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汪導(求加書架和票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把京城的一切都料理好之後,程臣便趕往魔都。

賴水青給程臣推薦的《大染坊》劇組便是在魔都影視樂園開機。

不過,此時離開機還早,程臣這次趕過來也是跟那邊聯絡後定下來的日子。

對於《大染坊》這部劇,程臣在後世便刷過好幾遍。

劇情大致走向是:

清末民初魯省周村一個名叫陳壽亭的討飯少年胸懷大志。

他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櫃收為義子後苦學染布手藝。

十年苦心經營後與人共同創辦大華染廠踏上了工業印染之路。

終使大華染廠發展成為島市第二大印染廠,而大華染廠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它象徵著民族企業正在逐漸崛起……

這部劇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的歷史商戰劇,個中橋段讓人看的酣暢淋漓。

而這部劇的製作方便是魯省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提起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

但山影很多人應該很熟悉,畢竟一句“山影出品,必屬精品”可是喊了許多年的存在。

而魯省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便是山影的前身,像人們所熟知的:

《闖關東》《北平無戰事》《琅琊榜》等叫好又叫座的熱播劇便是出自它的手筆。

2014年底,原為山影二把手的侯洪亮競爭一把手失敗,帶著孔生工作室和山影京城分部的全班人馬離開山影,自立門戶。

正午陽光獨立運營,從此開啟了正午陽光的輝煌時代,而山影就此走向沒落。

這都是後話了。

《大染坊》是一部大男主戲,它成功揭開了新世紀魯劇綻放的序幕。

主演便是“一分沒花趙德漢”的扮演者,侯永老師。

侯永老師此時35歲,還不像後世那般滿臉皺紋,正值壯年的他在事業上也從這部戲後變的風生水起。

至於感情上嘛……

鐵打的侯永流水的老婆!一婚娶70後、二婚娶80後、三婚娶90後

像娶了個比自己小20多歲的嬌妻都是常規操作了。

到了魔都,程臣先找個酒店把行李什麼的都安頓好。

跟導演汪文傑約的是明天下午3點鐘見面,這個時間段他剛好可以在魔都逛逛。

如今的魔都雖說遠不如後世那般繁華,但在城市裡已經凸顯王者氣息。

如果是京城是政治中心,那麼魔都毫無疑問的就是經濟中心。

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後,魔都一躍成為世界共贏的視窗。

據魔都市外經貿委統計,截止到2005年底,魔都企業對外投資專案勐增至909個,總投資22.4億美元。

其中2005年一年,全市對外投資總額達7億美元,比2004年勐增1.13倍。

而這些僅僅是個開始,在華夏經濟完全與世界接軌之際。

魔都,這個華夏的“視窗”正在成為國際的“視窗”。

程臣上一世來過魔都,不過都是過來演戲,還從來沒有好好的觀察過這座城市。

來魔都,第一站那必須是吹吹黃浦江畔的風,看看矗立多年的地標建築東方明珠。

當然,魔都絕不止這一處景點,如果你用一下午的時間仔細觀察你會發現……

你浪費了一下午的時間!

本來嘛,程臣孤寡者一位,又不花錢玩某些專案,而且還是走馬觀花的到處看看,當然沒啥意思。

深感無趣的程臣回到酒店便跟高園園煲起了電話粥。

……

第二天下午,程臣把自己收拾的幹淨利落,按照約好的時間趕到地方。

汪文傑此時就坐在辦公室等著程臣。

“汪導您好,我是程臣。”

汪文傑此時約莫五十歲的樣子,身材偏胖,看上去和藹可親。

這位也是個低調的主兒,但實力卻不容小覷。

他2001年就被視協等單位評為1992年至1999年度全國“十佳導演”。

獲全國廣電系統先進工作者,榮立二等功一次,魯省廣播電視局拔尖人才。

許多魯省人應該對《甘十九妹》這部劇還有印象,它就是汪文傑在1996年執導的,還有《白眉大俠》等一系列讓人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就是程臣……真人比照片還要帥一點嘛,歌唱的也挺好。”

汪文傑笑呵呵的說道。

“您過獎了。”

汪文傑起身給程臣倒了杯茶,程臣連忙起身接過,隨後他又給程臣讓了根菸,自己也在旁邊吞雲吐霧起來:

“劇本賴導應該給你看過了,談談你對這部戲的理解?”

不先定角色,談對整部劇的理解?

程臣有些錯愕,汪導這個命題很空啊!

像他熟悉的賴導,就喜歡跟演員聊天,從演員的談吐中去考量演員是否適合某個角色。

當然,以賴導的普通話水平,他也只有傾聽的份兒。

而《刑警的故事》的導演王睿則是喜歡讓演員用戲來表演,這也是大部分導演喜歡用的方法。

每個導演風格不同,考校演員的方法當然也是不同。

也有喜歡晚上讓女演員去房間裡討論劇本的。

這個嘛……程臣現在還沒遇到過。

“好的。”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盤,就按人家說的做。

好在《大染坊》他上一世看了許多遍,汪導的命題雖然很空很大,但這對熟悉原劇的程臣並不是問題。

問題是如何說的出彩,如何打動這位成名已久的大導。

程臣低頭思考了一會,隨後組織一番語言,便開口道:

“我先從《大染坊》這部劇的時間節點來談吧,從劇本中不難看出,這部劇的時代背景設定在清朝末年,而截止點是在1937年。

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很有趣,1937年之後的事情劇本裡卻戛然而止,我是不是可以大膽的做個預估,其實《大染坊》還有第二部……”

聽到這裡的時候,汪文傑原本還漫不經心的表情突然變得認真起來。

其實在定演員的時候,他都會去問片中一些主要角色對本劇的理解。

但拋開劇情從時間節點分析,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

至於程臣的預測,很有意思……

坦白說,他當初看到《大染坊》的劇本時,對於1937這個敏感的時間點做結局,其實是不太理解的。

如果拍攝到1937年以後,那無論是元素還是劇情都會豐富許多,而且商戰的精彩程度絕對不亞於現在。

但後來一想,可能是由於預算限制……

其實,程臣這裡打了個時間差。

在後世《大染坊》第二部的確有,只不過劇組大換血,除了侯永這個核心角色保留,其他全沒了,就連導演汪文傑都被換掉。

由於種種原因,《大染坊》第二部口碑撲街……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