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范文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晌午的陽光懶懶的撒在滿是塵土的大街上。時值春末夏初大街上飄著陣陣槐花香。槐樹茂密的枝葉形成了一把天然的大傘給各個衚衕街道帶來了片片綠蔭。然而往日繁華熱鬧的北京城現在卻是人煙稀少。大街上只是偶爾可以看見幾隊身著勇字服的兵丁巡邏而過。入春之後京城裡“痘瘧”越厲害了。官差整日的在大大小小的衚衕裡轉悠。一旦現有人出痘就立刻哄出城去。城外的人也很難進來。北京城在“痘瘧”的籠罩下顯得死氣沉沉的。

此刻遠處的一頂寶藍色的官轎在這寂靜的大街上就顯得格外顯眼了。官轎中坐著的乃是清大學士范文程。官轎中的范文程一身青色的一品官服手持著朝珠正靜靜的閉目養神。可他的心情卻遠沒有他的表情來得鎮靜。前幾天晚上湯若望突然帶來了據說來自法蘭西的客人說是有要事見他。范文程原本以為湯若望只是想介紹給他一個神甫認識。談的不外呼是些海外諸國的趣事全當一時的消遣。於是他便欣然答應了湯若望。可誰知同那人談了一夜後范文程的心事卻更重了。因為那人帶來的不是紅毛諸國的風土人情。而是來自令人驚訝的南明情況。雖然根據那個洋人所說他只在廣州待了幾個月的時間。但從他的支言片語中范文程可以窺探出南明目前的部分情況。

“相”、“國會”、“火器”無疑是昨天范文程最感興趣的話題。如果說大清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黑馬那麼南明就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鹹魚”。誰都沒想到原本已經搖搖欲墜、面臨崩潰的明王朝會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裡重振旗鼓。而讓這條鹹魚大翻身的正是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南明女相。一個女子、一個海盜最終成為一個國家的相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這個女子在兩淮之戰的表現讓她成為了大清的頭號仇敵。在兩淮多少八旗子弟倒在了明軍的槍口下。兩黃旗和正白旗幾乎都被打殘了。在如今那些個八旗將領一提到南明的孫露無不咬牙切齒又恨又怕。但讓范文程真正感到恐怖的是孫露之後在“神策門事變”中的表現。范文程當然不信什麼孫露一夜屠殺百萬人的說法。從南明收集來的情報看上萬人是有的。一個女子能利用自己的新婚之夜大肆屠殺異己。這樣的魄力這樣的心機實在讓人不寒而慄。多爾袞在剷除豪格、濟爾哈朗一黨時也沒如此的大肆殺戮。當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吳地民風柔弱。經過一翻血的洗禮所有人都接受了這個女相。

而孫露向外公佈的那封書信更是讓整個清庭為之震動。無論吳三桂是否真的同這事有關對滿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事關係到所有漢軍的忠誠問題。一個處理不好其後果將是漢軍的大規模譁變。但這事又不能拖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處理。最後多爾袞做出的選擇是安撫。吳三桂不但受封親王還接收了漢軍正黃旗。代替戰死的耿仲明成為漢軍正黃旗的旗主。為此范文程親自趕赴吳三桂的大營向他宣佈聖旨。這麼做無疑是一種賭博。若是吳三桂真是下定了決心要投靠南明那他范文程的人頭就是最好的禮物。然而事實證明他這次又賭對了。吳三桂欣然接受了清庭的封賞。或許那封信只是南明的離間計或許吳三桂是忌諱“神策門事變”中得罪了孫露或許吳三桂為朝廷的誠意所感動或許……答案究竟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范文程只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務。吳三桂和那些漢軍還忠於朝廷。有這一點就夠了。他和多爾袞都明白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

在范文程看來孫露在這方面還是嫩了點。她若是能在吳三桂身上再多做些文章或許范文程的人頭已經被獻給了南明皇帝。那女人花了太多精力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白白放棄了許多次打擊大清的良好機會。畢竟還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娃娃啊。政治這種東西是需要歷練的。范文程在心中這樣評價著。可笑的是湯若望等人對孫露的所作所為卻給予極高的評價。

什麼“議會”啊什麼“清議”啊“直柬”啊都不過是那女人收買天下士子的手段罷了。據范文程所知那些個所謂的議員多是商賈出身。如此見利忘義之輩如何能做到“清議”。還不是同那女人一起狼狽為奸以下克上。而那“國會”更是藏汙納垢之地。如此一來三綱何在!君臣之別何在!聖人之道何在!可江南的清流們竟然就此接受了這麼一個商賈出身的女相和她的那些大逆不道之舉。並大肆的阿諛奉承鼓吹什麼“天降麒麟聖皇仁德變法興國”。簡直丟盡了讀書人的臉面妄讀聖賢之書。

而那杜-洛瓦還告訴他南明的水軍竟然在海上劫掠他國船隻。嗚呼哀哉這還哪兒點有天朝上國的模樣!昨日當范文程向馮銓和洪承躊等漢臣提起此事時。眾人無不搖頭嘆息。認為南明已經“禮崩樂壞”墮落成了“蠻夷國家”。均覺得大清才是中華正統擁有真正天朝上國的氣度。因此范文程對杜-洛瓦所提到的“議會”之類的東西沒有絲毫的興趣。堂堂的大清朝如何能學那南明做出如此自甘墮落之舉。

其實在范文程心中對湯若望等人帶來的西學始終保持著戒備的態度。就象大學士馮銓所說的南明之所以會如此快的墮落就是因為看了太多從西方傳來的“異端邪說”。卻將聖人之道置之不理甚至任意歪曲。當然西學也不是一無是處的。西人能鑄造犀利的火炮和火槍。這些火器讓南明抵擋住了大清南下的鐵蹄讓大清的八旗子弟死傷慘重。就象當年後金嚮明學習火炮技術一樣。為了在戰場上壓制南明的火器多爾袞和范文程都不介意向西方傳教士請教西學。

但這只限於軍事。至於湯若望等人所提到的西方體制和宗教范文程等漢臣則報以不理會的態度。“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大清的制度是最完美最符合聖人之道的。按照范文程的論調大清的“文武制度”是“本”西洋的軍事裝備、科學技術是“末”。“本”與“末”的關係是“以末固本”是取外夷之長技以治表。因此他和馮銓等漢臣都認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才是“正道”。南明那種變法是“歪門邪道”早晚有他們的苦頭吃。

於是范文程立刻抓住了這次機會。讓馮銓等北方儒林的代表公開向外宣稱:“南明是‘南夷’大清才是正統。”理由當然是南明現在那些有違聖人之道的舉措。不斷讓這些御用文人鼓吹:所謂“華夷之辨”的標準就是一個國的文治武略是否符合儒家的“萬世法”。如今南明公然打破“三綱五常”已經墮落為蠻夷。而大清獨尊儒術文治武略處處以“萬世法”為準則。所以大清才是華夏的正統繼承者。等等諸如此類的論調確實吸引了不少士人。特別是對南明變法持否定態度的腐儒不少都選擇了北上投靠滿清。畢竟多爾袞終止了天怒人怨的《剃法令》。不用“剃易服”再加上范文程等人的一通鼓吹讓北方想要入士的儒生又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於是藉著這股風頭范文程適時的向多爾袞上奏要求開科取士。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滿清迎來了它入關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士子的反應雖然沒有南明開科時那麼狂熱踴躍。但來應試的北方士子也不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范文程對南明的做法嗤之以鼻。並千方百計的打擊對方以給大清樹立良好的形象。但在北方各地百姓對清庭的反抗沒有一天停歇過。南明在不少漢人的心目中當中享有不可動搖的正統地位。而范文程自己也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憂慮。因為大清在軍事上對南明已不能構成威脅。這對一個用武力強行征服另一個民族的國家來說是件異常可怕的事。沒了牙齒和利爪的狼還是狼嗎?

帶著這種與日俱增著的憂慮范文程所乘坐的轎子慢慢的聽了下來。范文程掀開布簾一看現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目的地。於是他下了轎子邁著官步走上了階梯。可當他剛要跨進門檻時不遠處的禮部衙門裡卻傳來了一陣爭執聲。於是范文程皺起了眉頭帶著官腔命令道:“衙門重地企容閒雜人等大聲喧譁!來人。去看看生什麼事了。”

“喳。”手下的官差領命後連忙朝禮部衙門跑去。過了沒多久便跑回來報告道:“回大人是幾個紅毛夷在和禮部的官員爭執。據說他們是海盜。”

“海盜?”范文程本想說既然是海盜直接送官究辦。可轉念一想又改變了主意說道:“走看看去。”

於是那官差連忙恭敬的將范文程引進了禮部。只見禮部的門口果然有幾個洋人拿著不少物品正和一個禮部的官員爭執著。禮部官員的身邊還有一個身著黑袍的神甫做翻譯。眼見范文程來了那禮部的官員連忙請安道:“下官劉鳴德參見範大學士。”

“起來吧究竟生了什麼事?”范文程打著官腔問道。

“回大人這幾人乃是海盜卻冒充使節。還用不知從何處搞來的贓物充當貢品要求晉見攝政王殿下。”劉鳴德恭敬回答道。眼神中充滿著不屑。剛才從那翻譯的口中他得知這幾人都是海盜根本沒有自己的國家海盜能有什麼他們帶來的貢品全是海上劫掠的髒物。所以他理所當然的決定將這樣的人趕出禮部。

可未等劉鳴德解釋完。其中一個紅毛夷卻操著流利的漢語向范文程恭敬的行了個禮道:“大人我們是來自荷蘭的使團。代表荷蘭國想要晉見大清的攝政王殿下。我想剛才是翻譯上出現了些誤會。”

“你是?”范文程回頭疑惑的問道。荷蘭?很耳熟啊。

“回大人我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階商務揆一。這次使團的團長。”那人極有風度的繼續解釋道。不錯此人便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階商務曾經的臺灣總督——揆一。這次揆一帶領一支由五人組成的小型使節團偷偷的由倭國轉船偷渡到了清國以求同滿清達成共識共同對付南方的明帝國。由於明帝國在東亞海域享有絕對的支配權。為了在明帝國海軍眼皮底下偷渡到清國東印度公司事先可是做了大量準備的。還特意選擇了在東印度公司去南京和談為掩護來了個暗渡陳倉。可誰知使團帶著貢品千辛萬苦來到清國後卻遭受到了極其不公正的待遇。滿清戶部的官員一再盤問他們究竟有沒有國家、土地是不是海盜能不能在水下生活貢品究竟來自那裡?

自己冒著極大的風險滿懷誠意的過來尋求合作可對方卻將自己當作賊來防。這一切都讓揆一惱火極了。揆一知道這都是那個耶穌會士搞得鬼。“荷蘭人都是海盜根本沒有自己的國家海盜能有什麼他們帶來的貢品全是海上劫掠的髒物……。”無論在歐洲、中國海上、還是6地荷蘭人總是無法擺脫可憎的天主教徒。他們佔領船道、港口把東方城上的炮孔對準荷蘭帆船。在滿清朝廷裡充當翻譯到處挑撥離間。於是雙方很快就爭執了起來。正當那幾個野蠻人要將他們哄走時眼前這個年長的官員出現了。多年來在東方的經驗告訴揆一這人來頭不小是個大人物。於是他趕忙以最幽雅最有禮貌的態度同這位東方官員搭上了話。

“荷蘭東印度公司?你是從巴達維亞來的吧?”范文程終於想了起來。那個杜-洛瓦提起的同南明水軍交火的艦隊就是荷蘭人的艦隊。為此他還仔細向湯若望和杜-洛瓦詢問了荷蘭的情況。湯若望口中的荷蘭沒有自己的國家整個兒就是由海盜組成的烏合之眾。不過眼前的這個人還算懂禮數。

“哦是的大人。我們從巴達維亞來。巴達維亞議會向您致敬我的大人。”揆一激動的回答道。終於見到一個稍微有見識的人了。揆一覺得希望就在自己的眼前。

又是議會。真不知道這些紅毛夷和南明為何如此熱盅於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制度。不過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於是范文程對著揆一傲然的說道:“攝政王殿下此刻正外出作戰。本官是內閣大學士范文程。有什麼事就同本官談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