,家裡的米缸從沒有滿過,只有越來越空。

吃飽飯的天數越來越少,半飢餓的日子越來越多。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明明他已經很勤奮了,才38歲的他,就已經勞累到半頭白髮了。

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個,這些年氣候反常,經常乾旱,田地產量確實受到影響。

其二,朝廷的加派越來越多,以前一畝上等肥田的夏稅,說是只收三十分之一,只要交一斗二升的稅就夠了,但實際至少要收二斗五升,還有淋尖踢斛等潛規則,實際負擔是收成的十分之一左右,這還不包括丁稅(即人頭稅),以及官府的徭役攤牌,負擔已經很大。

現在呢?

遼響加到了每畝地一分二釐銀,看似不多,但在秋收季節,奸商出的這點銀子,能買兩鬥糧。

再加上各種雜稅、攤派,亂七八糟的稅種,農民總收成的三分之一,不屬於他們自己。

其三,自萬曆年間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後,田地由徵糧改為徵銀,官府不再直接收糧食稅,只收白銀抵稅,這給了奸商們鑽空子的機會,一旦到了糧食成熟季節,就大肆壓價,到了糧食短缺之時,又十倍百倍的加價。

又由於崇禎時期,海外白銀流入大明明顯減少,導致市場流通的白銀稀缺,通貨緊縮,農民獲得白銀的代價更高。

種種因素綜合之下。

像張谷豐這種原本日子過的還不錯的農民,負擔從原來的三分之一,至少增加到一半以上。

加之家裡的人口也比較多,這些年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

雖然自從許家莊建立後,去年他也想辦法買到了一種叫做“懶人稻80”的優質稻種,直接把種子撒在田裡即可,出於謹慎,他只種了一畝的懶人稻,當年收穫稻穀540斤,創下他個人的畝產記錄。

但增收的一百多斤稻穀,不僅沒讓他多吃兩天飽飯,因為去年村裡有幾戶村民把田地託庇到張舉人名下,官府為了完成徵收任務,給他家的攤派又增加了,而他一介農夫,沒有任何資本跟舉人老爺鬥,結果去年到十月家裡就斷了糧。

把五十多只的雞鴨全部賣了,換成糧食,配上野菜,也只勉強支撐到十二月。

只得跑到許家莊借了幾鬥米,勉強熬了過來。

今年許家莊擴張了,張谷豐沒怎麼考慮和猶豫的,就加入了許家莊,原因很簡單,他都如此勤奮了,面臨的下場依然是餓死,不加入集體莊園還能怎麼辦?至少這裡旱澇保收,不太可能餓死。

不過加入集體莊園後。

對莊園的經營模式,張谷豐能看出其中好的方面,認為非常先進。

比如全面平整土地,剷除田埂,拆除部分村莊房屋,搞集村並莊,這些舉措之下,有效耕地面積至少增加了25%。

但又拿出三分之一的寶貴田地,作為牧田,用於畜牧用途,這讓他著實理解不了,如今糧食給人吃都不夠,哪裡還有地種飼料給牲畜們吃,這不是糟蹋田地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什麼工分制,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一天只幹九個小時,只要完成了工作量,就能拿到相當於一錢銀的10個工分,這簡直是在搞善堂,才幹那麼點活,怎麼值得了一錢銀子?一天至少得幹14個小時才行,不然照這麼下去,這個莊園早晚會垮,因為莊主根本不會算賬。

想到這裡,張谷豐便憂心忡忡,他覺得許家莊真的挺不錯的,那位許莊主更是個菩薩般的好人,只是照這麼敗家下去,估計撐不了多長時間,到時他又不知該怎麼辦了。

嗡嗡嗡~

一陣轟隆聲傳入他的耳朵。

緊接著在旁邊不遠的滿是雜草的水田裡,他看到一臺臺龐大的噴著黑煙的鋼鐵怪物,一邊靠著幾個巨大的輪子前進,後面的金屬旋切裝置,也在快速的旋轉,將水田表面的雜草連根切碎,並將一尺下的土壤翻到表面,打成黃色泥漿,完成了翻耕。

再將一粒粒的懶人稻種子均勻播下。

一路走。

一路翻耕。

一路完成播種。

以相當於人類慢跑的速度,不一會的功夫,便完成大半畝的翻耕播種工作。

粗略估計,一臺這種鋼鐵怪物的工作效率,至少相當於300個莊工!

“這……”

“這是何等可怕的種田怪物?”

張谷豐目瞪口呆,兩腿一抖,差點給這些翻耕機跪下,而一些見識狹窄,從未見過這類農用機械的莊工,已經跪伏在地,或不停的磕頭跪拜,像是看到了神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