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反向奔襲,早日除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這是千里奔襲似乎也沒錯,只不過千里奔襲的方向不太對罷了。

誰說向後奔襲不算奔襲?

秦檜所領著的兵馬人數本就不多,來到這裡也只是放下行囊,埋鍋造飯而已,並未直接落下營帳,此刻要收拾起來也非常方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一會兒,一應人馬便已經啟程,火燒屁股般地向著東南方向而去。

而吳三桂帶領的邊軍又在此填飽了肚子、休息著恢復馬力,直到北方有探騎回來報信,這才開始啟程,向方才秦檜他們離去的方向趕去……

延平鎮的陷落是件大事,這代表著朝廷在邊關的守備力量已經完全陷落。

自此,金兵便可一路長驅直入,肆無忌憚地對冀州進行劫掠……並以冀州為踏板,不斷南下,進一步蠶食大乾的領土。

如此重要的軍報自然不會耽擱半分,直接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火速送往京城。

雖是如此,但其來到京城這邊時,也已經是數日之後了。

兵部接報後,一刻也沒敢耽擱,立馬將其送往了紫微殿……

進來天氣漸漸轉熱,每當正午時,殿中的空氣就會有些沉悶,惹得人食慾不振,即便把窗門和宮門大開也沒什麼用。

李乾也是如此,再加上這些日子有關蔡京、邊事的紛擾,更是有些吃不下東西。

太醫院的醫師們來看過之後,都說皇帝陛下的龍體比正常人都康健的多,只是正逢春夏之交,氣候轉熱,再加上思慮過多,所以才會如此。

李乾自己也沒當回事,不過長孫無垢和不少后妃倒是著實緊張了一陣子,忙著在後宮熬煮什麼山楂飲、酸梅湯之類開胃的東西。

老太監更是著急忙慌,一連安排了數十個宦官在殿門口、窗戶處持著巨大的龍紋金絲扇往裡面扇風。

這些動作終究是起了作用,此時即便在殿中,也不會有之前那種沉悶的感覺了,食慾不振的現象也減去了很多。

一盤盤色香味美,選材、烹飪、擺盤都頗有講究的“御菜”放在李乾面前的桌桉上。

不過此刻他的關切點卻不在這些東西上面,而在於桌上的奏章中。

這些奏章放在碗邊,李乾一邊吃,一邊翻著。

坐在一旁幫他夾菜的呂雉美眸中目光有些複雜和心疼,幾次三番想要開口,最終還是道:“陛下的胃口剛剛好轉,還是莫要再如此操勞了。”

“不若先吃過飯休息片刻,再批閱這些奏章。”

李乾聞言吃飯的動作頓了片刻,還是搖了搖頭:“朕看這些東西不過是為了消遣而已,並未有費心勞神之舉,無礙的。”

前世他吃飯的時候總是找點電影、小說之類的用來“下飯”,來到這邊後一時間也改不掉這個習慣。

也正是來到這邊後,李乾才知道,用什麼東西下飯這個習慣實在是傳承久遠,在大乾都非常興盛。

達官貴人們大多都在家中養著伶優,吃飯時便令其出來跳上幾曲……

皇宮裡自然也有這樣的程式,而且規格堪稱天下之最,不過李乾用過幾次後就沒興趣了。

反倒是這些從各地送來的奏章,上面記載的大多都是各地最新發生的事件,看這些東西就權當看個新聞、消遣消遣了。

呂雉見他還是繼續看,不由嘆了口氣:“陛下夙夜籌劃國事,連用膳時也未有分毫放鬆,實在是……”

話只說到一半,就被老太監急匆匆的腳步打斷。

“陛下,兵部又有軍報送來了。”

李乾從書本碗快間抬起了頭:“拿來。”

“是,陛下。”

老太監快步上前將沾著雞毛的信遞給李乾,又接著道:“陛下,兵部的裴部堂還在殿外等著。”

“請他進來便是。”

李乾放下碗快,抽出信紙就開始看了起來,一旁的呂雉起身施了個禮後,就緩緩退出了這裡。

“延平鎮……”

李乾看著這上面的一行行字,眼神漸漸凝重起來。

一口氣讀完,李乾將軍報按在桌上,對一旁的老太監擺了擺手:“都扯下去吧。”

老太監猶豫了片刻,還是應聲,讓周圍的宦官過來把飯菜收拾走。

李乾眼前不斷閃過這些穿著花花綠綠的宦官身影,但卻並未將他們收入眼中,而是思索著冀州的戰局。

延平鎮的重要性母庸置疑,只不過李乾這陣子已經接觸過許多“壞消息”了,就算如今最後一道關防失守這種事,也不能讓他再勃然變色,產生太大的情緒波動了。

但不管他如何反應,延平鎮的失陷終究是無法改變,這個後果也要由朝廷來承擔。

李乾本來還想著以固守著的延平鎮作為基石,令另外兩邊的邊軍從東西兩方不斷推進,以此壓縮金兵的撤退空間!

別看戰事到如今,大乾損失巨大,可對於金國來說,十幾萬精騎也已經是他們國中的大半兵力了。

若這些兵馬盡數失陷在大乾境內,那金國就一下子及及可危了。

實力大損的他們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上將會成為一塊最香的肉,原本將目光望向大乾的突厥、匈奴兩國恐怕會瞬間將餓狼般的目光望向金國。

更上面的大元帝國非但不會約束他們,反而還有可能加入其中……

不是有可能,是一定會加入瓜分金國的隊伍中。

這就是將弱肉強食、森林法則體現的更直白的草原。

只要想明白這些,那就可以肯定,金國定然不敢讓這些精騎失陷在大乾。

李乾讓東西兩方邊軍分別包夾,做出奪回東北邊關的架勢,就是為了讓金兵緊張起來,向邊關的方向撤退。

這樣做一是可以縮減這些金兵的活動範圍,讓更少百姓免於他們的劫掠。

二則是給左威衛和後來的府兵制造包圍那些金人騎兵的機會,包圍圈越小,騎兵的機動性和殺傷力就越小,就越容易剿滅他們。

然而如今這一切都隨著延平鎮的陷落而破滅了。

沒有延平鎮這個“梗”在金兵的喉嚨裡,兩側的邊軍定然無法帶給金兵太大的威脅……

想到這裡,李乾就是一陣頭疼。

延平鎮陷落,這些鎮守其中的邊軍被追擊著逃到哪裡去了?秦檜又到了哪裡?會不會和金人的兵馬直接撞上……

這方軍報是延平鎮陷落當日發出來的,這些訊息一概沒有。

而且讓李乾比較在意的是,延平鎮的局勢本來都已經穩定下來了,為何突然又被金兵攻陷?

如此蹊蹺的事……會不會又是蔡京在其中作怪呢?

正在他思索的時候,一身緋紅官袍的裴寂快速走了進來:“臣參見陛下。”

“坐下就好。”

李乾看了一眼手中的軍報,又抬起頭望向裴寂:“裴侍郎,這封軍報你看過了吧?”

“回陛下,大司馬不在部中,臣已經看過了。”

李乾點點頭,剛想再說什麼,但又突然頓住,轉而問道:“大司馬病情如何了?”

“如今已經穩定下來了,但還並未有太大好轉。”

裴寂有些憂心忡忡地道:“陛下,大司馬這病來的甚是怪異,病來如山倒,大司馬那麼健壯的人都扛不住,想來定是什麼惡疾……”

李乾輕輕點頭,朝中的大臣們都不是傻子,李靖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病倒,要說只是巧合,那還真不太可能。

不過猜到歸猜到,他們終歸還是無法確認情況。

而李乾也不會把幕後黑手這件事公佈出去。

“大伴,讓人去召諸位大人前來議事。”

不用多說,這次還是得三品以上的官員一同討論方可。

不過程式歸程式,但李乾覺得以現在所知的訊息,大概也商量不出個一二三來。

只有得知了後續金人騎兵、延平鎮邊軍和秦檜的具體動向,才能作出應對。

果不其然,來到殿中後老大人們也說不出什麼來以如今的情況,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催促邊軍、府兵們加速行軍……

議事完後,不一會兒嚴嵩與和珅又折返回了紫微殿。

“二位卿家來此有何事?”

李乾剛準備續上方才的午飯,現在又被打斷了。

嚴嵩與和珅頓了頓,見對方都不說話,自己也不開口。

李乾見他們這幅扭扭捏捏的樣子,心知他們肯定是有求於自己,或者是想從自己這裡得到什麼東西。

“二位卿家想說什麼?”

李乾故作不解地看著他們:“朕還要吃飯,不如你們留下來一起?”

“臣不敢。”

還是和珅先開了口,說完後他似乎意識到不對,又急忙糾正道:“臣不敢打擾陛下用膳,陛下先吃,臣等在下方看著就好。”

李乾眉頭一挑,也沒跟他們客氣,直接又讓老太監開始上菜。

這次上來的可不是剛剛吃到一半的,那些都已經涼了,這些都是新做的。

吃飯中間斷了一次,現在的李乾覺得和沒吃一樣餓,他一邊啃著手裡的點心,一邊翻著桌邊的奏章。

至於看兩個人下飯……那就不必了,看他們只能上飯。

“陛下宵衣旰食,夙興夜寐,無一日之懈,實乃千古明君。”和珅立即注意到了皇帝陛下吃著飯翻閱奏章這個細節。

一旁的嚴嵩一愣,也急忙道:“陛下弱冠之年,居九五之位,便如此勤奮,當記於典籍,以警後世,臣回去便讓門下的起居郎們記下此事。”

李乾聞言抬起頭來,無奈道:“記不記的不重要,倒是二位卿家,你們是打算等朕吃完,再說你們的事嗎?”

“臣不敢。”兩人都察覺到了皇帝陛下的不滿,急忙把話題引回正軌。

“陛下之前言及蔡京一事,這幾日晨回去後,思來想去,總覺得此事不容小覷。”

和珅率先開口,嚴肅道:“此時正值朝廷與金國鏖戰之時,若還留蔡京這等叛國通敵的賊人在朝中,恐怕會釀成大禍。”

嚴嵩也跟著道:“陛下,臣也是為此事而來。延平鎮之守備本來都已穩定下來,可就在秦相趕到冀州的這個時候,卻突然被金虜攻破,其中或許就有蔡京暗中作祟。”

“此賊不除,則超綱傾覆,國家危矣。”

李乾聽完暗暗點了點頭,原來是為了這事兒。

只是他們究竟是真想除掉奸細,還是瞄上了蔡黨的位置,這就不知道了……

李乾頓了片刻後,也緩緩點點頭:“朕其實也早有此意。”

兩人聞言眼中暗暗點頭,和珅又接著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宜早不宜遲,越早挖去這顆毒瘡,便可越早生出新肉。”

至於新肉究竟是誰,似乎也不用多說了。

嚴嵩緊隨和珅之後沉聲道:“陛下,蔡京此賊擅長結黨營私,這些年來早已勾結了不知多少官員幫他做事。”

“其還喜好經營人脈,與許多諸侯國之人結成勢力,盤根錯節,若要將其除去,實非易事。”

和珅的胖臉也凝重起來,補充道:“陛下,蔡京這老賊既然能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來,想必定是早有準備,或許已經暗中籌備了數年也不止。”

“若一個處理不好,還有可能讓此賊狗急跳牆,做出些天怒人怨的事情來。”

李乾聽著這兩人的話,心中漸漸揣摩到了他們的意思。

“二位卿家所言在理,不知你們覺得還有何要注意的?”

見皇帝陛下的話被勾出來了,嚴嵩當即道:“陛下,為國除賊,敢不盡心?臣願身先士卒,為陛下陷陣衝鋒。”

“只要陛下請和大人幫臣做些微不足道的幫助,臣或可為陛下除去此賊。”

和珅被他搶先似乎很生氣,瞪了他一眼後急忙跟著道:“陛下,臣也願為陛下除去此賊。”

“臣與蔡京同在尚書省共事多年,對其也有幾分瞭解,只要陛下令嚴相幫幫忙,臣就有把握以最小的代價將其除去。”

李乾看著這兩人上杆子要出力的情況,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若放在以往這種衝鋒陷陣的活,可不見得有人願意幹,最重要的是與蔡京這等人鬥,很有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兩人這麼積極的唯一原因,肯定就是盯上了這背後的好處。

“不用了。”

李乾深深地看了他們兩人一眼後,卻擺擺手道:“朕會讓蔡京自己請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