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問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騰飛是張書記在中南時,陳書記從縣裡調上來的,還沒有來得及用,陳書記就離開了,算起來他到市委有5年多了,先後在3個處室呆過,去年才提拔為處長。這個同志的特點,就是愛學習,知識全面,寫文章就差一些,沒有文采,沒有鼓動性,拘泥於實際資料。陽書記安排他寫過一篇文章,後來棄置不用讓人重寫了。”

“這個郭克嘉是陽書記從黨校調過來的,各方面都不錯。剛剛來市委不久,妻子紅杏出牆,被他撞著了,他拿起菜刀就要砍人,雖然被勸阻住了,可造成的影響太惡劣了。一個碩士,知識分子,又是在市委機關工作,何患無妻?有暴力傾向,誰都不敢用他了。當然,這種事情不能擺到桌面上說,這些年一直沒有提拔,還是個主任科員。”

午陽說:“我倒是佩服這樣敢作敢當的男子漢。古人講,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不拔刀,難道要說:‘你們繼續’?”

高玉峰笑道:“書記,其實誰心裡不是這麼想呢?可哪位領導,又敢去說:你殺呀,殺了人我替你扛著。我將他推薦給您,還是禁不住他老糾纏,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當然了,市委機關人員雖多,可要符合秘書條件的不多,特別是主官的秘書,本科生都不予考慮的。”

午陽說:“可以了,這兩個人選都比較優秀,可惜秘書只能要一個。你安排什麼時候我跟他們談談。”

高玉峰說:“書記,其實最適合擔任秘書的,應該是車江。我剛才說不瞭解。是怕你說我夾帶私活。”

“老高,我聽說你是張書記的人,我也是他提拔的,你不知道嗎?”

“知道,可您是領導,我不敢冒犯您的虎威的。”

“你就是市委的大管家,對我可不能藏著掖著了。說說。這個車江優秀在哪?”

高玉峰說:“這個車江是我老家一個地方的,他父親是跟我們一起長大的,是王為民弟弟王為國的戰友。84年在者陰山前線犧牲時,車江還沒有多大。這孩子從小懂事、聽話,對媽媽、爺爺奶奶特別孝順,學習成績又好。”

午陽說:“他能夠考進市委機關。你應該幫了不少忙吧?”

“力所能及地幫了忙。筆試的題目不知道。沒辦法幫忙,但面試的時候,請陽書記跟考官打了招呼,這樣他就以筆試、面試均是第一的成績考進來了。”

午陽說:“你這肯定是實話。那你說說,車江的文筆怎麼樣?”

“陽書記讓他寫過講話稿,修改後還用了。他也經常在《人民日報》、《求是》雜誌和中南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我讓他將剪報給您看看。”

“好,你將許騰飛和郭克嘉的文章也拿來看看。”

高玉峰說:“書記還沒有下決心用誰?”

午陽說:“秘書就用車江。其他兩人也都是人才,你說該不該用?”

“他們兩個跟我私交不錯。我倒是有心將他們培養成系統的後備力量,可我就侷限於這麼個圈子,有心無力呀。”

“老高,我來潭州是要帶領大家一起工作的,只有全體同志齊心協力,才能把工作搞好,所以,這些事情你不能對他們講。我等兩會開過後,會找各個職能處室的人都談一次話,要將一部分人放出去,招進來一部分人。不管是出去還是進來的人,都必須有自己系統的人,就是在安排職務時稍微有所區別就是了。”

高玉峰說:“這樣安排最好。不過書記在沒有準備好人員的去向時,暫時還是不要調新人進來。”

午陽說:“今年是換屆之年,各縣市區的主要領導都安排到位了,安排起來有難度。老高,我看是這樣吧,對一些老處長、副處長什麼的,都高安排一級職務。”

高玉峰說:“好,自己人就安排在權力部門,其他人可以安排在人大、政協或者其他廳局,升官加薪大家都高興。”

“也要掌握平衡,我們在做,很多人在看,如果我們處理得不好,我就沒有威信了。”

“書記,畢竟是下級官員,系統的劃分沒有那麼涇渭分明,要瞭解起來挺難的。”

午陽說:“不好分辨就不分辨,都將他們當自己人,根據工作能力、個人操守等方面進行安排。等我找他們談話後,你再跟各縣市區、局委辦聯絡安排的崗位。麻煩你去請車江來。”

一會走進來一個高大的年輕人,鼻樑上架著一付黑框眼鏡,“書記,我是車江,謝謝您能夠挑選我。”

“不用謝我,都是由於高秘書長的推薦,你感謝他就行了。車江,我對你的要求可能會很多,也很嚴格,但是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保密。工作上有很多機密,生活上有不少**,都是不能跟外人說的。當然,你如果發現了我違法亂紀的事情,是應該堅持真理、堅持正義的。”

“首長,據我的理解,我一旦成為您的秘書,就是上了您的戰車,以後就跟您榮辱與共、生死與共了,我應該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您的權威和聲譽。”

午陽笑著說:“好,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基本上具備了做好秘書工作的基礎條件。到了我身邊,我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廉潔。以後託你辦事的人,肯定很多,你可以替別人辦事,但不能收取好處費,平時收到的禮品禮金,也都必須上繳。如果生活中有什麼困難,跟我說一聲,我會想辦法幫你解決的。安頓下來後,我會著手建立廉政基金,將保證你們無後顧之憂。車江。去領筆記本來,等會就要出去。”

“好的。”車江轉身就走。

午陽叫住了他,“車江。我喜歡高大挺拔的年輕人,你得將背挺直了。”

車江笑道:“首長,您說的跟叔叔一樣,看來我真該抬頭挺胸了。可是沒有胸大肌,挺胸怪難的。”

“那就去鍛鍊呀。”

“去健身房不方便,機關的健身房又沒有搞好。”

午陽說:“是沒有場地還是沒安裝健身裝置?”

車江說:“都沒有。”

午陽問:“現在市委的房子緊張,但我肯定會想辦法的。真搞起來了。你們會不會堅持鍛鍊?”

“那肯定吶。”

車江拿來了膝上型電腦,廖鐵成也就到了。“書記,怎麼坐在食堂呀?”

“吃了早飯還沒有起身呢。來那麼早?”

“八點上班。就過來了,還有幾個同志沒到。”

“我說了是九點,還早。”

“書記,昨天您講話以後。對各縣市區觸動很大。我估計他們今天都行動起來了。”

午陽笑笑說:“這些同志很不錯嘛。”

廖鐵成說:“書記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些傢伙都怕引火燒身呢。再說了,有這麼好的契機,肯定要蹦躂蹦躂了,要不然不就太對不起人了?”

“這樣就行,我們能夠推動下面的工作,就是起到了我們該起的作用了。老廖,跟我說說潭州的情況吧。”

廖鐵成說:“書記。潭州的經濟總量雖然是全省第一,可我們的發展後勁嚴重不足。很快就可能被淥江,甚至是易河超越,市政府很有壓力啊。昨天龍市長回去後,馬上就組織召開了市長辦公會議,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為了能夠比較直觀地瞭解這個方案,我們已經在地圖上進行了標註。”

廖鐵成說著,從公文包裡拿出地圖,攤開在桌上。

“書記,您邊看邊聽我講解?”

“行,你給我大概講解一下就行了。”

“好。潭州城區人口,常住人口是140萬,流動人口80萬,每年秋冬兩季缺水60%以上,所以,經濟要發展,首先就必須解決缺水的問題。因此,第一項工程,就是要在淥江下遊離城區20公里的地方,修建一座航電樞紐,將水位提高10米,不僅可以解決居民生活用水問題,而且可以灌溉市屬沿江4個縣的200萬畝農田,確保大旱之年不受災。”

午陽說:“這項工程是應該搞,不僅僅是要建航電樞紐,而且要修建水庫,修葺山塘水壩,使其能夠起到抗旱排澇的作用。這項經費,中央是有專項資金的,我們可以打報告,省政府批覆後立即報中央。”

廖鐵成說:“書記,我們的第二項工程,是對南部已經劃作工業用地的80多塊地皮進行招商,爭取近兩年將工廠建起來。”

午陽問:“政府準備了多少土地?”

廖鐵成說:“我們是準備了110多塊土地,根據地形,每塊都不相同,面積有大有小,面積大的5000畝左右,小的1000畝,現在已經進行了一次拍賣,賣出去30多塊,在建設工廠的,已經有20塊了。剩下沒有拍賣出去的,大概還有30萬畝左右。”

“這些土地的價格平均是多少?”

“根據地塊的位置和條件不同,拍賣的價格也不一樣,平均價格大概45萬左右。”

午陽問:“第一期拍賣的,是賣出去成片的土地嗎?”

廖鐵成說:“不是。當時參加拍賣會的客商少,價格沒有拍起來不說,為了留住他們,基本上也是任其挑選地塊。那些交通條件好,地形條件好的,就拍賣出去了。一些沒有通公路,山高水深的地塊,都沒人要。”

“這些地方的公路,以後是由政府來修嗎?”

“當然,這是政府的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情嘛。如果企業願意出資,我們可以將命名權給企業。”

午陽說:“還有10來塊土地賣出去了,沒有開工建設,是什麼原因?”

廖鐵成說:“書記,不瞞您說。這些土地,以及城區的17塊土地,都屬於一個人。是劉書記的妻兄,他於多年以前出國,早就加入了外國籍。前年開始在潭州圈地,可一塊也沒有投資建設。去年年中就找不到人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有這麼多資金?”

廖鐵成說:“沒有。找不到他以後,我們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充其量只有1億美元,是用銀行貸款來炒地皮。”

午陽問:“這樣有利可圖嗎?”

“當然有。比如說買一塊地皮花了一個億。按政策政府要返還土地出讓金40-50%,我們城區的土地價格比較高,每平方米在一萬左右。我們定的返還比例是50%,南部工業園區土地價格低,定的返還比例是40%。如果他按拍賣價轉手,這個返還款就是利潤了。”

午陽說:“那他現在人都不見了。不是將資金都填在地裡了嗎?”

廖鐵成說:“他沒有想到我們的土地這麼多。投資商又這麼少,他手中的土地,根本就是無人問津。現在是既還不起銀行貸款,更無力搞建設,只好一走了之。不過,他即使走了,也給我們留下一個難題,他將土地都轉到了劉書記女兒的名下。”

午陽笑道:“小姑娘還在上學吧。你們找她肯定找不上,劉書記那裡。就提都不能提了。算了,這個事情等劉書記女兒放寒假了,我們一起去找她。”

廖鐵成說:“劉瑾在家裡休息,我們現在就可以找她。”

“她沒有上學?”

“上學?是電影學院學表演的,前段時間在中南參加電視劇的拍攝。如果沒有片約,就不會出去。”

午陽說:“那好,我去聯絡她,儘快解決這個問題。這個事情你們不要跟別人說了,可能會影響劉書記的。”

廖鐵成說:“沒事。劉書記本來就不知情,再怎麼也牽扯不上他的。當然了,不說總好一些。”

“你有劉瑾的電話號碼嗎?”

“沒有。但肯定能問到,哪天我問到了報告您。”

午陽說:“好。你們估計了沒有,如果要將剛才講的這近百個地塊建設好,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廖鐵成說:“我們是將市區的17個地塊的開發建設,作為第三項工程的,這17個地塊面積都不是很大,加起來不過5000畝左右,用途只能是開發房地產和建市場,肯定是有錢賺的,就是前期投入大一些,所以不能算作投資。南部的90多個地塊,如果按現代企業的投資規模,最少需要得有1.5萬億,有足夠的資金的話,兩萬億也用得了。”

午陽指著地圖說:“這個位於中南大學和師範大學之間的地塊,倒是個好地方。”

廖鐵成說:“省長最善於發展經濟,看問題最準了,又發現了什麼好商機?”

午陽笑著說:“也不是什麼好商機,就是賺大學生的錢罷了。在中間修一個小湖,岸邊種植各種名貴花木,然後修建幾十棟樓房,下面幾層開超市、飯店、網咖、健身房,還有就是球類會所,樓上建設成小戶型公寓,出租給學生中的小鴛鴦,肯定賺錢。”

廖鐵成說:“那就不光是在校學生要租,就是那些買不起住房的教師、職員和經營戶也要租,生意肯定紅火。”

“好,你說說第四項工程吧。”

“第四項是一個系統工程。去年經中央批准,我們市的一個郊縣改為了城市的一個區,就是現在的嶽峰區。該區土地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66萬多。雖然人多地少,山多地少,但由於緊靠潭州,與易河、淥江接壤,人口大部分都遷到城裡了,就是戶口還留在原籍。去年我們安排區政府進行了普查,現在仍然住在家裡的,只有20萬左右。因此,我們決心將嶽峰區全部打造為城區。”

午陽問:“你們做了些什麼準備工作?”

廖鐵成說:“主要是修路和架設電線。我們撥款修建了南北5條、東西4條主幹道,加上原有的東西向的高速公路,將這117平方公里劃成了36大塊。如果能夠成功進行招商引資,我們決定在這36個地塊中。留6塊作為居民的生活區,其餘30塊開發為工業園區,總面積是97.5平方公里。”

午陽說:“建設這樣規模的工業園區。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你們考慮過沒有,就以一塊地住兩萬人算,那就是60萬人,這麼多人的生活物資怎麼解決?”

“省長,我們考慮了。也就有了後續的幾項工程。我們的第五項工程,就是修通二環線,連線易河的潭易西線。連線淥江的潭淥東線,這樣就可以將二環線內外除工業園外的土地,作為我市的菜籃子工程,也可以依靠淥江、易河的蔬菜基地。與西邊、北邊的幾個市已經有了高速公路相通。他們的農副產品也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來。即使潭州城市人口達到1000萬。也不用擔心沒有蔬菜副食品供應。”

午陽笑著說:“這是大流通,大手筆,很不錯。不過我們還可以在其他幾個縣,建立大公司或者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方法,發展蔬菜生產,自給有餘外,有可能成為蔬菜的外銷大市呢。”

廖鐵成說:“這是個長期的工作,我們將列入市裡的發展規劃中。爭取5年之內實現目標。現在這些規劃雖好,可沒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援。還是一紙空文呢。”

“老廖,你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我們現在可以發展工業、農業,但產品基本上都是銷往市區的,我們市區的交通狀況亟待改善,我們必須先做好這篇文章呢。”

廖鐵成指著地圖說:“書記,我們建設交通系統,在陽書記的領導下,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修了環線,建造了橋樑,使我市與外界的交通便捷了很多。但是,由於潭州是個老城市,市內的交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

午陽看了看,地圖上,河東地區西起沿江路,東至東環線,共畫出了縱貫南北的8條主幹道。東西方向,北起北環線,南到南環線,共畫出了18條主幹道。河西地區,南北方向是6條,東西方向也是18條,與河東相連。

這18條道路,已經建好了4座橋樑,一條隧道正在修建中,也就是說,完全建好了,還需要建13座橋。

“老廖,這些道路和橋樑修建好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市內交通的擁堵現象嗎?”

廖鐵成說:“書記,我個人的看法,肯定還是不能。首先,道路太窄了。南北的14條道路,沿江路、中山路、芙蓉大道、西環線已經完全建好了,沿江路和中山路只有雙向四車道,芙蓉大道和西環線也只有雙向六車道。其它要修建的四條路,受建築物的影響,最多也只能修雙向六車道。東西方向的18條道路,有12條已經基本上成型了,也只有雙向六車道,能夠修成雙向八車道的只有四條,能夠修成雙向十車道的,只有兩條,河西的情況好一些,但也只限於新修的幾條;其次,車輛的增加速度,總是遠快於道路的增加速度的;再次,老城區除了火車站,再沒有大型的停車場,車輛只能見縫插針停泊,馬路邊、立交橋下,只要能停車的地方,每天都停滿了車。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

這時,交通局、城管局、建設局、規劃辦的負責人都到了,大家打了招呼,就湊到一起來看地圖。

午陽說:“大家都出出主意,看看有什麼辦法,能夠徹底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交通局毛局長說:“書記,為了這個事,我總是挨批評,您來了以後,肯定能夠根治這個頑疾了。”

午陽笑笑說:“我不是神仙,辦法還是要大家群策群力想呢。”

“要我說,就是拆。所有的主幹道都跟易河那樣,修成雙向十車道,次要公路都修成雙向六車道,小巷修成四車道。凡是阻礙拓寬公路的建築物,一律拆除。”

城管局姬局長說:“光是拆還不夠,要向地下挖,向空中伸,這樣就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午陽笑笑說:“拆是簡單易行,但真正拆起來,難度極大。拆是肯定要拆的,但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姬局長,這個挖是怎麼個挖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