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秦夜的戰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蒙恬和王離走了,他們帶著八九萬的部隊走了,只給秦夜留下了兩萬三千人馬和兩個青中年男子輔佐,一個叫涉間,一個叫蘇角。

秦夜知道這兩個人的名字,在秦朝統一的12年裡,涉間早年跟隨蒙恬王離北御匈奴,然後又和王離去了關中戲下。

而蘇角本就是蒙恬手下的部將,作戰兇悍。在秦末時,蘇角作為主要人物跟隨章邯鎮壓各地的起義。

可以說這兩位就是秦末時期的名將也不為過,只是這兩位的下場和王離都不怎麼好。歷史上,三人與項羽戰於鉅鹿,三人被圍,項羽與秦軍相遇,九戰,且大破之!

蘇角被殺,俘虜了王離,涉間不投降燒了自己!雖然說歷史上在寫到王離被項羽俘虜後再也沒有了訊息,但依照王翦殺了項羽的祖父歷史,項羽也多半不會放過王離。

不過也還好,有這涉間和蘇角在,秦夜也放心了許多。雖然在後世的現代社會也可以學會很多兵法,但在真正的戰場上,要麼是靠天賦,要麼是靠經驗。在上真正的戰場之前,所有學習的東西,都是屁話,能不能用的出來都要腦子好不好了。

蒙恬和王離引軍北上了兩天,陽周縣城外沒有任何動靜,秦夜為了安全著想,把剩下的三千騎兵調出了一百人為一隊,散在了陽周城外的最外圍遛馬,也是當做斥候。一旦有發現匈奴人身影,立馬回身進城。

講道理,秦夜這樣的舉動屬實讓蘇角有些心痛,三千騎兵編成三十隊當做斥候用,他蘇角是幹不出來,也只有蒙恬會這樣幹。但沒辦法,蒙恬交代過陽周縣城的防守以督軍為令,他和涉間二人也只能遵守,然後二人每日在城牆上提防。

在蒙恬和王離走後,秦夜心中一直覺得心有不安,總覺得會發生點什麼。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也為了王離去往北地的後路著想,更是為了陽周這座北方糧倉著想,秦夜這幾日在陽周不停的轉悠。

終於,在蒙恬和王離離去五天之後,秦夜在陽周縣令府衙內發現了百十來罐火油,甚至還有一些黑乎乎的粉末,似乎是火藥?秦夜有些不確定。

在秦朝的歷史上,陶罐裝的火油一直是屬於官家府衙內用來點燃照明的東西,而且這種火油不多,來之不易,誰知道這府衙的人怎麼存了這麼多的。火藥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人發現,但第一個弄出火藥的人史書上已不可考,唯一能知道的是,火藥是煉丹家煉丹弄出來的。

這兩種東西在別人眼中可能覺得就是尋常之物,但在秦夜眼中卻是一個大大的殺器啊!火藥就不管了,量也不多,秦夜只是讓高永收集起來,打算帶回咸陽找嬴政聊聊這東西,讓人趕緊把會弄火藥的人找出來。

但眼下要最要緊的還是屬於火油,雖然只有百十來罐,但要想想,這東西要是當做燃燒屏來使用守城,或者搞個什麼東西拋在敵軍軍陣中,在這乾旱的冬季,加之近處又沒有河流的地方,那一燒就是一大片!

不用和縣令多說,秦夜直接讓人把這陶罐全部搬走,存放在城牆之下,一旦要用直接讓人提上去!

但就在秦夜剛讓人把這陶罐火油搬上城牆之後,城外一匹快馬就從城外進來,在看到秦夜的身影後便大喊道。

“督軍!蒙將軍圍合匈奴七萬以九原郡以北三十裡,約莫兩萬匈奴大破雲中郡守軍,南下直奔陽周而來!”

秦夜心中一沉,原本在他心中一直有種不好的預感,在聽到這人說了之後心裡便安心了。沒有多說什麼,秦夜直接讓城外的斥候們幾乎全部收回,只留下十人還在城外十里處,等待著匈奴。

秦夜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陽周城外大地,雖然很緊張,但在緊張的同時他竟然發現自己內心竟然滿是躍躍欲試?

沒錯,秦夜靜靜感受了一下,的確是躍躍欲試。在他明白自己的內心之後,很快的把一點點的緊張感拋之腦後,現在內心全然都是興奮!

這種興奮的感覺,讓秦夜的整個人頭皮都在發癢,能感受得到他身體內的血液在不斷的沸騰!

戰爭!戰爭!

“蘇角!”秦夜轉過頭看著一旁的青年人,雙眼散發著動人心魄的亮光,他說道:“蘇角,你帶著所有騎兵出城,藏於河外,切記不能被發現!”

說完,又轉過頭對著涉間說道:“涉間,你帶一萬人出城迎敵!”

蘇角:……

涉間:???

兩個人齊齊看著秦夜,都覺得秦夜是不是傻了,眾所周知匈奴人幾乎都是騎兵,那些在馬背上長大的人也只有在馬上才能發揮他們最大的作用,一旦下了馬,那就等同於是放在案板上的魚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今眼前這一位絨毛未退的少年督軍,竟然讓一萬步卒在城外迎敵?還要讓三千騎兵藏在河邊?這是要用自己的短處打匈奴的長處麼?

涉間不理解,蘇角更不理解,二人對視了一眼之後,滿是迷茫之色。

但正在興奮勁上的秦夜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舉動有些逾越,雖然有著督軍之名,蒙恬也讓涉間和蘇角聽從秦夜的,但秦夜這種完全沒上過戰場的毛頭小子,對於涉間和蘇角來說,是完全看不懂的。

過了好一會,秦夜發現眼前的二人沒有動,他愣了愣便問道:“兩位將軍,為何不去呀?”

蘇角和涉間兩個人再次相視一眼,蘇角站出來對著秦夜拱了拱手道:“督軍,不是某不信,而是某認為,依城而守,要遠比出城出擊要好!”

蘇角話剛說完,涉間也是走了出來拱手說道:“某也認為如此,匈奴人人皆善馬技騎射,若用步卒抗之,實為不妥!”

兩個人的話讓秦夜聽出來是什麼意思了,但秦夜也沒有發怒,而是對著二人問道:“二位將軍,從雲中郡至上郡郡城,再致陽周縣路程幾何?”

“這……”蘇角和涉間兩個人一時之間沒回答得上來,路程有多遠他們是沒算過的,但就騎兵全力進發,三天之內可以從雲中直達陽周!

秦夜看著二人沒有說話,笑了笑便再次道:“北長城守軍十萬之中,匈奴從北長城而進,途徑雲中,上郡二郡郡城,直入陽周,皆有守軍跟隨其後。匈奴人進入陽周,馬疲人累,若步卒立於山坡之上,二位以為如何?”

蘇角和涉間順著秦夜的思路想下去,當即無話可說,如果非要說什麼,那就是他們把秦夜想的太年輕了。

其實如果讓他們兩個人自己決定的話,大概也會認為如此是最好的。北長城至少十萬守軍,雲中郡和九原郡皆有一段長城還未修建好,匈奴人騎兵作為機動性很強的兵種,在北長城這樣長的戰線之下,部分兵力突入秦國國內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匈奴人非要從雲中郡直下上郡陽周縣,兩郡的郡城守軍都有三五萬,在後面追著匈奴打也並無不可,若要是仍由匈奴人在秦國境內長驅直入,雲中郡郡守和上郡郡尉也別玩了,等著被車裂吧。

三五萬人追著騎兵打,一路從北南下到陽周,陽周城外山上上萬人,城內上萬人,匈奴如果選擇不殲滅山上的守軍,反而繼續前進直接攻城,那就等著兩面包抄吧。

若選擇打山上的步卒,城內步卒也可以出城協助,加上河邊藏著的三千騎兵當做奇兵,可以說秦夜的戰術也是非常老道了。

山上萬人城中萬人,兩方為掎角之勢,就是一個陽謀,而三千騎兵作為突襲之用,則為陰謀。

這樣一想,蘇角和涉間兩個人才明白了過來秦夜的用意,當即應下沒有繼續再說不可能。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