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拱手相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備頓時頭大了,如果孫權寧可亡國,真的投奔曹丕引來魏兵,兩方兵力聯手,即便有諸葛亮在,再加上一個保持中立的小四弟,也根本沒有取勝的把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如今該如何,總不能向孫權服軟求饒吧?劉備一臉苦相,嘆息道:“唉,我就說孫仲謀投魏之心是真,偏有人不信。”

“吳王依附於魏,實為權宜之計。曹丕篡位,天下公敵,今番簽下此約,實因聖上逼迫所致,並非吳王所願。”顧雍說著埋怨的嘆了口氣,搞得劉備還挺內疚。

戰還是不戰?劉備一時間拿不定主意,看向了諸葛亮,而諸葛亮卻裝作看不見,一幅根本不願拿主意的態度。

咳咳,劉備衝著諸葛亮咳嗽幾聲,眨巴眼睛暗示,諸葛亮裝迷糊,畢恭畢敬的端來一杯茶讓劉備潤嗓子。

劉備急了,將茶推到一旁,埋怨道:“丞相啊!你且與顧先生交談一二,尋得萬全之策。”

諸葛亮這才冷著臉道:“顧公,東吳事先不與我方求和,而先去投靠曹丕,毫無誠意!此舉必招致兩敗俱傷,正因吳魏聯手,我方更要取荊州,以決後患。”

問題的焦點就集中在荊州,孫權和劉備都不肯放手,原因之一,便是荊州為雙方的門戶之地,對彼此都會造成威脅,簽訂什麼合約都無法起到真正的約束作用。

如果說以前還能對荊州有一絲猶豫,那麼現在這種情況便是誰都無法退步了,必須得爭。

顧雍暗贊蔡文姬看問題透徹,半晌之後,終於開口道:“吳王有一權衡之策,若得採納,則雙方各自罷兵,若聖上不允,只能繼續再戰。”

“先生但講無妨。”劉備點頭道。

“此番戰事中,有人臨近戰火,卻置身事外,不結盟任何一方,聖上可知此人?”顧雍問道。

“朕之弟漢興王寶玉也!”劉備立刻反應道,口氣裡還帶著一絲驕傲。

“聖上所言不差,正是江東之婿王寶玉。”顧雍立刻也強調了一句,神色之中難掩一抹得意。

劉備嘴角一抽沒說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王寶玉娶了孫尚香,就是江東的女婿,要不然,怎麼會置身事外?

“你我雙方爭鬥之時,司馬懿曾從中取利,卻被漢興王擊退,可見其與我等同心。”顧雍繼續說道。

“寶玉身懷光復漢室之志,可敬可佩。”劉備讚道。

此時表揚王寶玉不是目的,顧雍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真正來意,“吳王之意,你我雙方各自讓出城池,由漢興王統領,獨立於雙方之外。在荊州之地,將戰事隔離,如此一來,雙方皆可安心。”

如此論調,倒是出乎了劉備的預料,不由驚問道:“孫仲謀想將荊州讓給寶玉?”

“聖上步步緊逼,吳王又心有不甘,不行此舉,又能何為?”顧雍無奈攤手道。

劉備的腦子一時間轉悠不過來,怎麼打來打去,雙方都折損不少兵馬,誰都沒佔到大便宜,最後還是自己這個號稱諸事不摻合的小弟得了最大的好處?

不對,不對,不能這麼個演算法,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讓朕從頭再捋捋,劉備低頭沉思,從夷陵之戰開始,重頭分析。

顧雍也不著急,頗有耐心的等著劉備想清楚,可惜劉備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再次看向了諸葛亮,諸葛亮還是像沒聽見一樣,悠閒的喝茶。

咳咳,劉備再次咳嗽提醒,唯恐諸葛亮裝傻充愣,再遞一杯茶過來,劉備乾脆招呼他離開,對顧雍道:“且容商議,先生稍候。”

“丞相,茲事體大,怎不言語,莫非心中對朕有怨言?”來到後面,劉備就立刻問道。

“臣不敢講,唯恐聖上生疑。”諸葛亮坦率的說道。

“丞相之心,朕已然知曉,絕不生疑,但講無妨。”劉備催促道。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諸葛亮說著,跪倒叩拜。劉備更加不解,扶起諸葛亮,“丞相,究竟何喜之有?”

“無需大戰,聖上便得了荊州,正是一樁喜事。”

“怎就得了荊州?不是說要給寶玉嗎?”劉備覺得腦子不夠用。

“寶玉視聖上為同胞兄長,若其得了荊州,其地便歸了我方,可惜孫權百般算計,卻並未猜透寶玉之心。”諸葛亮放鬆的笑道。

“寶玉真心為朕?”

“否則又當何論?”

劉備恍然大悟,一拍腦門道:“適才朕卻忘記了,寶玉剛剛送來密信,願將彝陵等地,歸在我朝之下。”

“實不知寶玉竟然有此心胸,真乃聖上之福。”諸葛亮恭維了一句。

“如此這般,便答應孫權那廝?”劉備追問了一句。

“機不可失啊!”

“照此說來,若孫權讓出荊州等地,我方便可長驅直至江東。”劉備興奮的說道。

“聖上勿要急躁,待寶玉在荊州安穩,孫權與曹丕反目,屆時寶玉便可以守不住荊州為由,讓出荊州領土,我方大軍進駐,江東指日可亡!”諸葛亮信心滿滿的說道。

劉備雙眼直放光,這可是他期盼已久的事情,本想著回去再和顧雍商議一番,但由於興奮過度,腦袋有些發暈,睏意也再度襲來,連忙說道:“丞相自可與顧雍確定此事。”

劉備回去睡覺了,諸葛亮出來跟顧雍一道,詳細確定交割荊州的計劃,幾番爭執,火藥味十足,雙方爭了個面紅耳赤,最終,確定了各自罷兵的協議書。

江東將撤出在荊州的全部兵馬,包括荊南四郡,一共七郡,劉備這邊則讓出當陽、秭歸、夷道、臨沮和白帝五個縣城,全部交給王寶玉。

“朕尚且還在此處,白帝怎就歸了寶玉?”劉備看到了這封協議書,眉頭皺了起來。

“寶玉重情,聖上自可在此久住,到時再取江東。”諸葛亮道。

“可有不妥之處?”劉備怎麼都覺得不太放心。

“正因如此,方可向江東證明,寶玉獨立是非之外!”諸葛亮還是補充了一句:“聖上,天賜良機啊!”

最終,劉備還是簽字蓋章,完成了這份史上最奇怪的協議書。隨後,這份協議書被送到了彝陵,交到了王寶玉的手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水冷酒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