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五章 行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份。

緬甸軍隊二十萬、薩爾溫聯邦國防軍十二萬,雙方戰事一觸即發。薩緬邊境因為隨時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成為全球最為危險的地方。

亂世出英雄,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

親自坐鎮薩緬邊境薩方司令部,龍政的存在讓薩爾溫聯邦國防軍動盪的軍心逐漸穩定下來。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為了避免爆發大規模戰爭的爆發,龍政大力支持緬甸境內的反對勢力,從敵人內部瓦解緬甸軍政府的實力和內部凝聚力。

首先,龍政從資金以及武器兩個方面對緬甸境內的民族地方武裝進行大力支持。

欽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若開邦,包括六個少數民族自治邦在內的緬甸反政府武裝全部得到龍政的大力支持。

十二月一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欽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欽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欽邦共和軍。

十二月二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克欽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克欽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克欽邦共和軍。

十二月二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克耶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克耶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克耶邦共和軍。

十二月六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克倫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克倫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克倫邦共和軍。

十二月八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孟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孟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孟邦共和軍。

十二月九日,仿照佤邦共和國、華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三者,若開邦境內的反政府民族地方武裝整合之後對外宣佈成立若開邦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若開邦共和軍。

十二月十日,就連緬族人口佔大多數的實皆省境內同樣出現反政府武裝宣佈獨立的情況。該獨立武裝宣佈實皆省退出緬甸聯邦,組建實皆共和國,旗下的武裝力量,改組為實皆共和軍。

短短的十天時間裡,緬甸境內境內接連出現七個獨立政權。恰如解體之前的前蘇聯,隨時可能轟然倒塌。

如果說這些還在緬甸軍政府的承受範圍內的話,那麼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獲救,則成為壓倒緬甸軍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十二月四日,龍政派遣的特種分隊成功解救被軟禁的昂山素季。十二月五日,昂山素季秘密抵達若開邦首府實兌。十二月十二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匯合緬甸境內主要政黨,在若開邦首府實兌對外宣佈成立緬甸聯邦共和國民主政府,從法理上否定緬甸軍政府的合法性。

-----

攘外必先安內,激盪的局勢變換讓緬甸軍政府再也不敢將軍隊主力放在薩緬邊境。

薩爾溫聯邦國防軍擁兵十二萬,還有源源不斷的武器經由華國輸送進來,一旦在薩緬邊境開戰,那麼緬甸軍政府就將徹底陷入這個戰爭泥沼。緬甸境內的其它獨立政府趁此機會,可以快速做大。更重要的是,一旦緬甸軍政府戰事失利,那麼緬甸聯邦共和國民主政府就能藉此機會上位,成為緬甸境內的唯一合法中央政府。

十二月二十一日開始從薩緬邊境撤軍,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時候,緬甸軍政府在薩緬邊境只保留不到五萬的兵力,用以防備薩爾溫聯邦國防軍,其餘兵力全部撤回。

雖然只留五萬兵力,但是因為十二萬薩爾溫聯邦國防軍的威脅太大,為了防備薩爾溫聯邦國防軍以幫助緬甸聯邦共和國民主政府的名義趁勢攻入緬甸境內,留守的五萬兵力卻是緬甸軍政府軍隊之中精銳之中的精銳。

緬甸軍政府擁兵三十萬陸軍,最精銳的五萬軍隊被迫留守薩緬邊境,其餘二十五萬陸軍軍隊分散開來,圍剿緬甸境內的各大獨立武裝。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還遭打頭風。正在圍剿各大獨立武裝的緬甸軍政府再次遭到當頭一棒。

十二月二十八日,緬甸海軍三個軍區中的兩個———駐實兌的若開海軍區以及駐毛淡棉的德森達依海軍區同時倒戈。其中,駐實兌的若開海軍區選擇投到昂山素季領導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民主政府旗下,駐毛淡棉的德森達依海軍區選擇投到孟邦共和國旗下。

海軍遭到致命打擊,緬甸軍政府的陸軍力量也不如意。欽邦共和軍、克欽邦共和軍、克耶邦共和軍、克倫邦共和軍、孟邦共和軍、若開邦共和軍、實皆共和軍,緬甸境內同時存在七股反叛武裝。

平叛初期,緬甸軍政府將二十五萬陸軍軍隊集合起來然後一分為八,除了留下四萬陸軍留守首都仰光市同時作為機動兵力,其餘二十一萬軍隊分成七路大軍,每陸大軍三萬人,分別圍剿欽邦共和軍、克欽邦共和軍、克耶邦共和軍、克倫邦共和軍、孟邦共和軍、若開邦共和軍、實皆共和軍七大獨立武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千不該萬不該,緬甸軍政府忙中出錯,派去圍剿孟邦共和軍的三萬陸軍少數民族士兵佔了六成。緬甸軍政府也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付出血的代價。

十二月三十日,深入孟邦境內的三萬陸軍臨陣倒戈,轉投孟邦共和軍。得到三萬陸軍補充的孟邦共和軍也不整軍,在龍政的後勤支援下分出一部順勢攻入德林達依省,僅僅一天時間就佔領德林達依省全境,將德林達依省納入孟邦版圖。

同一天,深入克耶邦境內的三萬緬甸軍政府陸軍受到六萬薩爾溫聯邦國防軍以及克耶邦共和軍的聯合伏擊。在薩爾溫聯邦國防軍不計代價的炮火轟炸下,軍心潰散的三萬緬甸軍陸軍很快宣佈投降。

深入克耶邦境內的三萬緬甸軍向敵投降,深入孟邦境內的三萬陸軍臨陣倒戈轉投孟邦共和軍。

訊息傳來,深入克倫邦境內的三萬緬甸軍肝膽俱裂,火速退出克倫邦。

進來容易,出去難。在這三萬緬甸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克倫邦共和軍早已將其撤退的路線破壞殆盡。克倫邦共和軍從東向西、薩爾溫聯邦國防軍以及克耶邦共和軍從北向南、孟邦共和軍從而向北,面對三面夾擊卻又無路可退的三萬緬甸軍發生兵變,士兵們為求自保殺掉親向緬甸軍政府的軍官們,向薩爾溫聯邦國防軍投降。

兩天之內,九萬大軍倒戈的倒戈、投降的投降,緬甸軍政府派向東面的三路大軍全軍覆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