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兗州危機(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集合完畢後,候國興又對守備營的士兵們經行了簡單的鼓氣,畢竟士兵們的家小都在兗州城,他們雖然害怕,但也很快就開始收拾起了物資。 23.

中軍大帳,候國興坐在帥位上,看著兗州城附近的地圖。兗州守備劉前功在一邊握著拳頭著急的詢問著自己的內人:

“翠蓮!你那堂兄王千軍現在到底在那裡,陳家莊的陳大善人到底是不是他?”

“不是!妾身的堂兄怎麼可能是反賊啊!”守備大人的媳婦翠蓮在一邊哭的瑟瑟發抖。

“那他現在在那裡?”劉前功紅著眼又問。

翠蓮不答只是嚎啕大哭,看那楚楚可憐的模樣看來是讓嚇壞了。

說啊!劉前功一巴掌向翠蓮扇了過去,大吼道:

“你這蠢婦,到是快說啊,是不是想讓他害死我們全家啊!”

劉前功是真著急了,找不到這個所謂的堂兄,給欽差大人交代,他可能會做實內通反賊的嫌疑,到時候就算候國興放過他,兗州城的文武官員也會將他挫骨揚灰。

何況以這候魔王的行事風格來看,根本就不會放過他,估計得將他劉前功五馬分屍。

本來還哭哭滴滴的翠蓮,在劉前功一巴掌將她扇在地上以後,捂著臉到是停住了哭聲,爬起身來,冷冷盯著劉前功,片刻後指著其罵道:

“打我,你就知道打我,我本書香傳世之家,父親也是七品縣令,當初瞎了眼,跟著你這個大老粗這麼多年,我圖什麼……”

這王翠蓮的父親本是萬曆年間的進士,由於遼東地區戰亂不休,本來候補在家的王進士,咬咬牙,帶著全家來遼東地區任了一縣縣令。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當時在遼東當值的劉前功,一個沙場健兒,一個少女懷春,很快二人就對上了眼。

可在大明這個文貴武賤的年代,進士出生的王縣令雖說只是區區七品,但也看不上身為五品千戶的劉前功。

後來自然是一番狗血劇的上演,女兒以死相逼,身為縣令的父親冷血拒絕。無奈之下二人私定終身。挺這個大肚子回去逼婚,最後的結局當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可是婚前的浪漫歸婚前,婚後的生活歸婚後,二人成親以後,面對著瑣碎的生活自然開始了頻繁的爭吵。

王翠蓮嚮往的是那種花前月下,吟詩作賦的生活,劉千功作為一個千總,每日的生活就是軍營,軍營在軍營。所以即便劉前功很快混到了兗州守備的位置,在王翠蓮眼裡也就是個大老粗。

而劉前功覺得按王翠蓮當年的長相和條件,起碼可以找個進士之類的,所以平日裡對內人也是多番包容和忍讓。

這一巴掌下去,真是痛徹心扉,只是事關身家性命,劉前功也顧不上那多,拉過王翠蓮的手,大聲說道:

“別鬧了,這次事關全家性命,你也是受你那堂兄矇蔽,怪不得你。快點將你知道告訴為夫……”

“說了不知道!我那堂兄聽說已經返回遼東了?你要找他就去遼東找他。在這裡從我發什麼火。你這薄情寡義的人,自己沒出息,在外面受了氣,就回來拿我出氣,我當初到底圖的什麼啊!你打啊!打死我算了!……”

“好了!”侯國新皺眉起身開口道:“事已至此,先回城在說!”

說完轉身對著楊五開口道:

“你去外面催促一下,準備回城!”

侯國興話音剛落,王翠蓮面色一變,對侯國興行了一禮後開口說道:

“欽差大人,妾身想去山東?”

說完後轉身拉著劉前功的收繼續說道:

“我怕!叛軍馬上就要攻城了,我怕!我想去山東!”

劉前功臉色微變,看著王翠蓮那楚楚可憐的模樣,皺眉開口到:

“別胡鬧了,整個守備營的軍士都去對付叛軍,為夫身為兗州守備,怎麼可能臨陣脫逃,和你一起去山東!”

王翠蓮並未看劉前功不快的臉色,彷彿極度害怕一樣,望著劉前功開口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妾身害怕!妾身一個人去就可以了,老爺你找個人送妾身去山東,等戰亂平息,老爺你在去山東將妾身接回來。”

劉前功死死盯著王翠蓮,身體微微顫抖,良久長嘆一口氣,轉身對著侯國新深深鞠躬道:

大人,賤內也是受人迷惑,還望大人多多包涵。卑職想遣人將賤內先送去山東,還往大人成全。說到這裡劉前功頓了頓,整理了下言詞,繼續說道:

“卑職誓死守衛兗州城,明日守城,如有一個反賊踏上城頭,卑職甘願一死。”

侯國興眉頭皺的極深,盯著劉前功正欲開口之時,邊上的王翠蓮突然抱住劉前功,大哭道:

“老爺說什麼糊塗話,老爺一定不會出事,妾身在山東等著老爺過去接妾身啊!”

劉前功看著痛苦的王翠蓮,撫了下其頭髮,又是一聲長嘆,將其輕輕推開後,轉身走到侯國興身前跪下,開口道:

“大人,賤內打小生活無憂,飽讀詩書,卻不嫌棄卑職,下嫁於卑職。如今叛軍攻城,卑職確實不忍心讓其在城內擔心受怕,還望大人成全。”

說完對著侯國興深深磕了個頭,而邊上的王翠蓮也哭哭啼啼的跪了下來。

“劉大人,非是本官不願,而是如今軍情緊急,你身為領兵主將,若是將家人送走,讓本官何以服眾?”侯國新盯著劉前功皺眉說道:

“本官只能答應你,若他日守城,真到了事不可為之時,本官讓尊夫人想辦法現行突圍。至於其他,本官無能為力。”

劉前功一愣,看候國興強忍的臉色,將頭轉向了身後哭哭啼啼的王翠蓮。

“楊六,給劉夫人準備好馬車!”侯國新說完後,並未搭理一邊苦苦哀求的王翠蓮,轉身離開大帳。

很快,整個守備營一切準備完畢。侯國興一聲令下,戰馬,軍械,糧草等物資開始陸陸續續向著兗州城而去。而其他瑣碎物資,在一把大火之下,隨著整個軍營付之一炬。

“大人借一步說話?”半路上,楊五騎著馬來到了侯國興身邊輕聲說道,然後用眼瞄了瞄身後低頭沉思的劉前功。

侯國興點點頭,催動戰馬快走幾步,來到了僻靜處。

“大人,劉前功那婆娘有問題!”楊六紅著臉,輕聲說道:

“也就劉前功那個瞎子看不出來。”

身為一個大男人,背地裡說別人的家長裡短,卻非楊六所願,只是現在兗州城危機重重,楊六只能提醒侯國新。

“回到城裡,給我將她盯緊了!”侯國興看了看不遠處面色陰晴不定的劉前功,心裡一聲嘆息。

回到兗州城,整個城內已經點起了數千火把,城門處,災民正在陸陸續續的進城,而城邊還有數百的小廝模樣的人,和守城的衛兵們在打探著什麼。

看到侯國興回城,災民們自然是紛紛跪下,感謝欽差大人將他們遷入城內。

時間緊急,侯國興顧不上發表什麼長篇大論,對著災民們進行了一番簡單的安撫後,進入城內檢視災民入城的物資準備情況。

進入城內,只見兗州的官道二邊,已經擺滿了上百口大鍋,伙伕們不挺的往鍋裡到這白花花的大米,看來是準備給剛剛搬進來的災民們準備的。

侯國興點點頭,看來自己剛才的幾個人頭,是將兗州的大小官員給嚇破了膽,在加上叛軍攻城,大家一損具損。所以在賑災方面,官員們都還是出了大力。

反賊不過是少數,攻城的多是災民,陳家莊的災民們無家可歸,無以果腹,才會被白蓮教利用。

若是不妥善安置好軍戶所這數十萬災民,不用只能讓叛軍攜裹在一起,壯大的叛軍的實力。

…………………………

“只要對他們以誠相待,給於他們吃住,自然不會生事。要知道小民百姓但有一口飯吃,能夠生活,便不會鋌而走險。”

侯國新站在鍋邊對著身邊的兗州知府謝又安開口說道:

“謝大人做的很好,等下本官再擬一份告示,明曰貼到全城,廣諭百姓知曉。”

“下官遵命。”謝又安躬身回答。

“記住,所施之粥不得敷衍了事,本官會親自監督,筷子插入裡面不得浮起。若誰敢趁機中飽私囊,壞了本官守城大計,本官誅殺他全家!”

備註:來個,一小時後,該過來!~東林黨的起源,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代表的依附於江浙財閥的官僚勾結的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

公元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等人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東林講學之際,正值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人士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他們要求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這些針砭時政的主張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同情與支援,同時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黨爭局面。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援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為“東林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