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亦男說:“我們的想法,因為本來就地少,再淹沒就可惜了,所以只在不淹沒土地的地方修水壩。WWW.tsxsw.COM”
“這個想法很好。如果按照這個進行修建,遇上大旱之年,可以保證多少土地的灌溉?”
“如果是20年一遇的旱災,可以灌溉80%的土地,50年一遇的旱災,可以灌溉70%左右的土地,如果是百年一遇的,就沒有把握了。”
“郝局長,水旱無情,我們的山上種植了那麼多的水果和藥材,萬一遇到乾旱,農民的損失就大了。所以,我想,能不能在此基礎上,將百分比提高一些,最少提高10個百分點,有沒有可能?”
“按說是有可能的,但是,市長,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地要淹沒耕地了。”
“我們的10個百分點,就是50萬畝耕地,如果在淹沒的耕地和受旱災威脅的耕地之間有差額的話,我覺得還是要不惜代價的。你們這個報告提及的專案,和提高灌溉面積有沒有衝突?”
“沒有衝突。”
“沒有衝突就好。劉市長,我看現在旱季到了,是興修水利的大好時機了,我看就著手進行吧,我們在常委會上爭取讓財政給水利局撥5個億吧。”
劉燦輝說:“市長,我同意你的安排。郝局長,你們邊組織現有專案的施工,邊繼續進行勘探,將市長的指示落到實處。”
郝亦男說:“好的。市長,我想請問一句,你是不是學水利出身的?”
午陽笑笑。“不是。對水利工作。我知之甚少。”
郝亦男說:“市長可是沒說一句外行話。”
“那我以後和專家說話就要藏拙了,不開口,人家就不知道我的底細了。好在我到縣裡當縣長時,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搞了一個航電樞紐。”
劉燦輝說:“我們也可以搞幾個航電樞紐呀。”
“我們只能發電和灌溉,要航行就不行了,江上又不能建水壩,沒辦法。郝局長。你們勘探好了後,儘早報上來,市委常委會透過以後,就組織實施。”
郝亦男說:“好的。市長,這次我們在進行考察時,發現一些偏遠地方,還是有很多土地可以開墾的,如果也將水利設施修好了,可以栽種很多經濟作物呢。”
午陽問:“都列入你們的報告了嗎?”
“沒有。那些地方因為偏遠,人口密度小。市裡發展經濟作物,也沒有到那裡去。用水的矛盾不是很突出。”
午陽說:“那裡不還是靠天吃飯?天不下雨,口糧不就成問題了?”
郝亦男說:“那倒不至於,人家多少年都過來了嘛。如果市政府下決心搞,我們在這些工程開工了以後,就安排人過去勘探。不過,我的想法,市政府應該組織花卉、水果、藥材、菸草等公司過去,農民種不過來的土地,由公司派人種植好了,要不然當地人是種植不了那麼多土地的。”
劉燦輝說:“市長,我們暫時顧不過來,過一段時間再說吧。”
“好,劉市長,你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吧。”
崔德平在敲門,午陽說了:“什麼事,進來說。”
“市長,書記請你過去。”
劉燦輝和郝亦男趕緊起身告辭。
“知道董書記是什麼事嗎?”
“董書記親自打的電話,我說你和劉市長在談話,他讓你回過去。”
“德平,你騙人啊?”
“也不是騙人,董書記急等著回電話呢。”
午陽回過去,通了後,董書記笑道:“午陽同志,聽說你從家鄉帶來了好東西,還有沒有呀?”
“書記,東西還有,我安排司機送家裡去?”
“不急,晚上去我家裡吃晚飯,你親自做,要不然我們拿了也做不出來的。”
“好,我早點下班,回家拿過來。”
“你現在來一趟?”
“書記有事嗎?”
“隨便聊聊。”
“我馬上過來。”
崔德平說:“市長,你真走啊,這段時間的檔案還沒有看,我還替你答應了幾個匯報工作的領導呢。”
“有些什麼重要的檔案,我跟我講一下,過來匯報工作的人,讓他們先等一下,我很快回來的。”
“重要的檔案,就是《關於成立蘭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批覆》了,其他的也就一般。匯報工作的人,有利局長、胡書記、封縣長等。”
“讓他們回去工作,我會打電話給他們的。”
“好,我這就打電話告訴他們。”
到了董書記辦公室,彭程上了茶就離開了。兩人坐在沙發上聊起來。
“午陽同志,怎麼這麼快回來了?“
“事情處理的很順利,也就不必要耽誤工作了。”
“關於成立高新區的檔案看了?”
“還沒有,上班時安排了書記佈置的統計數據的工作,黃市長帶了兩個稅務局長來,劉市長帶了水利局局長來,就沒時間看檔案了。”
“沒事,我們隨便聊聊。這次除了成立高新區區委和政府以外,還要在市政府和各區縣政府成立招商局。”
“是啊,上次人代會的時候,我還奇怪我們市怎麼會沒設立招商局,後來事情一多,又忘記了。”
“其實還是我當市長的時候,就設立了招商局,不過幾年都沒什麼成績,大家就調走的調走,退休的退休,自然就無人提起了。不過,我覺得,我們現在又沒有必要成立了,我們今年都引進那麼多商人和資金了,招商局還有什麼事情可幹的?”
“書記,您這個想法就不對了。我們還是一個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我們市年納稅100萬以上的還不到50家。跟經濟發達地區比。差了幾十年了。”
董書記笑道:“看看你這個急性子,你以為我不知道啊。我去年就到了江浙、沿海經濟特區參觀過,回來就和滕書記請求,將你調過來了,你看看我是不是走了一步妙棋?”
“書記,也就是蒙您錯愛了。沒有市委的大力支持,我也不是三頭六臂,成不了什麼事情的。”
“那是自然。要不然還要市委幹什麼?午陽同志。你對高新區的書記、區長的人選,有什麼意見?”
“我還是那句話,聽您的。”
“哎,我是徵求你的意見嘛。”
“要我說,成林現在是兼高新區的書記,最好就讓他過去任專職書記好了。”
“不妥。在行政體制和老百姓眼中,副市長是高於區委書記的,成林過去,人家還以為他被降職了。”
“那我真不知道誰合適了。”
“思路還是不夠開闊呀。我提利凝去任書記,你認為如何?”
“利凝應該還是可以的。也是多年的正處級幹部了。上半年去國土局任職,做了大量的工作。國土局的風氣都變了,群眾的反映很不錯的。”
“既然你不反對,就這樣上常委會吧,另一個常委人選,在什麼職務上產生好?”
午陽笑道:“書記,您別考驗我,我對這些不熟悉的。”
“看來你也就是對發展經濟有兩把刷子,對官場沒有花功夫啊。有的城市是總工會主席任市委常委,我不贊成這樣,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急需要發展經濟的城市來說,起不到作用,我是比較屬意高新區的區長來出任的。”
“曾慶榮?”
“他不行,我不同意他。個人品質先不說,能力太一般了,我想換了他,調鍾蘭任區長。”
“書記,不行吧?柴書記肯定有意見不說,鍾蘭負責的水果、花卉、藥材種植工作,也離不開她呀。”
“市政府不是分工胡長生管這項工作嘛?胡長生應該可以負起責的。”
“書記,你這個安排,確實是從發展經濟出發的,也是從培養年輕幹部出發的,應該說是一招妙棋。但是如果引起常委的不和諧,就不能調動積極因素了。”
“你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我給你說一個絕密訊息,黃進革要調省廳任巡視員,這兩天任命就下來了。”
“黃書記年紀不是很大,怎麼就退二線了?”
“你看看我們市裡什麼行業生意最好?就是那些洗浴中心、按摩中心。市委下了那麼大的決心,為什麼會屢禁不絕?”
“是不是有人充當保護傘?”
“午陽同志,看來你的政治敏感度還是可以的。跟你講老實話吧,從我任市長開始,公安局就一直不聽話,任書記了吧,也就是唯一掌控不了的部門。這次省委下決心,省紀委組織調查組,中紀委介入,應該可以挖出根來。”
“書記,那新的公安局局長,會不會在現在的副局長中間提拔?”
“暫時不知道,省廳會安排的。對了,要給高新區安排一批強有力的中層幹部,你手裡有得力幹部就安排吧,好歹也是副處級嘛。”
午陽笑道:“書記,我很愚鈍,有些摸不著頭腦。”
“午陽同志,你不是說我是良師益友嘛,我就跟你說白了吧。現在我們市的經濟上去了,我明年或者後年,肯定往上走了,最大可能就是你來接手。我希望你對我留在這裡的人,予以照顧,但是我又怕他們太強勢,不服從你的掌控,就會對蘭江市的經濟發展不利,也會埋下禍根。”
“書記,我接班的可能性不大,您榮升時,最大的可能是省委另派人來。不過我在這裡任市長,也要依靠老師的班底的。書記,剛才我和黃市長跟兩個稅務局長說了,想將今年的稅收壓庫。”
“什麼叫壓庫?”
“對不起,這是行話。就是將一些已經實現了的稅收不入庫,壓下來。您看看這樣可以嘛?”
“午陽同志,稅收壓庫是很有必要的。就是我們的財政開支。也不能如實上報。我們今年開支的資金太多了。比省政府開支的錢都多,有時候我想起來都怕。”
“書記,有些資金本來就只是撥下去,並沒有都用完的,適當少報一些也是應該的。不過我們今年弄來的錢,有大部分是偶然所得,以後不可能長期有的,我們也都用在了改善基礎條件上面了。並沒有過奢侈的日子嘛。再說了,這找別人要錢,本來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事情,怕什麼。”
“午陽同志,據說那張總彙來的520億,本來是要給你的,你不要,是這麼回事嗎?”
“書記,這是陰錯陽差。張總花錢買下來,切出來是一塊白色翡翠。他不喜歡,差一點就幾百萬賣掉了。我就說,碰上喜歡的,肯定可以賣高價的。他說如果賣了高價,利潤就給我一半。我說不要,他就說給你們市政府吧。我當時以為最多也就是幾千萬,如果知道這麼多,還上什麼班,回去當一富家翁得了。”
“幾千萬也不是小數目呀。”
“書記,您說,我們拿了這幾千萬幹什麼?用都不敢用,也就是守著看看罷了,平之他們那樣的自由身就無所謂了。”
“也不是自由身呀。你知道嗎,從你們中南調去西北主政一省的那個人,不是因為其弟弟的事情,東窗事發,被免職了?太可惜了,年齡都比我小,一個政治明星,就這樣夭折了。”
“平之是在幕後,應該沒人知道的,再說了,幫助市政府進行城市改造,還是功臣嘛。”
“這種事情,沒事就沒事,有事就滿身是嘴都說不清的。你幫忙的借款,他都還了,可是人家不要利息。”
“還要利息,那我的面子呢?書記,我看還是穩妥起見,搞完了城市改造,讓平之兩口子都離開蘭江,到外面發財去。田玉的珠寶城還是可以繼續開的嘛。”
“有什麼好去處?”
“我一個同學,在林書記曾經任省長的那個省的一個高新區任職,讓他在那邊買塊地皮,辦家企業,過富家翁的生活。”
“好是好,現在辦什麼企業就難選擇了。”
“看他喜歡什麼,是傳統的還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產品。我有個校友在北京開了一個科技成果展覽館,讓他去一趟,買一個科技成果來生產就是了。”
“那孩子沒見過世面,等忙完了這一段,麻煩你帶他過去吧。”
“好,我先幫他聯絡一下。”
“就這樣吧。你忙你的去,記得晚上來家裡吃飯。”
回到政府的辦公室,拿出檔案看了一會,看到有20多個副處級職位,加上那些年齡到線的,就有50個副處級,10多個正處級職位了。午陽一想,知道董書記說的是真的了,就是他和他的幾個嫡系想安排,也要有這麼多人啊。
午陽曾經要了各行局委辦的基本情況看了,年齡問題已十分突出。大部分的公務員都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進入的,平均年齡最小的,都有44歲,最大的,已經是48歲。如此之大,幾乎是午陽家族公司員工的一倍以上。而且每年招收公務員,也指標很少,一個單位就那麼兩三個。
崔德平喊吃飯,到食堂吃了飯,就給幾個副市長、胡長生、鍾蘭、項陽、強健、利凝和縣裡幾個書記縣長打電話,直截了當地說了這個事。午陽也感到奇怪,縣裡是每個縣都有書記或者縣長給自己匯報工作,3個區就沒有一個區長、書記說過這種話。
10號召開了常委會,董書記只宣佈了黃進革調省廳任巡視員的檔案和成立高新區區委、政府的檔案,並沒有就人事工作提出來討論,主要的議題是城市改造、市委政府的辦公樓的事情,還有就是水利局興修水利工程的事情。
午陽不明所以,看向組織部長郭文傑,郭文傑只是笑笑。會後去問,郭文傑說:“書記想將處級幹部一起研究,但是還沒有來得及走組織程式,”
過了幾天,第二天就要進行招投標了,午陽主持召開了市長辦公會,研究了招投標和經濟工作後,提出要提拔崔德平為市政府辦公室一科科長。這個科長位置一直空缺,按慣例也就是市長秘書兼任的,副市長們也知道崔德平的父親以前是副市長,又是市長的提議,所以全票透過了。
招投標工作跟上次差不多,就是3家大公司沒有參與,只來了黎自陽岳父一家大一些的公司,每家都中標了,只是有多有少而已。葛仕平的公司投中了四條馬路中的3條,黎自陽岳父投中了醫院和3個汙水處理廠,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忙完了這些事情,總算跑了一趟各區縣進行調研。縣裡的水果像火龍果、香蕉、食用的甘蔗等,都是上市的季節,公路上總是碰到拉水果的車輛。公路有的還在施工,堵車是免不了的,好在堵車時間不是很長。午陽不喜歡那種迎來送往的方式,就讓崔德平和強健不要通知縣裡。
每到一個縣,主要就是聽彙報,看水利工程和種植基地,呆上兩三天就走了。聽到的贊揚聲不少,午陽並沒有飄飄然,老百姓說:市長到了我們這裡後,我們是久旱逢甘露呀。午陽就說:這甘露也就是幾滴而已,我們的工作做的還遠遠不夠,什麼時候真正都富裕起來了,才是達到目標了。
在富原縣,去水果供應商潘慧正在建設的飲料廠看了看。潘慧正好在建設工地,看見午陽一行來了,高興地領著大家到處轉了轉。
“市長,這是芒果飲料廠,我們在貴市種植的芒果,雞蛋芒那種小的比較少,都是大的,就是為了生產飲料準備的。”潘慧介紹說。
“潘總,銷售新鮮芒果跟芒果飲料比,誰的利潤高?”
“按說是銷售飲料高一些。但是我們以前沒有生產飲料,沒有自己的品牌,生產出來了,銷售也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就掛靠在品牌飲料企業,由他們監督、指導生產,產品也由他們統一銷售,所以利潤就薄了。市長,前面就是橙汁分廠了。”
“潘總,都有幾個分廠啊?”
“目前在建的就4個,芒果、橙汁、糖廠和香蕉加工,香蕉就是生產香蕉片,還準備建設柑橘飲料廠和葡萄酒廠。這些水果還要後年才能大面積結果。”
“潘總,春城不是有一家葡萄酒廠嗎?你們生產的葡萄,可以交由他們生產呀。這種酒類也很難創品牌的。”
“他們現在已經有10萬畝的葡萄園結果了,今年又建了5萬畝的種植基地,我們的結果以後,他們就處理不了。目前他們的品牌已經稍有影響了,我們也是掛靠他們算了。”
“你們這6個工廠建成後,能不能處理全市的水果?”
“黎市長,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如果是現在這些種植面積,產量再高,我們也是可以處理的,如果再增加種植面積,多了就不行了。也不是生產能力不能多建,主要是水果的保鮮能力。現在縣裡的電力供應還不夠。”
旁邊的縣長說:“我們已經跟電業局申請了,可是沒有同意。市長,要請你出面才行。”
“我們的大功率輸電線路正在建設,我可以保證你們能夠得到足夠的電力供應的。”(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