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員分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什麼?”

祁萬林說:“你一個縣委書記,管這些事幹什麼?”

“農民的事,不是關係到gdp和農民純收入麼,縣委書記當然要管了。WWW.tsxsw.COM咱們就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祁縣長,你說農民種田沒有收入,那種什麼好?”

“種花生、紅薯,現在又有了紫薯,還有甜玉米什麼的,這些東西運到城裡,可都是好東西。可是咱們的農民,種出來了,銷售就難了,離城市雖然不遠,可是總得有人做呀?”

“咱們是不是組織人去販運呢?”

“當然可以,讓農業局去組織販運就可以,最好還是深加工,你看到超市裡,什麼五香花生、紅薯條呀,咱們不是都能夠生產?”

午陽笑著說:“我從不逛超市,看來以後還要逛逛超市才行。咱們是不是可以組織農民進行深加工呢?”

“光農民不行,組織不起來,必須有人領頭。書記,咱們眼光也不能只盯著這些東西,咱們還可以組織農民種草,就是那種澳大利亞的黑麥草什麼的,農民種出來草,可以賣給養魚的。20天左右割一茬,一年生長9個月,畝產應該有15000斤以上,6塊錢100斤,每畝產值就有900塊了,這樣咱們的網箱養魚又可以發展了。”

午陽笑道:“祁縣長,你主意不少呀。怎麼以前這些都沒有搞啊?”

祁萬林笑笑,“以前領導負責扯皮,大部分人負責自己的生意。我們就到處走走、看看。誰有心思搞工作啊。”

“現在有了沒有?”

“現在當然有了這個想法。要不然我也不會提出來。不過,書記,咱們縣裡比較多的幹部,包括鄉鎮一級的領導幹部,都有自己的生意,他們是沒有心思抓工作的。這些人佔著茅坑不拉屎,總得想個辦法才好。”

午陽說:“確實是個問題,我看這樣行不行。咱們請示市委。讓這些人搞停薪留職,他們可以自己做生意,也可以自願到企業去任職。縣裡不是沒有交養老保險嗎?誰停薪留職,就不但給他們交現在的,而且幫他們將原先的補齊了,停薪留職以後,讓他們自己交,他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他們生意做得好,到了公務員退休年齡,就給他們辦理退休手續。生意做得不好,想回來上班也可以。就是沒有職務安排,這樣應該有人走吧?”

祁萬林說:“這是個好辦法,要不咱們就乾脆再大方一點,給他們一兩年的工資,停薪留職這個詞已經臭了,咱們給取個好聽一些的名稱,應該市委會批准的,也會有人走的。”

“就叫作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大潮行嗎?”

“行,既新鮮又實際,就這樣彙報好了。”

“我回去讓易曉輝起草報告,下午就讓常委們討論一下。爭取明天報上去。”

下午,常委們就易曉輝起草的報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對報告逐字逐句進行推敲、修改。比如離開現在工作崗位以後,自己做生意的,發兩年工資,去企業任職的,大家就認為,此人如果確定不再回來上班了,就可以發,如果不能肯定,就不發。比如對離開工作崗位的年限,大家認為只能給3年時間,想回來的就回來,不想回來就別回來了。

列印蓋章以後,午陽就將其裝進自己包裡,打電話給周書記的秘書,說明天上午過來匯報工作,請示一下,看周書記什麼時候有時間。

秘書很快就回話了,“黎書記,周書記明天上午10點20分能抽出20分鐘接見你。”

“謝謝,我明天準時到。”

回到家裡,吳芳她們用嬰兒車推著孩子在院子裡轉。還有幾個大嫂模樣的人跟她們在一起。進了門,還有幾個陌生人在管小孩。

這時肖七妹將午陽拉到一邊,“午陽,這些人都是你的親戚,有的是姐姐,有的是嫂子,還有的可能是侄女、侄媳,暫時我們都沒有分清楚。”

“她們是從哪裡來的?”

“從黎塘過來的呀。”

“從我們老家?我們有10多年沒有來往了呀,怎麼會突然來人了?”

“我不清楚,去找夢雨就知道了。”

兩人找到夢雨,夢雨說:“我們的師兄弟中間有幾個人是黎塘的黎家人,他們就在安保公司工作,都打聽到了。今天上午來了一個老頭和一個中年人,你奶奶認識那老頭,說是你爺爺的堂兄弟,你們老家修族譜,來募捐修譜資金的。”

“這些人又是怎麼回事?”

夢雨說:“媽和姐妹們想請保姆,又怕將你的事情曝光了,就跟老頭提起了請保姆的事,他們打電話回去,召集了12個人,七妹、我和夢馨就開車去接過來了。”

“這就好了,省得你們姐妹太辛苦了。”

“省事是省事了,工價可不低,每個人都是月薪3千。”

“只要能管好,5千又何妨?我爸媽給了多少錢修譜?”

“你叔爺爺說,修譜總共需要20萬,他們在黎塘募集了19萬,想讓家裡出1萬。爸媽就將20萬給了他們。”

“他們還要我們幹什麼?”

“他們很高興,讓咱們過年後,將孩子的名字送過去。他們還說,如果你這裡還需要勞動力,就告訴他們。”

“老頭走了嗎?”

“吃過中飯老爸帶他們去叔叔那裡了,可能吃過晚飯回去。午陽,你是不是擔心事情說出去?”夢雨說。

“我擔心也沒辦法呀,咱們家總是要來客人的,不可能一輩子不見人吧?你這次跟霞姐出去,在外面多看看。有什麼好的房屋式樣就記下來。咱們儘快建大房子。就可以躲開了。”

“哈哈,終於看到午陽發愁的時候了。”七妹笑道。

“你這個幸災樂禍的傢伙,今天晚上午陽沒你的份。”夢雨笑道。

“夢雨,我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午陽就歸我了?其實呀,午陽,你根本就不用愁。你哪天拿1千萬,讓你老家的人修祠堂。這樣就可以堵住眾人之口。這些大姐嫂子的,你將她們的丈夫招進來做事,再跟她們講清楚厲害關係不就行了?”

“七妹,要講還是我們去講,午陽不好出面的。你講就最好了,反正你是這個性格,很豪爽的,記住胡蘿蔔加大棒就行了。”夢雨說。

“好嘞。我保證一一擺平她們。不過以後逢年過節,得給她們一些禮物,她們離開的時候。還是要多給她們一些錢的。午陽,還有讓你高興的事情沒說吶。昨晚姐妹們聯絡好了11家服裝公司。4家鞋業公司,兩家制包公司,並且每家公司都基本上談好了。10天之內,他們就都會過來看場地,籤合同,隨即組織生產,這些公司在中國沒有生產基地,有的在東北亞、東南亞都沒有。”七妹說。

午陽問:“買斷生產權和經銷權,一家需要多少錢?”

七妹說:“服裝公司是4億左右,鞋業公司是3億左右,制包公司一家6億,一家7億。都是人民幣。”

“需要多大的場地?”

七妹說:“這我就不知道了,吳芳姐她們都有廠房的佈局圖了,明天就會去縣裡商量購買地皮的事情了。”

找到吳芳,她和裴蕾、小惠、小英、夢馨幾個人在一起,愁眉不展的。“午陽,沒想到建工廠生產這些東西,還有這麼難,我們都想打退堂鼓了。”小惠說。

“怎麼了,什麼東西讓你們如此發愁?”

“這生產皮包,不光是要牛皮、羊皮,還要鹿皮、鱷魚皮、蛇皮等等,這些皮上哪弄去?”秦小英說。

午陽笑道:“除了人皮,什麼皮都有買的地方,你們想想辦法嘛。”

裴蕾說:“午陽,你是不是讓我們去網上看看,網上什麼東西都有賣的是吧?可是我們已經上網查了,根本沒有。”

“沒有皮,咱們就買活的,回來剝皮就行了。”

“對呀,咱們就買活的,回來自己養,然後再繁殖,不就行了?”吳芳笑著說。

“我知道哪裡有鹿賣,只要不是很多,就讓小雅的人回東北老家,聯絡幾百只鹿,完了我們派車拉回來。”小英說。

“小英,幾百只太少了,我看就讓小雅自己回去,能買多少買多少,你們在網上搜尋一下,看別處還有沒有,多多益善。你們明天去縣裡搞好購買地皮的事情以後,就另外買地皮,建養鹿場。鱷魚是在哪裡有賣的?現在鱷魚都成了保護動物了,不知道能不能買賣。”

“野生的不行,自己養的應該可以。好像咱國家在長江邊上有揚子鱷繁育中心,上次在電視裡看到香港也有鱷魚繁育中心,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買到。”秦小英說。

“這事不急,沒有鱷魚皮、蛇皮,咱們就先生產牛皮、羊皮的。牛皮咱們這裡好買,到處都有。”午陽說。

“午陽,你講的老牛皮使用量非常少,制包業大量使用的是小牛皮。當然,鞋業也需要大量的老牛皮。”裴蕾說。

“那咱們就必須到草原上那些養奶牛的牧民家裡,收購那種小公牛的皮。”

“午陽,這是一個辦法,但是遠遠不夠,還得使用本地的小黃牛。而且需要量挺大的。”吳芳說。

午陽笑道:“是牛就好辦。咱們建設一個特大的養牛場,實行圈養,反正只要繁殖就可以了。你們看啊,這些小牛屠宰以後,牛肉是不是可以賣錢,也可以養鱷魚呀、蟒蛇呀,這不是鱷魚皮、蛇皮都有了?”

“午陽,你在我們縣裡的養牛場怎麼樣了?”雙雙問。

午陽笑道:“那個養牛場就太小了。養了一年半了,只有中秋節殺了1千頭左右的牛,連利息錢都沒有回來。不過現在已經有6千多頭牛了。你們可別打那裡的主意。那裡的牛肉特別好吃。我要留著發展的。對了。我們可以去購買魯西黃牛,那牛個特別大,生出來就跟咱們那些大牛差不多了,牛皮一張能頂兩三張。”

吳芳笑道:“午陽,什麼困難到了你這裡,就不存在了。我們就一步步往前走吧。午陽,我們這些服裝、鞋,包都是定好了的。現在還有這樣幾個問題:一個是不能只成立一個公司,人家外國人不幹,必須一個品牌成立一家公司;二個是,我們的皮革必須自己加工出來,這樣就會造成水的汙染,還有如果生產牛仔褲,洗水的時候,也有這個問題,所以必須建一個汙水處理廠;三個是如果自己養鹿、鱷魚和蛇,需要的投入大。生產的周期長,3、5年是只有投入的。因此只能我們自己搞,不能跟人合作;四是製革工藝我們派誰去學習,這個人必須是自己人,靠得住,要不然人家學會了就跳槽,或者拿我們一把,我們就傻眼了。”

午陽說:“前面3個問題好辦,就是第四個問題,確實不好辦。要不然我們跟外國公司的人講好,派兩三個人去學習,每個人學習一道工藝,他們合起來可以製革,分開就什麼也不能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秦小英笑道:“你這個傢伙,真是鬼主意多。不過人家存心要拿咱們一把,怎麼防都是防不住的。還是要靠得住的人才行。”

“反正也不急在這一時,以後慢慢訪吧,發現了,就別放過了。對了,你們這17家企業,需要多少土地?明天你們去縣裡,直接找祁萬林、祁縣長,不要說是我的家人。”

吳芳說:“按照他們的設計圖紙,服裝公司每家只有3萬平米就夠了,鞋業公司有4萬平米夠了,制包就每家只要1萬多平米。我想,人家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寸土寸金的地方,自然不能太大了。咱們就不必要那麼節省土地了。乾脆咱們就每家購買300畝,總共5100畝好了。”

午陽說:“我覺得可能還是不夠,因為我們還必須建汙水處理廠,就要修水溝、建廠,應該會需要50畝左右的地皮,另外,咱們的國情不同,咱們建工廠時,必須建住宅,要不然工人就沒地方住。”

裴蕾說:“其實300畝裡面就已經有建住宅的地皮了,不過製革廠和生產牛仔褲,產生的氣味很難聞,工人們住遠一點也好。咱們就每家購買500畝好了,反正地價便宜,才20萬一畝。”

“你們對所在的地形有什麼要求?”

“無所謂,只要能通汽車、能修暗水渠就行了。”

“這不就是要求啊,你們明天一定要先提出來。”

七妹在樓下喊吃飯了,午陽就起身下樓。奶奶正在和幾個保姆聊天。看到午陽,就將他招呼過去介紹一番。12個女人裡面,有4個是本家姐姐,3個嫂子,3個侄媳,2個侄女。

午陽問:“奶奶,這侄女年齡比我還大些吧?”

奶奶說:“你爺爺在堂兄弟裡,排行37,比你大爺爺小了25歲,侄女比你大,有什麼奇怪的。”

“月姐,黎塘現在有多少自家人?”午陽問。

“有500多人吧,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麼多了,這些年計劃生育,加上去外面工作的,就沒有增加人口。不過在外面生活的黎家人,可能也有百把人了。”年齡大的月姐說。

“老家親人修族譜,他們起名字有沒有按字輩啊?”

月姐笑著說:“現在誰還講究那些老古板的東西呀?都是隨便起的,再說,我們家老祖宗排的字輩也不好起名字,你們這一輩的男人,是揚字輩,中華揚威嘛,可是你不是用太陽的陽字了嗎?特別你兒子他們這一輩,是威字輩,同樣也不好起名。”

奶奶說:“平時隨便叫可以,族譜上還是用字輩名的。”

午陽笑道:“奶奶,這有什麼意義呀,你叫人家族名,人家知道是叫誰呀?”

“就是呀,沒必要那麼麻煩了。”月姐說。

這時父親黎世華走過來,“午陽,你兒子的名字,想取什麼取什麼,我看黃河清和劉鐵強就挺好。哪天我給孫子們取幾個名字。”

午陽說:“爸你見多識廣,學問又好,孩子們的取名權就交給您和爺爺了。”

黎世華說:“這次來不及了,我明天就出去了,可能要過年前才能回來。”

言雨霞走過來也說:“午陽,明天我和夢雨也出去了,鄭叔叔已經到了香港,辦完事明天就可以到海島了。”

午陽說:“我就祝老爸和老婆一路順風,工作順利。”

言雨霞聽說就笑起來,捂著嘴跑開了。晚上,午陽問她笑什麼,她說:“你說的好像老婆是和老爸一起出去似的,公公和兒媳婦關係挺那個一樣,真是笑死人了。”

第二天10點10分,午陽到了周書記辦公室,周書記的秘書左主任安排他在外間等一會,給他倒了茶就忙去了。

很快,周書記的客人走了,左主任過來說:“黎書記,周書記請你進去。”

午陽說:“謝謝左主任了。”

周書記看到午陽進來,在辦公桌裡面伸出手跟他握了握。午陽說:“書記您好。”

周書記笑著說:“小黎啊,找我什麼事情呀?”

“書記,這是我們縣委的一個請示,請您過目。”說著雙手遞過去。

報告不長,周書記很快就看完了。“小黎,昨天好像是你主持縣委工作的第一天吧?”

“是的。”午陽半邊屁股坐在沙發上,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們是怎麼想到這些事情的?”

“書記,我們這是被逼無奈呀。我們縣委一班人都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而鄉鎮的黨政一把手平均年齡有40多歲了,我們擔心指揮不動他們,想調整他們吧,又怕出亂子,只好出此下策了。”

周書記說:“確實是下策,你知道這樣做,趕走的都是一些有能力的幹部呢,沒有能力的是不敢走的。”

“書記,我們不是趕走他們,是自願的。有些人儘管有能力,可是不幹事,能力再強也是白搭,正好讓他們去幹自己的事。”

“你們縣有多少幹部?你估計這次多少人會走?”

“有2100人,我們估計會走150人左右。”

“你們有什麼根據?”周書記說。

“我們縣有部分同志本來就有自己的生意,而且生意已經上路了,這些人可能會走,另外是部分年齡偏大、職務明顯上不去,而且能力比較強,相信自己能夠有所作為的人。”

“如果這些人走了以後,你們縣是不是馬上需要補充幹部?不補充能不能維持正常運轉?”

午陽笑道:“書記,10年之內不補充,都可以維持正常運轉。但是10年以後,就可能大部分退休了,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所以,每年正常的招考公務員還是不可少的。”

周書記笑著說:“這份報告你讓我批還是不批?不批挫傷了你們的積極性,批了全市肯定一場大地震。”(未完待續。。)u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