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信任和承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蛇矛鬥羅將楊駁安排好後,重新回到了千仞雪所在的露臺。

千仞雪手上捧著一本書正坐在椅子上看著,旁邊還有一個小臺子,一杯熱茶正冒著熱氣。

注意到蛇矛鬥羅歸來,千仞雪依舊看著書,但同時帶著笑意說道:

“長老,都安排好了?”

“是的,小姐,都安排好了,是在您的房間對面。”蛇矛鬥羅對自己的安排沒有任何隱瞞地告訴了千仞雪。

千仞雪翻書的手勐然一停,但一秒後繼續翻閱了起來,彷佛沒聽到後半句一樣接著說道:

“長老你這次能為我們找到一個先天滿魂力的孩子,不僅是我們的意外之喜,也是你的一件大功,而且他的聽力似乎也比常人要強,對我們未來的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小姐,小駁他確實是比較特別,”蛇矛鬥羅接上了話茬:“但他不止是聽力好,他似乎天生就要比普通小孩子更加敏銳。”

“哦?難道他還有別的我所不知的特別之處嗎?”千仞雪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蛇矛鬥羅對楊駁的評價明顯要高於她所言。

“沒錯,小姐,您還記得在進城前我駕馬車之時出了點意外的顛簸嗎?”蛇矛鬥羅表示肯定後問道。

千仞雪自然還記得,畢竟由於走的是大道,那是從武魂城到天鬥城的路途中的唯一一次顛簸:

“當然,那時候長老你不是說沒發生什麼事情嗎?難道你現在發現了什麼疑點嗎?”

蛇矛鬥羅先半跪下,一幅謝罪的樣子:

“小姐,實際上那時馬車會失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看見了楊駁。”

言至此處,千仞雪將書合上,注意力完全轉移到了蛇矛鬥羅的話語上:

“長老不必如此,還是快把話都說明白比較好。”

“是,小姐。當時我之所以會出現那種失誤,就是因為感受到了一道相當銳利的視線,我本以為是被天鬥城的強者發現了,結果順著那股視線看去,竟發現是一個小孩子,而那小孩子就是楊駁。”蛇矛鬥羅如實答道。

千仞雪的眉頭微微一皺,將書徹底放下,起身看向蛇矛鬥羅:

“那他有沒有可能是魂獸化形?”

“我感受過他體內的魂力流轉方式,並不是魂獸,而且他身體的年紀確實是五歲的樣子,絕非成熟期的化形魂獸。”蛇矛鬥羅身為封號鬥羅,有絕對的自信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化形魂獸。

蛇矛鬥羅和刺豚鬥羅是千仞雪的爺爺千道流專門挑給她來執行任務的長老,她對這兩位還是頗為信任的。

不過,這也就是鬥羅世界是玄幻下水道(高情商:低武天花板),沒有普及奪舍、穿越這種概念,只有魂獸化形才會出現心理年齡與身體年齡極度不符的情況,否則楊駁在城外的那“驚鴻一瞥”就直接宣告他自己的死亡了。

總之,有著蛇矛鬥羅的保證,千仞雪剛有起伏的內心也迅速安定了下來:

“既然長老你覺得楊駁沒問題,他還天生敏銳的話,那他就值得我們武魂殿去全力培養,無論是未來事關我的計劃,還是關於武魂殿未來的發展,他都將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分割線——————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千仞雪和蛇矛鬥羅說明白了楊駁的事情後,楊駁他自己則是離開了房子,前往自己曾住了五年的家。

楊駁還穿著跟了自己五年的舊衣裳,也就是臉還比較乾淨,走在路上依然受到了打量人的指指點點。

抵達熟悉的小巷前,楊駁看著小巷內的幽暗,聞著從中飄出來的惡臭,又轉過頭,看著大街上的光明,聞著花店飄出的花香。

明明就是轉了個頭,卻彷佛置身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楊駁的臉上露出一抹冷笑,心中感嘆道,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過如此!’

楊駁踏入小巷,一眼就看到了上午小混混留下的血跡,現在已然有些發黑,以及那塊自己用來投擲的石子,除了血液的顏色外,這個地方或許再過一個月也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復行數十步,楊駁回到了自己的家前,那個碗和那塊布都還在。

稍許收拾了一下,其實也就是將碗包進布里,並將布的兩端綁在自己的胸前,斜挎在肩上。

楊駁最後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家,頓感悵然,在原地愣了一會兒。

“小駁,怎麼樣啊?那戶人家收你了嗎?”就在楊駁愣神的時候,陳狄出現在了楊駁身後。

楊駁會去千仞雪那裡應聘就是因為陳狄的訊息,陳狄還是鄰居,自然是比較關心幼年喪母、未見親父的楊駁。

楊駁緩過神來,轉身對陳狄露出了一抹微笑感謝道:

“陳叔,那戶人家收我了,謝謝你的訊息。”

“是嗎!那可是個好事兒啊!”陳狄聽到楊駁的話瞬間露出了笑容。

陳狄是個善良的人,或者說不得不生活在貧民窟卻沒加入任何幫派、黑幫的,基本都是天性善良之人。

楊駁的母親去世的時候,不少鄰居都像陳狄一樣擔心過楊駁的未來,因為貧民窟的人都是勉勉強強維持著自己家庭的生存,

即便集所有認識楊駁的人之力,也不敢保證有餘力去養楊駁一年,讓楊駁有機會去參加每年武魂殿舉辦的武魂覺醒儀式。

因此,陳狄是真心為楊駁感到高興。

看著發自真心為自己高興的陳狄,楊駁本打算將自己成為魂師的事也說出來,但是在要說出來的時候,他還是把這句話給咽了回去。

自己現在已經約等於加入武魂殿了,未來估計還會成為千仞雪竊國計劃中的一個間諜,要是哪一天出了意外,貧民窟的人很有可能被自己波及到。

對於自己的真正情況,楊駁覺得其他人還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可是五年的鄰里之情是在的,如今要走了,楊駁向陳狄鞠了一躬:

“陳叔,謝謝你和其他鄰居對我們家的照顧,以後我若得道,必不忘諸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