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曾天順養牛翻身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家莊糧食獲得大豐收,這樣值得高興的好消息,其實不止這一個。

佔用土地約120萬畝的許家莊畜牧業,也取得巨大發展,也可以用大豐收來形容。

其中生豬的存欄量達到28.6萬頭。

牛的存欄量超過了12.9萬頭。

綿羊、山羊存欄量達到8萬多只。

馬的數量約為1萬匹。

驢和騾子的數量約3萬多頭。

雞鴨鵝兔的數量之和,超過了500萬只。

再加上海港城捕魚船隊,今年至少能實現30萬噸海魚海鮮的捕撈量。以及在澹水湖泊河流中,也能捕撈2萬噸左右的澹水魚蝦——江南魚米之鄉不是白說的。

以上全部統計在一起,都算作肉類範疇的話,今年大概能供應出37萬噸的各種肉類。

當然除去加工損耗(毛皮、內臟、頭部、骨頭大部分是不要的)、銷售出去以及被許遠帶走的一部分,估計只有22萬噸的實際食用量,再除以許家莊如今210萬出頭的人口。

人均食肉量,將會歷史性的達到104.76公斤,成功突破一百公斤大關!哪怕把魚類排除在外(其實魚蝦一般不算作肉類),只把豬牛羊雞鴨鵝兔等算作肉類,今年出欄約5萬噸的量,除以許家莊總人口數,人均食肉量也達到了23.8公斤,距現代社會華夏人均45公斤的食肉量,並沒有相差太遠,達到了一半多。

在畜牧業方面,再努力發展個幾年,人均五十公斤每年的食肉量,一定能夠達到!

實際上。

透過各種各樣的鼓勵措施,以及許家莊的高度重視下,不僅許家莊自身的畜牧業在飛速發展,也引起了不少地主士紳與周邊村鎮的重視,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成果。

……

崇禎五年,九月三日。

興化縣,3號莊園旁邊的豐樂村,村外的曾氏養牛場。

經過六百多天的精心飼養,曾天順養的45頭安格斯公牛與5頭安格斯母牛,在體重上全部達到了出欄的標準,都超過700公斤,接近最成熟的狀態,而養了18~22個月的安格斯牛,其肉質是最嫩最好吃的,能賣出最好的價格。

所以經過反覆權衡之後。

哪怕知道這些安格斯牛,還能再養幾個月,讓它們多長一兩百斤的肉,但很快就要降溫入冬了,地裡的巨菌草產量大降,提供不了足夠的飼料,他就只能掏錢去買玉米、紅薯、黃豆等粗糧了,養殖成本會大大提高。

另外他欠許家莊‘天下通銀行’的無息貸款,已累積到500銀元了,如果欠債期超出兩年,銀行就會開始計算利息了,畢竟銀行已經仁至義盡,不可能一直優惠下去。

就算還沒有開始收利息,足足500銀元的欠債,也快把曾天順壓的喘不過氣了。

加之就是把牛再養大一些,因肉質下降,反而賣不出高價,有點得不償失。

最後,咬了咬牙,曾天順做出了賣掉45頭安格斯公牛的決定!(5頭母牛全都懷孕了,明年就能產下小牛和牛奶,自然不可能賣掉)

許家莊畜牧業合作會,則以90文/公斤,每頭安格斯公牛算五百公斤肉(這折算率超過七成了,非常公道),再乘以45頭的數量,合計支付了2025塊銀元的購買費用。

銀行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幫忙抵消了曾天順的所有欠款。

故實際到手的現金是1525塊的銀元,用一口布袋裝著,非常沉重,發出譁譁譁的清脆聲響。

更引起周圍一片羨慕嫉妒的目光。

曾天順手裡拿著錢袋子,目光不捨的看著那些被牽走的公牛,他精心飼養了六百多天啊,每天都跟這些牛待在一起,像養育自己的孩子般,竭力保證了它們一頭不死,早養出非常深厚的感情了。

現在它們出欄了,被賣掉了,換成一大袋的銀元,雖然高興,但也有種空落落的很是不捨的感覺,因為他渾渾噩噩了一輩子,從沒有如此認真的去做一件事,真的是孤注一擲,投入了自己的一切,此刻也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但他居然悵然若失,沒有興奮狂喜的感覺。

不過接下來幾天,他出名了,曾天順養牛翻身的事蹟,不僅轟動了不少村民親眼見證的豐樂村,也轟動周圍的十裡八鄉,最後越傳越遠,方圓百里內都傳遍了。

而‘翻身’這個概念,古代封建社會的底層百姓是很難理解的,但經過許家莊這些年的刻意宣傳,很多百姓也瞭解了什麼才叫翻身,即:常年可以溫飽,三天吃一頓肉,住磚瓦房,天災仍可自救,活的有自由有尊嚴,官府權貴無法欺壓。

對這個翻身的標準,所有第一次聽到的百姓,無不目瞪口呆,然後瘋狂搖頭,太高了,這標準太高了,他們永遠不可能翻身!只有子孫們透過努力讀書,考上舉人進士,才可能達到這個翻身標準。

普通人要想翻身,那是在做夢!

不過自從許家莊出現後,只要加入許家莊,成為許家莊的莊民,在許家莊的庇護下,就能過上翻身的生活,這是一條不錯的改變命運的道路。

只是許家莊不是想加入就能加入的,在許家莊沒有進行擴張,且不是恰好處於許家莊擴張範圍內的百姓,是想加入都不被允許的,只能以外來打工者身份,在許家莊園內打打工,賺些工錢,勉強算個半翻身。

但現在,一條實打實的翻身捷徑就在眼前,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借鑑。

那就是學習曾天順,以養牛致富翻身!

區區十五畝的巨菌草+一畝的土豆田,這點工作量誰家打理不過來?

只需伺候五十頭的安格斯牛,兩年不到出欄,便淨賺1500多的銀元。

有了這筆鉅款,磚瓦房能蓋起來了,溫飽能實現了,一天吃三頓肉都沒問題,媳婦也能娶到了,孩子生十個都能養活!

若遇到官府胥吏欺壓,就找許家莊告狀,求許家莊幫忙做主,曾天順去年就遇到過官府胥吏不要土豆,要牽走他牛的麻煩,但許家莊果斷插手!官府欺壓失敗,不得不賠禮道歉。

即只要離許家莊園較近,並與許家莊建立合作,便可得到許家莊庇護,可以活的有自由有尊嚴。

而以上這些,如果還不叫翻身,那什麼才叫翻身?

所以曾天順翻身成功的事蹟傳播開來後,過來找他交流探討養牛經驗的人絡繹不絕,少則幾十,多則上百,某次甚至一整個村幾百號人都過來了,都表示想跟他學養牛,問願不願意教他們,眼中都閃爍著對翻身的渴望。

曾天順不堪其擾,極不耐煩,更不可能把自己的養牛技術傳授給他們,若是這麼多人都學會了養牛,以後牛肉還能賣上價麼?他豈不是再翻身一百八十度,又重新回到過去了?

好在許家莊的格局比曾天順大得多,當即散播出一個訊息:許家莊畜牧業合作會將開辦一個五百人的養牛培訓班,只要湊的出150兩的起步資金,誰都可來免費學習養牛,凡培訓合格的,天下通銀行會給予500銀元的信用額度,並跟蹤養牛戶的養殖進度,一筆筆的發放貸款,且兩年內免息,牛出欄後會全部收購,也可賣給他人。

譁譁譁~

雖然報名門檻有點高,但培訓班還是瞬間就報滿了,一波養牛致富的風潮,正在席捲開來。

而曾天順的生活還在發生變化,他身邊多了個女人的身影,這個同為豐樂村的,大家稱為王寡婦的女人,丈夫早死,今年三十三歲,比曾天順小了足足十歲,且風韻成熟,頗有幾分姿色,受到不少單身漢的惦記,若不是她性格潑辣剛烈,還有兩個兒子拼命保護,在這個世道,只怕早就承受無數羞辱苦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曾天順也不是第一次認識這個王寡婦,他養牛場在最忙的時候,是連燒火做飯都沒時間的,就不得不花錢請這個王寡婦幫他做飯,幹一些農活雜活等,時間長了,村裡的風言風語就多起來了,王寡婦的兩個兒子也極力反對,強拉著她回了村裡,斷了跟曾天順的來往。

在那半年多的相處中,曾天順承認,他看上了這個外表潑辣實則溫柔體貼的王寡婦,一顆四十多歲的心,像二十歲年輕人般躁動起來,他想跟這個女人在一起生活,想建立一個小小的家庭,他也發現,王寡婦對自己也有那方面的意思,只是極力閃躲,不敢表達出來,有太多的難言之隱。

當王寡婦兩個兒子把她拉回去時,她臉上的不情願,也是明顯看得見的,只可惜兩人有緣無份,曾天順嘆息難過許久。

本以為這事就那麼過去。

但曾天順養的牛賣掉後,跑到他住的草棚裡,給他說媒的媒婆突然多起來了,連十七八歲的黃花閨女都給他介紹,還說對方一定同意,只要曾天順點個頭就行。

曾天順正在考慮,但王寡婦忽然進了屋,把那些媒婆全部趕跑,當晚就跟他睡在同一張床板上。

王寡婦的兩個兒子,這次居然沒有阻攔,反而主動過來幫忙蓋磚瓦房,提出不少的想法和建議。

這天養牛場中,當王寡婦的兩個兒子——14歲的呂文和12歲的呂武,提出想跟曾天順學養牛,曾天順點頭答應後。

“謝謝阿爹。”呂文呂武道。

“你們喊我什麼?!”曾天順眼睛一瞪,立刻問道。

“叫阿爹,娘說了,你出錢蓋房子給我們住,還願意拿錢給我們娶媳婦,現在還把養牛的手藝傳給我們,我們再不喊你爹,就說不過去了。”呂文說道。

“阿爹,你以後就是我親爹,我跟哥哥都會好好的孝順你。”呂武道。

“好好好!我是你們爹,你們就是我的兒子!”

曾天順高興要蹦起來,走過去將兩個少年抱在手中,哈哈大笑,紅光滿面,彷佛一下年輕了十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