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招商大會(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都是洪書記的功勞,我沒出力。*** ,,不過是遲早的事,也不用謝。你剛才叫老闆,我什麼時候成了你的老闆了?”

師峻:“洪書記都找我們談話了,他走後,派系在中南就是你掌舵了,當然叫你老闆了。”

“老闆,不是你推薦給洪書記,洪書記哪裡會想起我呀。別看只差幾個月,這幾個月可難熬呢,也耽誤不少工作。”

“這樣啊,我以後就負責提醒洪書記,不要忘了提拔弟兄們。對了,你們誰能給我安排一個副市長,最好能夠入常。這個人是我的一個老部下,不到0歲,高學歷,能力和操守都沒問題。”

師峻問:“以前他是管什麼的?”

“管工業最內行了。”

“老闆,來我們市吧,我們市的常務副市長年紀大了,我請示了洪書記,準備讓他到人大任職,讓你老部下來接替好了。不過,我們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

午陽笑道:“要敲竹槓是不是?你安排他一個常委副市長就行了,我安排朋友來你們市投資,建兩家年稅收過千萬的工廠。”

師峻:“老闆,那可是大企業呢,能不能多建一兩家?”

“你問問他們答應不?”

柳益民:“師書記,別人心不足了,你吃肉,我們也要喝湯吧。”

“柳書記你就別了,黎書記給你們介紹來的老闆,在你們市又是建屠宰場,又是建冷庫。你們的牛都不愁銷路了。還不滿足呀?”

“不也給你們幾個縣銷售牛嗎?受益的又不光是我們。老闆。你可別忘了我們啊。”

午陽:“老柳,你們的獼猴桃種植面積還可以擴大嗎?回去統計一下,打電話告訴我。”

柳益民:“老闆,據我所知,我們市不侵佔稻田,光是利用玉米和紅薯地,就可以擴大0萬畝,現在糧食比較充足。再拿出50萬畝種植獼猴桃,都不成問題。關鍵是鮮獼猴桃不易儲存,加工後的獼猴桃營養成分盡失,所以沒辦法擴大種植面積了。”

“老柳,鮮獼猴桃的銷售,你們的渠道還不夠廣,還可以大力拓展的,京城、東海等大城市還很難買到,價格奇高;另一方面,你們加工獼猴桃的技術不行。獼猴桃片是烤制的。鮮果的營養成分在溫度高於40攝氏度時,就全部揮發了。西北的葡萄乾加工。就是在低溫下讓水分蒸發的,所以營養成分都得以保留,現在我們國家已經生產了在低溫條件下生產加工鮮果的裝置,我們可以引進。用獼猴桃生產飲料,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你們也可以搞起來嘛。”

“老闆,讓農民和老闆去引進先進設備,無異於天方夜譚,你給我們介紹公司來吧,如果採用公司加農戶,擴大種植面積就不難了。”

“好,你們回去以後,就組織育苗,我就讓朋友過來。”

謝紀澤:“老闆,你也幫幫我們吧。”

“你們那裡的特產是什麼?只有立足於現有的特產進行開發,才能見效快,人們容易接受。”

“老闆,黑茶的事情已經開始搞了,我們要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其他的,我們有大面積的毛竹,湖區面積也比較大,養魚蝦是我們的特產。”

“你們建了竹膠板工廠嗎?”

“有幾家竹膠板廠,全年的產量在50萬塊左右。”

“規模太了。一塊竹膠板的毛利在0元左右,如果能夠生產出1000萬塊,就比較成規模了。又擔心銷售是吧?完全不必要擔心,你們生產出來了,擱在廠裡,就有人付款提貨,不難吧?”

謝紀澤笑道:“老闆,你那麼大幹部,連的竹膠板價格都知道,相比之下,我的工作不夠深入呢。”

“各有各的工作作風,我是大情事都不管,偶爾碰到了就記住了。老謝,你們的魚蝦加工情況怎麼樣?”

“曬一些鹹魚,燻一些臘魚,農戶自己吃一些,也賣一部分。臘魚還可以賣掉,鹹魚就沒人要了。”

“我們這邊來了很多你們湖區的鮮魚,沒有我們本地鮮魚好吃,做出來特別腥,價格要低兩塊錢1斤。我一個朋友養鱷魚,就是買你們那邊的魚作飼料。可惜了。我們能不能建一個或者幾個加工廠,製作扎魚、臘魚、糟魚,往全國銷售呢?”

謝紀澤:“老闆,理論上是可以的,但需要投資商投資呢。早些年,我們市的各縣,養殖甲魚、泥鰍、黃鱔,取得了比較好的效益,可是傳聞用避孕藥養甲魚、黃鱔後,就一落千丈了。”

“這個事情肯定是以訛傳訛,你們想辦法在省電視臺、中央臺科教欄目做幾期節目,以正視聽,肯定效果不錯的。還有就是來以潭州為中心的農村養殖,讓消費者去參觀你們的養殖基地,讓他們帶飼料和成品去化驗,看看到底是不是有害健康。如果確實過硬,一傳十,十傳百,銷路就開啟了。現在黃鱔、泥鰍的價格居高不下,你們的產量大了,也好平抑物價嘛。”

謝紀澤:“老闆,這些措施我們會落實的。聽在自治州的野生動物養殖公司,也是你介紹去的,能不能給我們市介紹一下?”

“你們那裡也有養殖野生動物的習慣嗎?”

“是的。以前的很多獵戶,現在械具被收繳了,就轉而投向了養殖。果子狸、麂子和野豬,是養殖比較多的品種,其它野生動物也有養殖,就是規模,沒什麼效益。”

“這個好辦,我打個電話就可以叫人隨你過去。這些都是一些農業專案,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還要想辦法建設一些工廠。要不然還是富不起來。”

掏出手機撥通大寶的電話。告訴他去紫江養殖野生動物的事情。大寶他在外地,要明天才能回家。午陽就跟謝紀澤約了後天投資商過去。

謝紀澤:“書記,你看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回去考察一下,看看有什麼可以利用本地資源進行生產的,你也幫我們想想辦法,安排建設幾家高科技產業的企業來落戶。”

“好吧,咱們雙管齊下。爭取近年,每年在你們各市建設兩家工廠。我們不求多,也不求大,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師峻:“老闆,我看到一些有地下礦藏的地方,都很快富起來了,我們也回去找找礦藏看。那些金礦開採完了,應該不止這些的,你有時間,歡迎來指導工作。”

“談不上指導工作。就是來看看,玩玩。給投資商帶路。”

師峻:“老闆,太好了,我就先謝謝了。”完就起身走,柳益民也跟著起身。

午陽:“對不起了,你們過來,也沒有好好陪你們。”

師峻:“那麼多客人,那麼多領導,你哪來忙得過來呀。我們這些人,什麼沒吃過,什麼沒玩過?老闆,留步,留步。”

送走客人,午陽又回到會場。在陳磊和鄧啟明中間坐下,聽了一會,知道才搞完了兩個專案,這招投標比拍賣可繁瑣多了。

比方,一條城市道路的改造,市政府制定標書,首先要將基本要求清楚,如長度、寬度、綠化帶的樹木花草、涵洞、天橋等都標明了,還有一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再由市政府聘請的路橋預算師進行工程預算,預算出來工程造價,就是一個基準造價,投標的客商拿到標書後,也要進行預算,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辦法比較好,報價又比較接近甲方的底價,就是中標者了。

易河的情況又有所不同,由於是帶有投資性質,市政府沒有直接撥付資金,而是用道路旁邊的土地進行置換,就還要由投標方給出土地的價格,給得高的,就有可能是中標者。但是投標人是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投標的,工程造價低,土地價格高,就沒有利潤了,所以也不能為了中標而中標,還是要賺取利潤的。

由於工程比較多,宣佈一個工程以後,那些對這個工程有興趣,並且制定了投標書的,就去交標書,臺上有5個稽核組,可以同時稽核5個工程的標書,稽核一個,就宣佈是誰中標。投標人自己手裡都留有標書的副本,記憶力好的,甚至不用看副本,聽到宣佈標底,就知道自己有沒有戲,不存在什麼爭議。

易河市政府請來稽核標書的,有建築設計院、路橋設計院、省監察廳等部門的同志,基本上能夠保證公平、公正。

午陽聽了一陣,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鄧啟明:“老闆,你沒必要坐在這裡聽的,去陪領導吧。部委和銀行的領導都去遊覽風景名勝了,張主任還在賓館吧?”

“對,在淥江的和園酒店。昨天喝高了,身體不適。啟明,我們去外面聊聊。”

來到外面的大樟樹下,在水泥圓圈上坐下,鄧啟明問:“老闆,什麼事?”

“就是昨天拍賣的事情。昨天都搞完了嗎?”

“到晚上11半才搞完。”

“流拍了多少?”

“沒有流拍的。”

“能夠收入多少資金?”

“1800億多一。如果將橋樑和沿江風光帶、連線淥江的公路、開發區及工業用地裡面的公路,都交給投資商建設,我們重專案的所需資金,已經略有餘裕了。如果將城市改造的土地置換算起來,應該可以多出來10億左右。”

“好。啟明,儘管資金有餘裕,手還是不能松,我們的城市公交車破破爛爛的,必須更新和增加車輛,供水、供電系統要改造,公安系統的裝備要更新,城市治安監控系統要建立,城市綠化、美化、亮化要投資,還有一些大大的工程,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後我們的土地都賣完了,只能靠稅收了。稅收今明兩年是不會有太多的增長的。我們還是要過緊日子。如果明年開始改造各縣城。資金的缺口還大著呢。”

鄧啟明笑道:“幸虧老闆想得周到,要不然我們就盲目樂觀,大手大腳了。我剛才還跟陳市長商量是不是需要貸款的問題,看來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都得要回來。”

“對。這是張主任的面子,憑我們是貸不到這些款的。招投標工作結束後,你們的主要精力,就是抓好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不要抓。我們畢竟是外行,不能搞盲目蠻幹、違反科學規律的瞎指揮。”

“我們會的,不能讓別人戳我們的脊樑骨。市政府已經發文,成立了以秦市長為首的工程質量領導組,我和陳市長都是副組長。我們決定,對每一個工程,都要安排具體的人擔任質量監理,負責質量監督。”

“你們自己也要進行經常性的下戶督察,還要聘請一些義務監督員,加強社會的監督。我會安排佈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參與監督。對發現了問題的監督員。都要給予獎勵,發現了重大問題的。要給予重獎。對發生了質量問題的工程,必然涉及**,市委一定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敢風作案的人。”

“老闆,政府的檔案裡面沒有這些,是不是加上去?”

“不,我安排市委再發文好了。”

這時從會場出來幾個年輕人,看了看鄧啟明,又看了看午陽,“你們是鄧市長,黎書記吧?”

午陽:“是的,請問你們是……”

“我是粱彤,這是龍寶,我們是林實、林梁的朋友。”

“林實他們沒有在中南呆幾天,你們怎麼成為朋友的?”午陽問。

“我們是在潭州賭石認識的,他們幫了我們大忙,就成為朋友了。黎書記,我們家裡都有大公司,這次來,是想為易河的建設出力的。”

“好啊,我們去茶館裡面坐坐、聊聊?”

粱彤:“黎書記不要客氣,我們就在樹底下聊就行了。黎書記,我家裡的公司,是生產中央空調和建築材料的,我們研製了一種新型建築材料,適合建各種建築,如果建高樓,比鋼筋混凝土節約時間80%左右,節約成本費用0%左右,在防火、防震等方面,要優於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使用壽命比鋼筋混凝土的建築長一倍以上。”

“你們的新型建築材料,最高能夠建多高的樓房?”

“我們公司準備在潭州建一棟518米高的大樓,已經開始挖基礎了,5個月左右就可以建成。”

鄧啟明:“不可能吧,按正常的進度,5個月應該還在正負零呢。”

“鄧市長,您別不相信,我們來找你們,就是想在易河用我們公司的建築材料,建一棟大樓作宣傳,好推廣這種建築材料。”

午陽:“這個事情好辦,我給你推薦到我們市的金融商業中心,那裡的地基已經挖好了,有兩個梅花形的建築群,10棟400多米高的大樓,可以嗎?”

“當然可以,謝謝您了。”

“如果這種建築材料不行,你怎麼辦?”

“我們已經經過了上千次的破壞性試驗,不斷對產品進行了改進,不存在不行的情況。萬一真是不行,我們不但不要錢,而且賠償因工程延期造成的損失。”

“如果確實好,你們有那麼大的供應量嗎?”

粱彤:“這就是我找您的第二件事情了。如果黎書記同意使用,那麼我們就將公司的主生產基地建在易河。我們在潭州的工廠太,又是在市區,沒辦法發展,如果在易河能夠找到一塊地皮,就是我們與易河雙贏了。”

“你們來晚了,我們的土地都拍賣了。”

“黎書記,鄧市長,你們拍賣的地皮,我們還看不上,還是太,地價也太高,雖然可以返還一部分,那也不會低於每畝40萬的,我們不想要。”

午陽突然想起自己跟羅旭光合作買下的漁場和化工廠及周邊土地,那裡倒是有150000畝土地,還有一個化工廠有600畝,漁場有100畝。當時是花了5.5億買下來的,現在除了那家化工廠,其他地方都沒用上,暫時也不知道派什麼用場,乾脆就轉讓出去,可以賺錢,也好讓人家建工廠嘛。

“梁,從潭州到易河的國道邊,右邊有個仰天湖漁場,左邊是一個化工廠,你知道吧?”

“知道,那個地方比較合適,可也被人家買了,圍牆都砌好了。我們看到沒有建房子,想找老闆買過來,可是看門的,老闆出差去了。”

“你們來易河投資,我肯定支援的,正好我跟那個老闆有一面之緣,也留有他的電話號碼,可以幫你們聯絡一下。你們給個價格,我好跟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粱彤:“那個地方比較利索,交通也方便,就是拆那個化工廠麻煩一些,人家還在生產呢。如果跟市政府拍賣到手,花每畝40萬不冤,退回來0%,也就是8萬的樣子。黎書記,是這樣吧,我出每畝5萬,契稅我不管,面積就按當時交易的紅線圖計算。我看圍牆砌得很好,我買過來不用重砌,就照實給他錢好了。”

“好,我打電話給他吧。”

撥通羅旭光的電話,“羅老闆,你好。跟你個事,就是你化工廠那裡的地皮,現在有人要買,你想賣多少錢?”

羅旭光:“老闆,我在家休息,就在仰天湖漁場釣魚。你們易河拍賣土地的事情我聽了,低於每畝40萬不賣。”

“我不管你們的事,你跟粱老闆直接談吧。”

午陽將手機交給粱彤,讓他們兩人去談,就跟龍寶話:“你是姓龍還是名叫龍寶?”

龍寶笑笑,“我姓傅,叫傅龍。這中南人叫副龍不就是孽龍嘛,正好我也調皮搗蛋,差不多就是孽龍了。現在長大了,大家都叫我龍寶,反正人家這麼叫,我也答應,也沒人問我姓什麼。”

午陽:“你還是蠻想事的嘛,知道出來做事,比很多富二代強。”

龍寶:“我也就是被林梁整了一次,也教訓了,後來他還讓人捎來一塊翡翠,價值不菲呢。我想,人家是官二代,不比我有錢吧,那勢力比我可是大多了,人家都有一顆平常心,我為什麼就只會幹讓人不喜歡的事情呢?想通了,也就坦然了。我家裡的公司是生產建築裝備的,什麼混凝土泵呀,運送車呀,本來是想送幾十臺裝置給你的,可林梁你肯定不會收,家裡看到我轉變了,就讓我來看看,有機會就作投資。”

“看中了什麼投資專案沒有?”(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