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章 四哥,上次我就冒恰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白我就不多說了,還得去忙磚廠的事情。”王鄉長看了一眼天色:“你等下跟你母親,還有潘老、李老說一聲,我就不在你這吃早飯了,畢竟我現在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行。”姜初陽爽快的答應了。

等下他們一家吃了早飯。

也要啟程去外婆家了。

可沒有時間來陪王鄉長等人。

這能將事情說清楚就離開。

對於他來說那是再好不過。

“不過說到磚廠,那個德勝磚廠最後怎麼處理?”姜初陽有些好奇的問道。

“哈哈哈……歸我管了。”王鄉長大笑了起來,笑聲中有著開心。

“而我是總負責人,上面在派幾個人來監督。”王德源補充了一句。

“總之,以後這德勝磚廠將不在是外地人的。”王洪光跟著說道。

“好吧!”姜初陽沒有再多問。

畢竟這是王鄉長、王德源、王洪光該有的‘好處’。

也是他們幾個該有的獎勵。

要不然的話,以後遇到左天軍這樣的大惡人。

可就沒有誰敢站出來將其扳倒了。

“我們走了。”王鄉長見該說的都說了。

當即帶著王德源、王洪光、劉忠全朝停在路邊的吉普車走去。

姜初陽目送他們一行人乘車走遠,轉身就走進廚房中洗涮去了。

然後系上圍裙做起了早飯。

眼見昨天還有不少的剩飯。

當即又開爐火灶做起了蛋炒飯。

而就在這時。

姜國慶帶著何雯雯推門走了進來。

其中何雯雯見姜初陽在炒剩飯。

那是忍不住提醒道:“今天大年初三呢!可千萬別炒剩飯!”

“為什麼?”姜初陽笑了笑。

姜國慶也是不解。

“因為吃了不吉利啊!”何雯雯回道。

反正她母親是這樣對她說的。

“你這什麼邏輯。”姜國慶有些哭笑不得。

他家現在的這條件是好了。

要是放在以前。

有的時候過年都不見等有剩飯吃呢!

“姐,你放心好了,這剩飯炒出來是給我自己吃的,不會給你,還有潘老、李老他們吃。”姜初陽也連提醒了一句。

“好吧!

”何雯雯見姜初陽這樣說,那也不好再多話。

而是坐在了柴火灶前幫忙燒起了柴火。

而姜初陽則是繼續做起了他的蛋炒飯。

很快,撲鼻的香味就從廚房的窗戶口飄了出去。

這讓在外面玩耍的小飯糰、小紅薯、小潘子、小豆包。

一個個那是連忙邁著小短腿,拿著頭碗跑進了廚房。

就是茹茹,那也是忍不住咬著食指在門口張望著。

有些好奇姜初陽到底找炒什麼這樣香。

燒火的何雯雯看到這一幕。

那也是有些吃驚了。

因為離的近。

聞著噴香的蛋炒飯。

甚至都忍不住咽起了唾沫。

但因為之前說過的‘閒話’。

她又不好多問姜初陽這蛋炒飯為什麼會這樣香。

不過跑進廚房的四個小家夥可就不一樣了。

其中小飯糰踮起腳跟就將頭碗放在了姜初陽面前的灶臺上:“舅舅,滿上。”

“四哥,記得多給我盛點,上次我就冒恰飽。”小紅薯也跟著將頭碗遞了過來。

“嘻嘻……哥哥你怎麼知道我喜歡恰蛋炒飯啊!”小潘子也開心的說了一句。

“哥哥……我爺爺說也要恰你炒的蛋炒飯,你等下可得給他留一點。”走在最後面的小豆包怕沒有她的份,那是連將李興業給拉了出來。

之所以這樣做。

那是因為她知道姜初陽對李興業很尊敬。

一般情況下,提的任何條件那是不會拒絕的。

這種小心思,姜初陽哪裡會不知曉,在搖了搖頭後,那是連說道:“蛋炒飯都還沒有好呢!一個個吵什麼吵,都給我排好隊,要不然等下誰都沒得吃。”

“嘻嘻……”小飯糰連忙排在了第一位。

小潘子搶著站在了第二位。

小紅薯沒有辦法。

只得排在了第三。

小豆包見自己的速度又慢了。

那是多少有些不開心。

直到茹茹在婁振華的慫恿下。

拿著飯碗排在了她的後面。

小臉上多少才有些笑意。

“國慶……”何雯雯見狀喊了一聲。

“幹嘛?”姜國慶看向了何雯雯。

“排隊給我打一碗蛋炒飯啊!”何雯雯急了。

“你不是說大過年的吃剩飯不吉利嗎?”姜國慶有些不解的問道。

“可你弟弟做的是蛋炒飯。”何雯雯俏臉都紅了。

“不一樣嗎?”姜國慶攤了攤手。臉上有著揶揄笑容:“這蛋炒飯就是剩飯做的,我覺得你還是不要吃了,等下讓我幫忙代勞吧!我不怕吃了不吉利。”

“你!”何雯雯被氣笑了。

這個姜國慶,這是故意在跟她做對嗎?

要是之前早知道這剩飯炒的蛋炒飯這樣香。

打死她也不會多嘴,說什麼吃剩飯不吉利啊!

一旁的姜初陽見狀,那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見大鍋中的蛋炒飯已經炒好了,拿起鍋鏟就給小飯糰盛了一碗:“聽好了,蛋炒飯不能吃得太多,每個人吃個半飽就行了,要不然等下去了外婆家可就吃不下其他好吃的了。”

“嗯,嗯!曉得噠。”小飯糰滿意的端著蛋炒飯跑了。

“哥哥……我今天吃半飽可不行。”小潘子見姜初陽要給他打蛋炒飯了,連提醒了一句。

“為什麼不行?”姜初陽問。

“因為……因為……”小潘子急的回答不上來了。

“你這丫頭。”姜初陽被逗笑了:“那我給你多打一點點行嗎?”

說著,拿起鍋鏟給小潘子盛了一碗蛋炒飯。

說是多一點點。

實際上比小飯糰的還要少。

但因為是蓬鬆的根本看不出來。

所以小潘子覺得比小飯糰的要多。

在開心的笑了笑後,那是抱著蛋炒飯邊吃就跑了。

小臉上對美味的那滿足感,恰巧被何雯雯看在眼裡。

這讓何雯雯再也站不住了,連忙從碗櫃中拿出了一個飯碗:“初陽,趕緊的,給我打點嚐嚐味道。”

“不行!”小紅薯急了。

“排隊去,哥哥說了不能插隊。”小豆包也連說道。

“這個……”何雯雯臉紅了。

“去排隊吧!等下會留些給你。”姜初陽沒有辦法的勸說道。

畢竟規矩是他跟孩子們立的。

大人要是破壞了。

那以後這些孩子就沒有辦法帶了。

“好!好!”見有蛋炒飯吃,何雯雯連忙去排隊了。

姜國慶見狀,連忙搬來的凳子讓何雯雯坐著等。

“算你還有良心。”何雯雯開心的笑了。

片刻之後,終於輪到她打蛋炒飯了。

但大鍋裡面只剩下一點點了。

姜初陽有些抱歉的看向了何雯雯:“你還要不要?”

“當然要。”何雯雯搶過了姜初陽手中的鍋鏟,連著鍋巴都全都盛進了飯碗中。

一嘗蛋炒飯的味道,居然香糯可口,唇齒留香。

就是鍋巴,那吃起來也是酥脆的很。

根本就不是一般的蛋炒飯能比擬的。

何雯雯這才知道四個小家夥為什麼排隊爭著搶著要吃蛋炒飯了。

原來姜初陽炒出來的蛋炒飯。

味道真的是一絕。

只是可惜的是。

她還沒有吃上幾口。

這飯碗中就見底了。

為了不至於浪費。

連忙將碗中僅剩的幾粒蛋炒飯都給舔乾淨了。

一旁的姜國慶看著何雯雯挺可憐的。

那是連對姜初陽說道:“初陽,在炒一鍋蛋炒飯吧!雯雯沒吃飽呢!”

“嗯,我還想吃。”何雯雯不好意思的跟著說道。

“問題是這蛋炒飯要想做好,就必須要用隔夜的剩飯來做,現做的米飯根本就不行啊!”姜初陽苦笑著道出了其中的內幕。

這也是實話。

要不然他才不會利用剩飯做蛋炒飯。

何雯雯知道姜初陽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而騙她。

在沮喪之餘,突然間對姜國慶道:“咱們不是還沒有去三叔、五叔家拜年嗎?趁著現在還有點時間趕緊過去,回來的時候順帶著將他們家的剩飯帶回來讓初陽炒蛋炒飯如何?”

“不行。”姜國慶黑著臉。

“為什麼?”何雯雯生氣了。

“因為這都還沒有出節呢!去五叔、三叔家拿剩飯很不吉利,人家也不會肯的。”姜初陽幫忙解釋道。

“你們!”何雯雯啞口無言了。

這才知道自己為了一口吃的。

剛才丟了多大的臉。

“好了!好了,雯雯姐你要是想吃蛋炒飯,等下讓我三姐晚上多做點剩飯,等我們明天從外婆拜年回來在做給你吃就是了,多大的一點事情啊!”姜初陽笑著提醒道。

“也只有這樣了。”何雯雯見外面小飯糰、小豆包的頭碗中還有不少的蛋炒飯,在笑了笑後連走了過去。

……

吃完了早飯。

姜初陽就帶著姜秀蘭去找了李興業跟潘老。

在交代了一些事情後。

就帶著四個小家夥,李紅玉、姜國慶、何雯雯大龍等人朝路邊的小車走去。

之所以姜秀蘭沒有跟著去外婆家拜年。

那是因為家裡面不可能不留人。

萬一有人過來給母親拜年了。

要是一個人都沒有。

那可是很不禮貌的。

當然了,家裡面還有婁振華、茹茹、剛子、趙鐵、尚勝男、尚小琴、尚映紅等人。

這衣食住行都需要人來負責管理的。

而姜秀蘭又是家裡面管賬的。

所以這留下來那是再好不過。

不過讓姜初陽哭笑不得的是。

這坐上大龍開的小車還沒有駛出石牛山的範圍。

在途中就被老村長等好幾個姜家人給攔住了。

老村長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第一時間說道:“初陽,我就問你兩件事情,應該耽誤不了你多少時間。”

“您說。”姜初陽開啟車門走了出來。

“磚廠的審批手續我該找誰?是王鄉長,還是工商部門?”老村長抽了一口旱菸,然後壓低聲音說道。

這話裡面很明顯有話。

意思是想姜初陽出面幫忙搞定這磚廠的審批手續。

但周圍有這麼多人,老村長不好明說,當下只得轉彎抹角來表達了。

要是姜初陽聽不懂,那只得等姜初陽從外婆家回來了再說。

不過可惜,姜初陽在聽懂了老村長話中的意思後。

那是秒懂,但第一時間也沒有表態。

而是沉吟了一下才道:“村長爺爺,現在德勝磚廠的事情正在風頭上,而且又是過年期間,所以您要想審批磚廠的手續,我建議還是先緩緩,至少等到了過年以後再說。”

“現在就不能去辦理?”老村長輕嘆了一聲。

“我不明白您這樣著急幹嘛?”姜初陽問。

“因為隔壁的螺絲村也在開建紅磚廠了,而且規模很大。”有姜家人輕嘆著說道。

“怎麼回事?”姜初陽皺起了眉頭。

這些人當燒製紅磚的技術。

像小學作業那樣容易嗎?

“據說是跟左天軍合夥的外地老闆搞出來的,也有人說是左天軍的親戚拿到了燒製紅磚的技術才在螺絲村開廠,總之這事情對於我們來說可不是好苗頭啊!要是不儘早將手續給辦好了,只怕咱們姜家村這磚廠很難開設起來。”老村長愁眉苦臉的將其中的內幕給說了出來。

這其實也不算是內幕。

因為言語中處處透著道聽途說。

所以姜初陽對於老村長的話,那是一個字都不相信:“您呀就是喜歡自己折騰自己,先不說跟左天軍合夥的人能不能在開廠,這徵用山頭燒製紅磚那也要經過樟木鄉政府的同意啊!”

“而今天早上王鄉長到我家來只字未提這件事情,就說明您剛才說的都是空穴來風,根本就沒有一句是真話。”

“所以再這樣的情況下,您還是安安穩穩的在家裡面過年吧!等過了十五,樟木鄉政府的幹部都上班了,我在讓我大哥去問問,畢竟他就在旁邊上班。”

“這個……也只有樣了。”老村長苦笑了一聲。

“那您要說的第二件事情呢?”姜初陽問。

“王大福回來了。”老村長回道。

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

但其中的信息量卻是巨大。

姜初陽也猜到了老村長想表達的意思。

但也沒有去細問,而是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注意的。”

“那行吧!先就這樣了,你去拜你的年。”老村長揮了揮手:“我也親自去一趟螺絲村,看看他們那開建的磚廠到底是不是真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姜初陽鑽進了小車。

大龍等姜初陽坐穩了。

開車就朝前面蜿蜒的山道駛去。

……

姜初陽的外婆住在流星鎮。

也就是陳丹口中那個出五色泥的流星鎮。

流星鎮跟樟木鄉是緊挨在一起的。

但從姜初陽家出發的話。

到流星鎮至少有六七十裡的路程。

而從流星鎮到姜初陽外婆所住的廖村。

卻還有著七八裡的路程。

這一段路程。

按照姜初陽腦海中的記憶。

在八零年根本就不通車的。

連腳踏車都很難行走的哪一種。

所以但大龍開車小車行駛到了流星鎮的地界。

姜初陽就不由苦笑了起來。

因為等下他走路去外婆家沒有多大的關係。

就是何雯雯跟姜國慶那也應該能堅持得住。

但四個丫頭,尤其是小豆包跟小潘子。

只怕是根本就走不了七八裡的山道。

而且還是那種非常崎區的那種。

就在不知道等下該怎麼辦。

開車的大龍開口了:“初陽,在來流星鎮之前我就做好了相關的調查,前面的分叉入口就是廖村了,而小車根本就行駛不進去,依我看咱們還是先找一個地方把車停好,在商量的怎麼去你外婆家。”

“好!”姜初陽點了點頭。

見坐在一旁的小豆包睡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連忙伸手幫忙擦了擦。

“初陽,咱們這麼多人去你外婆家,等下你小舅舅那裡怎麼說啊?”後座的李紅玉突然間壓低聲音問了一句。

沒有辦法,現在不說。

等到坐在後面那一輛小車中的何雯雯、姜國慶下車了。

那有些話就不能說了。

說出來那是會很討嫌的。

至於為什麼討嫌。

那是因為李紅玉口中的小舅舅。

也就是她的親弟弟‘李飛’。

現在是跟母親‘包金蓮’吃住在一起。

因為是滿崽。

李飛從小就養成了好吃懶做的臭毛病。

到現在三十多了都還沒有成家立業娶媳婦。

為此李紅玉幾年前特地罵了李飛一頓,想藉此罵醒李飛。

畢竟母親都六十多歲了。

再這樣的情況下。

根本就養不了李飛這個弟弟多少年。

然而李飛卻是把李紅玉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為此反目成仇跟李紅玉大吵了一架。

雖然最近這兩年在母親、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勸說下。

彼此之間的關係緩和了許多。

但李飛這個人的性格卻是一點都沒變。

這逢年過節提著禮物過來那就笑哈哈。

要是沒有禮物,或者有事來找外婆幫忙。

那就會苦瓜著臉冷眼相待。

而今天他們這一行人雖然帶了很多禮物。

也準備了紅包。

但有些人,比如小潘子、小豆包卻是外人。

這要是跟著去了母親家拜年。

那只怕這個李飛又會沒事找事了。

這要是自家人,反正都習慣了。

那自然是不會去在乎。

但現在的問題是。

跟著去的不都是自家人啊!

所以李紅玉才沒忍住問了姜初陽一句。

而對於李紅玉的擔心,姜初陽自然是秒懂。

他也覺得母親的擔心不無道理。

所以在沉吟了一下後。

便提議道:“您看要不這樣,等下讓大龍他們帶著小豆包、小潘子、雯雯姐、小飯糰、小紅薯他們都先去大舅舅家拜年,等有時間了咱們再去小舅舅家一趟,反正每年咱們都沒在他家吃飯的,都是坐坐就離開了。”

這是實話。

姜初陽的三個舅舅中。

大舅舅李五一最好客,也最講道理。

跟母親李紅玉的關係也最好。

所以帶著孩子們先去給大舅舅家拜年。

這一點毛病都沒有了。

至於二舅舅跟小舅舅家。

那都是做做樣子每年走一趟。

其實關係還沒有普通朋友那樣好。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姜初陽家以前可是很窮的。

李紅玉只要來廖村。

那不是借錢就是求幫忙。

這李飛跟二舅舅李廣自然是會有多遠躲多遠。

當然了,李廣還是要好一些的。

畢竟李紅玉是親妹妹。

在力所能及之下。

能幫的還是會幫。

但李飛這個人。

不但姜初陽頭疼。

李紅玉也是很頭疼。

所以她一愣之下就贊同了姜初陽的提議:“行!等下咱們先去你大舅舅家!”

……

——

謝謝大家投的月票。

還有推薦票。

以及打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