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指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前言

筆者將以訪談形式,完成《寫作指南》。所有關於網絡小說寫作的問題均取自網路作者,並將邀請各路高手一一解答,如果你有寫作問題,請來寫作指南尋找答案。

當寫這篇東西時,網路寫手們前仆後繼,場面之壯觀,不亞於百萬雄師渡長江。想要脫穎而出,難如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不過不要怕,古語有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想想張良拜師,何其誠心,再想想懸樑刺股,多麼刻苦。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而成功是有規律可循的!

成功=智慧+堅持+機會

有智慧的人不代表他可以什麼都不做,能不勞而獲,相反他們付出的甚至比任何人都多。

有的人以為埋頭寫書,成為碼字機器就能成功,卻不知“不寫”才是更高的境界。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智者做事前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達到胸有成竹,須牢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畫竹前,先瞭解竹;寫作前,多讀讀書。

什麼才是真正的智慧,打個比方,南轅北轍大家都知道,一個人乘著馬車去南方的楚國,卻偏要往北走,背道而弛,他說,因為他的馬車很牛b……

也就是說,即使你的智商有250,但方向錯了,你就到不了目的地。有智慧的人,除了腦子靈活,還要能把握準方向。

堅持就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走,直到邁向成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如果成功需要1000步,哪怕你走了999步,停下來,都是失敗。

沒有堅持,絕無成功,堅持讓機會長在!為此,再打個比方,現代點的:如果你去摸彩票,天天去摸,天天不中,有一天,你痛下決定,再也不碰彩票了,那你永遠也中不了獎。但你一直摸下去就會一直存在中500萬的機會。誰也無法肯定誰會是下一個500萬中獎者,但一定不是手裡沒彩票的人。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不動腦,不努力,就不能怪自己命不好!

來吧,讓我們一起成功吧!

問:能否談談您對於網絡小說的看法?(編號:01)

樓心月:小說,我認為就是以文字形式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環境中來演繹故事,簡單的說就是以文字講故事。

按照篇幅長短,常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

網絡小說具備如下特點:1長篇,2互動性強,3快餐,4創作門檻低。

1現在流行的網絡小說,通常為長篇小說,因為網絡小說主要靠網路vip訂閱掙錢,只要能保持良好的訂閱,寫得越長掙錢越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2網絡小說開設的讀者投票功能,評書區,為的就是加強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很多作者會根據讀者的意見及時來調整小說的走向,使其更受讀者歡迎,訂閱增加,收入更高,這是傳統小說無法比擬的。

3所謂快餐,一指更新快,二是質量不高。上網看絡小說公眾版不需要錢,想看就看)讀者讀得快,就得逼作者發得快,發得快了,於是質量大多降低了。有的人問,我寫不快怎麼辦呢,難道就不能寫了?不,你可以先存稿,再發。

4現在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了,群眾基礎也越發廣泛,中小學生在網絡遊戲的薰陶下,上網比那些70前的“老古董”精多了。如今網絡小說的格局是:70、80後看他們看的小說,大學生看大學生的,中學生看中學生的,小學生看小學生的,老古董呢?沒得看……專門寫給小學生看的網絡小說,你就不需要裝b,裝深邃,文化達到中學水平,就可以在小學生面前充大神了,畢竟小學不懂e=mc2,你只要告訴他們mcdonald's就行了。

例如你寫道,主角天天吃麥當勞,覺得很不爽,小學生讀者一看,乖乖,哥哥我一個月才吃一次麥當勞,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yy了吧。而跟小學生去談那些成年人的餐飲,服裝品牌等,這樣的裝b,他們未必有感覺,比如烽火的小說,我認為不適合小學生看。

如今未成年人寫網絡小說已經屢見不鮮,象“小明教主”這樣的傳說將越來越接近現實(我並沒有貶低網絡小說的意思,只是反映客觀現象),如何定位網絡小說的市場,就看你自己的了。

結語:寫網絡小說,要抓住其特點去寫,不要跑偏。

撒冷:我覺得網絡小說,說白了就是一種消遣,一種休閒物

問:寫小說包含哪些要素?(編號02)

樓心月:通常小說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不過從寫作角度而言,我建議將寫小說分為兩大要素:設定與內容。

如果把小說比作一棵大樹,小說的設定就象大樹的樹幹,而小說內容,如同其繁茂的枝葉,

小說設定也如造房子時奠基,結構,用料那麼重要,如果設定不好,就會搞出豆腐渣工程,經不起折騰。

小說設定主要包括:1故事大綱2人物設定??3環境設定

小說內容主要包括:4故事敘述5人物刻畫??6環境描寫

注:關於寫小說方面,沒有什麼固定的教材,也沒有多少成規,名詞。以上6個分類,是本人提出的劃分概念,所以後面將會逐一解釋清楚。

撒冷:首先,我想,我們在這裡談論的,一定是我們市場上通常所說的網絡小說。

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網絡小說的主要元素一共有如下七點。

1、有個性的主角。

很多有文藝情節,或者說自視比較高的作者,總是會有些心結——“我要寫個平凡的主角。”“我要寫個沒那麼多奇遇的主角。”

就我個人觀點來看,我覺得這真是大可不必,而這樣走的作者,坦白說,我也不見到有幾個可以成功。

原因很簡單,網路不是陽春白雪,它本質上不過是個消遣物而已,不必把它看得過高。既然是消遣,那別人來看絡小說書站來找《平凡的世界》的。

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非要給主角加上所謂的波折,也沒必要故意去刻畫他多平凡。當然了,過於流水帳的升級也是不行的。

那麼究竟該怎麼弄呢?我個人覺得,很簡單,主角一定是有某方面特殊才能,或者是某種特殊資本的,不然憑什麼是他,不是別人當主角呢?然後,我們一定要給這個主角一個個性,一個非常強烈的個性,這個個性特徵是強烈到可以成為特殊符號的,比如特別粗獷,特別老實,特別有心機,怎樣都可以,總之,必須有個強烈個性。

這個個性一確立,那麼其實後面就好辦了,該奇遇奇遇,該怎樣怎樣,至於挫折,可以根據這個人物的性格自然而然的安排,切忌為了挫折而挫折,不要有非要讓讀者猜不到你怎麼寫的怪癖,寫出讀者猜出來的情節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通俗最重要的,不是出奇不意,而是情理之中。

2、愛情。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但是並不是絕對必要的,很多紅文裡一堆花瓶,愛情欠奉,一樣紅。

不過,愛情如果寫好了,那也是很賺讀者的心的。

愛情是什麼?我覺得,說白了,愛情無非是變著法的從一而終罷了。

很多作者認為,主角女人越多越好,其實這只是表象。

出於荷爾蒙的衝動,男性的佔有慾固然是一方面。

但是,對於單純情感的執著,男性其實並不弱於女性。不然,《誅仙》也不會有那麼多男fans了。

主角可以有很多女人,可以睡很多女人,但是真正愛的,其實最好是只有一個。

話又說回來,愛情這個元素是個背景式的元素,寫愛情的時候,我建議惜墨如金,不要寫太多,寫多了就爛掉了。

想想《暗戰》,愛情戲一共兩場半,但是那愛情賺了多少mm的眼淚啊。

3、曖昧關系。

之所以把曖昧跟愛情分開,是因為這兩者還是不同的。

愛情是比較單一,而且描寫不該太多,佔篇幅也不能太多。

曖昧則不同了,曖昧是可以大寫特寫,猛佔篇幅撐字數,而且讀者還買單的做法。

跟愛情不同的是,曖昧是多多益善的。

你想想看,一個人的生活裡,要遇到多少種型別的女性啊?老師,護士,醫生,律師,銀行櫃檯,酒店大堂經理,交通警察,文員,同事,上司,甚至於計程車司機。古代的,有公主,郡主,鏢師,俠客之類。

如果這所有的每一個女人,都是美女呢?那這個世界多麼美好啊?即使是吵一架,即使只是打個照面,你也心曠神怡不是?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放到書裡去呢?如果你能讓讀者感受到這種心曠神怡,你會成功的。

不過,寫曖昧有兩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注意。

第一,我覺得最好是無限於接近得到,但是最好別得到,因為一旦得到,這個角色的亮色就失去了,基本上後面就不好寫了。

第二,每個曖昧角色一定要是不一樣的。不管怎麼不一樣,總是就是要不一樣。

4、友情。

我覺得寫友情這可能是我們業界最為薄弱的一環。因為現在大家都喜歡寫個人英雄主義,主角只有小弟和敵人,沒有朋友。我覺得這是很遺憾的,其實一段真正好的友情,也是很能吸引讀者的。不過朋友不好寫,因為一旦寫不好就把主角風采給搶了,喧賓奪主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有三個心得;

第一,朋友的定義是什麼?就是跟主角真正平等的人,這種平等不是簡單的口頭上,而且是社會地位,能力上都接近的人。

第二,朋友之間的關係是可以不斷轉化的,並不是固定的,不是說非要是朋友,也不是說非要是敵人,他是敵人,對手,朋友之間不斷轉換者的關係。因為關係一固定,就難寫了,要麼把他幹掉,要麼他成為小弟,那也就沒法當朋友了。

第三,當朋友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戲,**的輔線,不能只是圍繞著主角。

5、親情。

親情戲在我們的業界似乎也不多,一般都是淺嘗輒止,不過,這也正常,因為這個東西實在不好寫。包括我自己,我也不大會寫這個。

原因很簡單,親情是一種天然的,不需要培養的情感。越是自然的情感越是不好寫,試問,我們怎麼去描述我們到底多麼想吃晚飯呢?

不過,對於親情,我有個大膽的創想。

那就是扭曲著來寫,西方古代有個戲劇評論家說過,悲劇的最高境界,就是親情相殘。

如果真要寫親情,並且寫出彩來,那最好是寫不正常的親情,簡單地說,就是父子相殘,兄弟相殘。

但是這種相殘必須是合理的,符合道德和倫理的,不能是喪心病狂的。而且,我認為最終,子對父,弟對兄,總之,這種下對上的時候,殘都只能是個衝動,是個願望,是牽動著戲往前走的一根繩子,真到了那一刻,是不能下手的。一旦下手,主角的立場就失去了,這會動搖我們中國人骨子裡的倫理觀念。

比如《陽神》裡洪玄機和洪易的關係,就是個很好的範例。

6、自身的成長。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因為這個東西很普遍。

放到打架的書裡,就是主角功夫多高了。

放到都市裡,就是主角多有錢了。

放到官場文裡,就是主角級別多高了。

主角要升級,任何一個寫網絡小說的人都該知道,但是重點是升級的速度和節奏,這個就實在是要靠天賦和感悟,別人不可以教會了。

一個作者,只要學會這一點,那麼其他所有的都不會,也會紅。

而我偏偏這一點,無法給大家非常明確的意見,真是慚愧啊。

7、階段性的成就感。

一個人武功高了之後,有錢了以後,當官了之後,他是不是該乾點什麼呢?

要不然的話,豈不是跟項羽說得一樣,錦衣夜行?

所以,當主角成長到一個階段之後,我們就有必要給主角創造一些環境,一個挫折,或者一個對手,來讓主角的升級所得的價值體現出來,而這時候成就感就出來了。

沒有人自己家裡藏著一億會有成就感的,到商場買東西的時候才會有嘛

問:什麼是故事大綱?(編號0201)

樓心月:對小說故事情節的邏輯整理與概述。邏輯混亂的小說,就好比你去聽某些領導講話,明明聽他說,我只講三點,結果講完五六點,還說,我再講最後一點,你崩潰了。

故事大綱分:總綱、主線與支線大綱、章節大綱,對於網絡小說來說,一般有分卷閱讀,你可以再設定一個分卷大綱。把這些串、並聯起來,就是個完整的故事大綱。

沒有故事大綱就去寫長篇小說,造成的後果往往是虎頭蛇尾,前後矛盾,坑挖了很多,但補不上。與其想到哪寫到哪,不如好好去寫故事大綱,省去後面很多麻煩不說,下筆時更是胸有成竹。

問:如何寫好故事大綱?(編號020101)

樓心月:

一本網絡小說(百萬字以上)的故事大綱也就是幾萬字而已,但就是這幾萬字,你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寫幾萬字故事內容要多十倍,甚至幾十倍,這不是危言聳聽。想要做得更好,

就要比別人多做準備,多付出,如果你不願意,那麼就跳過這裡吧。

首先故事大綱從何寫起?我認為先從選小說題材開始。定位精確,你才更有的放矢,否則沒有具體目標胡亂射擊,只會浪費你的彈藥(腦細胞)。

什麼是小說題材:都市小說、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小說,魔幻小說,科幻小說、仙俠小說、修真小說、靈異小說、歷史小說、軍事小說、懸疑小說等等,這些就是小說題材。

比如你喜歡仙俠,想當個神仙,你應該去寫仙俠小說;或者你從小就想當個科學家,你應該去寫科幻小說;如果你泡妞從不失手,適合寫都市小說,如果你是歷史系畢業的,適合寫歷史小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事半功倍,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事半功倍。

每個人應該先選自己喜歡的題材或選自己擅長的題材,最後才去分析市場。

說到題材的市場,不用說,傳統武俠小說已經冷了。就算你喜歡,擅長,抄冷飯你得量力而行。還有一類是太火的,就象諜戰類題材,物極必反,大家都要快看吐了,一個東西走到了極點,接下來必將走向衰敗。

好,那我從小想成做神仙的,我也看過很多道家的書,佛教的書,連聖經也沒放過,我分析了一下仙俠現在有抬頭趨勢,正在小火,那麼我就選仙俠題材的下手了。正確。

小說的題材,還有多重的定位。比如你可以寫本(幽默+愛情)的都市小說,寫一本(科幻+驚悚+懸疑)的玄幻小說,(戰爭+歷史)的軍事小說……如同味道豐富的菜餚,但每個做菜的人,都有他的拿手菜,比如擅長做川菜的,以麻辣為主,適合招待口味重,喜歡吃辣的客人。寫小說也一樣,沒有幽默細胞,就不要去製造一大堆冷笑話,這樣適得其反。

選擇好題材,你才能構思小說主線。接下來你開始構思你的主線。

主線就是一本小說的中心事件,透過它來承載作者的中心思想(主題)。

比如《西遊記》的主線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至於其中心思想,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有人問,小說是不是一定要有意義,要傳達什麼思想呢?

我認為不用拘泥於此,如果你的小說能提升讀者的想象力,讓讀者精神方面得到充分的滿足,就是一本很好的小說,你不一定非得告訴讀者一個什麼道理,這樣反倒是畫蛇添足。道理讓讀者自己去悟,你的小說就好比精神上的催化劑,可以啟發讀者去求道探索。

一條好的主線具備以下特點:讓人感興趣、新奇、引起精神上的共鳴。

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不同,有的人喜歡探險,有的人喜歡仙術法寶,有的人喜歡實現中的金錢美女,有的人喜歡統一世界……因此你的主題如果是談情說愛的,無論你講它有多悽美,多浪漫,多動人,大多數男性讀者也會避走,你的讀者群,多為女性。

說到新奇,主要有兩點。一是多數人沒見識過的主題,如當時《鬼吹燈》那樣的盜墓題材。一個是大家見識過,你卻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寫,推陳出新,比如有關時空穿梭的電影,小說,不知凡幾,但是有些編劇或作者就能搞出新的花樣,如電影《蝴蝶效應》和《時間機器》就截然不同(有空看看)。

這些新奇的靈感如何獲得呢?拿大片2012來說,裡面講到瑪雅人的預言,從沒看過這方面內容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很新奇,但是樓某本人喜歡探索發現,幾年前就看過瑪雅的相關資料,所以就不覺得新奇了,不過對此還是有精神上的共鳴,因為世界末日的預言,能驚悚過瑪雅預言的,很少。新奇的東西主要靠平時的積累,對新鮮未知事物的探索要感興趣,有求道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樣你會得到很多新奇的知識(建議多用百度)。

那如何引起精神上的共鳴呢?這就要看你的主題講述什麼。坐上時間機器,拿著機關槍,去古代秒殺幾個人,只能是低俗的行為;如果穿梭時空,為的是揭開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秘密(如黃易的尋秦記,虛構出秦始皇為了掩蓋項少龍的秘密而來了了場焚書坑儒),尋求有關他求長生不老藥的真相(電影神話就是一個例子),就比殺人放火高階多了。

你的主線是什麼,想好了嗎?

小說的故事大綱,都是透過主線而拓展的。

主線並不是只准有一條的。你可以有兩、三條並行的主線(但不宜過多),到小說的**或結尾處可以交匯。

很多小說寫到最後不是功夫練成了,就是壞人搞定了,老婆到手了……

功夫練成為主角升級主線,壞人搞定為主角矛盾主線,老婆到手為主角愛情主線。

如何升級,如何搞定壞人,老婆怎麼到手?這就是要展開的地方:

在什麼機緣下,遇到什麼人,學到什麼絕學,吃了什麼靈丹妙藥,透過何種歷練才練成了絕世神功,再拿著藏寶圖,找到了絕世好劍,天下無敵;

因為主角家中有藏寶圖,有人尋上門來索要,而其父不予,此人殺其父母,主角帶著藏寶圖僥倖逃脫,從此與那人結下血海深仇,之後學武復仇,在識破了仇人無數陰謀詭計,幹掉了千百嘍羅後,最終與仇人走上顛峰對決;

何時何地與她邂逅,一見鍾情,二見傾心,第三次相見卻產生了誤解,從此兩人形同陌路,主角痛不欲生,少年白頭,隨著時間推移,怨恨漸消,主角多次想向她解釋,卻又礙於顏面,羞於啟齒,直到遭仇人重創,看到她為自己傷心欲絕的樣子,主角終於說出:“我愛你”三個字……

圍繞著主線展開,豐富主線的故事情節,則是小說的支線。

你可以為某條主線設定若干個支線情節,使其豐富多彩,以天龍八部為例。

段譽六脈神劍升級的主線情節包含以下支線:

1初學六脈神劍;2小試牛刀;3時靈時不靈;4六脈神劍終於練成,大顯身手。

喬峰復仇的主線:

1得知自己是契丹人,父母死於帶頭大哥手中;2為報雙親之仇,尋找帶頭大哥;3找到“帶頭大哥”,卻發現找錯人了,因此失手殺死了自己的愛人阿珠;4真的“帶頭大哥”出現,竟是兄弟之父;5原來“帶頭大哥”也是被奸人利用,真正的兇手是慕容博,而自己的父親卻根本沒有死,真是一波三折。

虛竹的愛情主線:

1持守戒律的小和尚,理應沒有愛情;2鬼使神差的破了各大戒律;3情節需要困於冰窖,遇上“夢姑”,破了色戒,有了愛情;4尋找夢姑,相思之苦;5陰差陽錯的參加比武招親,當上了駙馬;6原來公主居然是“夢姑”。

下面的邏輯表將幫助你更有邏輯的去編排整理出你的故事大綱。(要登陸才能看到圖,點一下圖可變大)

解讀:1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故事主線可以有1n條。(當然n應該是個比較小的整數,否則讀者會看傻的)

2可以看到故事主線1展開後,會出現為了豐富主線情節而設立的相關支線。

3對於故事情節來說人物、時間、地點三要素,缺一不可。

4當你查詢出場人物的時候,你會很方便的找到與之相關的出場時間,地點。同理,查找時間和地點,亦然。

5相關章節的標註,讓你能更方便的修改你的小說。

最後咱捋一捋,總結一下:先選擇好小說題材,再構思主線情節,設計若干支線情節來豐富你的主線情節,根據邏輯表去整理你的故事大綱,把情節概述串、並聯起來,故事大綱即成。

撒冷:

第一,我從不寫大綱。

第二,我認為寫大綱是好習慣,但是最好是寫得簡約一點,只是簡單的主線描寫清楚即可。寫得太詳細不是好事,這束縛你的創造力。寫長篇通常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一個人,每一天的狀態都不同,要相信明天的自己,他隨時都可能冒出一個好想法,不要用大綱束縛他。

第三,我不寫大綱,但是我寫人物設定的。我一般寫三到四個人,主角,第一配角,女主角,終極反派。我會寫他們的性格,身世,嗜好,擅長。有必要的時候,我會想象他們的模樣,他們喜歡的顏色,他們的口頭禪,他們的血型,他們喜歡看什麼,喜歡讀什麼,有什麼小癖好,總而言之,儘量想象他像一個活生生的人。真的把人想通了,情節其實就出來了,我始終認為,好的故事,是人物自己走出來的,作者只是跟隨而已。

問:什麼是人物設定?(編號0202)

樓心月:對小說出場人物(男女主角,各配角,當然主角也可以是一條狗)的設計,具體詳細到人物性格,容貌,能力,社會地位,人物關係等。有人的地方才有故事,否則你寫的就是自然科學,動物世界。如果你的書沒有做人物設定,想怎麼寫怎麼寫,很可能會出現某些“精神分裂的角色”,人物性格變幻不定,所作所為前後矛盾。或者是沒有個性,讓人記不住你的角色。

小說是用作者設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下去演繹故事情節,如何演繹好故事,就要看你對人物的設定功底了。作者如同導演,而你筆下的人物就是你的演員,用合適的演員能演出更好的效果,爭取讓演員(小說角色)和片子(小說)共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切記“不要去讓李亞鵬演郭靖,黃曉明演韋小寶”。

撒冷:

人物設定很重要,至關重要簡直是。因為網絡小說,其實本質上是圍繞著人的故事。它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故事。人物沒活,情節多曲折都無意義。而如果人物活了,那麼即使是平淡的情節,也可以很有趣。

不過我覺得人物設定,最重要還是三個方面,他的語言,他的性格,他突出的價值觀(一個需要做人物設定的人,他必須是有自己的處世哲學和價值觀的,而且必須是突出的,清晰的明了的。)

問:如何做好人物設定?(編號020201)

樓心月:小說裡的人物設定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為故事情節服務的,另一類是起到花瓶作用,也就是拿來裝飾用的,對情節發展不起作用。

為什麼人物設定要為故事情節服務呢?因為小說是講故事,不是模特走秀。

因此你首先要根據情節的需要,去安排你書中的出場人物。然後在某些合適的位置,安插幾個花瓶。

注:下圖登陸才能檢視,點選放大

上表裡,趙一、李四,錢二,孫三、週五均是對各主線情節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人物。而吳六,鄭七則是分別出現在主線情節1,主線情節3中,他們只是出來活躍氣氛的,說不定象蚊子一樣被主角一巴掌拍死。即使它是只蚊子,也要是只讓人印象深刻的大蚊子。星爺的片子就有一些角色是美麗的花瓶,比如007大戰金槍客裡的“如花”(旅店老闆娘),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如花”,都是用來惡搞的。九品芝麻官裡的“如花”才算是對情節發展有些許作用的出場人物(假扮成和星爺配種的女人,最後幫星爺衝破牆壁,逃出牢房)。

有的作者說,我可不可以先設定出一些人物,再把他安排到情節裡?可以的。

這就好比某某導演會因為你是劉德華、周潤發,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而專門為你量身打造一部電影。比如你腦海裡有個角色他學習能力超強,智謀過人,思維縝密,有運籌帷幄的本事,那麼你把他安排在商業小說題材中,他可以從零開始,一步一步成為給比爾蓋茨,巴菲特簽名的人,大家可以看看撒冷的《yy之王》,主角大概就是這樣的人。

再比如象美劇《英雄》裡的主角皮特,他的特異功能一開始是吸收他接觸過的特異功能者的能力,後來也許編劇覺得這麼下去他太過強大了,皮特一個一個的吸,豈非擁有所有拉風的能力,那就失去挑戰性了,於是出現了皮特的父親,把皮特的所有能力都吸收了,讓皮特變成了凡人。後來皮特又得到了一種新能力,那就是接觸某個特異功能者就擁有新的能力,但舊的能力就會消失,這樣的皮特雖然不夠yy,但卻比較有挑戰性了,英雄的情節就因為皮特能力的變化而變化了,hoho。

下面再談談人物設定的要點。請大家記住這句話:思想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當然主角是男是女,自然不是由他的思想決定的,科學家認為是其父親決定的。

姓名:樓心月(一般姓名由父母的思想決定,當然本人寫的是網名,不是真實姓名。)

性別:男(說過了)

年齡:30(同上)

喜歡的顏色:黑色(思想決定:哥是思想深邃,沉穩之人,因此喜歡黑色)

喜歡的女人:秀外慧中(思想決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哥哥

是智慧型的人,自然喜歡女人有內涵。)

喜歡的運動:足球(思想決定:因為足球太有意思了,是全世界最有人氣的運動專案,足球世界盃趕得上奧運會,哥是有內涵的人,會喜歡世界上最有意思的運動,自然而然。)

理想:小說,求道探索。(思想決定:思想深邃,思維活躍,喜歡幻想,自然愛上了寫小說,求知**強,想瞭解宇宙、萬物之謎,因而求道探索)

事業:小說相關(思想決定,不用屁話)

職務:管理(思想決定,這麼理性的哥,不做管理可惜。)

價值觀:凡事遵守事物發展規律。(思想決定:哥不做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蠢事,不想加速地球的毀滅)。

說話特點:有條理,該認真時認真,該無聊時無聊,不缺乏幽默感。(思想決定:思維不混亂,自然說話有條理,理性,自然說話有分寸,明白要吸引別人注意力,不能缺乏幽默。)

性格:沒有性格(思想決定:哥認為一個人太有性格,那是不理性的表現,所以哥讓自己沒有性格,與人和諧共處。把哥這樣的人物寫到小說裡,應該很無聊吧。)

……

小說裡的人物所作所為,盡皆離不開他的思想主導。類似樓心月這樣的人物,肯定是不喜與違反事物發展規律,不理性的人在一起,而這類人,又會覺得樓心月是異類,站在他們的對立面,矛盾因此就來了。(當然,樓心月是沒有性格,和諧的人,不會輕易有敵人)

還有一些需要設定的專案:社會地位,財富等等,這關係到角色的運氣,這不是光思想能決定的。所以我很贊同有的小說講主角狗屎運,到哪都能揀到寶,迅速致富。一個人的思想就算很深邃,能力很好,生不逢時也是不行地,時勢造英雄,有能力的人還要碰上機會,才能成就大業,而作者就是上帝,你可以給你的角色設定有利或不利於他成長的環境,運氣好壞由你操縱。

人物設定是否合理,最為重要,因此別忘記先給人物的思想定位一下。

成功的人物設定還有兩項重要指標,那就是有特點,有代入感。

如果小說裡一群盡是沒有特點的角色,就象讓你走在大街上看不到一個美女,那樣的糾結,失敗。當然,也不能都是美女,是吧。如果你的小說全是很有特點的人物,那應該是異能小說。

所謂人物特點:很娘,很賤,健忘,過目不忘,特老實,特善良,極正義,極邪惡,超級聰明,超級笨等,只要是異於常人,超於常人的都是特點。

有代入感,怎麼個搞法?簡單的來說,一句話:“表演”到位,活靈活現,別太假!

看看星爺的喜劇,和那些低級趣味的喜劇片,你就知道我說的什麼是假了。星爺往往是在嚴肅認真,自然的表演之中,展現出超級幽默。而有的所謂喜劇,是演員自己說些冷笑話,把自己強行逗笑,而觀眾看得卻想哭。

另外,合理才有代入感,才不會假,例如《鬼吹燈》裡人物的對白非常遵循時代背景,他們時不時背幾句語錄裡的話,引用當代的流行元素。讀者看了就會覺得小說裡的人物就是活在那個年代的。

捋一捋:人設,主要根據情節需要來安排,當然你也可以為你心目中很有“造型”的人物去設計故事情節。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可以。人物設定的三項重要指標:合理、有特點,有代入感。

問:什麼是環境設定?(編號0203)

樓心月:環境設定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設定。環境是為了更好的映襯故事情節而設定的。同樣的故事情節,放在不同的環境中,會起到不同的效果。你大白天,在大禮堂講鬼故事,鬼才會害怕。如果是在半夜,山村老屋,月黑風高的環境中去講,就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自然環境則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環境與人物活動所處的地理位置,時代等也是息息相關,比如說,浙江沒有黃河,原始社會沒有京杭大運河。另外,小說畢竟是小說,刮風下雨,景色好壞由你說了算,但不能脫離常識。哪怕你寫異界小說,也要合理,� ��能瞎來,否則沒有真實感,代入感。

社會環境則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小說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可以是農村、城市,廟堂或市井。金庸先生筆下的韋小寶就是把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市井混混(老鴇的兒子)放到廟堂活動的故事,效果絕佳。而《康熙微服私訪記》則是反過來用。

社會環境與人物所處時代,地理位置一樣緊密相關,比如秦朝還沒有紙,古人上完廁所用的是竹片等廁籌拭穢,現代而言,各地社會環境差異也是挺多的,比如東北的倒騎驢,並不是象張果老那樣倒著騎驢子,而是一種載客的三輪車。

問:如何做好環境設定?(編號020301)

樓心月:

我們已說過,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首先要對你的小說有個整體的設定: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什麼地理位置。

一本小說,跨越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可能不只一個。

例如

時期:明末,清初

具體時間段根據故事情節來設計。

地理位置:南京、北京

具體地點變化根據故事情節來設計。

時間和地點都明確了,你才能合理、準確設計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例如

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間具體到2010年2月13日,晚上八點

地理位置中國北方地點具體到北京,王府井大街

小說自然環境設定側重的四要素。

1,映襯情節的作用

比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增添了壯士荊柯出發刺秦王行為的悲壯。

太陽當頭照,花兒對我笑,體現了孩子上學的快樂心情。

月黑風高,那就是個殺人夜。

為什麼高手對決經常在山顛,因為他們是高手,所以要站得高。

2,真實感

如果沒有自然環境描寫,比如兩個男人一味的對白,一味的動作,你讓讀者如何去想象他們所處的環境?

兩個男人的言行可以發生在大街上,樹林裡,辦公室,樓頂,山顛,廁所裡,甚至一張大床上(太邪惡了是吧)

環境的設定和描寫越真實越好,天寒地凍的環境,你如果寫出來能讓夏天看你書的讀者也能感到寒意,你就成功了。

3,場景切換

孫悟空上天入地下海,每換一個地方,都得詳細描寫該處的環境。

影視劇本就很注重場景切換,每次切換場景,都要特別標註。

4,與小說情節相關

這就要求作者必須清楚交代清楚環境。比如戰爭,你要交代清楚戰場的地形,地勢,周圍的資源等等;入室竊寶,你要交代清楚作案地點的環境,以便你書中的角色能夠利用發揮。

有的作者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描寫環境,那麼就請記住以上四要素。

小說社會環境的設定,可簡單明瞭的劃分為:

1、可見可聞的社會環境

包括建築、場所、陳設,人物、動植物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不抽象的東西。

看到埃菲爾鐵塔我們就知道到了法國,看到自由女神像就是到了美國,看到獅身人面像就是到了埃及,看到長城,知道這是我國……這些標誌性建築物,代表了各國的歷史、文化特色。

陳設如中國古代的陳設極具代表性,屋內的桌椅床榻,各種器具基本有它特有的名稱,到現在來說那些都是古董,每個朝代的古董外形,材質,名稱,大家可以上收藏網站查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人物的外貌、服飾、語言、行為、風俗習慣等。

動物,植物自然也有時代和地方的特色:如馴養的家禽,種植的國花等。

2、抽象的社會環境

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經過了一定時間的積累,由某個特定的朝代、時期(時代)或國家、地區等(地理位置)所形成、反映出來的抽象體系。如政治、經濟、文化。

這比較深奧,一般來說側重世界架構的異世大陸和歷史題材類小說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什麼是政治,經濟,文化,請大家baidu一下,複習下學校裡的教材即可,我這裡就不講了,畢竟我不是教大家考大學,考研的。

社會環境設定的好,你的小說才不會真的“架空”。

關於異世界的環境設定,也應遵循以上所述內容,因為涉及到作者是否即“上帝”的問題,以後我們會專門講異世界的環境設定。

問:什麼是故事敘述?(編號0204)

樓心月:故事敘述是把故事大綱裡的情節,運用恰當的文筆、文風、敘述方式、寫作手法等儘量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把大綱的幾百字、幾萬字變成幾千字乃至上百萬字。

何謂恰當的文筆?

比如你不能用文言文,寫一部網絡小說,別說上萬字,讀者看一眼可能就嚇跑了。

所以要用恰當的文筆,讓讀者讀著輕鬆,看得舒服。

就象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裡寫的“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你的文筆也要儘量做到剛剛好。不要以為多碼幾個字,騙些點選就是高明的,這樣做是殺雞取卵,短視行為。而該細寫的地方,也不要偷懶,否則讀起來感覺就象拉屎拉到一半那樣的難受。

然而寫小說並不只是文筆好,就可以輕鬆駕御的。

如果你文筆很好,或許能因為小說裡的詩詞寫得好而成名,但你要知道,讀者都是為了看你的故事,而不是欣賞“詩詞”,故事不好看,你就是不入流的小說作者,寫小說,不可走入賣弄文筆的誤區。

就象電影《阿凡達》,縱使花了數年時間、耗費數億美元巨資製作場景,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展示它,雖然不可否認,很多觀眾被潘多拉星球的場景所震撼,但他們歸根到底看的是故事,而不是“美景”,否則電影公司發行一部“潘多拉星球”的《請您欣賞》不是更好?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睥睨天下的家並不一定是成功的小說家,反之亦然。

文風是什麼呢?

這裡我引用一段話,非原創,baidu上搜到的,別人總結得完全正確易懂,哥就沒必要畫蛇添足了。

”文風即文章的風格偏向,如同一個人的性格氣質一樣,如魯迅以犀利深刻著稱,蘇軾以豪放灑脫聞名,秦觀柳永以婉約柔美傳世等等。

文風緣於人風,文章的風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自身的品格和思想內涵,很難想像一個小孩子能寫出匡世濟民的檄文來,所以要形成比較好的高品格的文風第一是要在思想內涵上下功夫。

人的思想內涵的體現除了自內而外,其實也是需要學習交際禮儀等來修飾的。文章也是一樣,有好思想不一定就能成為一篇好文章,這就是文字底即文筆的作用了。”

最後一句話說得太好了,把文風和文筆之間的關係講明白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思想可以流傳百世,有的人則不行。象孔子,要不是其弟子把他的話整理成膾炙人口的文章,只是“述而不著”,思想未必能流傳至今。而有的人說墨子思想之所以沒能發揚光大,或許跟他的著作文筆樸實無華有關(就是沒有孔子的弟子文筆那麼華麗。)

有的“大男人”不喜歡婉約的文風,因此蘇軾,曹操,等的文章適合他們看,而小女子多喜歡婉約派、花間派的詞人,如李清照、溫筠庭等。

小說自然也是有文風的,比如有小資文,裝b文,批判類,黑色幽默類,華麗型,中庸型,特立獨“型”等等,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小說是什麼文風,就能吸引什麼”人風”的人。

有人把文筆,理解成是一門“技術”是“才”,而文風則是“道德範疇”是“德”,“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總是一種缺憾,“德才兼備”才是最高境界。

敘述方式又怎麼講呢?

對小說的故事情節,你是準備用順敘,插敘,倒敘、平敘等中哪種敘述方式來講故事,小說和記敘文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假”,一個“真”(當然裡面都可包含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如果高考作文可以寫記敘文,你寫篇小說也是可以的。

(關於敘述方式的正確應用,這個baidu一下就好了,這是語文的基礎,我就暫不轉述了,容日後再表)

有些小說作家有他擅長慣用的寫作手法

如黃易,他的文筆雖然不算高明,通常以“虎軀一震”來威懾敵人,但他的小說擅長用電影手法來表達,看他的書,很容易聯想到高手對決的精彩畫面,以及“覆雨翻雲”的香豔場景;而古龍的小說,則有些意識流手法了,不停的牽動著你的思想,一步一步往前走;倪匡慣以第一人稱、日記體手法來敘述故事,作品通常以日記形式來講述“我”所面臨的懸案,一步步揭開謎底,雖然文筆平常,但作品部部精彩;而金庸寫作手法與他的文筆文風敘述方式一樣,和他的筆名一樣都是那麼的“庸”,這“庸”是中庸的“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可以說是大雅若俗,大巧若拙,看似平常,實則絢爛。

那麼,整體上怎麼樣才算恰當呢?

一言蔽之,對故事情節可看性有提升作用,與小說題材型別契合度高,就是恰當的文筆,文風,敘述方式,寫作手法……

例如充滿懸疑的故事情節,常運用倒敘為主(以事件結局為前)的敘述方式,一步一步,揭示事件的起因;你的小說如果還是幽默型別,那麼就要以幽默的文風去寫,字裡行間要充滿幽默細胞,你喜歡用平敘的方式來寫小說,幾個人物幾條線並行著寫,那麼建議你用第三人稱手法……如果你還有一流的文筆,那就再好不過了。

問:如何提高文筆?(編號:020401)

樓心月:

下面我隆重的講一下文筆

曾經有幾位年輕的作者,讓我評一下他們的小說。我看完之後,說“無語”,他們問我,“我有什麼不足?應該怎麼提高?”

我一時語塞,思來想去,該如何教他們,從何教起?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漢語語法都會犯錯,邏輯混亂,字詞時常亂用,文章如流水帳。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找到了答案,和他們說:“……你們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筆,複習小學語文吧。”

我記得這些基本的漢語語法,用字用詞的準確性,詞性、修辭手法都是從小學語文開始教的。或許那時候大家還年幼無知,不知道學基礎的重要性,有的孩子忽視了它,因此造成現在基礎薄弱,錯漏百出的後果。

基礎的重要性,猶如房子奠基,房屋外表搞得再華麗,下面根基不穩,風一吹就倒,地一震就塌。

很多人本末倒置,只修表不修裡,須知,學什麼都要先從基礎學起,才能學得更好。

提高文筆,首先得準確的應用字、詞、成語、有時還包括引用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原創就更得學了),準確運用漢語語法。

對一些不確定含義的字,詞,成語等,可以查一下線上詞典,baidu一下。漢語語法,修辭也是baidu一下就有了,如再不懂,又得上語文課了。

文筆的三要素:

一則準確,二則生動,三則流暢。

關於“準確”,就不再絮叨了,最基本的要素。

關於生動

所謂生動,並不是說,你的詞彙豐富就生動了。公式化的去套用詞彙,非但不生動,反而生硬。

寫什麼,你腦海就裡要浮現什麼,自己先去感受一番你腦海裡的“世界”,把它用最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

比如你浮現出一個畫面:下雨了,一男一女,他們同撐一把傘在雨中行走。

很顯然,上面這句話談不上文筆,只能說語法正確。

畫面很籠統,對吧?接下來你要把畫面具體化。

首先雨大不大?(挺大)

你要讓讀者去從哪個角度看這對男女?(背影)

兩人什麼關係?有什麼舉動?(戀人,親密)

走在什麼地方,路面什麼情況?(巷子裡,溼滑)

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小巷中,有一對男女,同撐著一柄淺藍色小傘,在溼滑的路面上躡足而行。那男的一手撐傘,一手摟住女人肩頭,只將半個身子探進傘內,另半邊卻任憑風吹雨淋,溼漉漉的衣服緊貼著後背。

只有畫面具體化了,讀者才能如親眼所見,有代入感。

關於用心寫

文字本是無生命的,需要你給它注入活力,而關鍵則是用心去寫。

你只有用心去寫,才能打動自己,先打動了自己的文章,才能打動你的讀者。

聽聽能感動你的音樂,合著那些旋律、節奏而下筆;想想曾經讓你動情的場景,啟用內心深處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文字,是很難去感染人的。文字充滿真實、細膩的感情,讀者才更能投入到你的小說中去,設想一下,“初戀”的人是多麼的投入,因為用情太深,對不?

除了上述方法,還有一些方法是可以讓你的文筆生動起來。

比如用上比喻比擬誇張等修辭手法。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法,它用一個人對一種事物(已知或熟知)的感知去感受另一種事物。或更生動、形象、貼切,或增強氣勢、美感、情感等。

最常見的:他胖得象頭豬,我們都知道豬是很胖的;她美得象朵花。我們都知道花是美的;他痛苦的如喪考妣,死了父母是無比痛苦的。

名作中的比喻:“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把瀑布比喻成天上瀉下的銀河,增加了美感,增強了氣勢);“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把白頭發比喻成秋霜,增添了悽美與悲情)。

比擬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把汪倫和他的深情厚誼比作桃花潭水,既美又富有意境,耐人尋味。

方文山因一首青花瓷的填詞而享譽歌壇,,“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這個“惹”字擬人,生動,當時被媒體捧了很久。

誇張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頭髮真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眼力真好)

修辭手法就不一一細說了,希望大家重溫一下,用好它們,讓你的文字“活”起來。

關於流暢

讀起來一氣呵成,朗朗上口,甚至悅耳動聽,就是流暢的文章。流暢文章最經典的代表,就是“詩詞歌賦”了。

寫好一段文字後,你自己讀一讀,有什麼感覺,如果一口氣讀完要岔氣,讀起來生澀拗口,更談不上韻律,那麼肯定不是好文章。

寫好文章的竅門,換種通俗易記的說法,就是:

“看著好看,讀著好聽,想著入迷。”

看著好看:文章字詞優美,表意精確。

讀著好聽:一氣呵成,朗朗上口,韻律十足。

想著入迷:看文章,猶如身臨其境。

如《望廬山瀑布》,《望嶽》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無論看著,讀著,想著都是氣勢磅礴,令人神遊宇內,何其壯觀。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使人胸襟開闊,仔細品味,意境深遠。

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老找古詩作例子?因為它們是漢語文化真正的精粹。

最後還有一個提高文筆的方法,那就是反覆研讀那些經典小說,比如有的人反覆看黃易的書,其文筆風格也接近黃易,“虎軀一震,香肩微聳”等等詞彙,運用的熟稔無比,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問:如何做好人物刻畫?(編號:0205)

樓心月:要做好人物刻畫,最好先做人物設定。人物刻畫務必遵循你的人物設定。

講人設時我們說過,角色主要根據情節需要來安排。你也可以為你心目中很有“造型”的人物去設計故事情節。

這就意味著,不是只有人物圍繞著情節轉,情節照樣也可以圍繞著人物轉。

第一點:人物只有在故事情節中才能顯示出其真正的魅力。

下面我們多拿《三國演義》來舉例,該書是“人物刻畫”功力的上乘之作。

設想,不把諸葛亮放到三國的戰場和政壇之中,怎麼能顯示出他近乎妖的能力?難道我們看他在自己家裡面飯吃得有多香?睡覺睡到自然醒?

看過三國,我們都對“溫酒斬華雄”這段故事情節印象深刻。我想,歷史上的華雄肯定沒有這麼倒黴,作者安排這麼一出,無非是為了顯示關雲長的蓋世武功,華雄只不過是一介武夫,反正都要死的,不如成全了關二爺的英名。

我們再列舉一下小說三國演義的一些著名情節,都是歷史上沒有的事,作者編出來,一來,增加故事的精彩;二來,加深人物刻畫。

“舌戰群儒”:諸葛亮成為最佳辯手。

“草船借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謀無雙。

“蔣幹中計”:周瑜老謀深算,把老同學和曹操一塊當猴耍。

“喝斷長板橋”:張飛練過獅子吼?太猛了!

當然,三國演義是一本古代歷史小說,古代小說我們都知道,多少帶有些玄幻色彩,如果你現在這麼寫歷史小說,恐怕讀者會覺著你人物設定不合理。

第二點:刻畫人物的思想觀,如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搞不明白這些觀就baidu一下)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出自出師表,不過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也是這樣的形象),忠臣。

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奸雄。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仁德”也好,關羽的“忠義”也好,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楊康被父輩們寄於厚望,指望後人能一雪“靖康之恥”,當個民族英雄,金庸認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上述人物的所作所為皆不脫離其思想觀:如諸葛亮臨終時還為蜀國出謀劃策;曹操全憑自己的猜疑,就錯殺呂伯奢全家,以及神醫華佗;劉備攜民渡江,關羽千里走單騎;……

若問“小說中人物沒有人生觀、價值觀等行不行?”那這樣的角色與行屍走肉有何區別?或者,你的小說是在玩小孩子過家家?

注:小說中人物的親情,友情,愛情的刻畫都屬於此類。

第三點:人物特徵的刻畫

人物特徵刻畫並不侷限於面部,外貌的描寫,重要的是突出人物的特點。

人物的特徵,包括外貌、出身、社會地位、言行習慣(如口頭禪,怪癖)等。

以三國演義為例。

劉備:由於以前販過草鞋,草蓆,出身低微,便一直被其對手抓住痛腳,每每與他叫陣,就罵他“賣履小兒”,“織蓆編履之夫”。外貌特點,“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因此也常被對手侮辱,稱為“大耳賊”。特色裝備,“雙股劍”。

張飛:張飛與人打架之前,都會自報家門,如“我乃‘玄武將軍’燕人張飛,三姓家奴拿命來!”,於是讀者印象深刻,一提到張飛就會聯想到“燕人”。這就是張飛的出身。外貌方面,“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典型的猛將形象。特色裝備,“丈八蛇矛”。

關羽:“丹鳳眼,美髯公,面如重棗”,真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後世也稱“紅臉關公”。雖然關羽也曾做過小販,賣過棗,但由於他一出道就“溫酒斬華雄”,一鳴驚人,為他積累了好名望。後來更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還有誰敢小看他。特色裝備,“赤兔馬,青龍偃月刀”。

諸葛亮:曾隱居村野,故曾被對手辱罵為“諸葛村夫”,關於諸葛亮,我們記得最清楚的就不是他的容貌、身高,而是他飄然若仙的裝扮,“羽扇綸巾”,這也是他的特色裝備。

三國演義以對人物特徵的誇張描寫,人物自報家門,其他角色對該人物起“綽號”或“雅號”等各種方式,加強人物特徵的刻畫。

人的記憶力有限,讀者記住的可能是你刻畫的比較突出的,某一方面人物特徵,因此,對於人物特徵,切忌泛寫,泛寫特徵,等於沒有特徵。

ps:關於口頭禪,如《鹿鼎記》韋小寶常罵的“辣塊媽媽”,就很有特點。

第四點:人物代入感方面的刻畫

要說三國中的代入感:

諸葛亮運籌帷幄,舉世無雙的智謀;關雲長的蓋世武功,忠義雙全;趙子龍的勇武和忠心不二,單槍匹馬,百萬軍中三進三出,獨闖曹營……

這些都是讓讀者十分傾慕的角色,看了三國演義,哪個讀者不想成為(代入)他們那樣的英才,英雄?!

這是精神上的代入感,這種代入感,是很讓讀者受用的。實際上並不是說人物平凡真實,如讀者生活中的人物,才有代入感。現實生活中,也許看你書的讀者是個懦夫,但他的理想是何嘗不是成為一個人人景仰的大英雄,也許他考試經常不及格,但他何嘗不想上清華北大,何嘗不想做比爾蓋茨、巴菲特。

另外切忌人物臉譜化,別把好壞全部寫在“臉上”,好人不要盡善盡美,壞人也不一定十惡不赦。人性本來就是矛盾的,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每個人都有天使與魔鬼的思想,關鍵是哪種思想在內心佔主導地位。

可見小說人物角色的思想言行合乎情理,並滿足讀者精神上的追求,也是人物刻畫的關鍵。

問:如何搞好環境描寫(編號:0206)

樓心月:我們這裡專講下自然環境的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不光是眼睛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嚐到的,身心感應到的,即從六感(眼耳口鼻身心)入手。

比如形容雷雨天環境

(眼)窗外,白茫茫一片,大地頃刻間變成了沸騰的汪洋。狂風暴雨肆虐著,園子裡的樹木驚得瑟瑟發抖。遠處一道紫色的電光,撕裂了虛空……

(耳)抽泣的風聲,咆哮的雷鳴聲,譁啦啦的雨聲交響成一片。

(鼻)大雨將泥土腥味傳遞了過來,

(口)這個真沒有什麼可寫的,勉強不來。

(身)樓心月感到一股沉沉的寒意。

(心)樓心月的內心也被雷雨天擾得忐忑不安他的女人更是猶如受驚的小兔子,倦縮在他的懷裡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你可以把這些糅合在一起

窗外,白茫茫一片,大地頃刻間變成了沸騰的汪洋。

狂風暴雨肆虐著,園子裡的樹木也驚得瑟瑟發抖。

遠處一道紫色的電光,撕裂了虛空。

抽泣的風聲,咆哮的雷鳴聲,譁啦啦的雨聲交響成一片。

大雨將泥土腥味傳遞了過來,一股沉沉的寒意,穿透肌膚,直襲心頭。樓心月的內心被雷雨天擾得忐忑不安,他的女人更是猶如受驚的兔子,倦縮在他懷裡。

多數環境描寫以眼和心為主(所見、所感)。

寫景不用寫全貌,可以抓住關鍵一角。

李白寫廬山瀑布,也就四句,就是所見,所感的寫景方式。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四句,頂得上現代人千句萬句(教程裡,我常提到這首牛詩)

所謂抓住關鍵一角,就是抓住該環境的主要特點去描寫。比如,鳥語花香,景物的特點是悅耳的鳥鳴聲(耳)和撲鼻的花香味(鼻)。

花園裡,主要是個美(眼);集市中,主要是個鬧(耳);鍋爐房,主要是個熱(身),懸崖邊,主要是個怕(心);餐桌上,主要是個讒(口);垃圾場,主要是個臭(鼻)。

環境描寫要直觀,形象。

直觀,也就是說,你描寫環境所涉及的詞彙,最好是常見的,讀者瞭解的內容。比如形容瀑布飛瀉而下,流水砸在石壁之上,“飛珠濺玉”。這個珠和玉既不是陌生事物,又美而貼切,就是不錯的描寫。

形象,也就是說,你描寫環境所涉及的詞彙,最好讓人容易體會的內容。比如形容雨非常大,常用“傾盆大雨”“瓢潑大雨”,搞不清楚的讀者,去倒盆水,或潑一瓢淋下自己就徹底體悟了。

直觀和形象非常之重要,把握的好,你的環境描寫才有代入感,否則,就是對牛彈琴。

最後總結一下:環境描寫可從六感著手,哪六感?眼耳口鼻身心;抓住環境的關鍵一角,也就是其主要特點去描寫;一定要直觀形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