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 另有因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在王寶玉思量該送給小月什麼新婚禮物的時候,侍衛突然來報,彝陵城外來了魏國的信使,帶著一輛馬車,神神秘秘的不肯說出來自哪一方,非要面見漢興王才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恰好此時管輅也在,他正幫著山濤和鴻小月推算良辰吉日,聽到了彙報,掐指一算,嘿嘿笑道:“師父,送禮的來了!”

“誰啊!”王寶玉問道。

“嘿嘿,師父神算賽神仙,還用得著我說嗎?”管輅一臉壞笑。

“少跟師父貧嘴!”王寶玉瞪了管輅一眼:“我要凡事都自己解決,還要司天監幹嘛,你也可以下崗了。快說!”

“來自於西北宛城方向,是誰稍後便知。”

年輕人嘛,張揚而賣弄,王寶玉沒跟管輅較真,讓侍衛通報下去,允許信使進城,直接來議事大廳跟他見面。半晌之後,馬車就停在含章樓下,衣著樸素,一直低著頭的信使恭敬的進屋,大禮參拜。

“不必客氣,說吧,誰派你來的啊?”王寶玉疑惑的問道,宛城那邊好像沒有熟人。

“……”信使低聲含糊的說道。

哈哈!王寶玉不由大笑,聲音小的跟蚊子哼哼一般,根本沒有聽清,再次問道:“哪有送禮還羞於說出名諱的,這裡很安全,不會走漏風聲,到底是何人派你前來?”

“司馬將軍!”信使終於提高點嗓音說道。

司馬懿?王寶玉再度大笑了起來,司馬懿表現的不錯,有一顆感恩之心,知道給自己送禮了。

信使隨後恭敬的送上了一封信以及禮物清單,王寶玉掃視了一眼禮單,薄薄的一小卷,上面的字兒倒是很大,依然是稀稀疏疏,看來東西不多,當然價值也不會太高。

司馬懿職務不低,又在朝為官多年,好東西還是有些的。這不,寫在最醒目地方的倒是有幾樣皇家享用的東西,算是罕見之物,應該是之前受到的賞賜,也一併拿來撐門面。

司馬懿為官清廉,想必這些基本上就是他的全部了,王寶玉笑呵呵的吩咐下去,就把這車禮物送給山濤和鴻小月,作為賀禮。

王寶玉隨後展開了司馬懿的信,眉頭卻不禁皺了起來,司馬懿在信中寫到,諸葛亮再次起兵,曹真安排他沿著漢江而上,攻打漢中,他知道事情不可行,因此願意用所有家財,換取跟王寶玉的一次戰爭。

當然不是真打,司馬懿希望王寶玉能放他透過博望坡,在新野縣與荊州大軍僵持,無需太久,相持百日即可,如此他便可以回去覆命,感激涕零的話說了一大堆。

曹真還真是不地道,想要借刀殺人除掉司馬懿,但是放敵軍入境,而且長達數月,非同小可,王寶玉讓信使先去驛館休息,隨即找來了蔡文姬、陌千尋等人,共同商議對策。

司馬懿的信被眾人傳看了一遍,陌千尋首先說道:“寶玉,此事當三思,博望坡乃是荊州北部的重要屏障,被司馬懿輕易透過,難保他不會趁機進攻樊城和襄陽。”

“太尉所言極是,或有引狼入室之嫌。”賈織綱也說道。

蔡文姬沉默了半晌,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笑著說道:“我以為,可放司馬懿透過,只有區區三萬兵馬,難成大事。若司馬懿所言不虛,其正受到曹真脅迫,此番不放行,司馬懿知難而退,曹真等人必定會在朝堂向曹叡進讒言,全家性命堪憂。故司馬懿反倒當真會發起進攻,以證清白。”

“他若是敢打,就連宛城也一併奪了。”陌千尋攻城掠地的激情又被激發了出來。

“曹叡要是忠奸不辨,司馬懿這條老命也終究會葬送在他人手中。”跳級當爺爺的賈織綱難免對曹叡關注更多些,但言外之意,也是不愁跟司馬懿打上一仗。

能不打則不打,王寶玉問一旁的管輅,“徒弟,你算算,司馬懿這次說得是不是真的?”

“真實不虛,他沒有幻想透過漢江。”管輅掐指一算,確定的說道。

管輅算卦的本事大家都很清楚,陌千尋和賈織綱也放鬆了下來,司馬懿在魏國並非是舉足輕重的大臣,但如果他在荊州隕落,必定會有他人藉口來攻。

就算是司馬懿有其他的心思,關門打狗更有勝算,所以,眾人以不戰為原則,開始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防人之心不可無,經過一番認真討論,最後王寶玉決定,就幫司馬懿一個忙,讓他透過博望坡,由大將田野率領襄陽、樊城的兵馬,先一步到達新野城,列開陣勢,阻止司馬懿大軍前行。

只是這麼做還不行,萬一管輅推算有誤,司馬懿強行推進,也是麻煩不小。眾人商議,再向上庸增兵兩萬,由鄂煥帶領,靠近武關,要是司馬懿膽敢違反約定,那就不用客氣,直接通關將宛城給奪了。

命令隨即被快馬傳遞了下去,王寶玉也給司馬懿回了一封信,表示禮物收下,希望他不要胡思亂想,輕舉妄動,否則後果自負。

這一晚,陌千尋走得晚了一些,王寶玉便將他留下來喝酒,聊起了諸葛亮的又一次北伐。

“孔明得其位,不得其時,終究勞而無功。”陌千尋感嘆道。

“這事兒我也勸過先生,可惜他卻不肯聽。”王寶玉道。

“寶玉可知孔明明知不可,為何還執意北伐?”陌千尋問道。

“據我瞭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曾經在劉備跟前發過誓言,要光復漢室,再就是可能因為我,他不想改變歷史,想讓我能夠順利的離開。”王寶玉道。

“劉備稱帝,漢室王朝已經退出歷史,何來光復,不過藉口。”陌千尋擺了擺手,又說:“相助寶玉,卻有可能,不過在我看來,尚有更重要的原因。”

“不妨說來聽聽,讓我也長長見識。”王寶玉微笑著敬了陌千尋一杯。

“若是荊州尚在劉氏王朝的手中,定然沒有這次北伐,如此說寶玉可能體會?”陌千尋問道。

“嘿嘿,我才懶得費這個腦筋,直說吧!”王寶玉笑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水冷酒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