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長津湖戰爭的由來(資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提起朝鮮戰爭中中**隊殲滅的最大成建制的美國部隊都認為是在新興裡殲滅的美軍第7師31團,甚至認為殲滅的是一個加強團。某軍事網站是這樣介紹這次戰鬥的:“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後,東線的第27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創造了在一次戰鬥中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即步兵第7師第31團的範例,繳獲其團旗。這次戰鬥,就是新興裡殲滅戰。”然而實際上,根據戰後美方公佈的戰事記錄,此次戰鬥不過是消滅了美31團、32團各1個營的大部和一個炮營,離殲滅一個建制團相距甚遠。

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建制營,按美軍團的建制,應是三個步兵營和一些團的直屬部隊(偵察、後勤、警衛等戰鬥或非戰鬥部隊),而這裡的三個營是兩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而且兩個步兵營分屬第2師的31和32團,炮兵營是該師的直屬部隊,所以將他們當作一個建制團看待是不太合適的。還有,這些部隊中還有一個炮兵營,似乎戰鬥力要比只有三個步兵營的團建制還要強,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首先長津湖是山區,炮兵的作用是受到很大限制的,說他們不如一個裝備了迫擊炮的步兵營是不會過分的,其次,因為這些部隊分屬不同的建制,協同作戰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問題,而多兵種的戰鬥中,協同作戰是非常重要的,這方面做不好,即使放在一起也產生不了合力。這三個營大概有官兵2500人,有1000餘人生還。據此,在新興裡中被殲的美軍建制也就是營級了。新興裡戰鬥是整個長津湖作戰打得最慘烈的一仗,尤其是對美軍來說。約2500人的部隊,只有大約1000人分散逃了出來,而且大部分都帶傷。但是中方整個長津湖作戰的主要目標是美陸戰一師,由於該師曾在第一次戰役時打苦了中方124師,中方在二次戰役開始就認準了陸戰一師,集中了九兵團的12個師,鐵了心要吃掉陸戰一師以解心頭之恨。而由於新興裡兩個營的美軍的拼死抵抗,牽制了中方兩個師的兵力達5天之久,使得中方戰略意圖未能實現。美陸戰一師全部傷員空運出戰場後,帶著幾乎全部重裝備,在數倍中**隊的尾追堵截中殺開一條血路,衝出了包圍圈。九兵團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打狼未成,反被狼咬。15萬人的部隊減員近9萬,12月17日**電示彭德懷等:由於第9兵團損失巨大,"為了恢復元氣,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提議該兵團在當前作戰完全結束後整個開回東北,補充新兵,休整兩個月至三個月,然後再開朝鮮作戰。"以近15萬兵力,事先埋伏好襲擊美軍2萬人,不但讓敵軍跑了,自己還被打得要“修整兩個月至三個月”,因此未能參加第三次戰役,直到1951年4月才能繼續參戰。而陸戰一師不到一個月就又出場作戰了,這仗是怎麼打的?作戰開始時中方視陸戰一師為煮熟的鴨子,只要高興,什麼時候吃都可以。甚至還想用陸戰一師做釣餌,引來更多的敵軍加以殲滅。12月3日mao致電彭德懷、鄧華、樸一禹、宋時輪、陶勇、覃健並告高崗、賀晉年:“對柳潭裡地區之敵,除殲滅其一部外,暫時保留一大部,圍而不殲,讓其日夜呼援,這樣便吸引援敵一定到來,使我有援可打。”由此可見我方確實信心爆棚,認為光陸戰一師這碟小菜是不夠吃的。誰成想,不但沒釣到魚,連魚餌都撞破漁網溜掉了。此戰過後,彭德懷對美軍和朝鮮戰爭有了新的認識,12月19日彭德懷致電mao:"據我看,朝鮮戰爭仍是相當長期的、艱苦的。”並且提出採用避免與美軍正面交戰的方式,“擬集中4個軍(第50軍、第66軍在兩翼牽制敵人)首先殲滅偽軍第1師,後相機打偽6師。如果戰役發展順利時,再打春川之偽3軍團,如不順暢則適時收兵。能否控制‘三八線‘,亦須看當時具體情況再行決定。"打一個偽一師都要動用4個軍了,而當初打美陸戰一師加上部分美3、7師不過才動用了3個軍,由此可見此戰對中方的影響有多大。美陸戰一師把長津湖作戰視為其驕傲的資本,美**方為長津湖作戰共頒發了17枚榮譽勳章、70枚海軍十字勳章,是美軍戰史上為一次作戰頒發勳章最多的一次。時代雜誌稱長津湖作戰是“在美軍歷史上無可比擬的….是堅忍和勇氣的史詩…”。為使網友瞭解這場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戰鬥的美方紀錄,特選譯了美**事歷史學家RussellA.Gugeler所著的《朝鮮戰事》(CambatAsinKorea)中的有關章節以饗同好。該文從親身經歷長津湖戰鬥的美軍人員的角度詳細描述了長津湖作戰中第31團特遣隊的作戰場景和潰散過程,對於有心瞭解研究那段歷史的軍事愛好者來說,想必不無裨益。RussellA.Gugeler參加過二戰和朝戰,1968年以中校身份退役,後受聘於歐洲盟軍司令部,專門從事歷史研究,著有多部軍事著作。《朝鮮戰事》一書一直被美**方作為軍史的推薦讀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