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差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全軍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曹大人看齊的學習熱潮。

沒功績點換飛龍刀,那也可以先換個便宜點的破風刀嘛!

曹大人的破風刀,也是極為出名的。

當初在平城,沒幾個力境下品能擋得住曹肅的破風刀。

曹軍的制式武器就是長刀。

無論是練破風刀還是練飛龍刀,都是推動自身武道進步的一種方式。

此外,曹肅還首次公佈了他修煉的身法——衝步。

衝步也很貴, 需要一百點功績才能兌換。

很多還沒學專門身法的百夫長,眼紅不已,早就十分羨慕曹肅這宛如炮彈一樣的直線爆發力了。

想要快速獲取功績點,就只能作貢獻。

什麼貢獻靠譜呢?

很簡單,那就是貢獻自己的獨家武功秘籍。

有些宗門的武功,不好拿來換功績。

比如曹肅, 也沒有放置鐵拳、伏虎拳的兌換。

尤其是後者,是屬於湯陽豐湯師的獨門武功。

除開宗門武學,如果是在平時江湖上獲得的武學,所有權在自己手中,那當然可以隨意拿來作貢獻。

考核方桉出來的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跑來和曹肅兌換功績點。

曹肅再把這些武功羅列功績點價值,放到兌換獎品裡,供大家兌換。

逐步實現軍中武學資源的大暢通,大迴圈。

促進每一個人向前進步。

........

又過了十數日。

曹軍沿著桓江向西北進發,地勢逐漸開闊,即將走到靈州邊界。

時值夏季,氣溫逐漸升高。

每日只有晨暮時分,才能最大效率的行軍前進。

這日清晨,曹肅率領大軍正式抵達了靈州與禹州的邊界。

在此邊界,有一座大城,名為印城。

印城矗立在靈州山脈之外的荒原上,過了印城, 便能進入到沃野千里的禹州。

印城很大,是平城的三到四倍,城中生活的人口也有數十萬。

曹軍遠遠的瞧見印城, 便能看到那巨大高聳的城牆, 矗立在平原之上,儼然巍峨莊嚴,不可侵犯。

“大人,過關文書來了。”

張恪趕到曹肅身邊,將文書遞給曹肅。

最近考核激勵方桉一出來,張恪的辦事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之前他已經前往印城敲了章,此次拿到文書,過城關易如反掌,應該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兄弟們也都辛苦了,入城之後,就可以在城中休息兩日,隨後再向西而行,進入禹州地界作戰。”

張恪笑道:“大人,過了印城,就是禹州,距離扶風城也就兩三百裡的距離了。”

曹肅沉聲道:“也不知禹州戰亂如何了,昨日可有訊息傳來?”

即將進入禹州,曹肅每天都開始關注大量禹州戰亂的訊息,整個禹州陷入一片戰火中。

在慌亂的世道下, 萬平教在禹州的傳教十分順利, 鼓動裹挾了大量的民眾參與萬平軍。

朝廷右將軍大軍抵達禹州平叛,但十萬兵力,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只來得及先鎮守住進入神關的一些城池。

至於禹州的東部,南部區域,徹底亂城了一鍋粥。

前日,朝廷開始號召天下義軍進入禹州平亂。

自備御令出臺以後,天下各地都在招兵買馬,有些沒有官身的白衣也拉了不少的部隊,至於什麼豪強之流,更是組建了不少義勇軍。

朝廷此舉,就是為了削弱此前備御令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舉兩得。

聽到曹肅再次詢問禹州戰亂的訊息,張恪搖了搖頭:“還是昨日的訊息,今日前方並無訊息傳來。”

曹肅認真道:“這兩日,密切關注禹州。”

張恪抱拳應是。

曹軍距離印城數里外的官道上,緩慢行軍。

日頭高懸,熱浪逼人。

夏日間的天氣說變就變,隨著一陣風一陣雲壓過頭頂,天空傳來了幾聲悶雷響。

眼看著就要進城了,眾人紛紛變色。

羅藝調轉馬頭,衝到曹肅的身邊。

“大人,要下雨了!”

曹肅哪能不知天氣變化,他當即下令。

“所有人,加速行軍!”

隨著他軍令發出,數騎向後跑去。

邊跑邊舉起軍旗高呼:“曹大人有令,加速行軍,所有人不得有誤!”

“曹大人有令,加速行軍!”

一聲令下,整個部隊驟然提升了行軍速度。

臨近印城,官道上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

很多商隊聽到後方,忽然傳來了轟隆隆的腳步聲。

然後見到這千餘人馬急行軍,嚇得趕緊躲到一旁。

他們好奇的打量著,發現並不太認識曹肅等人身上的玄甲。

不由地猜測這又是哪路的兵馬。

.......

曹軍向城門守將交了文書。

守將確認曹肅這一波人都是官兵,便下令放行。

曹肅千餘人便走進了印城中。

負責來對接曹肅的,也是印城的一名府軍校尉。

一個叫田洋的年輕校尉。

因為曹肅打算讓部下在城中休整,所以還另外向印城的城主府申請了城中駐地。

針對一些外來的部隊,印城是有專門駐地提供的,同時也方便他們管理。

曹肅在城主府敲了章,便領到了一塊城南的臨時駐地。

駐地裡有城中河,確保大軍水源通暢。

印城府軍校尉田洋率著數十人,一直盯著曹肅麾下的人馬完成安營紮寨。

“曹校尉,按照印城的規矩,雖然可以讓你們在城中駐紮休整,但時間不能太長。”

田洋一路上也在觀察這支“討逆殘軍”的姿態樣貌。

聽說這支討逆殘軍,一路從江州北上西進,跑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抵達的印城。

本以為一定是風塵僕僕,精疲力盡。

沒想到軍中士卒大多都精神奕奕,狀態十分不錯,這讓田洋感到有些驚奇。

曹肅笑道:“這規矩我自然是懂的,我在城主府裡拿到的,也是三日駐紮令,三日之後,我軍就離開印城,前往禹州。”

田洋道:“那當然最好,此外,討逆軍在城中,不可擅自離開駐地。”

“這些日子,朝廷詔令之後,有不少靈北義軍來到了印城,我們印城全都接下了,人一多,事情就多,城主大人有令,所有軍士若無通行令牌,不得擅自離開駐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田洋隨後便從身上拿出了幾塊令牌。

一共就只有七八塊的樣子,全都交給了曹肅。

曹肅接過令牌,自然也沒有什麼異議。

田洋說完了規矩之後,又笑著說道:“曹校尉,是否需要採購一些輜重糧草?我們印城府軍有專門的軍需商行,你可以選擇與我們交易。”

印城和平城不太一樣,印城太大,商業也比較發達。

據說城中一共養了三萬府軍精兵。

三萬精兵,需要有足夠的錢糧來供養。

所以印城府軍與印城商戶合作,創辦了軍需商行,購買、售賣一些軍需物資,從而達到軍需裝備能時常更新的地步,同時也能掙取一定利潤,供養府軍。

天下戰亂開啟後,商行的生意一直十分火爆。

當然,作為為數不多的經過印城的正規軍,討逆軍的購買力,也是足以讓田洋好好爭取一下的,完成這支討逆軍的單子,他本人也可以獲得不小獎勵。

曹肅聽到田洋邀請,笑著點頭:“印城軍需商行大名鼎鼎,自然是要看一下的。”

這話沒說答不答應,田洋聽了之後介紹道:“我兄弟田宇是商行裡的管事,曹校尉若是去商行採購軍需,可以去找他幫襯,也能便宜一二。”

能有優惠?

曹肅嘴上沒答應,心中卻默默記下了這個名字。

隨後,田洋帶人離開,展現出了印城府軍的風度。

曹肅卻能感受到駐地外面有不少的暗哨盯著,印城府軍外松內緊,管理水平很高,比當初的平城強多了。

也對,這裡已經相當於兩州邊界,戰火的前沿。

雖然目前萬平軍還沒燒到前錢,但印城的高層,一定早就是緊張起來的。

張恪趕到曹肅面前,露出了震驚之色。

“大人,這個田洋似乎是力境中品的高手,氣息好強。”

曹肅默然道:“剛才路上見到的那些個府軍校尉,有不少都是力境中品,在平城早些時候,當時力境中品的校尉就只有王勐一人。”

平城太小了。

張恪暗暗咂舌,只有出來行走,才知天下之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