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雙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水溶看見皇上對雲寒開心的笑著,心思一動,便轉頭悄悄地看向皇后。皇后此刻亦看見了皇上的舉動,然卻並不生氣,只淡淡的笑了笑,起身走到皇上跟前,笑道:“皇上喜歡這孩子,不如就接進宮裡來吧。如今子詹大了,另建了太子府,子律也要搬出去了,臣妾身邊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她既然不願做皇上的乾女兒,不如臣妾收她做侄女如何?容相府裡,正少個大小姐呢。”

“嗯,這也是個不錯的主意。認在相府,倒比在宮裡自在些。”皇上點點頭,又看看一直低頭的雲寒,做了最終決定,“你就去容相府做國舅的女兒吧。今兒先別急著回去,就留下來在皇后宮裡住幾日再說。”

雲寒心中哀嘆,明明是自己事情,就這樣被人家夫妻三言兩語給定了下來。這就是封建社會的悲哀啊,最主要的,此刻不管自己願意不願意,都要跪下磕頭謝恩,還要謝皇上隆恩!

水溶黛玉和幾個孩子們無心管這些閒事,各自都有了各自的詩句,一個個兒都圍在黛玉和水溶身邊,一邊寫一邊議論。子詹正在品評鳳璿的詩,子律亦在一邊湊趣,鳳璿羞澀的躲在黛玉身邊,不說話,卻悄悄地看子詹的詩,月兒則拿著自己的詩給黛玉看,水琛又在一邊指指點點,水瑫早就爬到水溶的腿上,嘰嘰喳喳的說話……

皇后便笑著催道:“瞧那邊好不熱鬧,臣妾也要去湊趣了。”

“走,咱們都去。”皇上拉著雲寒的小手,同皇后一起過去。

水溶見狀,便把水瑫放在地上,上前笑道:“皇上,皇后娘娘,這詩眾人都有了,只少了您二位還有雲寒的,您三人是就此認輸呢,還是早有了好的?”

“本宮認輸了,今兒的東道算是本宮的。”皇后無心詩詞,正好順水推舟直接認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朕早就有了,因同雲寒說話,所以還沒來得及寫出來。雲寒,你呢?能做水瑫那小東西的老師,定然有一番才華,若是連自己的學生都壓不下去,可是很丟臉的呀。”皇上呵呵笑著,問著雲寒。

不管了!借鑑那些偉人的吧!雲寒心一橫,決定抄襲借鑑一回,總要讓自己這個北靜王府的洗洗名副其實才好。不然被一家子笑話不說,命恐怕都保不住了。想到這些,雲寒忙笑道:“自然是有了的,這就寫出來請大家指點。”說著,也不等皇上先去,自己徑直走到書案便,拿起毛筆,認真的寫起來。

雲寒從小認真好學,來到北王府這些日子,每日勤謹練字,如今這一手小字雖然不怎麼漂亮,但還算工整,只是其中總有一些簡體字,跟原來的繁體不同。不過她行事向來不和規矩,也總會找到合理的解釋給自己圓過去,眾人也不疑有他。

皇上原有心看雲寒的才學,所以並不急著去寫自己的,而是一開始就站在雲寒身後,看她的詩詞。卻是一闋(虞美人):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溼琅玕影。

閒階小立倍荒涼。

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

紅箋向壁字模糊。

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好詞!通篇都在寫秋,卻不見一個秋字,看上去愁苦不堪,字裡行間卻都是濃重的情思,真真好詞!”皇上首先喝彩,拿起墨跡未乾的素箋來,又認真的讀了一遍。皇后娘娘也跟過來,從皇上身邊跟著讀了一遍,嘆道:“好詞是好詞,只是這孩子小小年紀,為何卻有三十多歲的人的心境?這般惆悵,可是有什麼難言的往事?”

雲寒暗暗地一驚,苦笑了一聲,心道:怪不得你能當皇后,這察言觀色的功夫實在了得。

“她從小沒了父母,顛沛流離,帶著一群流浪的孩子逃難到了京城,自然比不得咱們沒吃過什麼苦頭的人。”鳳璿見雲寒低頭不語,忙替她回道。

“哎!朕自詡為明君,竟然也不能讓百姓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真是慚愧啊。”皇上說著,嘆了口氣,把手中的詩箋細心地摺疊起來,放入袖中。

“哎——皇上把雲寒的詩拿起來,咱們這兒還怎麼評?”水溶笑意盈盈,揭了皇上的老底。

“這首詞朕留著自勉,雲寒再寫一首來,眾人若覺得好,朕定重重有賞。”皇上乾咳了兩句,臉上閃過幾分不自然的笑意。

雲寒無奈,此時在座的各位,哪個她都得罪不得。只好在心裡暗暗地對著納蘭容若唸叨了幾句對不起,想著此刻眾人都在為鳳璿和子詹的婚事發愁,索性便寫了那闕千古絕唱(畫堂春)來。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這首詞寫出來,別人猶可,唯有鳳璿看罷觸動心事,心中的情緒越發沉重起來。索性轉過身子去,悄然離開。

子詹心繫鳳璿,見她這般模樣,心疼的不行,但眼見此刻又是說話的最好時機,少不得悄悄地拉了拉和純公主,吩咐了一句:“快去看琳兒。”

和純公主忙轉頭,循著鳳璿的身影而去,子詹卻抬手拿起雲寒的詞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皇上皇后,水溶黛玉四人見狀,先是一愣,繼而眾人都似乎明白了子詹的意思。水溶無奈的嘆了口氣,轉頭和黛玉對視。皇上的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暗道:子詹終於長大了,一些事情敢於自己站起來承擔了。

“父皇,母後。兒臣有話要對王叔和王嬸說,求父皇母後為兒臣做個見證。”子詹說著,便磕了個頭。

“太子殿下有話儘管說,何必如此?”水溶一聽子詹這話,忙上前去扶他起身。

“王叔,子詹從小兒在北王府長大,又是您和王嬸的學生,雖然如今是太子,但也請容許子詹以子侄的身份對王叔和嬸孃說幾句話吧!”子詹言辭懇切,一雙明亮的眼睛坦誠的看向水溶,心底無私目光明澈。

“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如今太子已經長成,風華正茂不似當時黃口小兒,君臣有別,水溶夫婦豈敢在君前放肆?”水溶忙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子詹的心中,王叔和王嬸將永遠是子詹的恩師。子詹不敢有絲毫不敬之心。只是今日王叔對父皇所言,子詹感觸頗深,有些話在心裡,不吐不快。”子詹終究還是被水溶拉起來,但卻並沒停下口中的話,“子詹同琳兒從小在一起,青梅竹馬。子詹的心裡,只有琳兒一人,再也裝不下其他。王叔和王嬸儘管放心,子詹對琳兒,就像這首詩中所說;一生一代一雙人,絕不會有其他人出現。子詹也乞求王叔和王嬸成全子詹和琳兒。子詹若沒了琳兒,生而無趣。而叔王和嬸孃也知道,琳兒離開了子詹,再也不會發自內心的笑。我們二人,許是上天註定的並根之樹,同枯同榮,今生已經不能分開。今日子詹當著父皇和母后的面,以‘皇甫’的姓氏對天發誓:今生今世,一顆真心指給水鳳璿,若有違此誓,天打雷劈!”

鳳璿早就被和純公主牽著手帶回來,站在人群的外側,雖然看不到子詹,但卻能清清楚楚的聽見他的話。此時此刻,鳳璿已經泣不成聲,嗚咽著,再次拋開,任憑和純公主怎麼叫她,只頭也不回的往綠蔭深處跑去。

黛玉的手緊緊地握著水溶的手指,手心裡已經汗溼,冰涼一片。緊緊地咬著牙齒,才控制著自己不要哭,不要流淚,但整個心早就被子詹的話打動,不再想著那些三宮六院萬紫千紅。

“玉兒,想當初你嫁入北王府的時候,我也有好幾個女人,你看,咱們如今不也好好地嗎?我們就相信子詹吧。女兒總是要嫁的,放眼看去,滿朝上下,除了子詹,哪裡還能找出這麼好的男兒來?子詹對琳兒深情一片,我看琳兒跟了他,不會錯的。”水溶小聲在黛玉耳邊勸道。

“嗯,王爺是一家之主,女兒的婚事,自然是王爺說了算。”黛玉點點頭,放開水溶的手,上前兩步,看著子詹,又仔細的看了看這個在自己眼前長大的孩子,滿意的笑笑,點點頭。轉身看著皇上說道:“皇上,臣妾對子詹無話可說。但求皇上在鳳璿嫁入太子府後,能准許北靜王爺辭去朝中職務,回府做一個閒散王爺。臣妾也就再無他求。”

“好,只要不是告老還鄉,做閒散王爺又如何?不過朕也有個要求,朕的和純公主也大了,女兒的婚事,做父皇的心中也很著急。朕看琛兒這孩子就很好,鳳璿嫁入太子府做正妃之後,琛兒就迎娶和純公主進門做謹王妃吧,水家和皇室幾代聯姻,如今朕要親上加親,咱們越發的近了”皇上點頭答應,心道只要鳳璿做了子詹的正妃,和純做了水溶的兒媳,將來小輩兒們的事情,便由不得咱們做主了。如此一來,水家和皇室綁的更緊,對兩家都好。

水溶和黛玉聞聽此言,無可奈何,知道和純公主和水琛也是早晚的事情。既然皇上一口定下來,自己也只能領旨謝恩了。

子詹聽皇上答應了黛玉的要求,知道自己同鳳璿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一時間欣喜若狂,忙轉身去找和純和鳳璿的身影,卻發現她們二人一個也不在。

“琳兒呢?還有月兒呢?這兩個孩子都去了哪裡?”皇后順著子詹的目光找了一圈,惟獨不見兩個女孩兒的身影,於是笑道:“這兩個傻丫頭,這會兒還不知跑那個角落裡去了呢,子詹水琛,你們兩個快去找找!”

“是。”

“是。”

子詹和水琛先後答應著,轉身出了臨月閣。

水溶夫婦被皇上和皇后親自拉起來,四人相視而笑,子律雖然有些失落,但到底也沒走了樣,帶頭上前給皇上皇后道喜,給水溶和黛玉祝賀。屋子裡一片恭喜之聲,一時間誰也沒人去計較剛才起詩社時眾人所做的詩詞。唯有雲寒悄悄地把黛玉和水溶的筆墨收起來,藏在懷裡,想著回頭能回到現代,也好拿這個炫耀一番。

一日之內,定了太子和上陽郡主,公主和謹郡王兩門婚事。皇上和北靜王府都是雙喜臨門。賜婚的聖旨一下,普天同慶。滿朝文武皆震驚,個個兒都在感嘆北靜王府的好運,人人都忙著準備賀禮,生恐手腳慢了被人擠在後面,耽誤了子孫的好前程。

原本按照黛玉的意思,鳳璿還不滿十五歲,把婚期往後推兩年,等到了及笄之年再嫁。孰料皇后不同意。賜婚聖旨下放一個月後,皇上又要禮部和欽天監選太子大婚的日子。黛玉方著忙,立刻進宮同皇后商議。

含章殿裡,皇后拉著黛玉的手,垂淚道:“好妹妹,本宮的身子你也看見了,這一時好一時壞的,連雲太醫也沒什麼好法子了,姐姐我已經是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你總不能讓我含恨離去吧?無論如何,我也要看著兩個孩子的喜事辦了,才好閉上這雙眼睛。”

黛玉忙勸道:“娘娘何必說這些喪氣話,這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當初人人都說我活不過十五歲,如今我不也快三十歲了嗎?娘娘的好日子還長著呢,且好好養著,將來還要抱孫子。琳兒這孩子實在太小,剛剛十二歲,葵水未至,尚未成年,如何能大婚呢?”

皇后聽此言,沉默了片刻,方嘆道:“婚事是不能往後推了,我的身子我知道,能熬過了今年,就是萬幸了。琳兒的確還小,且子詹如今也正是在政務上用心的時候,已不能沉浸女色。不如就先成婚,不洞房吧。在太子府給琳兒另收拾屋子居住,讓他們兩個守禮兩年再同房。這樣,太子府的瑣事都由琳兒打點,我這做母后的也可以放心的去了。”

黛玉無奈,只得答應了。二人又商議了一些太子成婚所需的東西,黛玉聽外邊雨聲越發的緊了,天色也暗下來,方起身告辭,出宮回府。(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