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碗茶忽然就不香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雲:“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如其名,一拳打出,剛猛暴烈,不斷去腐存精,拙勁劃去,打出剛脆之勁,即為明勁。說白了,還是剛猛暴烈。剛過易折即是明勁。

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雲:“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暗勁之勁也如其名,由明轉暗,當如隔山打牛,取柔之極致,一拳打出,對方身表無異樣,體內六腑皆懼,就算是成了。

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雲:“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義也。

葉問還暗自謙虛自己只是剛剛進入暗勁,其實心裡莫名驕傲,雖然小堂弟天生神力,但也只是明勁境界,武道境界也不是靠時間磨出來的,需要悟。

愚鈍之人哪怕練武練到不惑之年,悟不出就是悟不出。莫名得意中,誰知葉問天當場就給葉問來了場前所未有的打擊。

真的,有時候你不努力一下,就不知道什麼叫絕望。當葉問說完暗勁之境界具體為何之時。

“堂兄,你看看是不是這樣?!”

葉問天手握茶杯,運轉勁力,抬臂往下用力一砸,以瓷燒的杯底撞擊石桌。

“咔嚓”聲傳來,桌面中間出現一絲裂紋,慢慢的越來越多,蔓延成蜘蛛網般的形態,隨即“咵嚓”一聲,石桌碎了,碎掉的石塊在地上整整鋪了一層。

葉問暗自驚訝,連忙目不轉睛的看著葉問天握著茶杯的手。葉問天手腕翻轉張開,一個完好無損的精緻茶杯立於手心。

葉問見此當場石化,目瞪口呆的看著葉問天,嘴張了張隨即又閉上,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呡一口茶,只覺得茶已經不香了,內心複雜不已。呆了好一會兒才開口:

“當年如果你我同歲,一起拜在陳華順師尊門下,我現在絕對不敢再說什麼追求武道巔峰的話了,哎~”

站起來轉過身,有些蕭條的渡步走遠。只留下葉問天坐在原位,做勢還撓了撓頭,一臉莫名其妙。

仔細想了想,自己本身悟性就好,道經本來就是闡述道之理念的,通曉天地至理,追求的就是掌握天地掌握自身。

其實算起來本來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修煉了一年多的道經卷一,對自身的掌控絕對是超乎常人。

每一分力都把握入微,只是不知道暗勁的執行方式而已,忽聞葉問講解,幡然醒悟也很正常。就兩個字可以形容:“秒懂”。

哈哈哈哈,心裡高興,默默笑笑。

但是往後,化勁肯定沒這麼容易了,畢竟化勁只是一種境界,並沒有明確的修煉方式,算了,反正早晚也會走到那一步的。

自己本身就是修道者,常人眼中驚詫之事對自己來說也算稀鬆平常,求仙問道之人總是史於凡人、又超脫凡人。

一週後,葉府大門外,一行人目送葉問離開。

葉問天心中略微思量,葉問此人溫和憨厚、知書有理,兩人相處的非常不錯,並且又是堂親。

既然如此,二十年之後,佛山劫難,我必來走一遭,保你一家西去~誒不對,葉問又不是唐三藏,嗯~保你一家平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了因果,明己身。(重點提一句,佛家講因果,道家講承負,承負包含了因果。

佛家重來世,所以一生苦,為了招攬信徒,以因果恐嚇信眾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實不是信仰什麼教就是天然正確的,不是不信仰什麼教就要下地獄,不是食素就是天然的好人,不是吃肉就是天然的壞人。

就事論事莫多想,無論是什麼教派其中教義總有能讓人認同的地方,才能長存至今,信仰只是讓你心中有個寄託,而不是要你去迷信。

道家重今生,原因就是讓你能夠真正善待自己,真正積極面對生活,樂觀的度過今生,不能認為自己是什麼神的奴僕或者神的羔羊,你首先是獨立自在的你,是真正有智慧的你。

所以道家無為而治,自我逍遙求長生自在,古代天文學從道家而來,從古至今的曆法修訂都有道家的影子,古人若不知節氣不知得餓死多少人,因煉丹之法又為古科學和醫學做出了極大貢獻。

外來蛀蟲不事農耕,搶佔信徒,後來才從其中分化出了屬於我們的禪宗。

雖脫胎於佛教,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阿三佛教是用嚴苛的戒律清規來束縛人們的精神與肉體,直接打斷了人的膝蓋,跪倒於佛像面前,從精神到身體全面皈依佛門,不再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而禪宗,不看經,也不唸經,隨心隨意,不遵守任何的戒律,只求頓悟成佛。在思想上,有其極為光彩的亮點。

其實有的人想問為什麼經常去佛廟,那些和尚還是在遵守清規戒律,這是因為佛教來我華夏因戒律思想苛刻生活不下去了,才與華夏文化融合成了各種分支派別,不只有禪宗,還有律宗、淨土宗、密宗等,各自規矩不同。

承負有點深奧,往後就說因果。)

又過幾日,葉問天得父母允許,帶著採兒出了葉府。臨走之前李秀麗還塞給採兒一個錢袋,裡有好幾十銀元,小心吩咐道,少爺一路上有啥喜歡的,別怕花錢,都買回來。

葉問天見此心裡暖暖的,其實自從自己入道之後,日常表現越來越朝著一個成年人靠近了,父母也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個幼童,只覺得自家孩子當然要越聰明越好。

兒時還能護佑一二,成年以後還不是得靠自己,葉勤夫婦對葉問天也是頗為期待。

走在昌平縣城的大街上,三丈寬的煙青色石磚鋪就的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商鋪,放眼望去,難有超過三層高的建築,左右叫賣聲頻頻入耳,好不熱鬧。

“採兒,縣城裡可有賣古物之所?”

“少爺,西城有個舊貨市場,專門淘賣舊物,相隔不遠也有幾家當鋪,經營古玩之類的,不知少爺想去哪兒?”

此次出來只是因為來了這麼久,還從未沒有出過門,對外面的世界有些好奇。走到半路,恍然又想到,自己何不學學一眾穿越眾去撿撿漏淘淘寶,或許有些收穫也說不定。哪怕沒有收穫也無所謂,就當領略下當今的人文風情。

“去舊貨市場吧,前面領路。”

“好的,少爺。”

採兒興高采烈應了一聲後,快步超過葉問天,走在前面,領著他朝著一個方向走去。

撿漏怎麼能去古董店那種地方,價格貴還坑,葉問天連忙快步跟上。一路上一個約摸八九歲的可愛女童,領著個矮半個頭的小正太悠閒的逛著。

路過之人多數好奇觀望這兩人,心下讚歎好一對金童玉女,這要是我家娃兒多好啊,又有些擔憂怎麼沒有大人隨行照看。

不多時,兩人來到舊貨市場,走進巷子裡,一眼望不到盡頭。相比於外面縣城主道,這裡少了許多叫賣聲,人倒是挺多的,左右地攤一個著一個,中間空出丈寬留人通行。

周圍雖有些嘲雜,但也不吵鬧,少有人喊叫。葉問天覺得頗為有趣,慢慢向前走著,東張西望的亂看。

停下腳步拿起一個青銅小鼎,仔細打量了幾眼,隨即又放下,往下一個好奇的攤位走去。只留下身後傳來一聲:

“誒,小先生,這是秦始皇傳下的國渠鼎,只要兩個銀元,唉唉唉~別走啊,價錢好商量……”

“……”

葉問天嘴角一撇,繼續四處打量著,沒理會後面的呼喊。自己是年幼,又不是痴傻,先不說秦國的青銅器兩個銀元能不能買到(兩個銀元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兩千塊,兩千塊能買到真的秦國青銅器?自己只能說呵呵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