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個方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退出劇情回放之後,葉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一段回放不僅僅代表著巨龍之心全部模擬劇情的完成,也是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一無所有,到依葫蘆畫瓢地造出第一架飛機,從被人用先進的技術、強大的實力壓迫,到威龍出世,開始在高空之中一較高下。

這一切的一切, 有太多人付出了太多的東西,其中甚至包括生命。

葉舟點開結局總結,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型浮現在他眼前。

【鸞鳥二號對航空發射基地的重力打擊震驚全球,在這次打擊中,基地內的全部醜國火箭全部被毀】

【隨後,華夏面向全球公開了醜國利用反物質佈雷限制太空發展的陰謀】

【在強大的證據下, 醜國不得已停止了國內所有反物質研究, 並將現有反物質材料全部銷燬】

【利用basestep裝置,華夏將總計4克反物質發射向茫茫太空】

【空天一體化戰略的阻礙被徹底排除,筋斗雲專案順利完成】

【第一批配備筋斗雲雙模發動機的戰鬥機配置於鸞鳥平臺,並在鸞鳥三號服役後進入常態化巡邏,代號金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最初設計目標不同的是,搭在強人工智慧系統的無人駕駛版金猴承擔的並非進攻任務,而是大氣層外彈道導彈同步攔截任務】

【全球核打擊策略格局徹底改變,死手系統失效】

【核威脅消除,彈道核導彈升空即摧毀】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核戰陰影消失,全球進入長期和平發展階段】

【史稱:晴空時代】

看完結局總結之後,葉舟心中的震撼更上一層。

誠然,能透過一款戰機終結核戰威脅,靠的顯然不僅僅是戰機本身,更重要的是統治性的國家實力、以及完備、平衡的意識形態,但作為突破點的金猴戰機同樣意義重大。

當一款戰機能隨意進入外層空間,並且能高速追上彈道導彈時, 那遠端核打擊也就變成了笑話。

這也是實現和平的重要一步。

葉舟反覆讀了好幾次結局總結, 才意猶未盡地關閉了頁面。

在巨龍之心劇情模擬全部結束之後, 新的模擬劇情也已經解鎖,葉舟開啟劇情模擬介面,點開最新的模擬介紹,上面赫然出現了三個嶄新的標題。

【智械之國】

【小太陽】

【生命之謎】

他抑制住心裡的激動,逐一點開每一個標題的簡介。

【智械之國:從資訊通路革命,走向大規模人工智慧】

【小太陽:從能量儲存,到人造小型核聚變】

【生命之謎:從氨基酸測序,到人造生命】

每一個大劇情模擬都對應著十個以上的分段劇情,以智械之國為例,雖然看上去是以終極人工智慧為目標,但實際上,它所變革的是整個從資訊科技領域,只不過從現在未解鎖的狀態,葉舟還看不到更多的資訊,只能從第一段分階段劇情模擬介紹中提到的“專用量子計算”詞條來大致判斷。

而小太陽,對應的也不僅僅是核聚變,它的第一個階段模擬對應的是高密度電池。

生命之謎對應的第一個階段模擬是DNA測序。

這每一個模擬劇情背後所隱藏的技術,都足以推動當前人類生產力向前一大步!

如果實現了大規模終極人工智慧, 那就相當於人類可以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大規模創造工作能力等同於人類自身的機械體, 這些機械體將被運用到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 將人類從繁重的基礎性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智慧將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加快人類的發展。

葉舟之前已經得到過強人工智慧系統,但那個系統是基於現有的機器學習技術的,吸收外界資訊的速度極慢,智慧更新的速度也極慢,只能用於某一類固定的工作,對其的逆向工程也沒辦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現在,智械之國的劇情模擬為他開啟了走向終極人工智慧的可能性。

拋開這個劇情不談,從第二個可選項而言,能源利用的進步每一次都伴隨著人類技術的快速發展,哪怕僅僅是第一個階段性模擬中的高密度電池技術,只要能夠實現,也足以推動他所在的時代生產力跨越10年以上了。

高密度的電池與人工智慧相結合,會使得所謂智慧機械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大,達到生產力指數增長的效果。

至於生命之謎,其所指代的生物學發展的意義就更不用說了。

攻克疾病、延長壽命、乃至於實現人類的方向性進化,甚至最後可以創造人工生命體。

這些未來,只是簡單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葉舟嘗試性地選擇了兩個劇情,然後驚訝地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單選題。

他可以隨時在三個大劇情的模擬中切換!

這也就意味著,三個重點方面的發展是可以同步的!

他可以先選擇完成三個方向中近未來科技的那一部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基礎先實現小範圍的革新,然後透過小步快跑的方式,一步步加速整體科技的進展。

對於葉舟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實現方式。

一次性給他太過先進的技術,他無法在現實中快速地實現,搭建出來的要麼是空中樓閣,要麼就必須像南天門專案那樣做超長期的規劃,難度太大。

而現在,他可以將可實現的技術進步應用到每一現實的領域中。

葉舟激動地在虛空中轉來轉去,他的心裡已經開始計劃好從哪一步開始了。

但就在他打算進入模擬中去實際看一看的時候,他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

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自己對國內產業發展的現狀並沒有全盤的瞭解,如果單憑自己的初步判斷,就決定先拿出哪一個科技,實際上並不是效率最大化的選擇。

真正理智的是,先在現實中組織廣泛的研討,確定好重點方向和先後順序,再逐一丟擲技術,匹配現實中技術發展的路徑,這樣才能達到最高的加速度!

而這一步,必然需要官方的配合。

他們需要組織一場國內科技產業現狀的深度調研,然後把調研結果呈現給葉舟。

想到這裡,葉舟沒有再去進入劇情模擬,而是滿意地退出了模擬器。

急於求成是不行的,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

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GE-9X造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