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8、楊永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固東城派出所主要負責城區的治安,而南街派出所管的範圍就寬得多,包括最遠的米山鐵礦的保衛科都是他們所裡的編制,人數比東城派出所要多二十幾個。

民警楊永華是南街派出所裡資格最老的,不久前局裡準備把他調到政工股去做文職,但是被他拒絕了,因為他過不了心中的一道坎。

徒弟小風進來對他說道:“師傅,咱走吧?”

“好,油加沒有?”

“加滿了。”

警用七五零邊三輪摩托突突突的駛出了院子,車上兩個民警都穿了警用棉衣在裡面的,看著稍微顯得有點臃腫,還戴著黑色拉絨警/帽,以及單指手套。

但是大冬天如果不穿厚點,騎著邊三輪在寒風裡跑,非得凍僵不可。

下午上班的時候米山鐵礦打電話說有村民在鬧事,保衛科的擋不住,已經影響生產了。

眼看沒得幾天就過年了,而且正值冬天縣裡煤炭需求特別大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別要命的矛盾,當地的村民是不會選在這個節骨眼鬧事的,估計多半還是廠裡的一些事情做得有點過火。

楊永華在心裡暗暗想著。

米山鐵礦的突發事情的處理屬於他們二隊的日常,可隊裡今天只剩連自己在內的三個人在所裡,其他的民警有三個在執勤,剩下請了假。

所以楊永華從不得不親自跑一趟。

穿過一號橋,再前行幾百米,然後就是往山裡去的大路,路面比街上乾燥得多,車速也提得起來,兩人吹著冷風加大油門向米山疾馳而去。

路上碰見了幾輛拉煤的空車,攔住一問原來礦山的堆煤場進不去,已經裝好煤的卡車也出不來,司機打算返空回車隊順便修下車的。

楊永華聽完司機的敘述,黑著臉跨上車斗說,走!

小風心裡也在打鼓,手上不斷加速。

一個小時後就到了礦山地磅房,這裡還設定了壓桿。

守在這裡的也是礦山保衛科安排的人,見到閃著警/燈的三輪飛快的駛過來,就趕忙升起杆子,還像模像樣的敬了個禮。

他們也沒有減速,徑直駛向厂部大樓。

而此時厂部辦公室只有新來的小魏在值守,還有幾個後勤,領導們都去了現場。

楊永華簡單問了下鬧事的原因,隨後和小風繼續騎著三輪朝煤場駛去。

果然這次不是什麼遺留問題,從小魏支吾的言語裡可以聽出來,礦裡今天做得有點過了。

米山鐵礦曾經是西固的一個大企業,之所以叫米山鐵礦而不叫煤礦,是因為大辦鋼鐵的時候開採了一段時間鐵礦,並建了無數土窯子鍊鐵。

後來隨著全國鍊鐵的熱度降下來,土窯煉出來的生鐵根本達不到要求,而鐵礦石的品級又太低,地區鍊鋼廠就放棄了這裡的生鐵和礦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然後就是改革開放,鐵礦再也沒有挖一車礦石出來了,因為縣裡對煤炭的需求逐漸增加,挖煤反而成為了鐵礦創利的主要手段。

前兩天鐵礦旁邊村子裡一個老人去世了,請人看了下葬的日期還要等七天,大冬天的晚上在屋外守夜沒火可不行,就需要大量的柴火取暖。

但是米山的大林子在大煉鋼鐵的時候被砍伐一空,全部被燒炭鍊鐵用了,搞得村民想撿點燒飯取暖的柴火都要翻幾匹山。

後來為了預防夏季發生山洪而出現五八年那樣的泥石流,縣裡又出了個禁止砍伐的通知。

目的雖然是好的,卻讓這裡的村民連生活必須的燃料都斷了來源。

死者家裡的柴火和煤炭不夠燒,就想找廠裡再買些塊煤,裝碳的時候在分量上與守堆煤場的發生了口角,可能是因為言語不遜,不知怎麼就動了手。

廠裡通知保衛科去村裡把死者家的兒子抓了回來,幾個平時要好的年輕人就到廠裡要求放人,結果又發現他被保衛科的打了,這下就捅了馬蜂窩,回去一吆喝,全村除了年長動不了的老人以外都趕來了,非要找到動手打人的兇手,不然就不準運煤走。

於是保衛科的和他們在堆煤場門前又衝突起來,雙方都有人受傷。

……

邊三輪那突突的聲音老遠就傳了過來,煤場外圍有人看到了車上的警/燈,就開始喊公安來了!

楊永華讓小風別把車開得太靠近,遠遠的停在路邊,兩人下車時楊永華還悄悄檢查了一下武器,也提醒小風機靈點。

村民裡年輕力壯的大概只有二十幾個,大多數手裡拿著鋤頭棍棒,圍在值班室門前,七八個穿著藍色制服的手裡拿著警棍,還有幾個年輕點的工人也拿著鐵楸和村裡的小夥子對峙著。

而保衛科科長吳安順額頭彷彿有血,仍然在聲嘶力竭的和幾個衝在前面的年輕人怒吼爭吵。

鐵礦的趙礦長和兩三個幹部模樣的被幾個稍長的村民圍住,嘴裡不斷的在和對方說什麼,似乎在極力分辨解釋,而幾個鄉親卻不斷搖頭。

駕駛員和看熱鬧的一些工人則站得比較遠,稀稀疏疏的遍佈煤場周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