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奧斯卡,我又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須田龜三郎頗為驚喜的開啟眼前的手提箱,只開啟一條縫隙,就看見裡面擺放的整整齊齊的日元大鈔。

迅速合上手提箱,須田龜三郎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武田先生太客氣了!不就是一個美食紀錄片嘛!能來我們這裡拍攝,這是我們的榮幸啊!要怎麼拍?我們儘量配合!”

他嘰裡呱啦的說一大通,鄭旭沒聽懂。

眼睛餘光往野坂青青臉上一掃,見這貨咧嘴一笑,鄭旭就知道這大概是拿下了。

嘴上同樣露出了笑容,朝著須田龜三郎緩緩點點頭後,又恢復了高冷的表情。

須田龜三郎有些尷尬的看看鄭旭,又看看野坂青青道:“這個...野坂君,為了這件事還讓武田先生特意跑一趟,這實在是...實在是...”

須田龜三郎憋了半天也沒想出來該說點什麼,主要是正主不說話,他也很尬尬啊!

野坂青青很隨意的看了鄭旭一眼。

鄭旭右手往桌子上一撘,食指點了幾下桌子。

看見鄭旭的手勢,野坂青青就明白了,按B計劃行事!

...................

三人又談了幾分鐘,須田龜三郎才陪同著鄭旭和野坂青青一直送到辦公大院門口。

須田龜三郎紅光滿面的衝著遠去的車隊招著手,直到車隊看不見了,才轉身回到大院。

他之所以這麼高興,是因為鄭旭給的實在太多了!

而且這還不是一錘子買賣!

這只是先期的好處費!

等片子拍完還有第二筆好處費!

須田龜三郎嘖嘖嘴,他現在有點感覺傳言和現實不符合了!

貴族有什麼好怕的,看看人家武田先生,雖然不愛說話,但人家出手大氣啊!

果然是大家族出來的!

不就是配合拍攝和幫忙收集點資料嘛?

這對他來說,有什麼難度的?

他恨不得那個美國導演每年都來這拍一部紀錄片,那要不了幾年,只要攢夠了錢,他這個位置也能往上動一動了!

....................

“臥槽,大哥,你這演技絕了!這個龜兒子愣是沒看出來。”

回程的豐田世紀車內,野坂青青和鄭旭坐在後座上,野坂青青看離得遠了,才敢開口拍鄭旭馬屁。

“哼~能讓咱們倆出面騙他,算是他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光了!”

鄭旭對野坂青青的馬屁已經免疫了,看向窗外...

有些事情,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辦,就能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就拿今天來說,《海豚灣》要怎麼樣拍攝,才能在短時間內拍完?

當然是光明正大的來!

這裡面就有講究了。

在來之前,他可是設計了,ABC三種計劃。

如今一套計劃就拿下了須田龜三郎這個地區主官。

那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一路平趟了!

順手取下假鬍子和假髮,鄭旭揉揉臉。

他今天這個扮相,除了外貌是假的,其他的資訊可都是真的。

就比如他現在身上穿的衣服和衣服上繡的家紋,這都是有機可查的!

當然,一般人,你查個半年一年的,也不好查。

這都是野坂青青家裡以前為了狡兔三窟準備的各種身份馬甲。

就是為了他們家萬一遭了“災”,方便家族成員跑路。

如今拿出來一個給鄭旭用。

鄭旭日語又不行,只能打造出一個看起來既高傲又冷漠的貴族公子哥身份。

.....................

大方向上搞定了,其他細節就可以慢慢籌備了。

八月中旬,一個以倒皇娛樂大部分人馬,帶上鄭旭、小凱,還有一個老黑的小劇組,就這麼悄悄的成立了。

劇組的身份完全合法,持證拍攝!

正規的劇本,劇組人員雖少,但拍紀錄片的嘛,可以理解。

至於這個黑人,就是鄭旭請來的,所謂的美國導演。

鄭旭為了保險,一步到位,這次特意請了個啞巴黑人!

他的任務就是在劇組當個吉祥物,偶爾需要他出現的時候,出現一下,臨走還會再給他一筆錢。

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

.......................

室內攝影棚,佈置好的場景,野坂青青穿著一套休閒裝。

鄭旭遞給他一張這場需要用到的臺詞。

“大哥...我都有耳機了。”

野坂青青還以為鄭旭這麼小看他,都有耳機提示了,還給他特意拿來臺詞。

鄭旭手一抬,野坂青青習慣性的先縮脖子。

“這是臺詞,也是道具!懂不懂啊,老子這是為了幫你脫身。”

說完剩下的鄭旭懶的給他解釋了,照做就行。

拍拍旁邊的攝影師,提醒他可以準備拍攝了。

今天拍的這些野坂青青出境的戲份,其實都很簡單,照著臺詞念就行。

原劇中這個出境的中年男人人家本來就是劇組的,是站在劇組這個立場說的一些話。

但鄭旭把他魔改了。

首先野坂青青這一角他也是受害人!

因為到時候,這部《海豚灣》紀錄片萬一得獎了。

野坂青青這個專案“發起人”,兼出境人是肯定跑不了的。

哪怕跑得了一時,也跑不了一世啊!

這點他和鄭旭不一樣,他家就在這,總不能因為因為一部紀錄片搞的人家家裡雞犬不寧吧。

就算野坂家在這當地有點勢力,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鄭旭雖然想坑他,但現在的野坂青青對他來說還有利用價值啊!

不能直接坑死。

所以只能想辦法把他儘量摘出來。

但這太難了。

最後鄭旭又換了種思路,既然野坂青青和這部片脫離不了干係。

那就化被動為主動。

以這個想法為,鄭旭特意給他設計了臺詞。

前期的戲份是野坂青青真以為劇組是拍攝的美食紀錄片!

這些都是真拍真來。

後來才知道這個美國劇組是個騙子劇組之後,野坂青青就憤怒了,極度不配合!

紀錄片嘛!

要的就是“真實”!

這些都會拍進去的!

然後透過劇組感化,野坂青青瞭解到了屠殺海豚的真正壞處,才幫助劇組繼續欺騙當地人拍攝下去的。

雖然這種前後矛盾的心態有點又當又立。

但大部分人很吃這一套啊!

這一下就可以把野坂青青的人設立起來了。

就算有些人對他恨得牙癢癢,但也真無話可說。

他最後也可以再次反悔嘛。

既然可以被感化一次,那就證明可以被感化第二次嘛。

這就是讓他在哪個立場說什麼話,留個餘地。

..................

《海豚灣》這部紀錄片,關於人的戲份都好拍。

真正難拍的還是關於海豚的鏡頭!

這裡面需要用到一種複合型人才!

會攝影的潛水員。

這種偏門的人才,本來就很難找,而且還得找可靠的。

最後只能打電話搖人,鄭旭給老趙叔打個電話,讓他幫忙安排幾個潛水員過來。

至於潛水員會不會拍攝,到時候人來了再說吧。

..................

“口罩都帶好了嘛?”鄭旭坐在副駕駛上,扭頭看了眼車內。

今天有他的客串,作為本片的導演,他要實名出境。

今天拍他們這一車人帶著口罩開車偷偷進入太地町。

透過講述,把整個故事引出來。

這裡鄭旭給自己的設定是,透過美國朋友的求援,才來到島國深入探索關於太地町海豚屠殺事件的始末。

至於這個朋友是誰,當然不能說啦。

在車上拍攝了一些太地町的風光,主要是對著各種海豚、鯨魚形象的雕塑,海洋館,博物館拍攝,再深入介紹其中內情。

....................

太地町這個地區,每年之所以要驅趕捕捉大量海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不是為了吃!

而是全世界大量海洋館需要聰明、可訓練的海豚。

這些海豚從哪來?

大部分都是來自島國太地町。

一隻海豚只當肉賣,一隻在當地才能賣幾百美金。

而訓練好的,聽話的海豚,賣給海洋館,就能賣出上萬,或者數十萬美金!

這裡面的暴利是不可想象的!

而他們挑選聰明伶俐,或者說是識時務為為俊傑的海豚是怎麼挑的?

廣撒網!

先挑出形象好,有活力的海豚,單單是這一關就能刷下大部分海豚。

這些被刷下來的海豚,最後的去處就是被殺,賣肉!

就是這麼殘酷。

而僥倖逃過一劫的海豚,還要經過層層篩選,再經過訓話,就可以賣往外界的海洋館了。

每賣出一隻訓練好的海豚,在它身下看不見的地方,不是馴獸師辛辛苦苦的訓練。

而是幾十只,上百隻海豚屍體堆積起來的。

..................

時間就在這種緊張且忙碌中慢慢過去。

透過各種方法的東拼西湊,所有鏡頭素材在十月底都拍攝完畢了。

下一步就是後期制作了。

鄭旭窩在野坂青青的公司,悶頭搞後期。

這次的時間雖然緊張,但擠一擠還是夠的。

但當初明明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說自己沒靈感,來了一次島國,就又搗鼓上了紀錄片,想想還有點對不起那個叫邁克爾的記者的。

不管是時間,還是熟悉程度,還是影響力,鄭旭都覺的,《海豚灣》還是適合去參加奧斯卡。

因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對這種關於動物的紀錄片沒什麼興趣,與其去那邊受冷遇。

不如乾脆點直接上奧斯卡。

他都去過一次了,也算是熟門熟路,這次操作第二部片子,有些套路他都門清。

而且這部《海豚灣》和當初的《熱天午後》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一部是紀錄片,一部是劇情片。

這兩部片子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通俗點講,每年的奧斯卡獎項,紀錄片這個領域競爭一直不大。

一是片源少,二是真正的王炸紀錄片幾年也出不來一部,等真冒出來一部這樣的記錄片,迎接它的大機率都是順理成章的大小獎通殺。

在拍攝之初,就引入了美國影視制作皮包公司,和部分左手倒右手的資金。

所以這部《海豚灣》理論上來說是美國電影!

參加奧斯卡無障礙。

至於公關,也不用像《熱天午後》那樣,找各種關係,花那麼多錢,只用流程性公關就行,畢竟題材在這擺著呢。

....................

十二月初,倒皇娛樂公司內部放映廳。

鄭旭和野坂青青正在看《海豚灣》成片。

經過一個月的後期趕製,這部在鄭旭看來還算是很粗糙的紀錄片就這麼整出來了。

捏著下巴看著片子,鄭旭一邊和播放器中的原劇對比。

拍攝的時候是這裡不滿意就魔改一下,那裡不滿意就魔改一下。

這些零零碎碎的魔改加起來,初看不起眼,等現在成片出來了,一對比才發現,和原劇只有四五分相似了。

除了關於海豚的主線還保持著主體立意,其他的礙於拍攝條件和人手,算是改的面目全非了。

原劇的劇組成員基本上都是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但鄭旭這個劇組呢?

連他自己都不是....

原劇的拍攝手法是美國人一貫的那種表現形式,他們習慣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現。

《海豚灣》原劇體現的是拍攝太地町地區海豚的慘狀還有當地人不顧國際禁令大量捕殺鯨魚,和拍攝的不容易,突出的是慘、偷拍、還有劇組為了拯救海豚做出的努力。

而鄭旭拍的就簡單了,他主要拍攝海豚的慘狀,和食用海豚的危害。

像原劇中的拯救海豚,他就沒拍攝。

因為原劇組當時是真偷拍的!

但他不是啊,很多鏡頭都是光明正大,打著拍攝美食紀錄片的名義拍攝的。

他這算是光明正大的騙拍!

和偷拍不是一回事。

他主要體現的是,當地關於屠殺海豚的事件,和關於海豚背後的一些產業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重要的還有島國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國家有一個地區專門捕殺出產海豚肉。

海豚肉毒性很大,食用過多不管是對於本身,還是下一代,都有很大的傷害。

但這些事,都被島國官方隱藏起來了,媒體也沒報道過。

而這些點,就是鄭旭主攻的方向。

如今片子也拍完了,就等接下來飛往美國,把這把火點起來了!

....................

按照上次參加奧斯卡評獎所解釋的關係。

十二月中旬,中旬在洛杉磯和從國內直飛過來的老秦帶領的團隊匯合。

找了當地的一個小代理商在院線髮型上映這部《海豚灣》。

紀錄片,在院線上映,票房就更別指望了,這玩意來錢的地方是版權,和票房關系不大。

在這裡上映就是為了走一下流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